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 论文_第1页
“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 论文_第2页
“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 论文_第3页
“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 论文_第4页
“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德树人”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摘要:小学劳动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采取合适方式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进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此,本文以“立德树人”导向下小学劳动教学为立足点,针对小学劳动教师构建有效劳动教育模式的意义、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研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劳动教育,构建

引言:为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意味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指向,而教育的本源则是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劳动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在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劳动技术知识、提升道德品质等素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从而切实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立德树人”导向下小学劳动教师构建有效劳动教育模式的意义“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小学劳动教师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对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具体表现如下:1.提高学生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修养及其人格品质的具体反映。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关系着其自身是否可以顺利达成全面发展的目标。小学劳动教师采取合适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实践的思想情感,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除此之外,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劳动教师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的同时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良好品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落实。2.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小学劳动教师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劳动经验、丰富知识储备,从而在无形中发展学生的智力[2];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对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会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劳动知识,并且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所以,小学劳动教师采取合适方式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发展,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小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健康的身体则是学生茁壮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小学劳动教师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体力、耐力得到一定的增强,同时让学生的手臂、大腿等各部位的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此,学生才能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顺利达成全面发展的目标。所以,小学劳动教师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使学生可以顺利达成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立德树人”导向下小学劳动教师构建有效劳动教育模式的策略根据以上叙述,小学劳动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道德品质等素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此,下文将探讨小学劳动教师应如何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以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成为新风尚?1.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充分准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其决定着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效果的优劣等等。可见,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确定的合适与否,很大程度影响着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在正式开展劳动教育之前,小学劳动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案。这样,小学劳动教师才能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科学理论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从而实现劳动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以《巧让包装有个性》为例,在正式教学之前,小学劳动教师应当明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了解礼物包装形式及其作用;能够利用折、剪等技法以及各种材料包装物品;引导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接着,教师便要着手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此,小学劳动教师在课堂中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以顺利落实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相关的劳动技术知识,提升劳动素养等素质能力。总而言之,在教学之前,小学劳动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是构建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的重要前提。2.丰富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热情在传统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会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课堂教学不够有趣,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学生的劳动素养、身体素质等无法得到提升[3]。因此,小学劳动教师要想办法增加劳动教育课程的趣味性,从多种形式去开展劳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道德品质等素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给礼物扎花带》为例,上课伊始,小学劳动教师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兴趣及热情。紧接着,小学劳动教师结合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实物进行直观演示,向学生分别介绍双层丝带蝴蝶结系法、一字丝带蝴蝶结系法等丝带蝴蝶结系法。在“课堂练习”环节,小学劳动教师则可以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本课内容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巩固所学的各种丝带蝴蝶结系法。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及进步。总而言之,小学劳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样才有利于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构建有效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造有利条件。3.转变家长观念,深化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之一,要想有效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劳动素养,小学劳动教师必须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所以,小学劳动教师应当加强与家庭方面的交流、联系,采取合适方式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使得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那么,小学劳动教师应如何深化家校合作呢?一方面,小学劳动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家长的思想认识。比如,小学劳动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方式或者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软件向学生家长介绍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知识内容,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这样,家长才会更加自觉、主动地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为促进学生提升劳动素养等素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学劳动教师要与家庭方面加强沟通、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中。比如在教学完《学用空调》的内容之后,小学劳动教师布置以下劳动作业“清洗客厅、卧室的空调过滤网”。同时,教师还要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家长去监督孩子的劳动过程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居家劳动实践活动有效进行,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有很大帮助。总而言之,小学劳动教师应当充分认识深化家校合作、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积极加强与家庭方面的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有效的小学劳动教育模式。 4.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评价是课程教学效果的检测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4]。然而在传统的小学劳动教育体系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仅仅是给予学生口头表扬或者批评,无法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足,这必然不利于学生提升劳动素养。因此,小学劳动教师应当积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增加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自身不足并将其完善,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劳动素养,从而切实提高劳动课程教学的质量。以《特产包装我设计》为例,在讲解完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在完成作品的创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与同桌交换各自的作品,并引导学生从美观度等多个角度进行点评,指出同桌作品的不足之处与“好的地方”。接着,教师还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去总结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说出自己作品不好的地方等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将其进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劳动素养,从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小学劳动教师还要悉心接受学生的评价,针对学生指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改善,让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好,为促进学生提升劳动素养等素质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小学劳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理念及方式,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性,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从而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有效劳动教育模式的构建。结束语: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立德树人”这一背景之下,小学劳动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让劳动成为新风尚,不断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以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使得学生可以在掌握基本劳动技术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并增强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缪海华.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J].求知导刊,2022,(07):110-112.[2]王若晨.小学劳动教育落实立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