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与设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是“初识鲁迅”,引领同学们走近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一面》是篇回忆录,他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作者是通过什么视角、描写了鲁迅先生哪些特征?课件出示要求。(解释“视角”一词)
2、生默读课文。
1需要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三次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体会。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表比较。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概括能力,并汲取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
3、根据板书回顾总结阿累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三)、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
要能描写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观察,我们的作者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1、请班上一名同学作为“模特”。(同学之间本身比较熟悉,容易观察,又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学生观察找出其特征,并用词语进行描述,教师随机纠正、点拨如何用更好的词语进行表达,将观察特征和词语的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描述。
(四)、布置作业:大家说了这么多,能用笔写下来吗?如果你觉得刚刚你还没观察得太清楚,也可以写你熟悉的一个同学,但是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名字,把他的特点写出来,明天我们来一个认人大行动。(由于时间有限,只有20分钟,所以不能马上利用课堂进行小练笔,但仍要抓住最想说的时间段,让学生回家进行练笔,并利用小学六年级学生爱猜的心理,开展“认人大行动”,提高写作兴趣)。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阿累《一面》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也学习了如何用文字来给你身边的人画像,下节课,咱们还将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其他人物描写的手法,给我们笔下的人物注入思想和血液!(总结本节课,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五、教学创意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能激起学生对
《我的老师》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三课《我的老师》。我从以下几部分来说说这节课。
第一部分: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我的老师》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章以一个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心灵,去观察老师,去感受老师,跳出一般赞颂老师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挚,极富感染力。这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本课前有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为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后有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还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引导学生走近这些人物,会提升他们的精神和品格。
2、教材特点
《我的老师》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安排在这单元的略读课文。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本单元、本课学习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推断词语的含义;把握作者思路,分析各个片段之间的联系和照应;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尝试、合作讨论、品味探究、拓展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4、重点与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1)学习
(2)学习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2第二部分:说方法
1、教法运用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本节课我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朗读感受法”。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当前优越的教学条件,先进的教学设备,使我们这些乡镇学校也能使用多媒体教室,所以本节课以投影仪作为师生间传递信息的工具,这样直观具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3、学法指导
本节教学,我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力争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这里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进行情境诱导,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进而主动学习,实现目标。让学生回忆难忘的老师,口头描述老师的形象和事迹,学生们绝对有兴致侃侃而谈,话语当中也会饱含记忆犹新的深情。此时此刻,再顺势而发,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二、预习空间
我觉得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学生的字词基础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此环节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同时,加强
字词的积累。
三、感知课文
首先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流露的真情,然后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四、品味探究
首先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
小组交流,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接下来以两种看法引出
五、拓展迁移
首先安排一组对比阅读的训练,找出材料短文与课文在写作观蜜蜂(略)
教读诗
3(难忘)看写字
排纠纷(详)
梦寻师
这是我本节使用的板书,作者通过详略得当的七件小事,以“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为感情线索,抒发了对蔡老师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讲解这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让学生较具体地说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重点、:1.通过读课文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世界建筑长河中有无数杰出的作品,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故宫、苏州园林,法国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罗浮宫,埃及的金字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美国的世贸大厦„„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给人以美的熏陶;也有人说,建筑如一首首隽永的诗歌,让人迸发出激情„„欣赏下面的建筑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观看图片)
在世界建筑历史的长廊中,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抒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中,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结合页下注释④了解人物)这样一位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还有着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下面我们一起来从这篇人物通讯中领略他的伟大人格。
2、检查学生生字词。
剔透牛犊遗孀遴选轩然大波萦系水榭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文章介绍的贝聿铭获得的荣誉和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按时间顺序列举)
1963年费城莱斯大学授予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1963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纽约荣誉奖章。
1963年《华盛顿邮报》盛赞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1978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设计成功。卡特总统称他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1979年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落成,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罗浮宫金字塔,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茨克奖。
1978年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
1984年设计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1985年,他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总结:杰出的建筑作品是对贝聿铭高超艺术成就的正面描写,而他获得的种种殊荣和别人对他的赞美则是从侧面烘托4其成就。
2、贝聿铭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建筑艺术成就杰出。如果把他的生活经历写成一本书都可以,那为什么我们的课本却只选择了几件事来介绍?
