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化学三轮:专题二 物质的量 含答案_第1页
新人教化学三轮:专题二 物质的量 含答案_第2页
新人教化学三轮:专题二 物质的量 含答案_第3页
新人教化学三轮:专题二 物质的量 含答案_第4页
新人教化学三轮:专题二 物质的量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专题二物质的量高频考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考法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综合应用1.[2015课标全国Ⅰ,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答案】C【解析】18g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故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A错误;H2SO3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小于2NA,B错误;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歧化反应,生成0.1mo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正确;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NO2,因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D错误。2.[2015课标全国Ⅱ,10改编]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B.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C【解析】A项,60g丙醇(C3H7OH)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丙醇中含有2mol碳碳单键、1mol碳氧单键、7mol碳氢单键、1mol氢氧单键,共有11mol共价键,共价键总数为11NA,错误;B项,1L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CO32-、H2CO3的数目之和为0。1NA,错误;C项,Na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Na2O和Na2O2,产物中Na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故23gNa(1mol)充分燃烧时转移1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NA,正确;D项,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并非22.4L·mol-1,22.4LCl2的物质的量不等于1mol,因此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并非为2NA。3.[2013课标全国Ⅱ,9]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答案】B【解析】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A项错误;一个六元环中含有6个碳原子,1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所以1个碳原子可形成eq\f(1,3)个六元环,一个六元环包含碳原子数目为6×eq\f(1,3)=2,1mol碳原子可形成eq\f(1,2)mol六元环,B项正确;不知道溶液体积,无法求算溶液中OH-的数目,C项错误;1mol羟基中含9mol电子,1mol氢氧根离子中含有10mol电子,D项错误。4.[2016河北邯郸一模,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2N3,转移的电子数为NAB.14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NAC.室温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D.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22。4L氢气,转移电子数为2NA【答案】B【解析】A项,MgO和Mg3N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1molMg变成Mg2+,转移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2NA,错误;B项,n(CnH2n)=eq\f(14g,14ng·mol-1)=eq\f(1,n)mol,1molCnH2n中含有2nmolC—H键,eq\f(1,n)molCnH2n中含有2molC—H键,其数目为2NA,正确;C项,室温下,1.0LpH=13的Ba(OH)2溶液中,c(OH-)=0.1mol·L-1,n(OH-)=0.1mol,OH-的数目为0.1NA,错误;D项,由于没有指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故无法根据体积计算H2的物质的量,也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错误。高频考点二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考法考查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5.[2016山西晋中高三摸底,4]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利用氰尿酸(如图1)与次氯酸在一定pH下反应可制备三氯异氰尿酸(如图2),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三氯异氰尿酸,则氰尿酸与次氯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3C.1∶2D.1∶3【答案】D【解析】由氰尿酸和三氯异氰尿酸的结构式可知,二者的分子式分别为C3H3N3O3、C3N3O3Cl3.氰尿酸(C3H3N3O3)与次氯酸(HClO)在一定pH下反应制备三氯异氰尿酸,结合原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C3H3N3O3+3HClO=C3N3O3Cl3+3H2O,则氰尿酸和次氯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6.[2016宁夏银川一中二模,8]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B.28g由C3H6和C4H8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个C.0。1mol氧气作为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4NAD.常温下,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答案】B【解析】A项,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如果加入0.1molCu(OH)2能使溶液复原,说明阴极上析出了0.1molCu和0.1molH2,阳极上析出了0.1molO2,发生的反应为2CuSO4+2H2Oeq\o(=,\s\up7(通电))2Cu+2H2SO4+O2↑、2H2Oeq\o(=,\s\up7(通电))2H2↑+O2↑,转移的n(e-)=4n(O2)=4×0.1mol=0。4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错误;B项,单链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含有2(n-1)个碳碳双键.题干中的丙烯和丁烯的混合物可转化为乙烯,一个乙烯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四个碳氢单键,即1mol乙烯所含的电子对的数目=(2+4)NA=6NA,正确;C项,O2作为氧化剂,O元素可能被还原为-2价,也可能被还原为-1价,故0.1molO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目不一定是0.4NA,还可能是0。2NA,错误;D项,由于不知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错误。7.[2015课标全国Ⅱ,28(3)]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Ⅴ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______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________g。【答案】①2ClO2+10I-+8H+=5I2+4H2O+2Cl-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④0.02700【解析】①锥形瓶内ClO2与KI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KCl和水。③Ⅴ中加入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当锥形瓶中的碘完全与滴入的硫代硫酸钠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④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ClO2~5I2~10S2O32-,则n(ClO2)=eq\f(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