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氯及卤族元素》二轮复习_第1页
高考化学《氯及卤族元素》二轮复习_第2页
高考化学《氯及卤族元素》二轮复习_第3页
高考化学《氯及卤族元素》二轮复习_第4页
高考化学《氯及卤族元素》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3322《氯及卤元素》二轮习重知总:1.Cl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为。22.氯气的工业制法。3.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物质F2Cl2

状态

颜色

物质//氯水

颜色//

物质////

颜色////Br

2

溴水

溴的四氯化溶液I碘水碘的四化碳溶液注:溴易挥发产生有毒的溴蒸气常存塞要(玻璃塞”或“橡胶塞瓶加水封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Br、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或“减弱_22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原子结构或元素周期律角度解释()出增强氯水漂白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业制漂白粉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失效的反应。()见的归中反应:_____ClO+_____Cl+→。_____ClO+_____Cl+________H+→。IO、与也发生类似的反应。5.卤素离子Cl)的验方法。6.特殊的F:()和剧烈反应:;(HF是_________(““弱HI均是_____(““HF有剧毒,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可以刻蚀玻璃,化学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氟酸应保存在;()化银AgX一难溶于,_____________易于水;()没最高正化合+7价也没有最高正化合+6价。中O的合价为2价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例(等卤单的关质1.1.氯气与有关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记录不正确的是()A.钠以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B.氯可以保存在钢瓶里,但氯水不行C.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为苍白色D.红的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烟1.2.如图所示,将氯气通入如下装置,若打开活塞,则小试管里的干燥红纸条不褪色;若关闭活塞,则c褪。则a溶是C)A.碘钾液

B.硫酸

C.饱食盐水

溶液例(的实室法关2.实验室拟制备纯净的氯气并回剩余药品,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氯:

B.除杂质:C.燥氯气:

回收固二氧化锰:例3.(素化、卤素关通类的法题3.氰(CN)的学性质与卤(X很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和之间,2222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N)和溶液反应(CN)+2OH→CN++OB.KCN溶中加入碘水I+2KCN+22C.NaI和KCN混溶液中通入少量Cl:+→+IHCN反:NaOH++O2例(相关氧还反)4.1.已知还原性2+>Br,向FeBr溶液中通入3.36L(准状况应的溶液中Cl和Br的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溶液中的质的量度为()A.2mol/LB.1.5mol/LC.1mol/LD.0.5mol/L

323233222223232332222222244.2.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热NaOH浓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形成NaCl、和NaClO的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A)3与NaOH反的氯气一定为0.3molB.应后的溶液中n(Na+

):n(Cl)可为:3C.反应的氧化产物为NaClO3D.n(NaCl):n(NaClO):n(NaClO)可为11:2:3解:、于反应后体系中没有,氢氧化钠反应完,根据钠元素守恒(NaOH=n()(+n()=0.06L×10mol/L=0.6mol根据氯原子守恒有2n()=n()(+n(),参加反应的氯气nCl)=0.3molA正;B根据方程式Cl+2NaOH=O、+6NaOH=5NaCl+NaClO+3HO可,氧22232化产物只有时+)∶-最大为2:,氧化产物为NaClO时+)∶-)最小为6:,6:<+∶-<2:,7:3>:,错误C氧化产物有NaClO、,3C错误、令n(),(),()=1mol,成NaCl得的3电子为,成NaClO、失的电子为2mol×1+1mol×5=7mol,失电子相等,错;答案选A。变训: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A.氯中粒种数比氨水中微粒种数少B.制氯水能杀菌是因为其中含有的Cl有2C.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放数天后颜色将加深2.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BA.B.C.D.3.下列说正确的是(D)A.氯久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增强B.Fe与Cl反应生成FeCl,测Fe与反应生成FeI2323C.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具有酸性、漂白性D.次酸具有氧化性,漂白粉能漂白织物4.室温下,向溶中通入Cl至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A.溶中有两种盐溶质B.液中含有两种分子微粒C.液微粒浓度满足+

