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物态变化_第1页
2023年重庆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物态变化_第2页
2023年重庆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物态变化_第3页
2023年重庆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物态变化_第4页
2023年重庆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物态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重庆中考

物理第1轮复习一一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

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小水珠D.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

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4.实践证明:“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

对这些措施相关数据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测体温”: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汽

B.“要消毒”:一张酒精消毒湿纸巾厚度约为0.4cm

C.“勤洗手”:要取得好的清洁效果,洗手时间不能超过2s

D.“戴口罩”:一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面积约为200cm2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

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吸叭/放热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7.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y

B.甲物质在6-lOrn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久

D.乙物质在6-10m出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

9.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

B.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104

C.电压力锅煮饭时的功率约为100小

D.只要不接触高压电就不会有危险

10.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一块0式的冰熔化成(TC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c.一」m冰块化成水

12.下列现象中与“太阳出来,'雾'散了"相同的是()

A.甲图: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B.乙图: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

C.丙图:用久了的白炽灯鸨丝变细D.丁图: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

13.唐诗宋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指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一“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一一“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一一“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4.盛夏,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冒出;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也会不断呼出“白气”,

对这两种“白气”的分析正确是()

A.前者是汽化现象,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前者是液化现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后者是汽化现象,是口腔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后者是液化现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5.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B.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用半干的抹布擦黑板D.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

16.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

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

体积体积

17.如图所示,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

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

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B.熔化C.液化D.凝华

18.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牛肉面-吃面时吹气面凉的快,是因为吹气加速了水分的蒸发

C.回锅肉-炒肉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玉米排骨汤-用高压锅炖肉熟的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

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20.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一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一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一一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二、填空题

21.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运载火箭所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其常温常压下氢是气态的,采用(选填“降低温度”

或“压缩体积”)方法可以使其液化;当燃料用掉一半后剩余燃料的热值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2)火箭穿过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此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转化为能。

22.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填物态变化的

名称)时迅速(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液

化形成小水滴或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小冰晶。

23.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判断依据是o

24.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当医护人员走近平面镜时,像的

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

每天喷洒消毒液,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填物态

变化名称)。

25.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成气体,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成小冰粒冰粒

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成水从而实现降雨。

26.如图所示,在试管底部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用橡皮塞将试管口塞紧,将试管底端放入热水

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底部的碘(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与

此同时橡皮塞及其附近的试管壁上出现了固态的碘,且逐渐增多,试管中没有紫色小液滴或

液体流动。这说明试管底部的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选填“熔化”或“升华”),

27.“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

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

如图。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

气”,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

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填"会”或“不会”)沸腾。

28.某市出现了首例“H7N9”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

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到了体温计。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

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o

29.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

白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为糖浆后,将糖浆蘸在山楂上,等山楂上的糖浆一(选填“吸收”

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形形的,

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o

30.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4和B,加到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

置用酒精灯给各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4杯中的水(填''能"

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三、实验探究题

31.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甲乙丙T

(1)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O

(2)实验过程中,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

度值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下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汽.由此可

判断当地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时间讥012345678

温度/C8890929498989898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根据你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水沸腾的特点是。

(5)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条)

(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丁中a、b所示。则图

丁中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臧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

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2)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

是200nli,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

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

凝固点(汽)0-2—4—6—8-11-15-18-17-1.8—0.4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

吗?(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4)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

________态.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

冰”)。

3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小华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

(2)纠正错误操作后,开始计时。第3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从记

录数据的表格可以分析出: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继续。

时间/mi"0123456

温度/℃909294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