学生思考,区分文中详写和略写的事例。教师引导。
——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50余年。设计的建筑物很多很多,作者精心安排材料,作者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叙写,如写早期10多年的成就时,作者只列举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大楼、纽约大学的教职员工住宅大厦和费城的3层社会公寓来表现;他设计的大型建筑有100多项,获奖50多次,但作者只选择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三座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建筑物来写,是因为它们具体代表性。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特点是: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特点是:向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特点是:罗浮宫院——关心平民利益、与周围环境和谐、把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融于一炉。
——独特才华
①他从小生活在江南,受到熏陶感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他的土壤和养分。
②他成功地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和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等,成就源于他有一片爱国之心
③他能力排众议,大胆尝试,可见他有非凡的创新思维。
④他设计的建筑总在以后受到青睐,这说明他有超前的意识。
⑤他先后在3个大学攻读建筑业,而且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都是美国最好的大学,这为他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⑥他没有听从父亲的选择从事金融业,而是选择了感兴趣的建筑业,这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为什么不以“贝聿铭”为题,而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题呢?
——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3、贝聿铭的建筑作品的中国元素让他在世界建筑界获得盛誉,这一切都源于他的那颗爱国之心,重点阅读第三章节,思考:
(1)“不变的中国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出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在此处作者为什么不描写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外观,却把这一段描述放在文章的开头?
——以生动的描述自然引出文章描写的对象贝聿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3)体会三个“根”字的意思
“我的根在中国”——生命之源,民族之本,割不断的祖国亲情
“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有的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4、感受文章表达方式的作用
朗读开头第一节,第三部分第四节、第七节,这些段落里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他们分别有怎样的作用?——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但贝聿铭是一个建筑大师,因此不能不写他的建筑设计,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除了记叙外,作者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外观和大厅赤诚的爱国之心
贝聿铭
赵普
一、说教材
本单元编选了《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师》、《展现华夏文化魅力》、《赵普》等五篇描写人物风采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写平凡的小人物,有的写光彩夺目的明星,而本课主要写的是“以天下人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的形象。本
课选自《宋史》,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这两件事。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七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维角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概括课文的中心。
2、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3、能围绕中心,对文中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训练细节描写
4、能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说出赵普其人其事的现实意义。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运用了细节、对比的手法描写人物,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细节描写并体会其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围绕中心,对文中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训练细节描写
由于本课是一篇描写人物风采的文言文,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风采方面用小事来叙述,又因为对象是初一学生,还需要深入理解
在了解赵普性格的基础之上,学习赵普的精神,做到有所学有所用,要学会做一个正直、勇敢、有毅力的人。
二、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会领会其中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悟人物,并熟读成诵,做到课后的背诵要求;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收集法:收集关于赵普的故事,用于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
6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分析法:从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发现人物性格特点。
3、积累法,积累有关古人刻苦勤奋的故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用二课时,本堂课是第二课时,
时,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我的教学:
(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上节课我们通过熟读课文疏通了文意,初步感知了赵普这个人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赵普,去感受他内在的精神境界。(此导语设计简洁明了,直接引出人物,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复习旧知
在学习之前,先对上堂课的学习做一个回顾。(有利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三)概括内容,感悟中心
1、用一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赵普的几件事
2、分析赵普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又为什么要”奏荐人才”呢?请用文中原句来回答。
3、积累历史上刻苦读书的人(这一环节让学生有时间整理课堂教学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吸收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更好的学习本课。)
(四)分析人物,把握细节描写
1、第一段中找出最能体现赵普读书刻苦的一句话,并说说为什么?引出细节描写
2、归纳什么叫细节描写。
3、分析文中其他的细节描写
(五)训练细节描写,拓展文章内容
给文中某处补充细节描写:注意突出人物,突出中心
