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试题预测10_第1页
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试题预测10_第2页
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试题预测10_第3页
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试题预测10_第4页
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试题预测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十)

考点10

空间直线与平面

A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A空间角

A空间距离

A简单几何体

A利用三垂线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A求点到面的距离

A折叠问题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1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典型例题)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_L底面ABCD,

PD=DC,E是PC的中点,作EF_L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BPJ_平面EFD;

(3)求二面角C—PD—D的大小.

[考场错解]第(2)问证明:•.¥口=0(:,E为PC的中点,...DE_LPC,

DF在平面PBC上的射影为EF,又由已知EF_LPB,所以根据三垂线定理可得:DF1PB,

又EF_LPB,;.PB_L平面EFD。

[专家把脉]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概念理解错误,只有DEJ_PC,不能得出EF为DF在

面PBC上的射影,应先证明DE,平面PBC,才能得出EF为DF在面PBC

上的射影,再利用三垂线定理。”

[对症下药](1)如图,连接AC、AC交BD于O,连接EO。•.•底面ABCD”]

为正方形,二。为AC的中点,在APAC中,E。是中位线,.•.PA〃E0,“

又EOu平面EDB,且PAa平面EDB,所以PA〃平面EDB;

(2):PD_L平面ABCD,二平面PDC_L平面ABCD,又底面ABCD为正方形,ABCl

CD,,BCJ_平面PCD,/.BC±DE,又DE_LPC,;.DE_L平面PBC,;.DF在平面PBC上

的射影为EF,又EF_LPB,;.DFJ_PB,又PB_LEF,PB_L平面DEF;

(3)由(2)知,PB±DF,故/EFD是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由(2)知,

DE_LEF,PD±DB,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PD=DC=a,BD=72a,PB=^a,

PC=V2a,DE=-PC=—a,^RtAPDBk,0F=PD*BDRtAEFD中,sinZ

22PB3

EFD=2^=3,...NEFD=纥所以二面角C—PB—D的大小为纥

DF233

2.(典型例题)下列五个正方体图形中,I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N、P分别

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此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写出所有符合要求

的图形序号•)

[考场错解]由于I在MN、NP、MP所在的面内的射影分别为各面正方形的对角线,由

正方形的性质可得l_LMN,l±MP,l±NP,(1)中此面MNP;(2)中I在下底

面的射影与MP垂直,;.IJL面MNP;(3)中取AB的中点E,连接ME、

NE,在下底面的射影垂直于EN,,I_LEN,,I_L面MEN,...l_LMN,同理l_LMP,

二1_1_面MNP;(4)中I在面ADDiAi上的射影与MP垂直,,I_LMP,二1_1_面MNP:

(5)中取AA1中点E,连接ME,EP,I在面ADDiAi、面ABBiAi内的射影分别与

ME,EP垂直,.Ml.ME,.^.I_L面MP,得1_1_面MPN;综合知,本题的答案是(1)、

(2)、(3)、(4)、(5)

[专家把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有误,证一条直线与一个面垂直,应该证明这条直

线与该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而错解中只证一条垂直,所以出错。

[对症下药](1)中I在面ADDiA、AiBiCiDi,内的射影分别为ADi,B1D1,而AD」MN,

BiDi±MP,AIJ-MN,l_LMP,二1_1_面MNP;(2)中若l_LMN,则取AAi的中点E,连

接ME、NE,I在面ADDiAi内的射影为ADi而AD」ME,.'.l_LME,结合IJ_MN,得I

_1_面MEN,这显然不可能,.'I与MN不可能垂直,,l与面MNP不垂直;(3)

类似(2)的证明,可得I与面MNP不垂直;(4)中l_LMP易证,而MN〃AC,I1AC,

,I_L面MNP;(5)中取AAN中点E,连接ME,PE,可证得l_L面MEP,,

l±MP,同理可证l_LNP,;.1_£面乂明,综上知,本题的正答案是(1)>(4)、(5)。

3.(典型例题)如图10-4所示,在正三棱锥A—BCD中,ZBAC=30°,AB=a,平行于

AD、BC的截面EFGH分别交AB、BD、DC、CA于E、F、G、H。

(1)判定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P是棱AD上的点,当AP为何值时,平面PBC_L平面EFGH,请给出证

