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真题专题训练 1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综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数学真题专题训练 1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综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数学真题专题训练 1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综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数学真题专题训练 1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综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数学真题专题训练 1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综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综合1.(新课标Ⅱ)中,sin2A-sin2B-sin2C=sinBsinC.(1)求A;(2)若BC=3,求周长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1)由正弦定理可得:,,,.(2)由余弦定理得:,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解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周长,周长的最大值为.【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涉及到正弦定理角化边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周长最大值的求解问题;求解周长最大值的关键是能够在余弦定理构造的等式中,结合基本不等式构造不等关系求得最值.2.(北京卷)在中,,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己知,求:(Ⅰ)a的值:(Ⅱ)和的面积.条件①:;条件②:.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选择条件①(Ⅰ)8(Ⅱ),;选择条件②(Ⅰ)6(Ⅱ),.【解析】选择条件①(Ⅰ)(Ⅱ)由正弦定理得:选择条件②(Ⅰ)由正弦定理得:(Ⅱ)【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3.(山东卷)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问题:是否存在,它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________?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详见解析【解析】解法一:由可得:,不妨设,则:,即.选择条件①的解析:据此可得:,,此时.选择条件②的解析:据此可得:,则:,此时:,则:.选择条件③的解析:可得,,与条件矛盾,则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解法二:∵,∴,,∴,∴,∴,∴,若选①,,∵,∴,∴c=1;若选②,,则,;若选③,与条件矛盾.【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4.(天津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Ⅰ)求角的大小;(Ⅱ)求的值;(Ⅲ)求的值.【答案】(Ⅰ);(Ⅱ);(Ⅲ).【解析】(Ⅰ)在中,由及余弦定理得,又因为,所以;(Ⅱ)在中,由,及正弦定理,可得;(Ⅲ)由知角为锐角,由,可得,进而,所以.【点晴】本题主要考查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容易题.5.(浙江卷)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I)求角B;(II)求cosA+cosB+cosC的取值范围.【答案】(I);(II)【解析】(I)由结合正弦定理可得:△ABC为锐角三角形,故.(II)结合(1)的结论有:.由可得:,,则,.即的取值范围是.1.【高考全国Ⅰ卷】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1)求A;(2)若,求sinC.【答案】(1);(2).【解析】(1)由已知得,故由正弦定理得.由余弦定理得.因为,所以.(2)由(1)知,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即,可得.由于,所以,故.2.【高考全国Ⅲ卷】△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B;(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答案】(1)B=60°;(2).【解析】(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因为sinA0,所以.由,可得,故.因为,故,因此B=60°.(2)由题设及(1)知△ABC的面积.由正弦定理得.由于△ABC为锐角三角形,故0°<A<90°,0°<C<90°,由(1)知A+C=120°,所以30°<C<90°,故,从而.因此,△ABC面积的取值范围是.3.【高考北京卷】在△ABC中,a=3,b−c=2,cosB=.(1)求b,c的值;(2)求sin(B–C)的值.【答案】(1),;(2).【解析】(1)由余弦定理,得.因为,所以.解得.所以.(2)由得.由正弦定理得.在中,∠B是钝角,所以∠C为锐角.所以.所以.4.【高考天津卷】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1)求的值;(2)求的值.【答案】(1);(2).【解析】(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又由,得,即.又因为,得到,.由余弦定理可得.(2)由(1)可得,从而,,故.5.【高考江苏卷】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1)若a=3c,b=,cosB=,求c的值;(2)若,求的值.【答案】(1);(2).【解析】(1)因为,由余弦定理,得,即.所以.(2)因为,由正弦定理,得,所以.从而,即,故.