(六)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1、“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历代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对历史人物的举例,使他们巩固了知识点的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解决了教学难点;古代人物穿过时空隧道来到现代,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结合现今社会分析赵普,告诉学生分析人物要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七)总结,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主要从教材、课标、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8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
将
二、说课标
这是一篇阅读教学的范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阅读有明确要求,结合本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学生处在这个年龄段,比较争强好胜,老师要紧抓这一特点,通过开展:预习谁最好、资料收集谁最多、朗读谁最棒、研究谁最深、活动谁最积极等,选出学习上具有示范作用的学生,通过榜样带领全体7来更好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示范朗读等,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学生、教师的示范,通过竞争比赛,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形成学习的动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说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三大目标、一个重点、一个难点:
⑴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⑵能力目标:学会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分析散文与语段、语言的方法。
⑶情感目标: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关注自身的生活与成长,同时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与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将美好的童年生活内容与情趣表现出来的。
五、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特点与重点,我主要采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学法,该方法教学时先预习了解课文内容,收集作者资料与平时趣味游戏资料,经过初读、细读、精读、品读等环节,对重点段落熟读成诵。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六、说学法
学习散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重点语段,让学生通过初读、细读、精读、品读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分析课文与语段时,学会在读的基础上,自我先思考,抓关键性的语句,采用划一划、圈一圈、点一点等方法,理解内容,再与他人合作探讨研究,突破重点。
七、说教学过程
1、预习铺垫、打好基础
本层次是实际课堂教学的前奏,通过课前预习,梳理生字词与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熟悉课文。通过课后练习1—3的问题提示自学预习课文,熟悉课文三味书屋③小园玩耍、描绣像
„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能体现散文的特点,既体现了课文重点内容,又给学生
留下深刻的印象。
《月迹》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习本课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孩子们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
3、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读懂课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录像
2、交流有关咏月的诗文。(课件出示让学生配乐读背诗句)
3、月亮向征着思念、团圆,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在孩子的眼中月亮又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贾平凹先生9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欣赏月下的美景吧!板书:月迹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孩子们对童年月下欢乐的美好回忆,通过配乐朗诵激发学生情感,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掌握生字读音。
2、大屏幕出示词语,集体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3、快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在小组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思考:孩子们先后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他们又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明确孩子们由失望到满足的心理变化,教师归纳板书:中堂院沙滩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四)品读课文,体会寓景之情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模仿读。
(优美标准的朗读录音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规范学生的朗读。)
3、默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语句,做好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同位交流优美的语句,说感受;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进行美读。
如:院中月下美景(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有感情的读,体会叠词的韵味,感受月光的美和对
月亮的爱。
当学生没有找出“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这句话时,老师可引导“同学们,月亮美不美啊?”“那么这么美的月亮属于谁的呢?”让学生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会说到“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月亮,所以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即使有时候月亮没有出来,但在晚上我们每个人心里会想到月亮。”教师点拨启发情感”说得多好啊!向征着美好愿望的月亮在我每个的心里,只要我们去热爱它追求它,它就属于我们每个人的。”
5、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情感。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运用生动、精美的课件,将枯燥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了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6、质疑、解疑,体会作者情感
(1)“月亮是个好”这句话怎样理解?
(“好”——指的是美好的东西)教师相机质疑: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表明月亮的美丽和纯洁,给人美的享受。)
(2)课文为什么以“月迹”为题?
(“月迹”可以理解为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踪迹的趣事;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痕迹;还可以理解为“童年寻月”这件事在作者心中留下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只要说的合理就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通过质疑文本,解读文本,得到情感的熏陶。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散文《月迹》是作家贾平凹记叙的童年时代一个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同时也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完成板书:思念家乡热爱生活)
(六)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搜集描写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诗歌、词、故事,办一期手抄报。
