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免疫学重点含笔记_第1页
2023年免疫学重点含笔记_第2页
2023年免疫学重点含笔记_第3页
2023年免疫学重点含笔记_第4页
2023年免疫学重点含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掌握:

1、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2、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3、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熟悉:1、免疫细胞的分类和种类。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免疫细胞

中枢夕卜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

胸腺月卑脏干细胞系TCR免疫球蛋白

淋巴细胞

BCR补体分子

皆腌淋巴结

单核吞噬细胞

细胞因子

法氏囊黏膜相关CD分子

其他AFC

(禽类)淋巴组织

(树突状细胞、黏附分子

内皮细胞等)

皮肤相关

淋巴组织其他免疫细胞MHC

(粒细胞、肥大

细胞、血小板、其他

红细胞等)

6

免疫系统的组成

Immunolofly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

答: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可产生抗感染的作用(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异常:应答过强或连续时间过长——超敏反映;应答过弱——免疫缺陷疾病。

2.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1ance):指免疫系统及时辨认、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感染细胞的

一种生理保护作用。丧失——肿瘤发生;病毒连续感染

3.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通过调节网络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相对稳定(清除损伤

的细胞或衰老的细胞)。自稳机制发生异常——自身免疫病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NK、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等】

特点:通过细胞表面表达的受体,辨认表达于多种病原体表面(非特异性免疫)的分子。

如:Toll—1ikereceptor4(TLR4)辨认多糖(表达于多种G-肠道杆菌表面)

固有细胞活化—免疫效应一释放CKs(IFN)一防御作用

2.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淋巴细胞】

特点:细胞克隆分布,表达一种抗原辨认受体,特异性辨认天然大分子中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蛋白质中的多

肽、糖中的寡糖、脂酸、核甘酸片断)这些小分子称为抗原(Ag)。

三、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个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

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2、特异性免疫: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的反映。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有耐受性;作用慢而强。】

免疫和免疫学概念:

免疫(immunity):是机体辨认“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

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免疫学(immuno1ogy):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学科。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掌握:

1、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

2、免疫器官的分类和功能。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P14页

骨髓的功能一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胸腺的功能一T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器官。

发生和分化的场合。1.TCR功能性成熟;

1.血细胞生成场合2.T细胞辨认自身MHC分子;

2.B细胞成熟的场合3.大部分自身反映性T细胞克隆被清除,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场合(再次应答)。4.T细胞发育成熟:CD4+,CD8+T细胞。

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及其胸腺造血微环境:胸腺基质细胞(TSC)成决

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构成.定T细胞分化、增值和选择性发育的胸腺微环境。

(二)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系统)

淋巴结的功能:

I.淋巴细胞定居场合(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场合称为非胸腺依赖区;深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合称为胸腺

依赖区);

2.免疫应答发生场合;

3.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

脾脏的功能:粘膜相关淋巴系统功能:

1.T细胞(40%),B细胞(60%)定居场合;1.黏膜局部免疫;

2.免疫应答发生场合;2.产生sigA。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补体成分);

4.过滤作用(吞噬作用);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immuneorgan):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合。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immuneorgan):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合。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合。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主体。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增长抗原与淋巴细胞接触的机会;2.充实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组成【淋巴结表面覆盖有结缔组织被膜,浅皮质区可见大量B细胞聚集而组成的初级淋巴虑泡,受抗原

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次级虑泡);副(深)皮质区可见高内皮质小静脉(HEV)淋巴细胞由此从血循环进入淋

巴结】P17页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黏膜免疫系统(MIS)亦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重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

的黏膜及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的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

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阑尾等。】P20~21页

第三章抗原

掌握:

1、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大特性(抗原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涉及抗原自身的因素和机体的因素。

3、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一抗原决定簇的概念;B细胞决定簇(表位)和T细胞决定簇(表位)的特

性。

熟悉:

1、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

2、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佐剂、超抗原和丝裂原)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一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答:1.抗原的异物性:

*非机体自身物质的特性f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

*异种物质病原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外毒素;

