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1页
2020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2页
2020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3页
2020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4页
2020届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曰:“如

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

A.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B.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D.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

2.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

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

这一现象反映出()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

3.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

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

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

说明汉代()

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

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

4.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价格地区价格

米谷每石L5-1.6米每石1.5-2两白

江苏山西(部分地区)

两白银银

米每石1.4-2两白米每石1.4-1.8两

湖广山东(兖州、泰安)

银_____________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

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

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5.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

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

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

A.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B.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D.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

6.《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

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

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

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7.1932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对沿海兵工厂进行迁移;内地兵工

厂加以扩充。而“济南、金陵二厂,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

致绥靖(安定、安抚)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

迁移。〃该决定的目的是()

A.加快国防军工业向内地迁移

B.增加军工生产以防备日军侵犯

C.服务于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D.以军工企业带动民族工业发展

8.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

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kg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

斤,这表明()

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9.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了"陶片放逐法〃制度;伯利克里宣称:"解决

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古代雅典

()

A.公民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B.体现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C.法律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D.重视维护公民合法利益

10.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

一是主张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

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

A.没有公开挑战传统势力和思想

B.为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

C.符合当时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

11.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

发了13023项专利。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911年,洛克菲勒公司因市场垄断被肢解为34个独立石油公司。这

两个法案()

A.起因、宗旨和影响完全对立

B.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C.都和垄断组织有直接的关系

D.保护知识产权,助推两国产业革命

12.1930年,美国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

次为:92万台、6.1万台和5万台;到了1940年,拖拉机、谷物联

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次为:156.7万台、19万台和11万

台。导致上述现象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A.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B.推行“以工代赈〃

C.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二、非选择题

13."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

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它是

一个历史性概念,与近代主权国家一同产生,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

现象。

材料一十九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日耳曼兴起浪漫主

义运动,学者文人对于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颇多歌咏,这个文化活动

对于日耳曼人的统一建国激励甚大。・・・・・・1862年,"现实主义政治”大

师俾斯麦用铁血政策取得三次王朝统一战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德意

志民族的自豪感。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当民族主义同

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他在动员、集合民族感情

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他们建立学校,向学生灌输

爱国主义思想,还将青年征召入伍,让他们保卫国家利益,甚至有时

还主动出兵攻击,以此来提高本民族的威望。

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再次分裂。东德经济发展缓慢,增长率从

1984年的5.5%下降到1989年的2%,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紧

缺,买汽车必须提前10年预订。在200万人逃向西德后,东德于1961

年开始修筑"柏林墙〃,这严重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感情。而西德经济

在二战后始终保持高速而又相对稳定的增长,到I960年,西德国民

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6%,高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迅速地跻身于

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其国家法律一直

称“基本法"而不是宪法,从而为重新统一德国留有余地。1990年,德

国再度实现统一。

--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张建华《世界现代史》等著作

材料二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

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

参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

万回教之突厥人,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

人。我们这种民族,处于现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呢?用世界上各民

族的人数比较起来,我们人数最多,民族最大,文明教化有四千多年,

也应该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但是中国的人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实

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底下的

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

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

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

救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实现两次统一的相似之

处。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思潮。

14.以下表格为建国后不同时期中国人口结构统计表(注:①单位:

万人。②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

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年代末期人口数1-10岁10岁以上

50年代659132007645837

比例(%)30.4669.54

30

末期人口数0-10岁11-29岁

314

70年代972492172344109

17

32.3

比例(%)22.3445.35

1

3050

末期人口数0-10岁11-29岁

49以

岁上

441167

90年代1253702078641754

0921

35.113.3

比例(%)16.5834.90

84

--根据《中国人口研究》编制

人口数(万人)比重(%)

年龄段20022011

2002年2011年

年年

0-14287442216422.416.5

15-649030210028370.374.4

65岁以上9377122887.39.1

--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数据(摘自中国新闻网)

请根据以上图表和文字材料,提炼两条我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

[选做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材料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

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

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

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

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

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

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

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

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

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

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

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费算的征

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

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选做题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6.材料在清末预备立宪中,清政府以“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筹

