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_第1页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_第2页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_第3页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_第4页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杂木河神树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合同编号:ZSSPJ-CI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神树项目部2013年8月神树电站首部枢纽工程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神树电站首部枢纽工程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大纲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神树项目部 第#页坝体填筑碾压试验试验目的:通过碾压试验,提供合理的碾压参数,以达到设计压实密度和孔隙率的目的。研究选择合适的填筑压实机械。研究不同铺料厚度的碾压效果,优选出最佳铺料厚度。研究不同碾压遍数的碾压效果,优选出合理的碾压遍数。研究不同加水量的碾压效果,优选出合理的洒水量。检验碾压后渗透系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研究填料在不加水时,直接筑坝的碾压参数,为冬季坝体填筑提供施工参数。试验内容:石料现场碾压试验应根据坝体分区技术指标和选用的机械,分别进行坝体主堆石区、次堆石区、过渡区和垫层区碾压试验。分别对不同区域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振动碾型号及重量、碾压遍数、行车速度、压实厚度、铺料过程中的加水量、碾压前后级配分析、渗透系数、压实后的孔隙率、干密度等提出试验成果。现场试验结束后,将全部成果整理编写成正式报告递交监理工程师,报告中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参数的选择作出论证。在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填筑施工。3.3碾压试验的准备工作成立碾压试验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碾压试验联系工作及准备等相关事务。试验前对堆石料源进行充分调查,应掌握各种料物的物理力学性质,选择有代表性料物进行碾压试验。深入了解所选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技术参数,并认真检测其实际工作状况,满足大坝碾压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试验场地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布置,试验前进行临时便道修整,试验场地平整和压实、排水等工作,以保证试验正常进行。试验前备齐试验所用的工具、设备、器材,并逐件详细检查。对量测器材,核实其规格,量测范围和精度,使所有的仪器设备和器材满足碾压试验的要求。坝体碾压试验的方法及步骤(1)根据以往我公司类似工程实践经验,碾压前先拟定若干个碾压参数,碾压参数组合时,采用逐步收敛法,固定其它参数,变动一个参数,通过试验得出此参数的最优值,然后固定此参数的最优值,变动另一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第二个参数的最优值,依次类推,使每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一最优值,最后用全部最优参数,再进行一次复核试验。碾压试验各堆石料料源选取:主堆石料选择上游料场,次堆石区砂砾石料选择为上游砂砾石料场,垫层料料源地为现有的垫层料生产系统生产的成品料。(2)碾压试验参数初拟定为:铺层厚度:主堆石区取80cm、100cm。过渡区取40cm、50cm。垫层区取30cm、40cm。碾压遍数:取6、8、10遍。振动碾配置:主堆石、次堆石、砂砾石料采用26t自行式振动碾;过渡料及垫层料区选择22t自行式振动碾。加水量:用水泵抽水或洒水车在填筑块内洒水,加水量在堆石体积的10〜15%范围内选取。另外需要增加一次不加水的碾压试验情况进行分析。(3)试验场地布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本工程碾压试验在坝体外进行,具体位置选择为大坝下游左岸河滩地附近一合适位置,碾压试验范围面积约为28X30mo在该场地中按不同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布置试验单元面积。每个试验单元面积为10x6m。每一铺层厚度布置试验三种碾压遍数试验单元。碾压试验过程中,每个单元内布置2x1.5m的方格网,以测量压实沉降量。(4)试验场地处理试验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其表面平整度不超过±10cm。对试验场的基面进行振动压实处理,以减少基层对碾压试验的影响,测量场地高程,并设置测量高程控制点。(5)填筑铺料按拟定的铺层厚度,采用进占法及倒退法铺料,推土机平整,并用振动碾静压一遍。(6)布置方格网测点在各试验单元区布置1.5x2m的网格,并在填筑区外设置控制基桩。在各单元的网格测点上以颜色标记和编号,安放水准尺垫,用水准仪测量并记录其初始厚度与相对高程。