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展_第1页
沟通技巧在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展_第2页
沟通技巧在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展_第3页
沟通技巧在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展_第4页
沟通技巧在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沟通技巧在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Summary: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进入医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患儿按照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共100例患儿。结果:经调查发现,治疗组患儿及家属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配合度等方面的整体表现都优于对照组,经论证,P小于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医院以及儿童门诊输液护理中,如果护理人员态度积极热情,维持与患儿和家属的高效沟通,可以切实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以及疾病的最终治疗效果,该类方式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于各儿童医院、儿童门诊科室。Keys:沟通技巧;儿童门诊;输液护理;应用方式引言:在儿童医院内收治的患儿都是年龄较小的儿童,甚至还有大量连话都不会说、路也不会走的幼儿,他们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大人所说的话也无法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再加上孩子生病,家长本就十分焦急,虽然医护团队对疾病类型、治疗方法等都有深刻的了解,但家长不是,面对可能看起来很严重、实际不严重的问题,医护团队会让家长稍作等待,而家长在情急下可能会冲着医护人员发火,甚至由此陷入医患纠纷。正是因为如此,医护团队在咨询家属关于儿童症状表现、甚至是在即将为儿童执行输液操作时,需要借助科学的沟通技巧作为支撑,以合理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此设定不但可以更顺利地为孩子插针输液,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家长对医院的信赖度,让他们更完全地配合后续护理工作的展开,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孩子更速恢复。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进入医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原则为基础,由儿童家长签署案例研究同意书,之后借助抽签方式将200例儿童分组,分别设定为100人一组的治疗组和100人一组的对照组,在对照组中,男童40例,女童60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岁数在6.5岁,治疗组100例中,男童31例,女童69例,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岁数在7.5岁左右,两组患儿在岁数、性别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值大于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特色。1.2方法针对对照组患儿,护理团队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护理人员按照正常的流程提前准备患儿输液需要用到的相关药物,按照正常流程为患儿执行静脉输液操作,同时在输液的过程中,护理团队对患儿的紧张情绪展开有效疏导和安抚,对患儿家属的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与对照组不同,在与对治疗组患儿、家属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的是更优质的沟通方法、搭配更优质的技巧,具体包含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在面对患儿以及家属的时候,护理团队需要时刻维持好形象,逐一向患儿、家属介绍自己的职务、负责的工作,同时认真详细地向患儿、家属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为患儿和家属营造一个舒适的现场等待环境。在等待的过程中,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向家属认真详实地介绍当下孩子的症状表现、疾病轻重情况以及后续将采用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放松患儿和家属的情绪,切实帮助患儿、家属树立充足的信心。其次,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执行输液操作的过程中,最大难点来自于静脉通道的建立,毕竟不同患儿的年龄不同,在静脉的长度、宽度等也存在明显差别,在建立静脉通道的难度系数上也存在一定不同,所以护理人员在插针前需要仔细观察患儿静脉的具体情况,进一步选取适合部位,确保最大限度减少患儿的痛苦感,避免二次甚至三次扎针的情况。再次,护理人员在对幼儿展开输液治疗时,在动作上需要更显轻柔一些,同时还需要柔声鼓励,不停告诉孩子“生病就需要接受治疗,配合治疗才是好孩子”,持续反问患儿“你是不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通过以上方法的积极引导,可以让孩子更愿意配合后续相关治疗的展开。另外,护理团队还需要适当宽慰患儿父母,告诉患儿父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孩子更坚定的意志,让孩子更有勇气面对病魔”,实际上,只有患儿和家属的态度都正确,再辅助以医护团队的统筹治疗,才可以让孩子更快康复。再者,护理团队在跟患儿家属沟通的时候,需要反复跟对方强调,在输液期间,护理人员随时都在周围“待命”,只要按铃护理人员就会立刻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护理人员需要跟患儿家属反复强调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比如说要告诉家长,一定要避免孩子乱动,这样才可以最大化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另外,护理人员也会告诉患儿家属,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家属应该第一时间告知现场护理人员。最后,在输液结束后需要在现场认真观察30分钟,这样设定的目的在于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可能,在观察期间,护理人员还需要告诉家属:在30分钟等待时间结束后,如果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再次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1.3观察指标围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家属配合度这三项指标展开详细的观察和记录。1.4统计学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并且二次检验数据资料的可靠性,最后结果用“X+-s”的方式表示,进一步检验P值,在P小于0.05的情况下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仔细比对治疗组、对照组各100名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家属配合度等三项指标,经论证,治疗组也就是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维持良好沟通的这组,在各项指标的评分上都较高。三、讨论在儿科门诊输液过程中,静脉通道的建立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儿科门诊患者的平均年龄小,对输液针头心存恐惧,在输液过程中的配合度普遍较低,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儿科输液室插针、输液等工作的展开面临着许多困难。在未来,各个护理人员只有切实强化在输液过程中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才可以让输液的动作执行更显高效快速。众所周知,沟通是一门语言艺术,如果护理人员可以掌握好跟患儿、跟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往往可以切实提升以上三大指标,对促进护理工作的展开也可以带去正向的帮助,所以儿童医院、儿童科室的护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业务素质,提升个人的沟通技能。通过本文的对照分析发现,在儿科输液门诊中,如果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和家属沟通时融入技巧,以艺术包装、组织语言,跟患儿和家属维持有效的沟通,往往可以进一步提高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让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配合度都得到大幅提升。另外,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下融入有效沟通,在输液的前、中、后期都以技巧作为依托,跟患儿、患儿家属展开高效沟通,往往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此外护理团队与幼儿的交谈,不但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变得更融洽,让护理人员更深刻理解孩子的需要,提供更好的照顾。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儿科医院、儿科门诊的输液护理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可以借助高超的技巧作为支撑,跟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展开高效沟通,往往可以让患儿和家属都更配合,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进一步大幅提升患儿及家属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加强沟通技巧”的方式在临床上值得被大面积推广。Reference:[1]张娣,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于儿科门诊输液室对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8,000(008):144.[2]朱小兰,“6S”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