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必背古文合集原文及翻译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1.gif)
![2022年初中必背古文合集原文及翻译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2.gif)
![2022年初中必背古文合集原文及翻译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3.gif)
![2022年初中必背古文合集原文及翻译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4.gif)
![2022年初中必背古文合集原文及翻译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730c7775530578c2566d9516898ee2f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初中必背古文16篇翻译1、论语十则第一则:学习办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准时地去复习,不也不久乐吗?有志同道合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理解我但我不气愤,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男子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当前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国内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学”,重要是指学习西周礼、乐、、书等老式文化典籍。
(3)时习:准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期候”或者“在恰当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具有温习、实习、练习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古体字,高兴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懂得什么。缺少宾语。普通而言,知,是理解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气愤,发火。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人。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教师传授知识与否复习过了呢?"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当前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鄫国贵族后裔。曾参是孔子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她撰写。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各种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动词前加上数字,表达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规定人们按照礼规定互相守信,以调节人们之间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教师传授给自己。习,与“学而时习之”“习”字同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第三则:学习办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觉得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看法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教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注:本章“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知识。
我觉得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重复思考其中涵义,对已经听闻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竭力吸取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领域,退也可觉得先贤智能赋予时代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觉得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适当,由于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取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买卖者,局限性觉得师。因此我们就来看看“师”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教师相近者。
故:旧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称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以为两者不可偏废。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态度吧: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得,这才是聪颖智慧。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颖,智慧。
之:代孔子教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解: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态度,不要不懂装懂。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干人(德才兼备人)就向她学习,但愿能向她看齐;看见不贤人,就反省自己有无和她同样缺陷,有要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思:但愿,想着。
省:指反省有无相似毛病。
齐:看齐
。贤:德才兼备人
。焉:句末语调词
。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处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种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然有可作为我教师人,要选取她们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她们缺陷要反省自己有无像她们同样缺陷,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然有可作为我教师人。焉,相称于“于之”,即“在其中”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第八则: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觉得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人不可以不胸怀辽阔,意志坚定,由于她肩负着重大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抱负看作自己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辽阔,意志坚强: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第九则:修身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季节,才懂得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品格!
之:这里之是构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变成偏正构造,不译或勉强译作“”。
岁寒:一年中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然,这样。后,后来。
士:有抱负人。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社会现象。第十则:修身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无可以终身奉行一种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种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心来推想别人心,指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乐意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是我想要,熊掌也是我想要,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步都得到,那么,我会舍掉鱼而选取熊掌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我想要,大义也是我想要,如果两者不能同步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然而我想要东西尚有比生命更为重要,因此,我不会为生存不择手段。死亡也是我厌恶事情,然而我厌恶事情尚有比死亡更为讨厌事,因此,有祸害我也不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如果人们爱慕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用求得生存办法,为什么不使用呢?如果人们厌恶事情没有比死亡更讨厌,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害手段,为什么不去做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生存下来,有人却不使用,通过这些办法就可以躲避祸害,有人却不乐意这样做。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因而,人们所想要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人们厌恶事情有比死亡更讨厌。不但仅贤人有这样思想感情,人人均有这种思想感情,只但是贤人可以坚守这种品德不丧失罢了。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hū)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人吃,饥饿过路行人不会接受;如果你践踏着给人吃,乞丐也不乐意接受。为了优厚俸禄就不辨别一下与否合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为了美丽宫室,妻妾侍奉,为了我结识贫困者感念我恩德而接受它吗?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生命都不接受,当前却为了美丽宫室而接受了;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生命都不接受,当前却为了妻妾侍奉而接受了;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生命都不接受,当前却为了我所结识贫困人感念我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也不能停止了吗?这就是说丧失了人本性。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舜在田地间被任用,傅说在筑墙期间被选拔,胶鬲在卖鱼和盐期间被任用,管仲在狱官手里被任用,孙叔敖在隐居海边时被任用,百里奚在集市被任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降临到这样人时候,—定要先使她心灵痛苦,使她筋骨劳累,使她经受饥饿之苦,使她受到贫困之苦,使她做事不顺,因此使她心惊动,使她性格坚韧起来,增长她才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经常出错误之后才干改过;内心困惑,思路阻塞,之后才有所作为;她想法体当前脸色上,体当前声音上然后人们才理解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内就没有守法度大臣和辅佐君主贤士,国外就没有势力、地位相等国家作为忧患话,这样国家经常会灭亡。然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灭亡。4、《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译文: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祈求拜见鲁庄公。她乡亲们说:“当政人会谋划如何迎敌,你又为什么去参加呢?”