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肉类加工废水处理第1页/共53页内容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实例
8-3
肉类加工废水的来源和水量水质特征
8-1肉类加工废水处理技术
8-2
第2页/共53页肉类加工废水的来源和水量水质特征
8-1第3页/共53页肉类加工是指猪、牛、羊等畜类和鸡、鸭等禽类的屠宰加工。第4页/共53页第5页/共53页第6页/共53页第7页/共53页第8页/共53页第9页/共53页1.肉类加工废水的来源主要来源:圈栏冲洗、宰前淋洗、屠宰、放血、脱毛、解体、开腔劈片、清洗内脏肠胃等工序其他来源:油脂提取、剔骨、切割以及副食品加工等工序;冷冻机房的冷却水;车间、办公楼和场内福利设施排除的生活污水。第10页/共53页年流量及时流量变化系数大2.肉类加工废水的水量第11页/共53页1头牛→废水量1.0-1.5t
1头生猪→废水量0.3-0.7t
q=0.849-0.0000592X(国内某厂)式中:X-每日屠宰加工量,头猪/d
q-废水排水定额,m3废水/头猪加工对象的单位数量越大,加工单位家畜的用水量或排水量越低第12页/共53页第13页/共53页3.肉类加工废水的水质废水成分:成分复杂,含有大量血污、油脂、碎肉、畜毛、未消化的食物及粪便、尿液、消化液等污染物,带有令人不适的血红色和使人厌恶的血腥味,还包括少量生活污水等。污染物:呈溶解、胶体和悬浮等形态的有机物质污染指标:pH、BOD、COD、SS等,此外有总氮、有机氮、氨氮、硝态氮、总固体、总磷、硫酸根、硫化物和总碱度等。在微生物方面的指标为大肠杆菌。第14页/共53页第15页/共53页第16页/共53页水质变化较大
①各车间、工序排出废水的水质各项指标的数据不同。第17页/共53页第18页/共53页②不同时间、不同时刻的废水浓度有很大差异。第19页/共53页肉类加工废水处理技术
8-2
第20页/共53页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排入三类水域和二类海域,执行一级标准;排入四类、五类水域和三类海域,执行二级标准;排入污水处理厂和城市下水道,执行三级标准。第21页/共53页《屠宰和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建议处理流程第22页/共53页1.物理及物化处理工艺筛除分离肉类加工废水中较粗的分散性悬浮固体。
格栅:拦截较粗的悬浮固体,保护水泵和减少后面小孔眼格筛的负担。栅间距为13-50mm,设计流速0.3-0.91m/s。
格筛:用于去除较小而分散的悬浮物质。
常用10-40目的金属格网。第23页/共53页2.撇除去除悬浮状油脂。油脂分类:①游离悬浮状油脂②乳化油脂隔油池(HRT=1.0~1.5h,表面负荷=2.4m3/m2·h)第24页/共53页第25页/共53页3.调节
调节水量水质,减弱变动幅度。调节池:线内设置线外设置调节时间一般6-24h,多为6-12h第26页/共53页4.沉淀
(主要参数:HRT,q)沉砂池:一般设在格栅和格筛之后。沉淀物主要为蹄角、猪牙及砂粒等。初沉池:用于去除原废水中的有机固体物。
HRT1.5-2.0h,多为1.5h;q=0.8-1.0m3/m2·h二沉池:用于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的生物相和液相。
HRT2.4h,q=1.4m3/m2·h(斜板/管沉淀池:HRT1h,q=2.8-5m3/m2·h
)第27页/共53页5.气浮去除肉类加工废水中的乳化油,同时对BOD和SS等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气浮法包括真空气浮、散气气浮、电解气浮和加压溶气气浮等。HRT15-30min,过流率2-8m3/m2·h第28页/共53页6.絮凝
絮凝法必须和物理处理工艺的沉淀法或是气浮法结合使用构成絮凝沉淀或絮凝气浮。絮凝沉淀可作为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化学絮凝:投加化学药剂电解絮凝:电解产生离子絮凝显著提高了去除效率。第29页/共53页7.消毒
肉类加工废水经处理后可能仍含有动物致病菌,必须对其处理出水进行消毒后方可进行达标排放。废水的消毒处理宜采用紫外线、臭氧、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消毒措施。肉类加工废水一般属于中等规模,考虑到运行成本与安全,推荐二氧化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第30页/共53页(1)
浅层曝气工艺原理:(1)气泡形成的瞬间,液体的吸氧值最高。(2)缩短气泡上升距离所节省的能量来增加空气量,达到利用较高的氧转移速率来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主要参数:☆布气管深度0.8m;
☆
水深3m;
☆HRT7-12h;
☆回流比100%。2.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第31页/共53页(2)生物吸附-再生工艺原理:(1)吸附作用十分迅速,BOD去除率在85%-90%;(2)氧化阶段(分解氧化吸附的有机物)相当缓慢。主要参数:☆污泥负荷0.47kgBOD5/kgMLVSS·d;
☆设计总停留时间4h;
☆回流比50%。