因为,所以,从而.因此.6.【高考江苏卷】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湖上有桥AB(AB是圆O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上选两个点P、Q,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QA.规划要求:线段PB、QA上的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已知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AC和BD(C、D为垂足),测得AB=10,AC=6,BD=12(单位:百米).(1)若道路PB与桥AB垂直,求道路PB的长;(2)在规划要求下,P和Q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处?并说明理由;(3)在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和QA的长度均为d(单位:百米).求当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答案】(1)15(百米);(2)见解析;(3)17+(百米).【解析】解法一:(1)过A作,垂足为E.由已知条件得,四边形ACDE为矩形,.'因为PB⊥AB,所以.所以.因此道路PB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在D处,由(1)可得E在圆上,则线段BE上的点(除B,E)到点O的距离均小于圆O的半径,所以P选在D处不满足规划要求.②若Q在D处,连结AD,由(1)知,从而,所以∠BAD为锐角.所以线段AD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因此,Q选在D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综上,P和Q均不能选在D处.(3)先讨论点P的位置.当∠OBP<90°时,线段PB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点P不符合规划要求;当∠OBP≥90°时,对线段PB上任意一点F,OF≥OB,即线段PB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点P符合规划要求.设为l上一点,且,由(1)知,B=15,此时;当∠OBP>90°时,在中,.由上可知,d≥15.再讨论点Q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15,点Q只有位于点C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15时,.此时,线段QA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综上,当PB⊥AB,点Q位于点C右侧,且CQ=时,d最小,此时P,Q两点间的距离PQ=PD+CD+CQ=17+.因此,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7+(百米).解法二:(1)如图,过O作OH⊥l,垂足为H.以O为坐标原点,直线OH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BD=12,AC=6,所以OH=9,直线l的方程为y=9,点A,B的纵坐标分别为3,−3.因为AB为圆O的直径,AB=10,所以圆O的方程为x2+y2=25.从而A(4,3),B(−4,−3),直线AB的斜率为.因为PB⊥AB,所以直线PB的斜率为,直线PB的方程为.所以P(−13,9),.因此道路PB的长为15(百米).(2)①若P在D处,取线段BD上一点E(−4,0),则EO=4<5,所以P选在D处不满足规划要求.②若Q在D处,连结AD,由(1)知D(−4,9),又A(4,3),所以线段AD:.在线段AD上取点M(3,),因为,所以线段AD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因此Q选在D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综上,P和Q均不能选在D处.(3)先讨论点P的位置.当∠OBP<90°时,线段PB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点P不符合规划要求;当∠OBP≥90°时,对线段PB上任意一点F,OF≥OB,即线段PB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点P符合规划要求.设为l上一点,且,由(1)知,B=15,此时(−13,9);当∠OBP>90°时,在中,.由上可知,d≥15.再讨论点Q的位置.由(2)知,要使得QA≥15,点Q只有位于点C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15时,设Q(a,9),由,得a=,所以Q(,9),此时,线段QA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综上,当P(−13,9),Q(,9)时,d最小,此时P,Q两点间的距离.因此,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百米).7.【高考浙江卷】设函数.(1)已知函数是偶函数,求的值;(2)求函数的值域.【答案】(1)或;(2).【解析】(1)因为是偶函数,所以,对任意实数x都有,即,故,所以.又,因此或.(2).因此,函数的值域是.1.(浙江卷)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它的终边过点P().(Ⅰ)求sin(α+π)的值;(Ⅱ)若角β满足sin(α+β)=,求cosβ的值.【答案】(Ⅰ),(Ⅱ)或【解析】(Ⅰ)由角的终边过点得,所以.(Ⅱ)由角的终边过点得,由得.由得,所以或.2.(天津卷)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解析】(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Ⅱ)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及a=2,c=3,B=,有,故b=.由,可得.因为a<c,故.因此,所以,3.(北京卷)在△ABC中,a=7,b=8,cosB=–.(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答案】(1)∠A=(2)AC边上的高为【解析】(Ⅰ)在△ABC中,∵cosB=–,∴B∈(,π),∴sinB=.由正弦定理得=,∴sinA=.∵B∈(,π),∴A∈(0,),∴∠A=.