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说:“当政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她入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穿吃这样某些养生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普及到全体百姓身上,百姓是不会跟从您。”鲁庄公说:“祭祀用祭品,我从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鲁庄公说:“大大小小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依照实情合理判决。”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就请容许我跟着去。”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鲁庄公和她共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击鼓进军。”齐军击过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准备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不可以。”她下马看齐军车轮辗出痕迹。又登上车厢前边横木远看齐军撤退状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曹刿取胜因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就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士气便衰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对方士气耗尽了,而我方士气正旺盛,因此能战胜齐军。齐国这种大国,难以预测,我胆怯她们有伏兵。我看到齐军车轮压出印迹杂乱,远看到她们战旗倒下,所如下令追击齐军。”5、《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觉得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上午,她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她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她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徐公,是齐国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她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她坐着谈话,又问她:“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她,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以为我美,是偏爱我;妾以为我美,是胆怯我;客人以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的确懂得自己不如徐公美。我妻子偏爱我,我妾胆怯我,我客人有求于我,她们都以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嫔妃和身边亲信,没有不偏爱您;朝中大臣没有不胆怯您;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可以当面指责我过错,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可得中档奖赏;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过错、传到我耳朵里,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同样;几种月后来,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后来,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状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在朝廷上战胜敌国。6、《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先帝开创事业没有完毕一半,却半途去世了。当前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时候啊。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适当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适当异同。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由于追念先帝对她们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当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美德,振奋有抱负人们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某些不恰当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告劝谏道路啊!皇宫中和丞相府中人,都是国家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当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适当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觉得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都应当交给主管官员鉴定她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法令不同。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人,她们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她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觉得宫廷中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她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可以补救缺陷,防止疏漏,得到更多成效。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觉得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她时候,先帝夸奖她能干,因此人们商量推举她做中部督。我以为军营中事情,都拿来和她商量,就一定可以使军中团结和睦,才干高和才干低都得到合理安排。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因此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因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因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昏庸感到痛心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先进、以死报国大臣,但愿陛下亲近她们,信任她们,这样汉朝兴隆便为时不远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但愿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减少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看望我,向我询问当代大事,我因而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进一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日后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急迫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当前二十一年了。先帝懂得我办事谨慎,因此临终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明察,因此五月渡过泸水,进一步到不长庄稼荒芜地方。当前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分,应当勉励三军,带领她们北上平定中原。我但愿可以奉献平庸才干,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告,则攸之、棉、允之任也。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与否可行,毫无保存地向陛下提出忠诚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责任了。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但愿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忠告,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怠慢失职,指明她们过错;陛下也应当自行谋划,征询治国良策,结识、采纳对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遗命。我接受您恩泽,心中非常激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当前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7、《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东晋太元年间,有一种武陵人以捕鱼为生。一天,她沿着小溪向前走,忘掉走了多远路程。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眼前看到景象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走,想走到林子尽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好像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桃林在溪水发源地方就到头了,便浮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些光线。(渔人)就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种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敞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洁齐,有肥沃田地、美丽池沼、桑树,竹林此类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世人。老人和孩子们都悠闲自在自得其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局限性为外人道也。”村中人看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她从哪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她,有人就邀请她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她。村里人据说来了这样一种人,就都来打听消息。她们自己说她们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领着妻子子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人断绝了来往。她们问当前是什么朝代,居然不懂得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懂得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她们,(村人)都感叹惊讶起来。别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她。渔人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开。临别时这里人告诉她说:“这里状况不值得对外边人说啊!”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人出来后,找到了她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了记号。到了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状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她去,寻找此前做记号,居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路了。南阳刘子骥(jì),崇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品德崇高人,听到了这件事,高高兴兴地筹划前去。没有成功,不久就因病而终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人了。