102、找出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由课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我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达到既精练又直观的效果,不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而且结构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颗枸杞豆》说课
一、说教材
1、关于第一单元教学主题的界定:
个人认为应该是一个关于“老师或者对自己产生有益影响的人或事”的一个阅读单元。
2、关于《三颗枸杞豆》在本单元的位置:
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可以定位于给自己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或者事情上来的。
3、关于小说的主题
是一篇朴实无华而又蕴含深意的小说,作者借助那令“我”一生为之改变的“三颗枸杞豆”,阐明了人生历程改变的偶然性。三叔的一生给了“我”许多启迪:只有抓住时间,人生才会有价值。绝不能见异思迁、知难而退,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4、关于小说特色的理解
(1)、小说人物:
三叔的描写相当成功,主要通过对三叔行动、语言、外貌的描写来表现他:
疾病缠身、身体虚弱的身体现状;悔恨自己虚度一生、希望能够抓住仅有的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并且想用自己一生的教训来教育后人的心理现状。
“我”:
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完成对“我”由一个“淘气鬼”转变成一个珍惜时间生命、勤奋求学、最终成为植物学家这样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完成人物的塑造,进一步体现三叔这个值得思考的人物、三叔的生命教训给我的一个影响。
关于人物的界定:
如何理解三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三叔的一生,虽然一事无成,但是他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清醒地认识到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当他后悔莫及的时候,又把教训留给了后人,希望后生把握时光,做出有为的业绩。
一句话:虚度人生的教训明镜可鉴,警示后人的勇气实属可嘉。
(2)、小说情节:
设计了两次与三叔的相遇,展现“我”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我”由一个“淘气鬼”转变成一个珍惜时间生命、勤奋求学、最终成为植物学家这样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
(3)、环境描写
(4)、小说语言:
体现了他对时间、生命的认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总结和悔恨,能抓住时间、生命,也就是能抓住时间学习、工作、生活。
(5)、关于小说叙述顺序的学习
文章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交待“我”是植物学家,但是小时候却是出名的淘气鬼,形成悬念,引出回忆。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我”同年时候怎样受三颗枸杞豆的启发、教育,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
(6)、关于文章以小见大写作方法的学习
表现一个“人应该抓住时间、抓住生命;人应该有目标、有毅力,应该知难而进等人生要义”的主题,作者选择了用自己如何由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转变成勤奋好学、珍惜时间、生命而最终成为植物学学家这样的人生经历,来告诉人们:珍惜时间、生命的重要,告诉人们善于借鉴的重要,告诉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要知难而进、要有毅力,选择材料的角度不可谓不巧妙,这种选材角度小,而表意深远的方法,实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说教材处理
11(一)、教学目标设计
1、小说人物描写的分析与学习: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小说语言的品味与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方法。
3、小说写作方法的学习:以小见大选材方法、倒叙叙述方法、前后照应的结构。
4、小说深刻主题的体会与把握:
只有抓住时间,人生才会有价值。绝不能见异思迁、知难而退,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二)、重点难点设计
1、小说人物描写的分析与学习: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小说语言的品味与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方法。
3、小说写作方法的学习:以小见大选材方法、倒叙叙述方法、前后照应的结构。
三、说教学方法
朗读(整体把握小说)——朗读(重点问题导引)——交流(解决问题、学习重点)——讲解(整体把握小说重点、查漏补缺)——练习(重点拓展延伸、深化对小说理解、训练小说主体能力)
四、课时划分
诵读课文,整体把握:一课时。
五、关于小说可以延伸完成的本册书上的其他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枸【gǒu】杞【qǐ】壳【qiào】(kã)鞘【qiào】撒【sǎ】(sā)
桦【huà】晌【shǎng】擎【qíng】坠【zhuì】鲜【xiǎn】(xiān)
摞【luî】殷【yān】慕【mù】梁【liáng】训【xùn】蕊【ruǐ】
瓣【bàn】晕【yùn】癌【ái】腻【nì】隙【xì】憾【hàn】
蚱【zhà】蜢【měng】蹑【niâ】捏【niē】溢【yì】蒲【pú】
葚【shân】瞒【mán】苞【bāo】蒿【hāo】荠【jì】喃【nán】
捎【shāo】禅【chán】
⒉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理会:理睬。烦躁:烦闷急躁。训斥:训诫和斥责。凝神:聚精会神。粗心大意:疏忽,不细心。惊诧:惊讶诧异。怪异:奇异。心计:计谋;心里的打算。惊讶:惊异。鲜为人知:别人很少知道。乏味:没有趣味;缺少情趣。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等身:和身体一样高。著作:用文字表达意见、知识、思想、感情等。殷红:带黑的红色。凄楚:凄惨痛苦。痛楚:悲痛;苦楚。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枸杞:圆形或椭圆形的浆果,红色,可入药。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口头禅: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变异: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性之间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的差异。
二、思考问题,初步感知小说主题
⒈提问:通过预习,你们能否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在“枸杞豆”前面加上一个恰当的修饰语)?明确:富有教育意义的三颗枸杞豆;有深刻涵义的三颗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颗枸杞豆;催我奋进的三颗枸杞豆;三叔送我的三颗枸杞豆。
⒉提问:这三颗富有深刻意义,催人奋进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之后又变成什么样的了?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成语来概括这种转变呢?
明确:开始“我”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一个爱逃学的孩子;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后来他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开始勤奋好学,成为植物学家。——判若两人
第二课时
整体把握课文,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一、导入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后面都有一个或者几个人,这些人可能成就斐然,也可能是个可悲的失败者,正是这么一个人,指引着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什么是成功?努力12过了,奋斗过了,可以不必为浪费生命而后悔了,那就是成功。今天我们就想让大家通过学习《三颗枸杞豆》来深刻地理解这个道理。
二、教学步骤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内容。
1、小说先交待自己是植物学家,然后又说自己是出名的淘气鬼,这样好交待的目的是什么?