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筹设咨议局。各省督抚对咨议局之议案有裁夺施

行之权,对咨议局有监督、勒令停会和奏请解散之权,但本省督抚如

有侵夺咨议局权限或违背法律等事,咨议局得呈请资政院核办。1909

年,除新疆外,全国21省咨议局成立。咨议局议员全部由选民选举

产生,这在中国尚属首次。绝大多数咨议局会前都制定了议事细则、

旁听规则、办事处办事细则等。咨议局开议后,提出的议案主要包括

保护咨议局职任权限、收回利权、纠举不法官吏、发展实业、发展新

政宪政、减轻百姓负担、兴修农田水利等几个方面。议员们经常与督

抚进行斗争,如云贵总督出告示要将盐价每百斤加价一两,云南咨议

局认为增税累民,要求取消告示,进而决定停止开会,集体辞职,迫

使其妥协。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府的覆亡,咨议局的活动退出了历

史舞台。

--摘编自侯宜杰著《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咨议局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咨议局在近代民主宪政发展进

程中的作用。

[选做题C]【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7.材料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

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拓团”分布地区主

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是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日本通过

开拓团的组织形式,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成

村",不断地将东北由其占领的领土变为其"国土"开拓团”还强占或

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

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

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

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

现状而纷纷退团。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

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移民者的生活

混乱不堪。特别是青少年移民还要接受3年严格的军事训练,更使他

们难以忍受,绝望与动摇情绪日浓,自杀、逃跑事件司空见惯。随着

战事的发展,至1944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量输送移民的政策,"开

拓团”处于崩溃的边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

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

--以上材料摘编自姜廷玉、李戈瑞《揭秘: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

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移民的特点,并说明

其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

[选做题D]【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8.材料辜鸿铭,祖籍福建厦门,他精通英、法、德等9种语言,

他“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独尊孔子,却又放荡不羁,敢讽慈禧"万

寿无疆,百姓遭殃",敢骂袁世凯为"贱种〃。时人称他为"怪杰〃。北大

讲学时,学生印象最深的要算那条拖在他脑后的长辫子了,学生嘲笑

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

的。”

辜鸿铭认为,中华民族养成了一种重感情、求忠厚、温良恭俭让的君

子风度,是主“王道〃的文化。而欧美一味恃强,是主"霸道的文化”,

终致"酿成千古未有之战祸,饱受夫创巨痛深之苦。"其解决办法还得

仰靠中国文化。他还说:"忠信,笃敬,德也,此中国之所长也;大

舰、巨炮、力也,此西洋各国之所长也。”正因为中国人讲求精神,

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是永不衰老的民族。而欧洲人,由于缺乏精神生

活,空虚无聊,经常处于"感情与理智"、"心肠与头脑”的冲突之中。

面对严重民族危机,辜鸿铭强调:"所恃以御侮而救亡者,独有以德

服人之一理而已”。

--据马克锋《中国近代文化思与辩》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述辜鸿铭的文化观。

(2)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简要评析辜鸿铭的文化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曰:"如

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

A.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B.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D.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

【考点】孔子和孟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主要

思想主张.

【解答】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

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孟子说,平治天下这样的

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可见语气中的豪迈霸气.表

现出作者的胸怀大志并胸有成竹,怀着想要平治天下的伟大抱负.

故选B.

2.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

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

这一现象反映出()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以韩非子关于君臣之间关系的论断为切入点,考查了对

韩非子思想观点的掌握,以及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A、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他的思想被一

些统治者接受,但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潮流,故错误;

B、韩非子指出的君臣之间的这种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与

诚信之间无关联,故此项错误;

C、君臣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了是一种利益的关系,这就使得依靠宗

法血缘关系来选官的这一制度逐步在瓦解,故正确;

D、儒家确立正统思想地位,是在西汉汉武帝之后,时间不正确,故

此项错误;

故选C.

3.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

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

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

说明汉代()

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

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

【考点】古代赋税制度.

【分析】主要考查古代农业经济中的赋税制度,古代赋税在征收形式

上有实物为主和货币为主两种形式,货币地租往往体现了商业发展的

程度.

【解答】依据所学,汉代除按人口征收的人头税之外,还有按土地多

少征收的田亩税,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

赋‘若干钱"可知,税收目的并非完全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故B项错

误;

汉朝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初期,其经济形式属于自己自足的自然

经济,故C项错误;

依据题干,汉代征收赋税大都规定交钱若干,迫使农民出售自己的农

副产品换取货币,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

故选D.