8、《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半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丘陵,上行、下行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要火速传达,上午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路程,虽然骑上奔驰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季节,白色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的确很有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山沟中,很长时间才消失。因此捕鱼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世界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很常用,而伯乐是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千里马,会在低贱人手里受辱,最后死在马槽和系马柱子之间,不能被称呼为千里马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局限性,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一天行一千里马,一顿饭有时要吃一石粟。而饲养马人,由于不懂得它能行千里而随便饲养。这种马,虽然有行走千里能力,(由于)吃不饱,(于是)没有力气,才华从外表看不出来。(这马)将来与普通马在一起,又怎么让它可以行上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人们驾御马却不得要领;饲养马却不能让它吃饱;听马鸣叫却不理解它意思。(于是)在立即拿着马鞭,居高临下地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呀!”哎,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质是不理解千里马啊!10、《陋室铭》(唐)刘禹锡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lòu]室,惟吾德馨[xīn]。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⑨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②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③这是所简陋房子,只由于我品德崇高(就不感到简陋了)。④青苔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⑤在这里谈笑都是博学而又品德崇高人,跟我往来没有知识浅薄人。⑥(闲时)可以用来(可
以: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琴,阅读佛经。⑦没有管弦乐演奏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人劳累。⑧(我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教师草庐,西蜀
扬子云亭子。⑨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
11、《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觉得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佩环互相碰击发出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种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接近岸边,石底有些某些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形状。青翠树木,碧绿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潭中鱼大概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托。阳光直照到水底,鱼影子映在水底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突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样子,好像和游玩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同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地势像狗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懂得溪水源头。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我坐在潭边,四周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并且幽深,弥漫着忧伤气息。由于这里环境太凄清,不可长期停留,于是就把当时情景记下来便拜别了。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起去游玩人有吴武陵、龚古、我弟弟宗玄。跟着同去有姓崔两个年轻人。一种叫做恕己,一种叫做奉壹。12、《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来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到了次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我看那巴陵郡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山脉,吞吐着长江水流;浩浩荡荡,辽阔无边;早晴晚阴,气象万千。这是岳阳楼隆重壮观景象。前人记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被贬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约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种月不放晴,阴冷风怒吼,浑浊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辰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暗了下来,虎在呼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故乡,紧张诽谤、胆怯讥讽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触到了极点而悲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候,湖面安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辽阔无际;沙洲上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鱼儿,游来游去;岸边小草,小洲上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月光一泻千里,浮动光闪着金色,静静月影像沉下玉璧,渔夫歌声一唱一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呢!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怀开阔,精神高兴;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对着风,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崇高人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因素呢?不由于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高兴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哀愁之前先哀愁,在天下人高兴之后才高兴”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9月15日)13、《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环绕滁州城都是山。它西南面各个山峰,树林、山沟特别秀美,远远望过去那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地方就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路,徐徐听到潺潺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奔泻而下山泉,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随山转,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紧靠泉边亭子,(那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人是谁?是山中和尚智仙。给亭子取名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别号(“醉翁”)命名。太守和客人到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儿就醉了,并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因此自己取名号叫醉翁。醉翁真意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之中(美景)。欣赏山水美景乐趣,是领略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灰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是山中上午和傍晚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香味,好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绿荫,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山石显露景色,就是山里四季景色。上午前去(山里),傍晚归来,四季景致不同,因而乐趣也无穷无尽。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至于背着东西人路上唱歌,走路人在树下休息,前面人呼唤,背面人答应,老人小孩来来往往不间断场景,是滁州人出游。来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色清澄,山中野味野菜,(横七竖八)错杂地在(人们)面前摆放着场面,是太守在宴请宾客。酒宴上畅饮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人投中了,下棋人得胜了,(只见)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闹场景,那是宾客们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身处宾客们中间,那是太守喝醉了。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不久夕阳已坠山头,人影到处散开,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这时)树林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处处鸣叫,这是游人拜别了禽鸟在欢唱。但是鸟儿懂得山林高兴,却不懂得游人高兴;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高兴,却不懂得太守是以她们高兴而高兴。醉了可以同人们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水中陆上草本木本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7-T 4640-2023 重金属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指南
-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理由
- 个体户免税申请书范文
- 疫情下企业心理健康策略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 申请书如何写剧本
- 小学队委申请书
- 怎样写失业证明申请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10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第二课时酯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联考四川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供电营业规则》
- 企业员工退休管理规章制度(3篇)
- 执行总经理岗位职责
- 2025年中铁十二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NS3000计算机监控系统使用手册
- 小学生情绪调适课件
- 2025蛇年中小学春节寒假安全教育课件模板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