制造悬念,引起回忆,解释自己是如何由一个淘气鬼转变成为一个勤奋好学人,最终成为一个植物学家的。
2、哪些段落是作者回忆的内容?回忆了一些什么内容?
3——59小节;回忆了与三叔相遇,受到他虚度一生教训的启发和教育,认识到时间、生命的珍贵,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一名植物学家的经历。
3、一共写了几次与三叔的相遇?各自的段落划分是怎样的?二次。
4、在相遇之前还写了什么?山谷树林是我的乐园。
为什么要写这些?位下面写在树林里遇到三叔、自己后来成为植物学家做一个铺垫。
5、二次相遇之后,我有变化吗?说明了什么?“○”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第二次相遇使得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懂得了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从此努力奋发,终于有所作为。
6、最后一段写作者成为植物学家之后认识到了什么?
使他真正成为植物学家的是三叔一生虚度的教训给他的启示和教育。
(二)、小节
1、这种将结局放在最前面来写,起到制造悬念、引起回忆效果的写法叫做:倒叙写法。
2、文章采用了倒叙写法,写三叔虚度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留给我的启示和教育:要抓紧时间、抓住生命,勤奋努力,有所作为。
(三)、整理课后一、三题。
1、曾经的淘气鬼变成了植物学家,是什么原因使“我”有这么大的变化?
听了三叔的介绍后,了解了他虚度的一生,特贝汉斯塔临终前送给我的三颗枸杞豆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领悟到了他的悔恨和对我的期望,所以我以此为鉴,以现在为起点,抓紧时间,勤奋学习,最终有所成就。这也就是我由淘气鬼成为植物学家的根本原因。
2、如何看待三叔的一生?
虚度一生的教训不可效仿,警示后人的勇气实在可嘉。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一、三。
2、完成同步训练。
3、体会小说描写人物方法的妙处。
4、体会小说语言的精妙,完成课后第二题。
第三课时
体会小说人物描写的精妙,
品味小说生动的语言。
一、人物分析
(一)、对“我”转变历程的描写分析
1、小说开始就提出自己是一个淘气鬼,淘气表现在什么地方?
抓金巴牛、捣鬼、逃学、捉蝴蝶、掏雀蛋,上学几天后,旧病复发。
体现出对学习的什么态度?不重视后者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2、“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乐园”般的树林里,这是为什么感到乏味?
三叔对野豆角花细致的观察,对知识的渴求触动了他,乐园成了乏味的所在,是三叔的问题唤醒了自己体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们家的男子汉》选自苏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四岁的小外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男子汉!课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的男子汉形象。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味欣赏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能力目标: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会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2、教学重点:
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3、教学难点:
细腻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生动、风趣、幽默而含蓄的语言
二、说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感知课文: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充分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学能力的平台。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交换苹果不如交换思想,闭门造车不如互通有无”这是我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互通有无,更可以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因此我在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3、探究学习,拓展能力:学以致用——我认为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一篇课文,掌握其中的知识固然很重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加必不可少,所以我采用了探究学习法,帮助学生能够从课本中走出去,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男子汉,用高昂的姿态去争当生活中的男子汉。
三、说学法
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喜欢新奇酷爱玩耍的年龄特点,又因为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孩子,因此我把“央视演播厅”、“绚丽14大舞台”、“高档写字楼”搬上三尺讲台,让学生摇身一变,成为著名播音员、大腕歌唱家、资深文学家、神秘预言家,这其中的细节我会在“说教学过程”中详细介绍。
四、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这节课分“课前准备、导课、导读、作业、小结”四部分,导读部分又分“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探究学习,拓展能力”三个环节。
(一)说课前准备
因为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孩子,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更重要的是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在上课前将与孩子们谈论一些周杰伦等诸如此类的孩子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这样使课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二)、说导课
我首先用“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出“男子汉”这一话题,然后亮出《现代汉语词典》中男子汉的定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进而与“王安忆的4岁的小外甥也被冠之以男子汉的美称”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水到渠成地引出“那么,这个男子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进而导入新课。
(三)、说导读
1、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扫除生字词障碍、初步了解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是整个一节课的基础,是这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会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捕捉学生的兴奋点,例如:我先告诉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6分钟后比谁的自学能力强”,然后鼓励学生用最自信的声音大喊“老师我来当,比谁能力强”,在6分钟的自学之后,突破问题之前再次鼓励学生用最自信的声音大喊“老师我来当,我最谁能力强”从而让学生在兴奋中找到自信,快乐学习!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我将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真诚合作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同样采取了与上一环节相同
的教学理念——快乐学习,不同的是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由“老师”摇身一变为百态众星——这就是我在说学法一环节中提到的“著名播音员、大腕歌唱家、资深文学家、神秘预言家”。我首先播放写有下列文字的幻灯片:
“我是著名播音员——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分析语言特色。
我是大腕歌唱家——你怎样评价文中的男子汉?由“男子汉”联想起了哪首歌?并大方地唱几句。
我是资深文学家——文章成功的塑造了“男子汉”的形象,有哪些好的写作方法?