4.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价格地区价格

米谷每石L5-1.6米每石1.5-2两白

江苏山西(部分地区)

两白银银

湖广米每石1.4-2两白山东(兖州、泰米每石1.4-1.8两

银安)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

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

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考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

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城市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商品

的长途贩运、及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白银也作为主要流通货

币.从材料中的信息表明,南北产米与非产米地区的粮价的趋于接近,

并以白银为标价,因此说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

【解答】从材料中无法体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故A

排除;

材料中仅以粮价的接近不能说明南北经济地位趋于平衡,且从南宋开

始,南方经济就逐渐超过北方,故B排除;

材料中以粮价为题,就说明粮食成为主要商品,论据不充分,说法不

合理,故排除C;

材料中从粮价的趋于接近以及以白银为标价,且北方不是产米区,说

明南北之间商业联系密切,故D正确.

故选D.

5.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

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

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

A.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B.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D.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

【考点】维新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教育的特点.格致书院是一所完全新

型的近代学堂,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国难当头之时,格致书院能突

破旧教育之藩篱,引进西方学制和教材内容,延聘西人授学,实开风

气之先.这说明,当时的有识之士已深刻地认识到:"非变法不足以

图,而变法非先培育人材之基不可.“他们试图以日本为榜样,以向

西方的技术作为防卫列强凭陵的上策,而途径也是通过教育:改革传

统教育,兴办新式学堂,全面引入近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解答】A.依据材料“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以

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分析得知,格致书院的办学主旨体现的是“西

用〃而非“中体”,故A项错误;

B.依据材料格致书院的学习内容"工艺之法、制造之理〃“旁及时事、

洋务"可知,格致书院突出学以致,用利国利民,故B项正确;

C.格致书院的办学是“以西学为主〃"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

制造之理〃,与文化渗透不符,故C项错误;

D.材料"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说明格致书院重在学习西

方,故D项错误.

故选B.

6.《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

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

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

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考点】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

容:

一、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解答】A项属于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主张;

从材料中"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介绍…科学知识〃"宣传宇

宙是可以认识的”说明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故排除CD项.

故选B.

7.1932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对沿海兵工厂进行迁移;内地兵工

厂加以扩充。而“济南、金陵二厂,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

致绥靖(安定、安抚)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

迁移。〃该决定的目的是()

A.加快国防军工业向内地迁移

B.增加军工生产以防备日军侵犯

C.服务于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D.以军工企业带动民族工业发展

【考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相关知识点.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

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解答】A.依据题干,国民政府决定的内容是加快国防军工业向内

地迁移,其目的是为了应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故A项错误;

B.1931年、1932年,日本对中国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国民政府先后实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所以增加军工生

产以防备日军侵犯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故B项错误;

C.1932年前后国民政府正集中力量“围巢『红军,所以“因迁移而致绥

靖(安定、安抚)所需的弹药减少…暂不迁移”,故C项正确;

D.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故选c.

8.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

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kg公斤,2002年降至78.5公

斤,这表明()

A.自然灾害致粮食产量下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C.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考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

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西方

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侵略强行进入中国

人的生活的,它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会环境,也迫使中国

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

种变化所带来的阵痛.另一方面,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

新的生活方式又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

且这些东西一进入中国,就对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起了强

大的破坏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

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

【解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没有过发生大面积、持续性的自然灾害,

所以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与自然灾害无关,故A项

错误;

1982年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故B项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故C项正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这与题干

中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

趋势"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9.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了"陶片放逐法〃制度;伯利克里宣称:"解决

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古代雅典

()

A.公民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B.体现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C.法律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D.重视维护公民合法利益

【考点】克利斯提尼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了克利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

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

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

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最可

能成为僭主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

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解答】依据雅典民主政治的规定,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是公民大会

和五百人会议等权力机构,而非公民个人,故A项错误;

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机构间的相互制

约与平衡,"陶片放逐法""解决私人争执”与此无关,故B项错误;

“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而“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

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则与独裁者无关,故C项错误;

“陶片放逐法”是为防止出现个人独裁,保证公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而

制定的,而"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的目

的也是为了保证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故D项正确.

故选D.

10.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

一是主张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

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

A.没有公开挑战传统势力和思想

B.为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

C.符合当时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

【考点】进化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

1、进化论出现的背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思想解放的洗礼;科

学的发展和生物知识的积累;达尔文的努力.

2、主要内容: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建立其以自然选择

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其中心内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由古猿进

化而来的观点.