*同种异体物质ABO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自身抗原物质变性的自身物质或自身隐蔽成分。

2.理化性状

*抗原的种类;*分子量大小(一般在lOkDa以上);

*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一定的物理性状。

3.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4.机体遗传因素: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受遗传控制(Ir基因)。

5.抗原的特异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映的专一性。

①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②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发生反映。

二.B细胞决定簇(表位)和T细胞决定簇(表位)的特性:

特性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TCRBCR

MHC分子必需无SB

表位性质主要是线性多肽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及、

有机化合物

表位大小8T2个氨基酸(CD81细胞:5-15个氨基酸、5~7个单储

12T7个黑星酸(CD4・T细胞)或5-7个核甘酸

表位类52线性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

抗原(antigen):能与T细胞的TCR或B细胞的BCR特异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可以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AD):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四.比较TD-Ag与TI-Ag的特点。(熟悉)

特点TD抗原TI抗原

组成B和T细胞表位反复B细胞表位

Th细胞辅助必需无需

免疫应答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类型IgG(主)IgMIgM

免疫记忆+-

答:*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辅助细

胞,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特点:需要Th细胞

辅助;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可引起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的辅

助,由多个反复B细胞表位组成。【特点:不需要Th细胞辅助;诱导体液免疫,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只产生Ig

M抗体;无免疫记忆。】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carrier):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抗原结合价(antigenva1ence):—•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表位数目。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能与多数T细胞结合并为T细

胞活化提供信号,只需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的抗原物质。

内源性超抗原(病毒性)外源性超抗原(细菌外毒素)

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的物质。

佐剂的作用:1.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2.抗肿瘤和抗感染的辅助治疗

种类:1.无机佐剂:氢氧化铝,明矶。2.有机佐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等。3.合成佐齐(J:多聚核首

酸。4.油剂:如弗氏佐剂、矿物油、植物油。

丝裂原(mitogen):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变

为淋巴母细胞和有丝分裂。

共同表位: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掌握:

1>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和恒定区、功能区、J链和分泌成份,酶解片段

等)。

3、独特型的概念。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特异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休、通过胎盘、免疫调节)。

熟悉:

1、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2、免疫调理和ADCC作用。

3、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特点。

4、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优点和制备原理。

*重链和轻链

①Ig的两条长链称为重链(Heavychain,H链)

重链可分为U、丫、a、6、£链

!IIII

IgMIgGIgAIgDIgE

②Ig的两条短链称为轻链(Lightchain,L链)可分为K、入型

每个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完全相同。

一、图示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以及功能?P36页

CDR1

CDR2

CDR3

(-)可变区(V区)

N端重链1/4和轻链1/2组成,AA序列变化很大。

超变区(HVR):互补决定区(CDR)VL和VH各有3个超变区

骨架区(FR):VL和VH各有4个骨架区

(二)恒定区(C区)C端重链3/4和轻链1/2组成,AA的序列相对稳定。

(三)VL,VH:超变区,互补决定区(CDR):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CL,CH1: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

CH2,CH3(IgQIgM):补体Clq结合点,激活补体;

IgGCH2:通过胎盘;

IgGCH3: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B细胞表面的FcyR结合。较链区(hinge

region):使Ab的V区更适于同抗原的表位结合。含大量脯氨酸,富有弹性和伸展性,能使Ab与不同距

离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也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

(四)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域(功能区)

IgG,IgA,IgD:Lchain:VL,CL;Hchain:VH,CHI,CH2,CH3

IgM,IgE:Lchain:VL,CL;Hchain:VH,CHI,CH2,CH3,CH4

(五)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1.1g的J链和分泌片

①连接链(J链)②分泌片

a.由浆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a.是分泌型IgA(sIgA)的一个辅助成分,

b.IgA和igM具有J链。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

c.可稳定Ig多聚体的成份。b.保护sigA的钱链区免受蛋白酶的水解破坏。

c.介导IgA二聚体的转运

(六)Ig的酶解片断

1木瓜蛋白酶2胃蛋白醒

2个Fab段结合抗原F(ab,)2段双价抗体活性

1个Fc段结合细胞或效应分子PFc,段无生物学活性

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熟悉)