明。

[考场错解](1);AD〃平面EFGH,又平面ACDc平面EFGH=HG,;.AD〃HG,

同理AD〃EF,,EF〃HG,同理EH〃FG,...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2)取AD中点P,连接BP、CP,「ABCD为正棱锥,所以BP_LAD,CP1AD,AAD

_1_面BCP,又由(1)知HG〃AD,,HG_L面BCP,;.P为所求,此时AP=J

2

[专家把脉]正三棱锥的性质不熟悉而出错,正三棱锥的相对的棱互相垂直;正三棱锥

的三个侧面是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对症下药](1):AD〃面EFGH,面ACDc面EFGH=HG,,AD〃HG,同理EF〃AD,

所以HG〃EF,同理EH〃FG,,EFGH为平行四边形。又A—BCD为正三棱锥,,A在

底面BCD上的射影0是4BCD的中心,,DOJ_BC,根据三垂线定理,AD1BC,AHG

±EH,四边形EFGH为矩形;

(2)作CP_LAD于P点,连接BP,VAD1BC,.*.AD±®BCP,;.HG〃AD,/.HG±

面BCP,XHGcgEFGH,BCPlffiEFGH,在RtZXAPC中,ZCAP=30°,AC=a,

AP*.

2

专家会诊

解线面位置关系的题目,首先要熟悉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及性质,其次解题,、”.

时应将判定与性质结合起来,多用分析法,如要证a〃a则过a作一平面B,使

Bca=b,再证a〃b;第三要善于转化,如两条羿面直线是否垂直,要用三垂线,;

定理将其转化为两相交直线是否垂直。线面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习

时应予以重视。“"

考场思维训练

1如图10-5所示的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四个项点,M、N、P分别

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写出所有

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答案:①③解析:①中平面MNP〃平面AB,,AB//平面

MNP;②中取下底面中心0,MP的中点C,连接N0,

NC,则由已知AB〃NO,ABHNC.,AB■面MNP;③

中AB〃MP,;.AB〃平面MNP;④中AB・面MNP.

/.填①③.

2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iBiCi中,AB=AAi,E是棱BBi的中点。”.

(1)求证:平面AiEC_L平面AAiGC;

答案:连接AiC与ACi交于点F,则由条件可得ECi=EAi,则EFJ_ACi,同理EC】=EA,则EF;

_LAiC所以EF上平面AAiGC,而EFu平面AiEC,所以平面AiEC_L平面AAiGC.

(2)若把平面AiEC与平面A1B1C1所成锐二面角为60。时的正三棱柱称为“黄金

棱柱”,请判断此三棱柱是否为“黄金棱柱”,并说明理由。

答案:延长CE交CB的延长线于点H,则有CB=BiH=AR,故NHAC=90°且NCAiH=90°,所

以/CA6为平面AiEC与平面ABC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平面角,若此棱柱为“黄金棱柱”,则Z

CA,=60",应有CC尸百AQ与条件AB=AAi矛盾....此三棱柱不为“黄金棱柱

(3)设AB=a,求三棱锥A-AiEC的体积。

答案:VA-AEC=V-AAC=1•EF•1•AAI•AC

IIEI32

3已知正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G是侧面4PAB的重心,E是BC

上的一点,且BE=^BC,F是PB上一点,且

3

PF=-PB,如图

3

(1)求证:GFJ-平面PBC:

答案:连接BG并延长交AP于M,由C为APAB的重心,则MG=,BM,又由PF=,

3

AGF//MP

VAP±BP,AP±CP.,AP_L平面PBC,

;.GF_L平面PBC

(2)求证:EF±BC;

答案:在侧面PBC内作FD//PC交BC于D.VPF=lpB>r.DC=lBC.又BE=1BC,.\DE=1BC.

3333

故BE=DE,E为BD的中点,由aPBC为等腰三角形,得aEBD也为等腰三角形.;.FB=FD.

EF1BC.

(3)求证:GE是异面直线PG与BC的公垂线。

答案:..皿平面PBC,且EWC,...GE,BC,连PG交ABQ,则叫PH,过C作GN〃AB

交PB于N,则BN二LPB.VPH1AB,APG1AB,APG1GN.

3

VBN=iPB,BE=iBC,;.NE〃PC,而PC上平面PAB,NE_L平面PAB,又PGu面PAB,

33

,NEJ_PG,又PG_LGN,PG_L平面GEN,而GEC平面GEN.,PG_LGE,又由GEJ_BC,,

GE是异面直线PG与BC的公垂线.