3、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

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极大的促进了欧洲思想解

放.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史基础;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赫胥黎《天演论》)

【解答】注意题干信息"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

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A.进化论挑战宗教神学的神创说,故A项错误;

B.仅涉及材料的片面意思,故B项错误;

C.说法最全面合理,资产阶级崛起反映了社会变革,而这个时期没

有发生革命又反映了变革的手段有序,故C项正确;

D.表述错误.

故选C.

11.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

发了13023项专利。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911年,洛克菲勒公司因市场垄断被肢解为34个独立石油公司。这

两个法案()

A.起因、宗旨和影响完全对立

B.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C.都和垄断组织有直接的关系

D.保护知识产权,助推两国产业革命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以及垄断和垄断组织等相关知识点.

【解答】英国《垄断法》和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都是两国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两个法案的通过都是为了促进本国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

英国《垄断法》是为了鼓励人们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美国《谢

尔曼反托拉斯法》是为了防止极少数垄断组织来通过行业垄断操控国

计民生,二者都是为了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故B项

正确;

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组织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产生的,故C项错

误;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距离英国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差

一百多年,故D项错误.

故选B.

12.1930年,美国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

次为:92万台、6.1万台和5万台;到了1940年,拖拉机、谷物联

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的产量依次为:156.7万台、19万台和11万

台。导致上述现象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A.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B.推行“以工代赈〃

C.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考点】罗斯福新政.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

料的能力.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当时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它不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

长期上升的总趋势.所以说,它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生命.这就是‘新

政’的根本作用.

(二)新政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

(三)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把希特勒的法西斯专政

同罗斯福的新政改良等量齐观,视为一丘之貉,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四)由于新政的实施使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新政的实施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后历届美国政府,

在80年代以前在新的条件下基本上继承罗斯福的新政措施,采取了

不同重点和形式的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生产,缓和矛盾等反危机措

施.新政开创的福利国家措施至今不失为巩固垄断资本统治的重要手

段.

【解答】题中提到的"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都属于

工业产品,其产量的增加和工业复兴有直接关系,故A项正确;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通过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与工业

复兴无关,故B项错误;

实施农业减耕减产只能导致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使用量减少,故C

项错误;

整顿财政金融与工业复兴并无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3."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

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它是

一个历史性概念,与近代主权国家一同产生,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

现象。

材料一十九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日耳曼兴起浪漫主

义运动,学者文人对于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颇多歌咏,这个文化活动

对于日耳曼人的统一建国激励甚大。.…1862年,"现实主义政治”大

师俾斯麦用铁血政策取得三次王朝统一战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德意

志民族的自豪感。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当民族主义同

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他在动员、集合民族感情

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他们建立学校,向学生灌输

爱国主义思想,还将青年征召入伍,让他们保卫国家利益,甚至有时

还主动出兵攻击,以此来提高本民族的威望。

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再次分裂。东德经济发展缓慢,增长率从

1984年的5.5%下降到1989年的2%,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紧

缺,买汽车必须提前10年预订。在200万人逃向西德后,东德于1961

年开始修筑"柏林墙〃,这严重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感情。而西德经济

在二战后始终保持高速而又相对稳定的增长,到1960年,西德国民

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6%,高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迅速地跻身于

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其国家法律一直

称“基本法”而不是宪法,从而为重新统一德国留有余地。1990年,德

国再度实现统一。

--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张建华《世界现代史》等著作

材料二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

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

参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

万回教之突厥人,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

人。我们这种民族,处于现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呢?用世界上各民

族的人数比较起来,我们人数最多,民族最大,文明教化有四千多年,

也应该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但是中国的人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实

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底下的

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

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

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

救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实现两次统一的相似之

处。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思潮。

【考点】材料解析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德国统一及德意志帝

国的成立;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分析】(1)本题考查德国的两次统一.考查德国两次统一的相似之

处.

(2)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考查对民族主义思潮

的评价.

【解答】(1)依据题干"‘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

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

运动的统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有关两次德国统一的史实,从政治

背景、经济基础、民族意识、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两次德国统

一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分别从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

响.

故答案为:

(1)简析共同之处:①国家分裂,阻碍了德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渴望统一.1871年之前,德国四分五裂,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缓慢,落后于英法等西欧国家.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一分为

二,德国国际地位大大削弱;

②经济发展,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展

开,迫切需要实现国家统一,建立统一市场.20世纪80年代,联邦

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远远超过民主德国,为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出现统一的中坚力量.19世纪末,普鲁士成为德意志各邦国中实

力最强的集团,加上雄才大略的俾斯麦,成为统一的领导者组织者.20

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成为德国统一的主导者;

④民族意识(民族情感)为统一奠定思想基础.19世纪日耳曼浪漫

主义对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歌颂,激发了民族意识,促进了统一.二

战后,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伤害了民族感情,联邦德国称国家法律

为基本法,为统一留有余地,有利增强德意志民族情感;

⑤共同的历史文化心理特征.都属于日耳曼民族,有着共同的语言,

历史,文化和心理特征,这是统一的强大的动力.