我是神秘语言家——你认为这个“男子汉”将来的命运会怎样?大胆预测一下吧。”
然后把主动权拱手相让给四人一组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使一贯的枯燥而被动的学习变成有趣而主动的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中靠合作的集体的力量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抽学生汇报小组的成绩,老师适当点拨和总结。
3、探究学习,拓展能力
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能力拓展延伸部分,也是实现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以致用的部分,更是碰撞思想火花、启迪亮丽人生的部分。首先我鼓励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自己身边的具有男子汉精神的人,并试图用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再出示一系列诸如《亮剑》剧照、《士兵突击》剧照、抗击非典、抗击风雪和抗震救灾的图片,我会适时引导:不必说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也不必说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时期,单是新时期的军队,面对新时期的挑战,我们的战士从来就没有退缩过,他们始终站在我们的前列!由此点燃学生的心中的激情与热望,照亮学生成长路上的正确航标,启发学生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并自然而然的引出“你打算怎样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一话题。让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谈谈自己的想法,推动他们做深入思考,从而完成情感目标,升华人文情操。
(三)、说作业
根据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我让学生描写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基于“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我并不局限于用本节课学习的“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和细腻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而是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去描写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形象。
(四)、说板书设计
我个人认为:板书是一节课的重点,更是一节课的灵魂。既是重点,就不能过于烦琐;既是灵魂,就不可过于平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是这样进行板书设计的:一个简笔画男子汉形象双手高举“率真可爱、崇拜父亲、自主自立、刚强勇敢、沉着成熟”的条幅,把“争做男子汉”五个大字自信的踩在脚下。条幅上的“率真可爱、崇拜
15父亲、自主自立、刚强勇敢、沉着成熟”的内容正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争做男子汉”正是本节课的情感价值目标,
中间的简笔画形象自不必说。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的教学设计,对于其中的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和广大同仁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柳叶儿》说课稿
一、说教材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属于时令行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时代。设喻精巧,农村精致描写可以说到了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意境的欣赏方法,这篇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二)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级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品味
(2)能力目标:学会由浅入深逐层肩上文章主旨。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感情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之所以把这定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如今学生生活在新时代,不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不懂得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正所谓:忆往者,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雅童低语尚言苦!
(2)难点是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因为这篇文章虽然文字比较浅显,写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成问题,但大多数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表面,再者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自己由浅入深的鉴赏文章本身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比较喜欢听故事,看直观的图片。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分当主导者,而是应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因此我决定拟用一课并选用农远资源A029光盘上的媒体资源辅助教学,相信一定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引导探究法:
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学领悟和心里体验的思维方法,运用引导探究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我利用激趣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下展开自主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校园幽径,到处都可看见柳的身影。请欣赏一组柳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同学们你们对柳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学生畅所欲言)可是但附带作家宋学孟对柳的感受与我们不同。他说:“柳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柳叶儿》一起去个感受那个时代。
2、学生先默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在初中阶段,积累字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视字词教学是我一贯的教学作风,因而我设置了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补充以下几个字词:(多媒体展示)
嚼(jiáo)捋(luō)逞(chěng)噌(cēng)
蒙(mēng)兀(wù)勺(sháo)茬(chá)
16涩(sâ)蹭(câng)飕(sōu)攥(zuàn)
3、听读课文——在倾听中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内容。
用“文章讲了一个______的故事”的句式概括全文内容。
(2)作者围绕“柳叶儿”的哪几个方面来讲的?试在“柳叶儿”前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
设计这两道题的用、意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下面的教学。
4、跳读——逐步挖掘主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作者当时向吃点柳叶儿容易吗?
(2)童年的“我”为什么感到“最了”呢?
(3)了解了童年的“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那么“柳叶儿”究竟试什么滋味呢?
(4)吃柳叶儿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5)作者对柳叶儿有着怎样的特殊情感?