IgG:1.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清和其它体液中;

2.血清中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重要抗体;

3.结合补体,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4.穿过胎盘介导新生儿抗感染免疫;

5.结合细胞,参与调理吞噬和ADCC效应:6.与葡萄球菌蛋白结合A,用于免疫诊断;

7.抗感染的重要抗体。

IgM:1.分子量最大,不能穿过血管壁和胎盘:

2.五聚体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或单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未成熟B细胞);

3.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早的Ig;

4.机体感染后最早出现的Ig是IgM;

5.天然的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是IgM;6.结合和激活补体的能力最强;

7.调理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强。

IgA:1.分为两种类型:血清型IgA:单体,存在于血清中;

分泌型IgA(SIgA):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

2.SIgA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重要抗体;3.中和毒素、调理吞噬。

IgE:1.种系进化中最晚出现的Ig,也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

2.单体形式存在;3.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性粒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映的发生;

4.结合嗜酸性粒细胞,有效杀伤寄生虫。

IgD:1.单体形式存在血清中,含量低;

2.分子结构类似于IgG但不能通过胎盘,也不能激活补体;

3.表达在B细胞膜上的mlgD是成熟B细胞的重要标志,参与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4.血清中的IgD功能不清。

三、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特异结合相应抗原(结合是可逆的)

阻止病原体入侵。并产生多种生理和病理效应一一中和病毒、毒素,介导炎症反映。

2、激活补体

当IgG1-3和IgM类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其构型发生改变,暴露IgG的CH2和IgM的CH3功能域

的补体结合位点,通过结合补体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3、结合Fc受体

①调理吞噬作用;②介导I型超敏反映;

③发挥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4、穿过胎盘:IgG所独有,是婴儿获得天然被动免疫的重要因素,重要借助胎盘滋养层细胞表面的FcyR进行

的。

5、免疫调节

①高浓度的抗体封闭抗原;②低浓度IgG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③高浓度抗独特型抗体。

抗体(Antibody,Ab):是由B细胞辨认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爸」

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1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分泌型: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膜型: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独特型(idiotype):同一种属同一个体来源的抗体分子,由于CDR区的氨基酸序列不同显示不同的免疫原

性。独特型抗原决定簇、1g的超变区和抗原结合部位,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名字。独特型抗原决

定簇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独特型抗体,参与免疫调节。

同种型:是指同一种属内所有个体免疫球蛋白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记。

(为种属型标志,在异种动物体内可诱导产生相应抗体,同种型决定簇重要存在于IgC区。)

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Ig所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存在于IgC、V区。

第五章补体系统

一.补体的激活

(一)经典途径

特点:1.抗原抗体特异结合活化;2.反映顺序为Clqrs-C4-C2-C3-C5-C6-C7-C8-C9;

3.产生3个转化酶:C1酶,C3转化酶,C5转化酶;4.产生3个过敏毒素:C3a、C4a,C5a。

(二)旁路途径的激活

特点:I.天然活化:在感染初期,与病原微生物表面接触可促进其活化;

2.具有一个C3活化的正反馈调节环路;3.产生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

4.C1,C4和C2不参与,B因子、D因子、P因子参与;5.机体初期抗感染免疫中起作用。

(三)MBL途径

特点:细菌多糖经MBL和MASP活化C4和C2。无C1的参与。

MASP具有与活化的Cis类似的生物学效应。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全过程示意图

Immunology

补体((:00^161116成):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与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

质。(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担负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并参与免疫病理反映。

组成的膜袭击复合物MAC(membraneattackcomp1ex):由补体系统的C5b~C9组成。该复合

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导致细胞溶解死亡。

二.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蛋白水解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调理作用、引起炎症反映、清除免疫复合物、免

疫调节作用。

三、试述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1)补体自身的调控:补体激活过程中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稳定,成为级联反映的重要自限因素。

(2)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①调节经典途径:C1克制分子ClINH可与Clr和Cls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其失去正常酶解底物C4和C2的功

