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2.世界上最早特地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高校》

C.《学记》

D.《师说》

3.普及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A.乐观过程

B.能动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

A.学问

B.学问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8.老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A.质量观

B.素养观

C.教学观

D.同学观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育受教育者()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的活动。

1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

13.影响人进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

15.德育过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16.在肯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同学身心特征的______性;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同学身心进展的______性。

17."发觉法'的提倡者是______;"把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

18.学校、__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国的道德核心是______精神,是德育的重点内容;自觉纪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21.为什么说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同学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进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德育过程是对同学知、情、意、行的培育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下列哪一项更精确     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

A.认知过程、心情和情感过程B.心情、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心情、情感、意志过程D.共性、心情、情感和认知过程

26.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B.反射C.感应性D.感受性

27.依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规律思维

B.动作思维、形式规律思维和非形式规律思维

C.形象思维、抽象规律思维和求同思维

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规律思维

28.同学把握学问的中心环节是以下哪一项()

A.学问的感知

B.学问的理解

C.学问的巩固

D.学问的运用

2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是受下列哪种心情影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忱

30.下列哪项不是测验量表应具备的条件()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主试

3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A.真实坦诚

B.相互接纳

C.自然、适度

D.第一印象

32.感觉是对()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一种反映

33.人的技能也被称之为()

A.天才

B.力量

C.才能

D.娴熟

34.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想像是人脑对已有______进行加工、改造而制造出______的过程。

36.感受性是指人对______的感觉力量。它是动物心理反映的______形式。

37.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_____,而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______。

39,智商是指一个人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比值。

40.行为疗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41.留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2.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______、原型操作和______。

43.动机按其持续的时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七、简答题

44.影响制造想像的因素有哪些?

45.简述遗忘规律的内容。

46.力量与学问技能的关系怎样?

47.留意的品质特征是什么?

八、论述题

48.举例分析制约力量形成进展的条件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5:AACBB6-10:BCDDC

二、填空题

11.社会培育人

12.教育与社会进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人的进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3.遗传环境

14.动身点归宿

15.教育进展

16.共个

17.布鲁纳布卢姆

18.家庭社会

19.集体主义目的

三、简答题

20.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打算的。学校必需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支配的原则。要做到以教学为主,首先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使教学有时间上的保证;其次,在内容上,以学书本学问为主,教材吸取人类的科学成果,价值高,有严密的学科体系。此外,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应留意防止不正确倾向的消失。

21.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由于:

(1)老师与同学之间关系这一冲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老师的教是冲突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针及政策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老师来实现;

(3)老师总是肯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打算了同学思想政治方向。老师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对同学的政治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老师闻道在先,经过专业训练,懂得教育方法,是同学把握学问的引路人。

22.在教育过程中,同学是教育的对象;老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打算了同学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同学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同学处于客体地位。

从另一方面看,同学是处于进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同学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乐观参加者。同学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打算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进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归结起来,主要依据有4点:

(1)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进展水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科学不发达,不行能消失技术和专业学校。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进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才消失了现代学校体系。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学制是社会进展到肯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肯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并为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因此,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必定受到肯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进展规律。青少年身心进展具有肯定的规律,成长经受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在确立学制时必需适应这种特征。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进展和参照国外学制阅历。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自己形成和进展过程,建立学制时,要汲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汲取外国学制中有益的阅历。

四、论述题

24.知、情、意、行,是品德构成的四个要素,对其培育和提高,达到统一和谐进展,是德育过程一个基本规律。

知即品德熟悉,是指人们对肯定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熟悉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缘由。

情即品德情感,是指人们伴随着品德熟悉所消失的爱与恨、喜爱与厌恶等内心情感体验,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整作用。

意即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在肯定的品德行为过程中坚韧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是调整品德行为的精神力气。

行即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肯定品德熟悉、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整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作出的反应,是品德形成进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在品德形成和进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同学品德的这四个因素,在进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德育可以视同学品德进展的详细状况,具有多种开端。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30:CBABB30-35:DCDDD

六、填空题

35.表象新形象

36.相宜刺激初级

37.求同求异

38.生理基础心理表现

39.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40.系统脱敏厌恶疗法

41.指向性集中性

42.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43.长远动机临时动机

七、简答题

44.(1)制造性动机。它是制造想像得以开展的动力。

(2)原型激发与联想。制造想像往往要靠联想来启发人们的思维,进行制造想像。

(3)乐观的思维活动。制造想像是一种严密的构思过程。受思维活动的掌握、支配和调整。

(4)灵感和艰苦劳动。灵感产生时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是人类长期劳动的结果。

45.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即遗忘的进展是不均衡的,识记之后遗忘即产生,在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得比较快,比较多,以后渐渐减缓,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即"先快后慢'。

46.力量与学问技能既有区分,又亲密地联系着。

力量与学问、技能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首先,力量是把握学问、技能的必要前提,它制约学问、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其次,力量是在把握学问、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进展的。二者基本呈同向进展。

力量与学问、技能是有区分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区分表现在:

(1)所属范畴不同;

(2)概念不同;

(3)表现形式不同;

(4)迁移的水平不同;

(5)二者进展不同步。

47.(1)留意广度;

(2)留意稳定性;

(3)留意安排;

(4)留意转移。

八、论述题

48.在制约力量形成与进展条件的问题上,历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辩。遗传打算论和环境打算论就是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我们认为制约力量形成与进展的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与早期养分条件在力量进展中有重要作用。遗传通过素养影响力量的进展,素养是力量形成与进展的自然前提。例如,天生的盲人难以进展他在绘画方面的力量:先天脑发育不全的人,不行能进展正常水平的智力。可见,离开了素养条件就谈不上力量的进展。但是,素养不是力量,它只为力量的进展供应可能性。

早期养分也是儿童智力进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如胎儿期养分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缺乏,会导致脑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数量,造成智力缺陷。因此,加强孕期及婴幼儿养分供应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

(2)环境条件对力量的进展起打算影响。一般而言,个体之间力量进展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早期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儿童在家庭环境中获得的早期阅历对其智力进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有人对我国特别民俗育儿方式(如沙袋育儿)的比较讨论结果证明,在丰富的、有多种正常刺激的环境中生长的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优于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儿童。

教育在个体力量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