虽然这篇文章文字较为浅显,但学生大多只是从表面来理解而没能深入实质,理解较为肤浅,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系列问题,从而能够试小组而生更好地挖掘文章的主旨。
5、品读——读出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出节奏、感情。
(2)说出喜欢的原因,你可以试着这样说:
“我最喜欢文中的„„,因为它„„”或“我觉得文中的„„词用的好,好在„„”
(提示: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情感等角度加以探究)
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赏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捕捉它的表层信息,还应从变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等多个角度去品赏。
6、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
(1)忆往昔,岁月见那,少年不知愁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雅童低语尚言苦!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生活?情你
用一两句名言警句来对不知道珍惜幸福生活的人进行劝说。
(2)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这两道问题是对前面问题的拓展延伸,让我们在体会老一辈的艰辛中,能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从而完成情感目标的教学。第二题题旨在提醒学生,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苦难,但有时候它们会是一笔财富„„。
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
记诵咏柳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渭城朝西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6、贺之章《咏柳》。
板书设计
事情理
柳爬高——满足表现之欲苦
叶强摘——满足竞争之欲乐
儿品尝——满足口舌之欲相
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共同探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侧重于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及与生活的关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初步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本课具体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的第一课,它和后面的三篇课文一样,反映了语文与的社会生活的关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17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纪念碑的特征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纪念碑,是得益于作者采用了以活动顺序为主,以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顺序上。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他们对于理解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将这一点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问答法,最后由学生发言、总结。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能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提高、发展。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发展智力的关键。在说明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活动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重视说明文
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不知不觉地学好说明文,真正让说明文的教学课堂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枯燥的说明文教学课堂变成生动有趣师生互动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以启发式与讨论式为主要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课堂的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培养起来。在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互相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程序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精神,并且在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强爱国教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说明文,而学生学习说明文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怎样让说明文教学的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首先,我会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来创设情境,并让学生谈对纪念碑的了解。这样不仅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本,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顺利过渡到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这时,我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从文章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课文主要介绍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还存在着哪些疑问等。培养学生在语文材料中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在本环节我决定尝试重点突破、以点代面的阅读方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纪念碑的位
18置、结构特点及说明的顺序。
关于纪念碑的位置我准备让学生画天安门场方位简图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在阅读,找关键词,结合资料画纪念碑方位图的过程中,也就将纪念碑的位置以及本节由远而近的说明顺序。
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结构特征及说明的顺序,对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说仅凭读课文,学生可能不会十分形象直观地想像出来。对此,我充分利用利用影像资料结合图示,将纪念碑从整体到部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了解纪念碑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让学生得到充分感知,也使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整体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浮雕的画面
学生可根据图片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选择其中一幅进行讲解,如遇不了解的,教师不必当堂讲解,可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找适当时间进行交流。这一环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而言,是训练思维、拓宽知识面、培养表达能力的大好时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又是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的较好渠道。
四、课堂拓展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十幅浮雕都是解放前重大历史事件场景的历史再现。如果需要你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一幅反映解放后重大事件的浮雕,你会怎么样设计呢?
学生可根据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设计,先在小组内交流,每一小组选择一幅最好的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让学生说感受、谈启发,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向新的发展水平前进。因此,我还会告诉学生学习了方法,还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四、板书设计
课后学习与作业:
1.到网上去收索更多有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小组交流,把收集的资料了出一期板报。
2.课后请收集为国捐躯的顺德烈士的事迹,并讲给家人或同学听。堆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他们继承先烈未完成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反思】
1、导入激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欣赏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学生的看图介绍,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努力地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2、多媒体课件,将说明对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天安门广场的平面图、纪念碑的各部分结构、花纹、色彩,大碑座的历史事件以及说明的顺序在图片、视频中直观的体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在音乐声中,纪念碑庄严、雄伟的特征也得到充分展示,学生接受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3、活动设计,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我在教学过程中中,精心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环节:学生画平面示意图、讲解历史事件、设计现代纪念碑,允许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下面的学生也都可以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他们可随时补充、纠正并总结。这样,让他们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不断主动把握学习机会,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表现的机会,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心无旁忌,自由热情地把自己的才华都展现出来,在展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多表扬,少批评,逐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配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新形势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就必须牢固树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巍巍中山陵》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4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巍巍中山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课堂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巍巍中山陵》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建筑艺术”为主题展开。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由19远及近按方位顺序描写和说明;叙述特征突出,角度多变;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文笔优美,描写生动””是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指出中山陵的建筑名称,理出空间顺序,能说出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3.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及其表达出的庄严的气氛和永垂不朽的精神,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由于本课是一篇陵园建筑的说明文,文章写作很有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细细品味“巍巍”两字。
