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教育惩戒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摘要: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求证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指出,在学生有违规违纪、扰乱秩序等行为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程度轻重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对学生行为的管理,制止学生不合适的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关键词:小学教育;惩戒;作用一、教育惩戒的概念教育惩戒是带有手段和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目的是为了对学生更好的管理,而在教育惩戒实施中,教师往往会用某一种手段来给违规违纪的同学施加某种影响以此带来教育效果。教师在教育惩戒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以积极改正为目的。惩戒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且具备教育性。《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正,以促进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驶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1]。二、小学教育环境中教育惩戒的现状 (一)教育活动中“惩戒”与“体罚”的区别
教育惩戒不同于体罚,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惩戒是指通过惩罚使人警戒,以前失为戒;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过,教师不得体罚学生,但教师拥有惩戒权。这二者的区别在于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程度不同。教育惩戒更多的是用某种方法来避免失当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倾向性。旨在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更完善的人格、更高尚的情操、更强责任心的社会人。是一种具有积极影响的教育手段。(二)简析我国小学教育环境中教育惩戒的现状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我国在教育问题上也越来越重视,但是教育惩戒仍停留在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阶段,教师在教育惩戒的施行上还不够成熟。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大部分都是6至12岁的儿童,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全面,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也不强,因此,违规违纪行为经常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他们身上。笔者根据一份有效的调查问卷给出的数据得出,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惩戒”并不在教育部颁布的规则之中,更多是倾向于对学生的变相体罚,甚至超出了法律的界定,比如谩骂学生、掌掴学生、罚款充当班费等,教师的这些行为已经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财产权,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并不能正确的实施教育惩戒,小学教育环境中的惩戒情况不容乐观。三、教育惩戒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教育惩戒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1.教育惩戒是教育过程的催化剂
傅维利说过“惩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而秘诀是真爱,让爱产生教育的智慧”[2]。教育惩戒用的好,同样可以推动教育过程。中国的大部分小学都提倡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弊端之一就是不能让部分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判断;而适当的惩戒教育则可以暂时的消灭学生过于自我的气焰。必要的惩戒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过分的赏识教育或许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阻碍和杀手。一般情况下,教育惩戒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通过教育惩戒手段让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以前失为戒并积极改正,它作用于学生的认知世界,让学生从精神上约束自己不再犯错;另一种是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较严厉的惩戒具有失当行为的学生,致使其它学生有着“不敢犯错误”的外在纪律,让学生行有所畏,当学生都用外在规则来约束自己不再犯错误时,教育惩戒也就成为了精神纪律,这也就推动了教育过程的健康发展[3]。 2.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正是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笔者在心理学相关书籍中了解到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较低,在一些不良的需要及好奇心的驱使下会采用不恰当的行为而导致了过错行为的的发生,而教育者不能因为学生的过错行为就判定学生品德不良,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从而避免此类过错行为。过错行为发生频率越低,学生的行为习惯就越好。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精神嘉奖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教育惩戒也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性工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4],因此,教育惩戒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好的在教育过程中用了教育惩戒,也就是用了四颗糖果帮学生改掉不良行为的的故事。他在遇到学生失当行为的情况下用的教育惩戒方法是《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第八条的第五项,即课后教导,陶行知先生先是制止了该生的行为然后让其放学后到校长室;在对该生进行课后教导的时候完全遵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第十二条的各项约束,并且做到了第十三条的内容即对该生知错就改的行为及时予以表扬、鼓励。陶行知先生在对该生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完全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并且找准问题,逐个解决。“教育惩戒”的核心是“先教育,后惩戒”,陶行知的“四颗糖果”教育惩戒不仅纠正了该生的行为习惯,也给教育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方法。 3.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是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和法律等;也指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感就要求每个人把自己分内之内做好”[5]。对于小学儿童来说,责任感不仅是他们从小就需要培养的一个品质,更是他们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他的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但是由于他们的认知发展不全面,教育者也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教育者就可以适当的实施教育惩戒。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没有得到适当的体验式惩戒,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的对错就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判断,甚至会陷入一个“同样错误经常犯”的恶性循环,自然而言就不能承担自己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反之,如果教育者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做出适当的教育惩戒,通过这种惩戒,学生既清楚的知道错误行为带来的后果,又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做到“引以为戒,绝不再犯”,那么教育惩戒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这也就体现了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具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合理的教育惩戒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是非观。由此可见,教育惩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加速了教育目的的达成。 4.教育者需要用到教育惩戒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比较叛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直都是难以管理的存在。