能;可溶性C4bp(C4结合蛋白)和CR1(补体受体一1),可与C4b结合,并完全克制C4b与C2的结合,防止C

3转化酶的组装;膜辅助蛋白(MCP),促进I因子对C4b的蛋白水解;DAF(衰变加速因子)可同C2竞争与C4

b结合,从而克制C3转化酶的形成。

②调节旁路途径:克制C3转化酶的组装和形成、促进C3转化酶的解离:H因子、MCP、DAF等;P因子可延

长C3转化酶的半衰期,加强其裂解C3的作用,起正调节作用。

③调节膜袭击复合物:同源性限制因子(HRF)也称为C8结合蛋白,可干扰C9与C8结合,从而克制MAC形

成。

四、三条途径的区别见下表:P55页

区别点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

激活物IgGl〜3或IgM脂多糖、酵母多糖、细菌甘露聚糖残

与Ag复合物凝聚的IgA和IgG4基、MBL

参与成分C1〜C9C3,C5~C9,B、C2~C9

P、D因子

C3转化酶C4b2bC3bBb同经典途径

C3转化酶C4b2b3bC3bnBb同经典途径

所需离子Ca2+Mg24Mg2+同经典途径

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在感参与非特性免疫,在在病原微生物感染

染后期发作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初期起作用

意义再次感染或感染后期初次感染或感染初期同旁路途径

参与特异性免疫发挥固有免疫效应

相同点:三条途径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形成膜袭击复合物溶解细胞。

第六章细胞因子

掌握:

1、细胞因子(涉及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

因子)的概念及特点。

2、IL—2、IL-4的重要生物学功能CD的概念。

3、IFN的重要生物学功能。

熟悉

1、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2、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概念及特点(cytokine):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

物学作用。

细胞因子作用方式及特点:作用方式:(自分泌: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旁分泌:作用于比邻细胞;内分泌:远距离

作用。)作用特点:多效性:重叠性;协同性;拮抗性。

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大体分为六大类:

1.白细胞介素(IL):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的介导白细胞间互相作用的细胞因子(也可由其他细胞产生,作用

于其他细胞)。是可以介导白细胞之间和白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互相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IFN):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得名。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CSF):是指可以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其他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而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

因子。

5.趋化因子(chemokine):是指重要由白细胞等分泌的招募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部位的蛋

白质家族。

6.生长因子(GF):是指具有刺激细胞生长的作用的细胞因子。

其中前五类和免疫调节的关系很大,而生长因子类中的很多细胞因子重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增殖,与免疫调节的

关系较小。

—.IL-2的重要功能:

I、IL-2重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以自分泌与旁分泌方式作用于局部的靶细胞;

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的细胞因子;

3、促进T、B细胞增殖及分泌。

T、B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NK杀伤活性

IL-4重要功能:

重要来源于T细胞、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

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诱导IgE和IgGl的产生.

T、B细胞的增殖,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

IL-10:克制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二.IFN的重要生物学功能。

(-)I型干扰素:I型干扰素涉及IFN-a,IFN-B:(二).H型干扰素:干扰素丫(IFNy)

1.白细胞产生IFN-a和少量IFN-P;1.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2.免疫调节;

2.纤维母细胞重要产生IFN-B;3.提高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3.病毒感染是合成I型干扰素4.增强Tc细胞和NK细胞的

最强有力的天然诱生剂;杀伤活性;

4.具有抗肿瘤、抗病毒;5.克制TH2细胞形成,下调体液免疫应答;

5.参与免疫调节的作用。6..趋化作用;7.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熟悉)

(一)抗细菌作用:IL-l、IL-6、IL-8、IL-12、TNF-a;(二)抗病毒作用:IFN;

(三)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反映:IL-2、IL-4、IL-6、IL-12、IL-13>IL-15;

(四)刺激造血:CSF、EPO、TPO;(五)促进血管的生成:IL-8。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熟悉)

1.低分子量蛋白或糖蛋白:以单体形式存在。IL-5、IL-10、IL-12、M-CSF、TGF-8等少数细胞因子以二聚

体形式存在,TNF则呈三聚体形式存在;

