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_第1页
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_第2页
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_第3页
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_第4页
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

F124.7:A2095-042X(2012)03-0025-04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环节”理论,是其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4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其中生产对交换、分配和消费起决定作用,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和人们的利益相关,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民生。以马克思社会生产“四环节”理论为视角审视我国时下的热点和焦点——“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问题,其结论是:不仅必须高度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更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问题。这不仅是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更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社会生产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民生一词从《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而民生问题的存在则比民生一词的提出更为久远,它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问题。《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即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老百姓的生计,即民生问题,是亘古第一的问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民生问题都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问题。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有赖于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人们生存和发展首先需要的“衣、食、住以及其它一些东西”,并不是大自然完全能够提供的,它还要靠物质资料的生产,靠劳动才能获取。劳动创造财富,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但是,财富的创造尽管离不开劳动,但劳动不能孤立地创造财富。劳动者必须与一定的生产资料“物”的要素和包括技术、管理在内的非物质要素结合起来,劳动才得以进行,才能创造财富。也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财富的创造,离不开3个基本要素: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劳动对象,即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各种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经过劳动加工的材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工具。对于劳动创造财富的重要性,被马克思称之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威廉·配第曾经有过经典论述:“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句名言至今影响深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也会随之增大,从而为改善人民生活奠定物质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共产党宣言》早就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之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293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盖源于对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作用的清醒认识。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我国现阶段民生状况改变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产力发展、财富“蛋糕”做大的结果。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条件诚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但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即财富的创造者并不一定享有自己生产的产品和自己创造的财富。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不必然等于社会财富的享有。财富的创造者不一定是财富的拥有者;而财富的拥有者则不一定是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条件。勤劳是解决人类生计的重要手段,这仅仅限于财富的创造、财富的生产这一环节,如果把社会再生产的整个环节放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去考察,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决定作用,但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都要受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受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影响和制约。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由于不同集团“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3]因此,其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民生状况也不同。唐代“诗圣”杜甫描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景,1845年在莱比锡出版的恩格斯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及旧中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事实说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提出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并不具有绝对性。民生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勤劳是不够的,民生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劳动人民没有生产资料或很少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即使辛勤劳动,也终难解决温饱,更遑论民生的改善和水平的提升。要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在发展生产,做大财富“蛋糕”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民主革命,就是从解放生产力,改变民不聊生状况着眼,从改变不适应生产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摧毁旧的上层建筑入手的。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根本的制度条件。成为生产资料、国家和社会主人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生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依次实现了“温饱”、“总体小康”并正在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迈进,进一步说明:改善民生的制度条件在于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收入分配失衡是影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民生的改善,还与一定的体制、机制相关联。众所周知,经济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民生的改善,“经济发展的成果有多少能够用于改善民生上,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一种逻辑证明,更重要的是对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公平的分配”。[4]毋庸置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近些年来我国民生改善的程度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不太相称,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收入分配体制和机制导致的收入分配失衡。首先,收入分配失衡,导致国内消费不足,影响民生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使得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另一方面,收入差距存在拉大趋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今仍相对滞后,主要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趋势”。[5]10收入差距拉大,必然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影响民生改善。一方面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需求增长空间不大;[6]另一方面,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但无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者,在未满足实际消费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加储蓄,目的是为了应对日后可能面对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后顾之忧,致使大量潜在消费难以实现。因此,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这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凸现出来。正因为如此,“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成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其次,国内消费不足,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影响民生的持续改善。按照西方经济理论,促使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而由于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是不可持续且非常危险的。(1)依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投资带动,越来越受到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环境脆弱的制约,而且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这种“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7]6(2)经济增长依靠外需,依靠出口拉动,是非常危险的。我国外贸依存度2002年已达到51%,2006年进一步上升到65%。“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72.8%,在各大国中是较低的。”[7]6必须指出,通过外需拉动经济固然很重要,但外需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种依靠投资和依靠出口的“不可持续的”和“危险的”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保证民生的持续改善。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当今中国,必须在发展经济,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公平地把“蛋糕”分好。如果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那么经济发展不仅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影响经济的继续发展,而且有悖于党的性质和宗旨,还将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国家政权的稳固。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第一,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当代表述。以人为本必须注重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更是如此。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实现由注重GDP增长向包括民生福利改善在内的政绩指标的转变。这是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价值归宿和目标。发展是为了强国富民,为了增进社会福利,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如果发展单纯追求经济数字上的增长,就会失去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原本意义。第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必须在扩大就业的基础上建立公平的初次分配机制。首先必须高度重视适龄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劳动者只有充分就业,才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有改善自身生活状况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多渠道扩大就业。其次,必须建立公平的初次分配机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很多资源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加之强势资本和行业垄断,导致一个时期以来,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全国总工会2010年4月发布的一个调研显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资本所有者和政府占比却大幅提高。[8]因此,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发挥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纠偏作用,以提高劳动者收入,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提供可能。第三,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二次分配的收入调节功能。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健全制度,扩大覆盖面,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改进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内容。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解除人们的生活后顾之忧,让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变为现实。第四,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必须健全税收调节机制。由于多种原因,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一要建立完善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法律体系,提高税收监控技术手段,严格税收征管,有效遏制偷税、漏税、逃税等行为。二要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逐步改变目前分类所得税制,实行混合所得税制,确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减少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档次,降低税率。三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的财产税制,适时开征物业税、遗产税、赠予税等对高收入阶层调节的税种,也要考虑对低收入阶层调节的税种,如社会保障税等,使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得到制度保障和法律保证。此外,继续推行强农惠农政策,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革户籍制度、打破行业垄断以及灰色收入的形成机制、严厉取缔非法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也是缩小收入差距,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总之,社会生产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社会生产又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受一定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不仅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