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未施行之前,教育者对于这部分学生根本不敢管理,这也并不能说明教育者对自己工作的懈怠,更多是害怕管理之后会被家长百般刁难。追其源头还是因为教师没有惩戒权,而在教育部颁布相关规定之后,教师不仅有了惩戒权,还让教师的惩戒权受法律保护,这样一来,不仅避免了部分家长无理取闹的可能性,也保障了教育工作更好的推进。让教师拥有惩戒权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肆无忌惮的“惩戒”学生,《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惩戒施行中的可行与不可行,从而达到对教师惩戒权的约束,教育惩戒是教师以一定的方式且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一种教育方式,毫无疑问的是,教师拥有惩戒权,受益最大的仍然是学生。教育惩戒既然能在教育发展的大潮中生存下来,就充分说明了它在教育活动中的必要性,它是有温度有尺度的存在。完整的教育活动少不了教育惩戒,与其说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倒不如说它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进步的手段。因为教育惩戒的目的除了制止某种不正当行为的消极目的外,还带有使受惩戒者知错就改的积极目的,知错就改本身就是进步的一种表现。(二)教育惩戒在教学活动中的消极的作用1.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一些经常性违规违纪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合理的运用教育惩戒,那么教育惩戒的手段于他们而已可能就成为了家常便饭;甚至一味的教育惩戒会取得适得其反的弊端。对于一些自尊心较强的同学来说,教师的教育惩戒会让他们觉得丢了面子,产生不满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会在无形之中疏远了师生关系,学生因做错了某件事而得到了教育惩戒,那么与此有关的任何因素都可能会让学生在心中形成厌恶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就要求教师擅用惩戒的艺术,以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果”为例,教育者在施行教育惩戒要找准时机,弄清客观事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完全尊重学生,选择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惩戒目的是教育而不是惩罚。 2.不利于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在美国教育中,真理是用来被挑战的,如果有学生对真理提出质疑那么他会受到表扬;而在中国教育中,真理是用来被尊重的,假如有学生对真理提出质疑,他可能会被认为是搞破坏甚至被批评。如果是一个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终于鼓起勇气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质疑且被否定批评了,他可能就从此以后都会墨守成规的认为书上的内容全部是对的,老师说的话一定没有错,这样,一开始便把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扼杀在摇篮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也因此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学生模仿性和向师性极强,从他们的认知取向、评价取向和道德取向来看,都是通过模仿和认同获得的”[7]。如果教师从不能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似乎就限制了他们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再继续对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施以教育惩戒,严重的话可能会使他们自信心受挫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教育惩戒”,这种教育手段在施行的时候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被教育惩戒后会变的恐惧、自卑甚至是不敢与人交流,教育惩戒成为了他们无法挣脱的枷锁。这就要求教师在施行教育惩戒时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个性。教育惩戒的目的是通过惩戒达到积极的教育目的而不是遏制学生的发展。 3.使得其它学生模仿老师的惩戒行为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于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现在教育又讲究言传身教,教师在学校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如果教师过分实施教育惩戒,其他学生也可能会模仿此类行为并施行在其它学生身上。四、教育惩戒在施行中面临的挑战 (一) 教育惩戒规则中的惩戒手段落实难度大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第九条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且违规情节较严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五项处理方法的落实基本不可行。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惩戒力度不够,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大部分的学校并不能满足学校内有德育工作负责人或者是有校内外出游的机会,这样一来,教育惩戒规则中的方法便形同虚设。再者来说,因为惩戒力度不够,对于受惩戒的学生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也就不能要求学生改正错误。在2009年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就已经有规定,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也就说明其他代课老师没有批评教育的权利。反观现在,教师有了惩戒权却面临着不敢用的尴尬,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家长的过度干预,对孩子的溺爱和偏袒,对教师的举报投诉。教育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育惩戒也是。 (二) 教育惩戒规则中的界定不明确
拿《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的第八条和第九条为例,第八条给出的是违规行为较轻的惩戒手段;第九条给出的是违规行为较重的惩戒手段,可是违规行为轻重的界定标准是什么,规则中并没有明确给出。所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看似是面面俱到,可在真正落实在却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如果界定标准不能明确给出,那么落实起来依旧是困难重重。 (三) 教育惩戒规则中对教师的法律保障不全面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给出的情节较重和情节较轻的违规违纪行为的教育惩戒手段没有明确界定,所以教师在施行教育惩戒时并不能清楚的把握这个尺度。假如学生故意把鞭炮带入校园点燃,这种行为会导致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教师及时制止并未酿成最坏的结果,那么如何界定该生违规行为的轻重。从小的方面说,教师的及时制止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从大方面说,如果教师未发现并未及时制止那么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假设教师对于此事件采用的教育惩戒手段是报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置,最后使得家长不满意到相关部门投诉该教师,那么教师的合法权益应该怎么保障这还是一个等待确定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食品生物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全媒体节目制作与包装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卷
- 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茶叶机械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土空间规划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工业学院《轨道交通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信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计量与计价(路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IBM咨询-中粮生化ERP项目业务蓝图设计报告
- 《跨境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
-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
- 2 祖父的园子(生字)-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复用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处理流程之清洗课件
- ★沪教牛津版英语四年级上册练习册4a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生产车间环境改善方案
- 第1课 古代亚非(课件)
- 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一本附答案)
- 医药销售月总结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