(2)评析:"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

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它的产生往往和国家分裂、民族危机、社

会贫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积极:①激发民族热情,促进国

家的团结统一;②推动民族救亡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③增强

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国家的富强和发展.

消极:①狂热的民族主义容易煽动侵犯其他民族国家的利益,常成

为军国主义温床(侵略他国,引发战争).②狭隘的民族主义,内不

利于民族团结,外不利于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明成果.

理性的民族主义推动社会进步,过度偏激的民族主义导致社会动荡.

14.以下表格为建国后不同时期中国人口结构统计表(注:①单位:

万人。②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65岁及其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

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年代末期人口数1-10岁10岁以上

50年代659132007645837

比例(%)30.4669.54

30

末期人口数0-10岁11-29岁

314

70年代972492172344109

17

32.3

比例(%)22.3445.35

1

3050

末期人口数0-10岁11-29岁岁

49以

岁上

441167

90年代1253702078641754

0921

35.113.

比例(%)16.5834.90

834

--根据《中国人口研究》编制

人口数(万人)比重(%)

年龄段20022011

2002年2011年

年年

0-14287442216422.416.5

15-649030210028370.374.4

65岁以上9377122887.39.1

--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数据(摘自中国新闻网)

请根据以上图表和文字材料,提炼两条我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

【考点】阐述见解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定.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人口与社会发展.考查建国后中国人口的

增长速度和各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化及其原因.

【解答】第一小问信息,依据题中的图表和文字材料,分别从我国人

口的增长速度和各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化(0-10岁、30岁以上、

65岁以上)等方面提炼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解读,依据第一问提炼的相关信息,总括各各年龄段人口所

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分别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国家政策、经济

发展、思想观念、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原因对相关信息加以说明即可.

故答案为:

(1)信息一: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基本上每二十年增加3

亿左右.

解读:这一时期人口总数增长速度过快.原因:人口基数大;左倾错

误影响(批判马演初的新人口论,没有节制生育);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提升;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等.

信息二:从0-10岁人口所占比例来看,20世纪70年代后不断下降.

解读:这一现象说明新生儿出生率逐年下降.原因:国家人口政策(计

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改革前社会经济落后;人口生育观念变化;21

世纪以来生育、教育、医疗等生活成本压力等.

信息三:从3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中老年人比重不断增加.

解读:这说明我国人口寿命在逐年增加,高龄人群不断增长.原因: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公共卫

生事业发展;人民健康意识增加,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等.

信息四:21世纪以来,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达到百分之七以上,并不

断增加.

解读:依据联合国的标准,说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原因:改革开

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等;医疗卫生

事业的进步;中国人平均寿命增加;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出生率

下降等.

信息五: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11年,20年时间只增加1亿

人左右.

解读:这一现象说明中国人口总数增长速度下降.原因:计划生育政

策的推行,生育观念的转变;生育、教育、医疗等成本增加,就业压

力大等.

[选做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材料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

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

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

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

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

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

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

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

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

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

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

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费算的征

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

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考点】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古代赋税制

度.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改革.考查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

内容、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解答】(1)依据材料,由“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

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可概括为,以成年男子自立为

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

由“汉承秦制…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随

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费算的征

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可概括为,户籍

登记的内容全面详细,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由

“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汉承秦制…

当时的户口登记…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可概括为,户籍反映社会等级

差异.

(2)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加强

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

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

逐步确立〃可分析得出,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依据材料"秦始皇…

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

系”"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可分析得出,

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征收和徭役征发.

故答案为:

(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

户籍登记的内容全面详细,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

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

(2)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

管理;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征收和徭役征发.