第32页/共53页(3)射流曝气工艺原理:(1)底物向细胞内转移是代谢限速步骤;(2)射流曝气增加了水、气、泥的接触界面;(3)加速了底物传递速度,提高了氧的利用率。主要参数:☆污泥负荷1.62kgBOD5/kgMLVSS·d;
☆曝气时间1h;
☆水气比0.5-1.0。
第33页/共53页(4)稳定塘工艺原理:利用水体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第34页/共53页关注点:(1)浮渣层的形成对厌氧塘十分重要;(2)肉类加工废水可养鱼,但应注意DO值变化。第35页/共53页SBBR装置较SBR装置的不同之处是加入了弹性立体填料,并直接从填料底部曝气,从而在填料上产生上向流。SBBR运行过程与传统SBR工艺基本一致即依次经过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待机这5个步骤。(5)序批式生物膜工艺(SBBR)
第36页/共53页第37页/共53页易于生化降解。已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以上。第38页/共53页(1)UASB反应器特点:UASB反应器结构紧凑、简单、无需搅拌装置、负荷能力高等优点。技术关键:反应器内维持高浓度的厌氧污泥。主要参数:一般采用常温或中温处理
☆常温容积负荷6~8kgCOD/m3d
☆中温容积负荷8~12kgCOD/m3d
☆
HRT12~18h
☆
pH6.8~7.63.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第39页/共53页第40页/共53页(2)水力循环厌氧接触池和厌氧滤池特点:(1)水力循环厌氧接触池出水SS高,去除率一般不高;(2)厌氧滤池通过设置可供微生物附着的介质增加微生物量,结构简单,运行操作方便;但易发生堵塞,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第41页/共53页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实例
8-3
第42页/共53页设计规模:废水处理设计规模为1500m3/d1.北京市某肉联厂废水处理工程
原水水质工艺选择ABR厌氧反应器/两级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工艺第43页/共53页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被称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使用一系列垂直安装的折流板使被处理的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作上下流动。其不仅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强,而且水力混合条件好。第44页/共53页工艺流程HRT2hHRT12h3.0kgCOD/(m3·d)HRT24hHRT8hHRT6h斜管沉淀池HRT2hq=1.85m3/(m2·h)斜管沉淀池HRT2hq=1.5m3/(m2·h)石英砂滤料滤速8m/h反冲洗膨胀率20%次氯酸钠消毒HRT12h第45页/共53页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运行效果第46页/共53页2.武汉市某生猪加工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设计规模:废水处理设计规模为120m3/d原水水质第47页/共53页工艺流程第48页/共53页运行效果参数选择第49页/共53页3.长乐市某食品厂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化工产品打胶加工合同
- 高效时序数据采集
- 磺胺甲恶唑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 福建省莆田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标的:影视作品)
- 2024版工程咨询服务合同-标的为某城市地铁线路规划
- 江苏省盐城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春季流感家长会
- 2024年度战略合作合同:某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关于网络接入、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协议
- IT硬件基础培训
- 小学生一、二、三年级家庭奖罚制度表
- 海报设计课件完整版
- 十以内连加连减混合练习(1)50题
- 2023年人人急救全套试卷答案
- 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 吊装作业安全知识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14张PPT)
- 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课件
- 纺织材料学名词解释识记
- 集团安全管理体系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