命题角度2

空间角

1.(典型例题)如图10-8,在三棱锥S—ABC中,^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

1.平面ABC,SA=SC=2>/3,M、N分别为AB、SB的中点。

(1)证明:AC1SB;

(2)求二面角N—CM—B的大小;

(3)求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

[考场错解]第(2)问:过N作NF_LCM,过F作FE_LCM交BC于E点,则NNFE为二面

角N—CM—B的平面角。(此题只做到此处,因为不知E、F的位置,/NFE等于多少计算不

出来)。

[专家把脉]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只顾用定义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给计算千百万麻烦或

根本就算不出来,所以一般用三垂线定理来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就是便于计算。

[对症下药](1)如图10-9,取AC中点D,连接SD,DB,VSA=SC,AB=BC,AAClSD,

且AC_LBD,,AC_L平面SDB。又SBu平面SDB,,AC_LSB。

图10-9

(2)取BD的中点E,连接NE,过E作EF1CM于F,连续NF,二,平面SAC_L平面ABCD,

SD1AC,.'.SDJL面ABCD,又N、E分别为SB、BD的中点,;.NE〃SD,此_1_面人8(:,又

EF_LCM,ANF±CM,,NNFE为二面角N—CM—B的平面角。

NE=,SD=后,在正aABC中,由平面几何知识可求得EF=,MB=L在Rtz^NEF中,tan

242

NNEF=^=2五,.•.二面角N—CM

EF

B的大小是arctan272;

(3)在Rt^NEF中,NF=7EF2+EV2=-,

2

•••SACMN=-CM•NF=->/3,SACMB’BM•CM=2后.设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为h,;VB-

222

CMN=VN-CMB,NE_L平面CMB,-SACMN•H=-!-SACMB*NE,;.h=^.即点B到平面CMN

333

的距离为逆。

3

2.(典型例题)在长方体ABCD—AiBiJDi中,已知AB=4,AD=3,AAi=2,E、F分别是线段

AB、BC上的点,且EB=FB=1。

(1)求二面角C—DE—G的正切值

(2)求直线ECi与FDi所成角的余弦值。

[考场错解]第(2)问:;D1F〃DE,二/CiED为ECi与FDi所成的角,DE=3及,C1D=2后,

C1E=V14,.•.cosNCiEEn-段-2。=叵,...Ej与F6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叵。

2»V14»3V21414

[专家把脉]缺少空间想象能力,题中的DiF与DE不平行,实际上DiF与DE是异面直

线。

[对症下药]正解一:(1)如图过C作CG_LDE,垂足为G,连接C1G。:CC1_L平面ABCD,1'

ACG是CiG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得DE±CiG(,

AZCGCi是二面角C—DE—Ci的平面角。

在4ADE中,AE=AD=3,NDAE=90°,/.ZADE=45°,得/CDG=45°,;.CG=CD•sinN

CDG=2V2.

.,.tanZCGCi=-^S-=—.

CG2

二二面角C—DE—Ci的正切值为变

2

(2)延长BA至点Ei,使AEi=l,连接DEi有DiCi〃EiE,DiJ=EiE,;四边形D正IECI是

平行四边形。,EiDi〃EQ,于是NEiDiF为ECi与FDi所成的角。

在Rt^BEiF中,EF=J记,在Rt^DiDEi中,。正产”了,在RtZ\DiDF中,FD产后,所

14+24-26

以在△EiFDi中,由余弦定理得:cosNEiDiF=叵

2x714x72414

正解二:(1)以A为原点,AB,皿的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有D(0,3,0)、Di(0,3,2)、E(3,0,0)、F(4,1,0)Cl(4,3,2)于是。E=(3,

-3,0),西=(1,3,2),丽=(-4,2,2).设向量1=(“2)为平面(2由£人的法向量,则有

n±DE,n±EG,得x=y=-1z,令x=l,得«=(1,1,-2),向量其=(0,0,2)与平面CDE垂直,

"与A41所成的角9为二面角C—DE—Ci的平面角。

八n»AA4(>八6

cos0=■=;~=-=tanfc*=;

l〃l・l例I32

(2)设ECI与FD1所成的角为B,则cosB=空•啊:叵.