2.必须与受体结合才发挥作用;3.细胞活化过程中产生;

4.同一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细胞产生,同一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5.细胞因子功能网络。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掌握:

1、CD的概念。

2、与T、B细胞辨认、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CD3、CD2,CD4、CD8、CD28、B7、C

TLA-4,CD40、CD40L,Iga/Ig0)

熟悉:1、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分化群(CD)将不同实验室用单克隆抗体所鉴定的同一分化抗原,其编码基因及其分子表达的细胞种类均鉴定明

确者归统称为CD。CD分子即是细胞膜分子的命名编号。

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互相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

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的辨认、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和分化、伸展与移动。)

与T细胞辨认、黏附和活化过程有关的CD分子:

(1)CD3:1.CD3分子由r|C编g5种多肽链组成;2.与TCR形成TCR-CD3复合物;

3.成熟T细胞特性性的表面标志;4.CD3分子可稳定TCR结构,并传导活化信号至细胞内。

(2)CD4和CD8:

1.是TCR辨认抗原的共受体,分别结合MHC-I和MHC-1I分子;2.参与信号转导;

3.鉴定T细胞亚群的表面标志;4.CD4分子是HIV的受体,与HIV感染有关。

(3)CD2/CD58: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CD2的配体重要是CD58(LFA-3);

2.CD2与CD58结合,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辨认功能,重要通过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之间的黏附,以及CD2

分子介导的信号转导。

(4)CD28:1.CD28的配体是B7-1和B7-2。B7重要分布于B细胞和APC细胞表面;

2.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

(6)CTLA-4乂称CD152:1.也能与B7结合,但对T细胞的活化有负调节作用,使免疫应答恢复到相对的

平衡状态。

(7)CD40L:即CD154/、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产生活化B细胞的信号。

与B细胞辨认、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1)CD79a/CD79P:又称Iga/IgB1.是B细胞特性性标记;

2.与BCR组成Iga/IgP-BCR复合物,介导BCR途径的信号转导。

⑵CDI9:

1.CD19是CD19/CD21/CD81信号复合物中的一个成分,可与多种激酶结合,激活B细胞。

(3)CD21:又称CR2和EB病毒受体

1.CD21与iC3b及C3d结合,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和诱导免疫记忆;

2.参与B细胞增生、分化。

(4)CD80/CD86:即B7-1/B7-2

1.CD80/86与CD28结合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co-stimu1atingsignal)»

(5)CD40:

I.CD40L-CD40结合诱导B细胞再次免疫应答和生发中心的形成。

(三)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1)CD64FeyRI1.是高亲和力IgGFc受体;

2.介导ADCC、IC清除、调理吞噬和促进吞噬细胞分泌IL-1、IL-6和TNF-a等介质。

(2)CD32FcyRII1.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

2.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

三、黏附分子的功能P71页

1、是免疫细胞辨认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信号;

2、炎症过程中介导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3、介导淋巴细胞归巢。

四、黏附分子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的机制。

第八章重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掌握:

1、MHC的基本概念。2、HLA复合体的定位及结构。

3、HLA抗原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及其功能特点。4、MHC的生物学功能。

熟悉:1、HLA的遗传特性。

重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产物不仅决定了机体的组

织相容性,也参与了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的解决,加工和提呈,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类组

织相容性抗原称为人白细胞抗原(HLA),人类的MHC称为HLA复合体。(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第六号染

色体短臂6P21.31。)]

(1)按其产物的功能可以分为三群:

1.经典HLA基因:2.免疫功能相关基因;3.免疫无关基因。

(2)按结构分为三个区:1.HLA-I;2.HLA-II;3.HLA-UI。

HLA结构及其表达产物

(一)经典HLA基因

(l)HLA-I类基因:HLA-I类分子:

I.在远离着丝点的一端,涉及B、C、A三个座位;1.由重链(a链)和B2m组成;

2.编码HLA-1类分子异二聚体的重链;2.a1a2结构域构成抗原肽结合槽;