2、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采用电教手段,使教学形象化。利用多媒体,直接呈现中山陵园的景象,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可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去体悟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感情。
2、提问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在问题中逐步引导学生,能使其逐渐深入理解文章。通过点拨,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师生间的互动,思想的碰撞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避免老师的满堂灌。
3、情景设置法,说明文的讲解,处理不当的话,会使课堂枯燥乏味。而创设一定的情景,可以激发感情,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学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老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并做好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大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开国领袖,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他甚至不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他被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被尊为“国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他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
前一段台湾来了几位政界要员——连战和宋楚瑜等,到大陆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南京的——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为文章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根据学生划分概括情况,板书文章脉络。重点研习介绍中山陵的第5-11段。完成课后练习2的示意图。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问题
1、
202、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3、文章第九段描写生动,文笔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请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课后作业
请你给我们学校设计一个大门,画出平面图,配以250字以上的解说词。要求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松鼠》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松鼠》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关于动物的说明文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动物世界”单元。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它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所以这是一篇学生喜欢读的介绍小动物的文章,更是学生学习说明文写作的一个”摹本”。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体会
情感目标: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维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这篇课文语言风格生动具体,属于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由于七年级学生接触说明文还不多,让学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又容易混淆说明文中的描写与记叙文中的描写,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置来激活课堂的教学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也很熟悉小动物吧,现在我们来一个猜谜比赛,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展示动物谜语)。
第四个谜语把同学们给难住了吧,因为这种动物在我国主要生活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所以同学们不熟悉它,它是谁呢?你看它驾着一只小船来了。(多媒体展示松鼠的图片)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笔端去结识这位新朋友。
【设计说明】运用猜谜的方法导入课文,既增加课堂的知识性又增强趣味性。借助松鼠的图片,给让学生对松鼠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出生字生词,讨论查证。
问题一:请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动物”的句式说话。(师生共同归纳出松鼠的一些特征,板书)
【设计说明】通过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对松鼠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问题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松鼠的这些特征。(板书文章的结构)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
2、品读课文
问题一: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请结合课文有关问题二:(多媒体展示老师用“反串法”讲有关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内容就是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说,并串编成一个故事。让学生改正故事中的错误,并说说松鼠的“驯良”表现在那里,。
【设计说明】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学生更认真的阅读课文,记忆更扎实,通过对比学生对松鼠驯良的特点理解更深刻。
问题三:阅读第4、5段内容请你以“我觉得松鼠是一种乖巧的动物,理由是……”的句式说话。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设计说明】利用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在讲述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内在习性“乖巧”这一个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生动说明的妙处。教学重点难点再次得到落实。
3、能言善辩
多媒体一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让学生与课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设计说明】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4、迁移训练
那现在我们就一展身手,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设计说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通过口语训练,对课堂知识的加以巩固及运用。
(三)课文小结
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写作上的启示?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由学生自己来板书明确。
【设计说明】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总结,会比由老师执笔的效果来得好。这更体现了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的教学方法。
(四)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课后去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松鼠启示:
一、总说特征:漂亮、驯良、乖巧1)说明要抓住事物特点
外形——漂亮2)要言之有序(总——分)
二、分说特征习性——驯良3)运用拟人手法
性格——乖巧4)仔细观察事物
三、补充其它特征
《松树金龟子》说课
一、关于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其特点。
《松树金龟子》一文是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动物世界”中的一篇说明文。本单元课文让学生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起他们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感情。《松树金龟子》一文通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向我们介绍了具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使我们了解了金龟子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2、教学目标
根据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学习
(3)体会
(4)探究昆虫界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货物赊欠买卖合同样本范文
- 物业保洁承包合同
- 个人借款合同参考
- 2024不可撤销居间合同
- 2024年商业用途日照房屋租赁合同
- 建筑安装分包合同
- 2024的厂房转让合同范文
- 2024承包施工合同范文
- 2024车辆承包经营合同书雇用车辆合同书
- 2024标准版商务咨询服务合同模板
- 中职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
- 尘肺病的知识讲座
- 《上海车展报告》课件
-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消毒供应室护理查房
- 年产十二万吨天然橙汁食品工厂设计样本
- 消防安全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 保洁绿化养护管理专项方案
- 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品管圈课件
- 膀胱疼痛综合症间质性膀胱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课件
- 短波治疗仪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