IEC||x|FDt|14

3.(典型例题)如图10-11,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_L底面ABCD,AE±PD,

EF〃CD,AM=EF。

(1)证明MF是异面直线AB与PC的公垂线;

(2)若PA=3AB,求直线AC与平面EAM所成角的正弦值。

[考场错解]第(2)问:由(1)知PC_LMF,,AF为AC在面EAM内

的射影,;.NCAF为AC与平面EAM所成的角,通过解三角形FAC,

解得sin/CAF=®".AC与平面EAM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巫。

图10-11

[专家把脉]直线AC与平面EAM所成的角不是就得不出AF为AC在面EAM内的射影,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必须是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夹的角,所以找射影是关

键。

[对症下药](1)VPA±¥ffiABCD,APAlCD,又:底面ABCD为正方形,,CD_LAD,

.♦.CDJ"平面PAD,得平面PCD_L平面PAD,又AEu平面PAD,AE±PD,...AEJ"平面

PCD,AAE1CD,又EF〃CD〃AB,AM=EF,;.四边形AMFE为平形四边形,,MF〃

AE,MF_LCD,MF1AB,MF_LPC,MF为异面直线AB与PC的公垂线;

(2)解法一:连接BD交AC于。,连接BE,过。作。H_LBE,H为垂足,:AE_LPD,

CD±PD,EF/7CD,AEF1PD,PD_L平面MAE,又OH_LBE,AOH//DE,,OH_L平面

MAE»连接AH,则/HAO是直线AC与平面MAE所成的角,设AB=a则PA=3a,

AO=-AC=—a,因RtZ\ADE~RtZ\PDA,故ED=—=-^,OH=-ED=-^=,A(ffiRtA

22PD22-/10

AHO中,sinZHAO—.

AO10

解法二:以诟、AD,而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

.•.4尸=(0,奈0,、°),48=(<2,0,0),设"为平面£人1\/1的法向量,且"=(x,y,z),可得面EAM

的一个法向量为(0,1,-3),AC=(a,a,0)

..„Vs

..sina=——o

专家会诊

空间的各种角是对点、直线、平面所组成的穿间图形的位置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宣量计算

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角的度量都是转化为平

面角来实现的,要熟练掌握种类角转化为平面角的常用方法,为了实现这种转化,一是靠

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二是利禄识图和画图的训

练;三要以推理为主要依据,求角的一般步骤是:(1)找出或作出要求的角;(2)证明它

符合定义;(3)在某一三角形中进行计算,得

结果,当然在解选择或填空题时,一些间接方法也经常用。

考场思维训练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a,现沿AC折成二面角D—AC—B,使BD为异"

面直线AD、BC的公垂线。

(1)求证:平面ABD_L平面ABC;

答案:解:(1)VAD1CD,AD_LBD,...AD,平面BCD,;.BC_LAD,又BC上BD,,[^,平

面ABD,而BCu平面ABC,故面ABD,面ABC.

(2)a为何值时,二面角D—AC—B为45°;

答案:,,面ABD上面ABC,作DELAB于E,则DEL平面ABC,作EFLAC于F,由三垂线定

理有ACJ_DF,二/DFE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在RtZXADC中,AD、AF.AC,

.,.AF=-;-2-又RtAAFE^RtAABC,,

+i

_AF»BC_a2山,2_EF._4V8

EcFc--------——,,4DFE=,..ci2=,…ci-------.

JXIDF22

(3)a为可值时,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为60°。

答案:作BM1AC于M,过点0作BN〃AC与FE的延长线交于点,则BMFN为矩形,且BNXDN.A

ZDBN为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MF=AO2AF=1,=BN,BD=^\-a1,

V«2+1

又在RtABND中cosZDBN=—,

2V«2+1»7b-

2如图,在长方体ABCD一万BiJDi中,E、F分别为BB1、D2上的点,且AE,A隹,

AF±AiD»

(1)求证:AiC_L平面AEF

答案:在长方体ABCD-ABCD中,AB为AC在平面ABBA内的射影,:AE上A1B,;.AE'*

0S10-13

_LA1C同理AF_LA£,,Aq_L平面AEF

(2)若AB=3,AD=4,AAi=5,M是团a的中点,求AM与平面AEF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以D为坐标原点,诙,庆,的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坐标系.则A(4,0,0),

M(2,3,5),Al(4,0,5),C(0,3,0),.•.4<=(-4,3,-5),4M=(-2,3,5)由(1)得4(=(7,3,-5)为平

面AEF的一个法向量,

|8+9-25|4M

sin。=

|AM|x|/4,C|742+32+52•^22+32+5295

直线AM与平面AEF的所成的角为arcsin生叵.