[选做题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6.材料在清末预备立宪中,清政府以“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筹

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筹设咨议局。各省督抚对咨议局之议案有裁夺施

行之权,对咨议局有监督、勒令停会和奏请解散之权,但本省督抚如

有侵夺咨议局权限或违背法律等事,咨议局得呈请资政院核办。1909

年,除新疆外,全国21省咨议局成立。咨议局议员全部由选民选举

产生,这在中国尚属首次。绝大多数咨议局会前都制定了议事细则、

旁听规则、办事处办事细则等。咨议局开议后,提出的议案主要包括

保护咨议局职任权限、收回利权、纠举不法官吏、发展实业、发展新

政宪政、减轻百姓负担、兴修农田水利等几个方面。议员们经常与督

抚进行斗争,如云贵总督出告示要将盐价每百斤加价一两,云南咨议

局认为增税累民,要求取消告示,进而决定停止开会,集体辞职,迫

使其妥协。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府的覆亡,咨议局的活动退出了历

史舞台。

--摘编自侯宜杰著《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咨议局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咨议局在近代民主宪政发展进

程中的作用。

【考点】材料解析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分析】本题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考查清末咨议局的主要职能

和作用.

【解答】(1)依据材料,由"…发展实业…减轻百姓负担、兴修农田水

利等"可概括出陈述民情民意;由"绝大多数咨议局会前都制定了议事

细则、旁听规则、办事处办事细则等”可概括出参政议政;由"提出的

议案主要包括保护咨议局职任权限、收回利权、纠举不法官吏""发展

新政宪政〃可概括出监督政府施政.

(2)依据材料,由“提出的议案主要包括保护咨议局职任权限、收回

利权、纠举不法官吏、发展实业、发展新政宪政、减轻百姓负担、兴

修农田水利等几个方面〃可概括出,提出利国利民的议案,一定程度

限制了地方行政官员的权力;由“咨议局议员全部由选民选举产生,

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可概括出,咨议局的议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推

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由“各省督抚对咨议局之议案有裁夺施行

之权,对咨议局有监督、勒令停会和奏请解散之权〃可概括出,咨议

局职权受到督抚制约;由“辛亥革命后…咨议局的活动退出了历史舞

台"可概括出,缺乏政治经验,运行时间短,收效甚微.

故答案为:

(1)职能:陈述民情民意;参政议政;监督政府施政.

(2)作用:提出了利国利民的议案,一定程度限制了地方行政官员

的权力;咨议局的议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

程.但咨议局职权受到督抚制约,缺乏政治经验,运行时间短,收效

甚微.

[选做题C]【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7.材料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

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拓团”分布地区主

要是抗日力量存在的游击区,特别是军用铁路沿线为重点。日本通过

开拓团的组织形式,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成

村",不断地将东北由其占领的领土变为其"国土"开拓团”还强占或

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

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期间,中国东北大量农民

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同时,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

的日本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

现状而纷纷退团。后期,由于开拓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在移民地内

部的骚乱、暴行、纠纷、逃跑、罢工等事件不断发生,移民者的生活

混乱不堪。特别是青少年移民还要接受3年严格的军事训练,更使他

们难以忍受,绝望与动摇情绪日浓,自杀、逃跑事件司空见惯。随着

战事的发展,至1944年,日本不得不放弃大量输送移民的政策,"开

拓团''处于崩溃的边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向我国东北的移

民步伐才被彻底阻断,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随之破灭。

--以上材料摘编自姜廷玉、李戈瑞《揭秘:历史上的日本“开拓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竭力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

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移民的特点,并说明

其移民政策最终失败的原因。

【考点】材料解析题;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战争;日本的对外扩张.

【分析】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查日本

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失败的原因.

【解答】(1)依据材料,由“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先后经历

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可分析得出,明治维新

后,对外殖民扩张是日本既定方针;由“从日本内地来到东北的日本

移民,最初大多对气候、水土都不适应,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现状而

纷纷退团”可分析得出,岛国日本发展遭遇瓶颈,国内矛盾日益激化;

由"'开拓团’还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

租给中国农民耕种…〃可分析得出日本逐渐占领中国东北,借助该地区

优越的资源条件以战养战;由"'开拓团’分布地区主要是抗日力量存在

的游击区…在中国东北原住民村庄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成村',不断地

将东北由其占领的领土变为其‘国土'〃可分析得出,镇压中国抗日力

量,同化当地居民,实现永久占领和独霸中国东北.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从日本向中国东北

移民的组织计划、移民进程、主要活动等方面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失败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由"中国东北大量农民

组成抗日游击队,不时袭击日本移民者〃可分析得出,中国人民对日

本移民侵略的坚决抗击和抵制;由“从日本内地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