]+[HClO]D.溶微浓度满足]=[H+

]+[HClO]5.向新制饱和氯水中通入足量SO气体,不能使溶液()2A.漂性强B.导性增强C.酸增强D.色【解析】二氧化硫和氯气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SO++2HO=HSO2HCl;、向新制饱和氯水中通入足量气体,生成盐酸和稀硫酸无漂白性,漂224白性减弱,故不合意;B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所带电荷数有关与发生微弱的反应,产生少量H、等,氯水中通入SO,生反应+Cl+O=HSO+2HCl,液中c(H、c(Cl、2离子浓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故B不符合题意;4C在饱和氯水中通入气体,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溶液中增大,酸性增强,故C不合题意D、氯水为黄绿色,氯气和二氧化硫反生成盐酸和硫酸,溶液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

2222241222222241226.如图所示,A处入潮湿的Cl,关闭B时C处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2阀后,处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装的不可能是(

)浓溶C.澄石灰水饱和溶247.向漂粉的水溶液中加入或通少量下列物质,不能增强其漂白能力的是(D)A.醋B.MgCl粉固D.气23砹是原半径最大的卤族元素,下列预测一定不正确的是AA.NaAt溶显碱性的高化合价价C.是一种有色固体,反应十分缓慢D.AgAt是色固体,见光易分解9.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解释的是C)A.浓酸氯用棕色细口试剂瓶保存B.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Cl和都使品红溶液褪色22D.SO和FeSO溶都能使KMnO溶液褪色244【解析A.浓酸能见光分解,氯水中的次氯酸能见光分解,所以都要用棕色细口试剂瓶保存,故用同一原理解释,故不符合题意B.硫钠和亚硫酸钠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都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故不符合题意C.Cl使品红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而SO使红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化合反应,故二者原理不同,故符合题意D.SO和FeSO溶都能使KMnO溶褪色是利用了其还原性,故原理相同,故不符合题意。410.不能鉴别NaBr溶和KI溶的是()A.氯和B.碘和淀粉4C.FeCl和粉D.溴和苯3某验兴趣小组利用如图实验置探究氯气与过量氨气反应的实验说不正确的B)A.打,闭K,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外拉一小,然后松开,活塞复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12B.开K,动注射器的活塞使过量的氨气与氯气混合时,产生大量的白雾1C.分反应后,关闭K,打开,可观察到烧杯的溶液会倒吸至试管内12D.实室备氨气和氯气可以用同一套发生装置解析:选B氨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看到产生大量白烟B错误;充分反应后,关闭,开,置内气体反应后压强减小,打开K,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的溶液会倒吸至试管内C正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是依据反应物聚集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备氨气可以用加热浓氨水方法,实验室制备氯气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所以二者可以用同一发生装置,正。12.气可含有Cl中的一种或几种知X通AgNO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223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若将X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对于气X的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含,可能含有CO2B.定不含CO2

3244222222324422222233、C.定不含和CO22D.可含和22解析:通AgNO溶时产生淡黄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一定含有HBr,由于与不共存,则一定不含Cl;通澄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由于HBr能22和澄清石灰水,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O,项确。图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晶滴加一滴浓盐酸后,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D)选项ABC

实验现象a处蓝,b处红棕色c处变红,后褪色立即褪色

解释或结论氧化性: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处红色

还原性:

1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钠溶液②碘与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4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取、蒸馏C.液、蒸馏、萃取

B.取、蒸馏、分液D.蒸、取、分液15.2015年贝尔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青蒿素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提取青蒿素通常可以用乙醚浸取,这与下列哪种方法的原理相同(B)A.分法萃法C.结晶法过滤法16.氰(CN)的学性质与卤素单(很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和I2222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D)