95

3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棱PA_L底面ABCD,M、N分别

为AD、BC的中点。MQ_LPD于Q,直线PC与平面PBA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立

3

如图所示。

(1)求证:平面PMNJ_平面PAD;

答案:•••M、N分别是AD、BC的中点,...MNLAD,又平面PMN,

平面PMN_L平面PAD.图10-14

(2)求PA的长;

答案:由己知BC_L平面PBA,/BPC是PC和平面PBA所成的角.

PC=—"一=2拒;PB=141可得PA=2.

sinNBPC

(3)求二面角P—MN—Q的余弦值。

答案:由(1)知,MN1PM,MN1QM.二/PMQ是二面角P—MN-Q的平面角.由(2)知△PMQ

为等腰直角三形.且AM=DM=1.

PM=底QM=冬

祗而

cosNPMQ=丁=

...二面角P—MN-Q的余弦值为噜.

命题角度3

空间距离

1.(典型例题)在空间中,与一个^ABC三边所在直线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是()

A.一条直线

B.两条直线

C.三条直线

D.四条直线

[考场错解]设该点为P,且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因为P到AABC三边所在直线

距离都相等,所以。到4ABC的三边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即。为aABC的内心,所以

本题中符合条件的点在过0且与平面ABC垂直的直线上,所以选Ao

[专家把脉]在平面上与一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等距离的点不只内心一个,实际任意

两个角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我们称其为傍心)也符合到三角形三边所在

直线等距离“伊州

[对症下药]设该点为P,且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因为P到AABC

三边所在直线距离都相等,所以。到4ABC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国“is

即0为aABC的内心或傍心,所以本题中符合题意的点在过内心或傍心且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上,这样的直线有4条,所以选D。

2.(典型例题)如图10-15,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iBiJDi中,。是正方形AiBKiDi

的中心,点P在棱CCi上,且CG=4CP。

(1)求直线AP与平面BCJBi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表示);

(2)设。点在平面DiAP上的射影为H,求证:DiH_LAP;

(3)求点P到平面ABDi的距离。

[考场错解]第(3)问::ABCD—AiBiCiDi为正方体,.“8_1面BCGBi,,BP_LAB,

;.BP即为P至lj平面ABDi的B巨离,在Rt^BCP中,BP=7i7

[专家把脉]线面垂直的判定有误,错解中BPLAB,但BP与平面ABDi

不垂直,所以P到平面ABDi的距离不是BP。

正解一:(1)如图10-16,连接BP,】ABJ_平面BCJBi,...AP与平面

BCGBi所成的角就是NAPB。VCCi=4CP,CQ=4,,CP=1。在RtAAPB

中,/PCB为直角,BC=4,CP=1,故BP=JF7.在RtZXAPB中,NAPB为直角,tanN

APB=^=MZ,...NAPB=arctan迎.

BP1717

(2)连接AiCi,BiDi,:AiBiGDi为正方形,...DiOLAiCi又AAi_L底面AiBKiDi,,AAi

±DiO,;.DiO_L平面AiAPQ,由于APu平面AIAOCI,•.DiO±APo1•平面D】AP的斜

线DQ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是DiH,,DiH_LAP。

(3)连接BCi,在平面BCJBi中,过点P作PQ_LBCi于点Q。:AB_L平面BCCiBi,PQu

平面BCCiBi,•••PCLLAB,,PQJ_平面ABC。,,PQ就是P到平面ABDi的距离,在Rt

△JPQ中,ZCiQP=90°,ZPCiQ=45°,PJ=3,二PQ=之拒.即点P到平面ABDi的距

2

离为1痣。

2

正解二:(1)以防、DC,函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坐标系,:

ABJ_平面BCCiBi,;.AP与平面BCCiBi所成的角为/APB。VCCi=4CP,CCi=4,:.CP=1,

A(4,0,0)、P(0,4,1)»B(4,4,0)。/•PA=(4,-4,-1),PS=(4,0,-1)AcosZ

APB=*^^=3亘.•.直线AP与平面BCGBi所成的角为arccos叵<(2)连接DQ,

IPA|•|Pfi|3333

由(1)WDI(0,0,4)、0(2,2,4),ADjo=(2,2,0),而•丽=0,.,.可_L而又

因为DiAP的斜线DiO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是DiH。

ADxHlAP;