3.HLA-I分子的结构和分布。3.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MHC[类分子呈递抗原:1.呈递抗原类型:内源性抗原(来自细胞内);

2.发生部位呐质网腔内;3.辨认细胞:CD8+T细胞。

(2)HLA-I1类基因:HLA-II类分子:

1.在复合体中位于近着丝点一端,1.由a链和B链组成;

由DP、DQ、DR三个亚区组成;

2.每个亚区乂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2.a1B1共同形成抗原肽结合槽;

B链功能基因和一个a链功能基因;

3.编码HLA-II类分子;3.仅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

表面,如APC细胞、胸腺上皮细

4.HLA-II类分子的分布和结构。胞和人的活化T细胞。

MHCII类分子呈递抗原:1.呈递抗原类型:外源性抗原(来自细胞外);

2.发生部位:内体、溶酶体;3.辨认细胞:CD4+T细胞.

二、MHC的生物学功能

(-)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MHC分子是参与抗原加工、解决和提呈的关犍分子;

2.MHC限制性:TCR在辨认抗原决定簇的时候还必须辨认MHC分子;

3.作为共受体的CD4、CD8分子还要分别于H类分子a2B2和I类分子的a3结合.

(二)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l.Ws基因;2.MHC分子决定个体疾病易感性的差异。

(三)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分化以及中枢性自身耐受的建立

(四)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控制炎症反映

1.经典的川类基因编码补体成分;

2.非经典I类和MIC基因产物编码配体分子以不同亲和力结合激活和克制性受体,调节NK细胞和部分CTL活

性;3.炎症相关基因参与启动和控制炎症反映.

三、HLA复合体的遗传特性(熟悉)

(1).MHC的多态性:①多态性(polymorphism):指在一组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有两种以上

基因型,即也许编码两种以上的产物。

②多基因性:指同一个体中HLA复合体基因座位数量和结构多样性。

(2)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①单元型(haplotype):同一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

②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

或低于随机出现的频率。

(3)HLA多态性的产生机制:①HLA复合体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转换等机制导致其基因结构发生变

异。

②变异遗传:MHC分子结构和抗原提呈能力差异导致个体对抗原入侵的反映性和易感性不同。③自然

选择选择压力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掌握:1、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2、NK细胞表面标记。3、NK细胞杀伤机理。

熟悉:1、吞噬细胞的作用。

2、NK细胞表面与其杀伤活化和克制有关的受体。3、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记及功能。

固行免疫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或天然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非特异

性抗感染免疫;参与对体内衰老损伤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要涉及:吞

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Y6T细胞、B1细胞、肥大细胞等。

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1.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2.免疫调节:分

泌不同细胞因子:

(1)IL-12:促进T细胞分化,增强细胞免疫。(2)1型IFN:抗感染。

(3)IL-I0、TGF-B:诱导B细胞产生IgA;分泌IL-1B,促进T及B细胞活化。

自然杀伤细胞(NK):将TCR-、mlg-、CD16+、CD56+淋巴样细胞认定为NK细胞。

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1.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1)直接杀伤;(2)ADCCo

2.免疫调节作用:IL-2、TNF、IFN-Y

一、吞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巨噬细胞是体内执行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同时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也

起重要作用。】

(一)辨认、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二)参与和促进炎症反映;

(三)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四)加工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五)免疫调节作用。

二、杀伤靶细胞的机理。P93~97页

(二)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1.释放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2.表达FasL与Fas作用途径;

3.分泌TNF-a与TNFR-I作用途径。

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

掌握:

1、TCR结构和生物学作用。2、T细胞重要表面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3、T细胞亚群的分类。4、T细胞功能。

--简述T细胞重要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功能:参与辨认抗原、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生物学效应的发挥。

(一)TCR(T细胞抗原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1.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性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

2.作用:辨认由MHC分子呈递的抗原(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l)TCR的结构特性:

1.四种肽链(a、B、Y、6)形成两种二聚体(aB、Y6);

2.胞外区均各含一个V区(TCR辨认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功能区)和一个C区;

3.跨膜区具有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赖、精),通过盐桥与CD3分子跨膜区连接;