(Ⅱ)在△ABC中,∵sinC=sin(A+B)=sinAcosB+sinBcosA==.如图所示,在△ABC中,∵sinC=,∴h==,∴AC边上的高为.4.(江苏卷)已知为锐角,,.(1)求的值;(2)求的值.【答案】(1)(2)【解析】(1)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此,.(2)因为为锐角,所以.又因为,所以,因此.因为,所以,因此,.5.(全国I卷理数)在平面四边形中,,,,.(1)求;(2)若,求.【答案】(1).(2).【解析】(1)在中,由正弦定理得.由题设知,,所以.由题设知,,所以.(2)由题设及(1)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1.【2017课标1,理1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1)求sinBsinC;(2)若6cosBcosC=1,a=3,求△ABC的周长.【答案】(1).(2).【解析】(1)由题设得,即.由正弦定理得.故.(2)由题设及(1)得,即.所以,故.由题设得,即.由余弦定理得,即,得.故△ABC的周长为.2.【2017课标II,理17】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1)求;(2)若,的面积为,求。【答案】(1);(2)b=2【解析】b=2(1)由题设及,故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解得(2)由,故又由余弦定理及得所以b=2.3.【2017山东,理16】设函数,其中.已知.(Ⅰ)求;(Ⅱ)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在上的最小值.【答案】(1)2(2)【解析】(Ⅰ)因为,所以由题设知,所以,.故,,又,所以.(Ⅱ)由(Ⅰ)得所以.因为,所以,当,即时,取得最小值.4..【2017天津,理15】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Ⅰ)求和的值;(Ⅱ)求的值.【答案】(1).(2)【解析】(Ⅰ)在中,因为,故由,可得.由已知及余弦定理,有,所以.由正弦定理,得.所以,的值为,的值为.(Ⅱ)由(Ⅰ)及,得,所以,.故.5.【2017江苏,18】如图,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cm,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的长为10cm,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的长分别为14cm和62cm.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12cm.现有一根玻璃棒l,其长度为40cm.(容器厚度、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1)将放在容器Ⅰ中,的一端置于点A处,另一端置于侧棱上,求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2)将放在容器Ⅱ中,的一端置于点E处,另一端置于侧棱上,求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答案】(1)16cm.(2)20cm.【解析】(1)由正棱柱的定义,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记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上点处.因为,所以,从而,记与水面的焦点为,过作P1Q1⊥AC,Q1为垂足,则P1Q1⊥平面ABCD,故P1Q1=12,从而AP1=.答:玻璃棒l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16cm.(2)如图,O,O1是正棱台的两底面中心.由正棱台的定义,OO1⊥平面EFGH,所以平面E1EGG1⊥平面EFGH,O1O⊥EG.同理,平面E1EGG1⊥平面E1F1G1H1,O1O⊥E1G1.记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GG1上点N处.过G作GK⊥E1G,K为垂足,则GK=OO1=32.因为EG=14,E1G1=62,所以KG1=,从而.设则.因为,所以.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解得.因为,所以.于是.记EN与水面的交点为P2,过P2作P2Q2⊥EG,Q2为垂足,则P2Q2⊥平面EFGH,故P2Q2=12,从而EP2=.1.【高考北京理数】(本小题13分)在ABC中,.(1)求的大小;(2)求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1)由余弦定理及题设得,又∵,∴;(2)由(1)知,,因为,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12.【2016高考新课标1卷】(本小题满分为12分)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ROMANI)求C;(=2\*ROMANII)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答案】(I)(II)【解析】(Ⅰ)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故.可得,所以.(Ⅱ)由已知,.又,所以.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故,从而.所以的周长为.3.【2016高考山东理数】(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Ⅰ)证明:a+b=2c;(Ⅱ)求cosC的最小值.【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Ⅰ)由题意知,化简得,即.因为,所以.从而.由正弦定理得.(Ⅱ)由(Ⅰ)知,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小值为.4.【2016高考江苏卷】(本小题满分14分)在中,AC=6,(1)求AB的长;(2)求的值.【答案】(1)(2)【解析】解(1)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知,所以(2)在中,,所以,于是又故因为,所以因此5.【2016高考天津理数】已知函数f(x)=4tanxsin()cos()-.(Ⅰ)求f(x)的定义域与最小正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