(3)由正方体的性质不难得出而为平面ABDi的一个法向量,Bi(4,4,4)、C(0,

4,0)、P(0,4,1),

素=(-4,0,-4),即=(-4,0,1),:.d=8Pl=_12=J拒...p到平面ABQ的距离为之拉

181cl4V222

3.(典型例题)如图10-17,在三棱锥V—ABC中,底面4ABC是以NB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

角形,又V在底面ABC上的射影在线段AC上且靠近C点,且AC=4,VA=而,VB与底

面ABC成45°角。

(1)求V到底面ABC的距离;

(2)求二面角V—AB—C的大小。

[考场错解](1)过V作VD_LAC,垂足为D,连接BD,由已知

有VDJ_平面ABC,在直角三角形VBD中,NVBD为直线VB与

底面ABC所成的角,NVBD=45°,=2,r.V到底面

4

ABC的距离等于2。

[专家把脉]BD与AC垂直是错误的,BD#迈经正,错误的原因是缺少函数方程思想,

4

VD直接计算在本题中做不到,而应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来求解。

[对症下药](1)如图10-18,在平面VAC中,过V作VD_LAC于D,连接BD,由已知

VDJ_平面ABC,NVBD为VB与底面所成的角,NVBD=45°,设CD=x,则在RtZWAD中,

VD2=VA2-AD2=14-(x-2)2=*2+8X-2,在直角三角形VBD中,ZVDB=90°,ZVBD=45°,

BD2=x?+8-4亚x•也=x2-4x+8.在直角三角形VBD中,/VDB=90°,/VBD=45°,VD=BD,

2

即-x2+8x-2=x2-4x+8,解得x=l或x=5,又由题意x=5应舍去,;.x=l此时

VD=J-(-l)2+8x1-2=&.V至U底面ABC的距离为石;⑵过D作OE1AB于E,连结VE,

•・・VD_L底面ABC,DEJ_AB,・・・VE1.AB,・•・ZVED为二面角V—AB—C的平面角。在平面ABC

中,CB1AB,DE±AB,;.DE〃BC,由(1)知竺=四=3」DE==迈,在心△

BCAC442

VDE中,VD=75,NVDE=90°DE—,Z.tanZVED=-^=—,ZVED=arctanA

2还33

F

二面角V—AB—C的大小为arctan典.

3

专家会诊

空间中的距离以点到面的距离为中心内容,大多数距离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点到面的距

离,求法比较灵活,主要有:(1)直接法。过该点作面的垂线,求出垂线段的长度,不

过不能只顾作,计算不出来,应先利用线面的位置关系判断垂足的位置;(2)间接解法:

利用三棱锥的体积进行等积变换来求解;(3)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公式是d=

其中n为平面的法向量,a为过该点的平面的一条斜线段所确定的一个向量。

考场思维训练

1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iBiCi的各条棱长都为a,P为AiB上的点。

(1)试确定”的值,使得PCLAB:

答案:过P作PMJ_AB于M,连结CM,,.,ABC-AB3为正三棱柱,平面ABC,.'.PC在下

底面上的射影为CM,VPC±AB,ACM±AB,又4ABC为等边三角形,为AB中点,即P

为A,B的中点,

=I时,PC1AB.

PB

(2)若翳求二面角P—AC—B的大小:

答案:过P作PMLAB于N,过N作NQLAC于Q,连结PQ,根据三垂线定理得/PQN为二

面角P-AC-B的平角.PN=3a,NQ=L•昱a,在Rt△PQN中,tanZ

552

310图10-20

PnnQNNT=一ax—=-=瓜:.NPQN=60°.即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60°

52/3a

(3)在(2)的条件下,求J到平面PAC的距离。

答案:生1-PAC=]heS“AC=Kp-4CG=m解得力=■^■,二.G至平面PAC的距离为g

2长方体ABCD—AiBiCiDi中,AAi=9,AB=AC=66,N为BC中点,M为AiB的中点,P

为CiDi的中点,如图,

(1)求点P到平面BiMN的距离;

答案:如图,平面BiMN截长方体所得的截面为ABNR,•.•CD〃AB,...CD〃平面ABNR,

.".P到平面B.MN的距离等于G到平面B.MN的距离,作CiG±B,N于G,'.'ABCD-ABCD为长方

体,

;.CiG_L平面B1MN,在距形BCCiBi中,BBi=AAi=9,BiJ=BC=6百,BiN=6石,.•.NBBiN=30°,

ZCiBiG=60°,CiG=6石x也=9.,P到平面BiMN的距离为9.