4.胞内区很短,不具信号转导功能。【功能:辨认MHC分子呈递的抗原】

(2)CD3的结构和功能【CD3分子功能:转导TCR辨认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

1.五种肽链[Y、6、e;U、n】:二聚体【丫e、6e(非共价);UU、Un(二硫)】;

2.丫、6、e的胞外区各含一Ig样折叠结构区、U和n的胞外区很短;

3.跨膜区具有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天冬);

4.胞内区较长,均具有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1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含2个YxxL/V序列。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的功能:

1、使T细胞辨认抗原具有自身MHCI、II类分子的限制性;

2、增强T细胞和APC/靶细胞之间的互相作用,辅助T细胞辨认抗原(T细胞辅助受体);

3、参与TCR活化信号的转导。

(三)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功能:与APC/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扩大免疫效应】

1、CD28和CTLA-4(CD152)两者均为APC的B7家族分子的受体

CD28:1.同B7分子结合,促进T细胞增殖和IL-2(刺激T细胞自身生长)的生成。

CTLA-4(CD152):1.同B7分子的结合力高于CD28,竞争结合B7。

2.克制T细胞活化,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3.调节适度免疫应答。

ICOS:1.同B7—H2)结合,调节细胞因子产生、上调黏附分子表达、促进T细胞增殖。

CD40L(CD154):1.与CD40结合一促进APC活化、B7和细胞因子合成增长fT细胞活化。

CD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一2(LFA-2),SRBCR):1.配体为LFA-3(CD58)、CD59,CD48;2.介导T细胞

与APC/靶细胞间的黏附、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TCR-CD3以外途径),为效应T细胞提供活化信号。

(四)丝裂原结合分子:丝裂原活化细胞无特异性。

1.丝裂本来自植物蛋白或细菌产物。可诱导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五)其他表面分子:IL-1R,IL-2R,IL-4R,IL-6R,IL-7R,FasL等

T淋巴细胞亚群(掌握)

1.活化阶段(涉及: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

2.TCR类型(涉及:TCRaB+T细胞;TCRY6+T细胞)

3.CD4/CD8CD4+TMI®;CD8+T细胞

4.免疫效应功能【涉及: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调节性T细胞(Tr)】

T淋巴细胞功能(掌握)

(一)辅助性T细胞(Th)的功能

I、Th细胞分化的调节(影响因素:抗原的性质、局部环境中的激素、细胞因子)

2、Th细胞的效应功能:

①Thl: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机制;

(l)IFN-y活化巨噬细胞;促进IgG生成,激活补体,调理作用。

(2)IL-2,IFN-Y增强NK杀伤能力。

(3)CTL增殖和分化。参与迟发型超敏性反映(又称TDTH细胞)

②Th2: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生成,增强体液免疫应答;

参与I型超敏反映和抗寄生虫感染。P107表

③Th3:通过TGF-B克制免疫应答。④Tr1:通过IL-10克制免疫应答。

(二)杀伤性T细胞(CTL)的功能(重要指CD8/aBT细胞)

作用机制:1、穿孔素、颗粒酶、颗粒融解素、淋巴毒素;2、Fas/FasL途径。

(三)调节性T细胞(Tr)的功能(重要功能:克制Th、CTL的活化)

也许的作用机制:1、同靶细胞直接接触;2、下调靶细胞IL-2R表达,克制增殖;

3、克制APC的抗原提呈功能

第H"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

掌握:I、B细胞重要表面分子及其生物学作用。2、B细胞的功能。

熟悉:1、B细胞亚类(Bl、B2细胞)及其异同。

一.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一汨细胞表面分子:

【不成熟Bcell表达mlgM,成熟Bce11重要表达mIgM和mIgD,浆细胞不表达mlg】

l.BCR复合物:mlg(辨认和结合抗原)+21ga/B(传递抗原刺激信号)-BCR复合物

①mlg结构特性功能:辨认抗原(无MHC限制性)。

结构特性:1.胞外区结构同可溶性抗体同样;2.胞内区很短,不具信号传导功能。

②Iga/I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