之A.(CN)和溶液反应(CN)+2OH++HO和HCN反:+4HCN(浓+(CN)+O22222C.和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N+(CN)向KCN溶中加入碘水I++(CN)2217.氯化碘ICl)的学性质与氯相似,预计它与NaOH液反应的最初生成物可能是A)A.NaCl和B.NaClO和NaIC.NaCl和NaID.NaClO和NaIO18.向KOH溶中通入11.2L(准状况)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三种含氯盐0.7molKCl0.2molKClO和X。则X是BA.0.2molB.0.1molKClOC.0.2molKClOD.0.1mol432219.某溶液l、、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通入一定量的l,比值为1:1,则反应l和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是D:2:4C.1:61:820.将气通入一定温度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得到含有次氯酸钾、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液。测得溶液中(ClO)c(ClO)=∶,则溶液中KCl和的质的量之比为()A.1∶B.2∶C.7∶∶解:由题意知c)∶(ClO=∶,所以它们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2。因为转移电子生成Cl,所以Cl得电子数与

3

失电子数之比为7∶∶。以KCl与KClO的物质的之比为∶。

2223222223223222346222221.为测量碘水中I的含量,常选用NaSO溶进行滴定,已知I可SO2氧为S222232246回答下列问题:

。()出与NaO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溶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____________________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解)+2SO2=2I+2()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秒内不褪色2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备氯气选用的试剂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B中和食盐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也安全瓶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是发生堵塞写出发生堵塞时装置中现象:。()置C的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装置C中ⅠⅠⅠ次入(填字母acdⅠ

干燥的干的湿润的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布条Ⅰ碱灰硅浓酸无氯化钙Ⅰ

湿润的湿的干燥的干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布条()计装置D的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装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开活塞,将装置D中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次氯酸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浓===CaCl++O。(2)浓盐酸易挥发应取的氯气中含有HCl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中的HCl2若装置发堵塞,装置B中的压强会增大,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对比验证干燥氯气和湿润氯气有无漂白性,因此Ⅰ湿润的有色布条,Ⅰ为燥剂Ⅰ为干燥的有布条U管中应用固体干燥剂。(4)当装置中缓通入少量氯气时,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棕黄色,发生反应:Cl+2+。2(5)打开活塞将置D中含的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发生反应Br+I,碘222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E中体分为两层,上苯为红色。[答案(1)Ca(ClO)+浓=CaCl+2Cl+O2222(2)除去Cl中HCl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2(3)d(4)棕黄(5)装置E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红色

222244142222222441422223.向氯水中加入含有的酞试液,红色褪去。()提出溶液红色褪去的可能假设: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24.为验证氧化性:Cl>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Ⅰ.弹簧夹K~,入一段时间N,将T型管插入中继续通入N,然后关闭14K、、。134Ⅰ.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Ⅰ.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Ⅰ.活塞b,使约的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阳离子。Ⅰ.弹簧夹K、活塞,加入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3Ⅰ.试管D,复过程Ⅰ验B溶液中的离子。()程Ⅰ的_。()花中浸润的溶液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步骤Ⅰ液黄的离子反应是,用(试剂化学式)检氧化产物,现象_。()说明氧化性3+>的离子方程式_。()、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3+2

>的是(“甲”、“乙”或“丙”甲乙

过程Ⅰ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3+无Fe既有3+又有2+

过程Ⅰ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SO2有SO2丙

有3+

无Fe2+

有Fe2+解)打开弹簧夹K~K,通入一段时间N,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正确答案:赶走装置内的空气。(2)棉花中浸润的为氢氧化钠液,它能够吸收反应中多余的氯气、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正确答案NaOH溶液;吸逸出的和SO。()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4HCl(浓MnCl+Cl↑+2H;正确答案MnO浓22222+ClO。222()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含有铁离子溶液显黄色,离子反应

2222244442222332222322322232222322222222444422223322223223222322223222b是:2++Cl+2Cl;氧化产物中含有铁离子,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进行检验,如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有铁离子生成;正确答案2++Cl=2Fe3++2Cl;液;溶液变为血红色。()3+

在酸性条件下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本身还原为Fe2+

,可以说明氧化性3+>;子方程式为2Fe3++2HO=2Fe2++4H+2-;确答案:3++2HO=2Fe2++4H2-。224()中第一次有3+无2+,则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甲中第二次含有SO2,可能是过量的氯气把二氧化硫氧化为SO2,不一定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