2

(2)求PC与平面BiMN所成的角。

答案::PC〃MB,,PC与平面RMN所成的角等于MB与平面B1MN所成的角,过B作BH_LB1N

于H,作BH,平面BMN,ZBMII为MB与平面B,MN所成的角,

B1I=-,448=673,.'.sinZBMHPC与平面所成的角为arcsin—.

244

3已知斜三棱柱ABC—AiBiCi的侧面,AiACCi与底面ABC垂直,/ABC=90",BC=2,

AC=2后,且AAi_LAiC,AAi±AiC»如图所示。

(1)求侧棱AAi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答案:取AC中点D,连AJ),;AA产AC,.•.AJ),AC又侧面AACC』平面ABC,,AJ)_L平面

ABC,

ZAiAD为AAi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由已知NAiAD=45°

(2)求侧面AiABBi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答案:作DELAB,由三垂线定理ABLAE,,/AiED为侧面AIABBI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

平面角.又BC_LAB,/.DE//BC,DE=:BC==石,

tanZA,ED=V3

AZA1ED=6O°.,侧面A1ABB1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为60°.

(3)求顶点C到侧面AiABBi的距离。

答案:D到平面AIABBI的距离是C到该平面距离的一半,由(2)知平面A£D_L平面AiABBi,

作DFlAjE,则DFJ_平面AiABBi,又DF=^,:.C到平面A.ABB,的距离为石

2•

命题角度4

简单几何体

1.(典型例题)如图10-22,在正三棱柱ABC—AiBiJ中,AB=3,AAi=4,M为AAi的中点,“

P是BC上一点,且由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i到M的最短路线长为我,设这条最”

短路线与CCi的交点为N。

求:(1)该三棱柱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2)PC与NC的长;

(3)平面NMP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考场错解]第(2)问:过M作MNJ_CCi于N,则由己知有MN+NP=3+NP=热,NP=V29-3,

此时N为CCi的中点,NC=2,PC=dNP?-NC?=436-6亚。

[专家把脉]依题意是MN+NP的最小值为后,而错解中认为MN最小,则MN+NP就最小,

这是错误的.

[对症下药)(1)正三棱柱ABC—AiBiG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

角线长为必手=质:

图10-23

(2)如图10-23,将侧面BB1GC绕棱CCi旋转120°,使其与侧面AAiJC在同一平面上,

点P运动到Pi的位置,连接MPi,则MPi就是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G到点M的

最短路线。设PC=x,则PQx,在RtZ\MAPi中,由勾股定理得(3+x)2+22=29,求得

x=2,PC=PiC=2,^-=^=^,.-.NC=

MAPyA55

(3)解法一:连接PPi,则PPi就是MNP与平面ABC的交线,作NH_LPPi于H,又CC」

平面ABC,连接CH,由三垂线定理得,CH±PPi,,NNHC就是平面MNP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在RMPHC中,•••/PC*/PCPL6。。,'CH吟=1、

在RtANCH中tanZNHC=—=-,NNHC=arctand.•.平面NMP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

CH55

(锐角)的大小为arctan/。

解法2:•••△MPN在AABC上的射影为△APC,设所求的角为。则cos。=显空=题

SMINP41

故平面NMP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为arccos工叵.

41

2.(典型例题)如图,直四棱柱ABCD—AiBiCiDi的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其中AB=Vi

BD=BC=1,AAi=2,E为DC中点,点F在DDi上,且DF='。

4

(1)求异面直线BD与AiDi的距离;

(2)EF与BCi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3)求二面角E—FB—D的正切值。

[考场错解]第(2)问:♦.•ABCD—AiBiQDi为直四棱柱,;.EF在面BCCiBi上的射影为CCi,

而BCi与BCi不垂直,;.EF与BCi不垂直。

[专家把脉]把直四棱柱看成长方体了,实际上,长方体是底面为长方形的直四棱柱,本题

中的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AiBiCiDi不是长方体,也就是说EF在面BCCiBi

上的射影不是CCi。

[对症下药]正解一:(1);ABCD—AiBiCiDi为直四棱柱,;.DDi_LADi,DDilBD,;.DDi为

AiDi与BD的公垂线段,DDi=2,...AiDi与BD的距离为2;

(2)VBD=BC=1,CD=拒,.1△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为CD的中点,,BE_LCD,又

ABCD-AiBiJDi为直四棱柱,BE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