(7)碾压检测振动碾工作特性参数,如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并作好详细记录。按拟定的碾压行车速度,碾压遍数和加水量进行试验。碾压时,以不错距碾压为宜,振动碾在振动滚筒宽度的同一碾压带上进退碾压,进、退时均应起振各算振压一遍。两条相邻的碾压带连接处,应存在5〜10%的振动滚筒宽度压痕,不应重叠。(8)测量压实沉降值碾压完毕后,按前述方法分别测量各网格测点在碾压前后的相对高程变化,从而计算出每一次试验单元的平均沉降值。£(hi'—hi)平均沉降量^h= ;n平均沉降率「(▽h/H)x100%hi,碾压前各网格测点的相对高程;hi碾压后各网格测点的相对高程;n试验单元内测点数;H试验单元的平均铺层厚度;(9)试验检测在各试区振动碾压6遍、8遍、10遍后分别取样测定压实干密度,含水量、渗透系数及颗粒级配,各试验单元压实密度均以2个试样的平均值为试验值。现场干密度检测,采用挖坑灌水法。垫层料试坑直径不小于最大粒径的4倍,过渡料试坑直径为最大粒径的3~4倍,堆石料试坑直径为坝料最大粒径的2~3倍,最大不超过2.0m,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试验参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和《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进行。在选定的层面上放水平尺,对拟选用试验位置进行找平,确定试坑位置及尺寸,开始挖取试坑,分别称量湿试料质量ml。试坑挖好后将塑料膜铺于试坑内,灌入清水,记录灌水总质量m2,换算出试坑体积v,则试坑湿密度p=m1/v。在利用含水率换算出干密度。含水量检测,采用烘干法称取规定数量进行。颗粒级配从料源地和试坑中分别取出碾压前后的试样,60mm以上的颗粒用钢尺量记其代表粒径,小于60mm的用细颗粒经四分法取样进行室内筛分,最终计算全试样级配组成。现场渗透试样参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的原位渗透试验方法进行。渗透环为套环法,套环内径29.4cm,高30cm。试验时将套环嵌入试体15~20cm,用湿粘土将环下口外侧密封,防止水流向环外。加水后测记渗透速度,当渗透稳定后,在1小时内测记渗入量5~6次,计算平均渗透系数。坝料填料碾压工艺试验检查频次见下表填料类别检查项目取样(检测)次数垫层料干密度3组/层/工况颗粒级配3组/层/工况渗透试验2次/整个试验过渡料/堆石料干密度2组/层/工况颗粒级配2组/层/工况渗透试验2次/整个试验(10)试验结果整理试验资料设专人整理,专家研究分析,及时确定碾压试验所得到的各个参数。根据上述各观测和取样试验值,经整理绘制如下各条关系曲线:以各铺层厚度为参量,绘制压实沉降值与碾压遍数关系曲线;以各铺层厚度为参量,绘制干密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经过计算、绘制孔隙率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绘制各试验单元的填筑石料碾压前后的级配曲线;绘制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压实度与加水量的关系曲线。(11)碾压参数选定: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确定填筑碾压参数及压实方法,并编制试验报告。碾压试验资源配置(1)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见表4表4 碾压试验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挖掘机1~1.6m322装载机ZL5013推土机SD221

4自卸汽车25t65洒水车8T16自行振动碾26T/22T27水泵4寸2(2)投入的土工试验设备见表5表5 土工试验主要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套环直径200cm,高20cm3带法兰盘2套环直径120cm,高20cm3带法兰盘3水位测针34台秤1000kg25台秤500kg26塑料薄膜厚度0.1mm7温度计量程0℃〜50℃58其他水准尺、盛水容器、铲土工具等(3)碾压试验人员配置:工程技术人员:3人;试验室人员:5人;机械工:20人;普工:10人。试验时间试验于2013年8月3日~2013年8月16日期间进行。4试验小组为确保试验顺利进行,特组建试验小组,具体组成如下:组长:李鸣豪(高级工程师) 崔佰奎(工程师)副组长:赵琦(工程师) 朱晓宏(高级技师)成员:祝俊杰兰春龙张多智张宏伟(实验) 岳林(实验)5试验成果试验完成后,10天内提供《神树电站首部枢纽工程碾压验成果报告》

(4)填料堆石区填料采用上游老虎沟料场开挖料、及左右坝肩开挖料,砂砾石区填料采用杂木河河床去除保护层的河卵石,过渡区填料采用上游老虎沟料场开挖料、及左右坝肩开挖料剔除大于以上颗粒作为过渡区填料,垫层料采用左右坝肩开挖料经鄂破系统破碎成粒径小于级配连续的的破碎料作为垫层料填料。填料检测结果如下:土工试验数据统计(上游老虎沟料场及左右坝肩开挖料) 表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试 验 项 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P ( c小于 颗粒含量()最优含水量 ()小于 颗粒含量()土样最大限制颗粒粒径(m超尺寸颗粒含量()土 粒 组 成粒径(m小于分计筛余()累计筛余()工试验数据统计(杂木河上游砂砾石料) 表二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试 验 项 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P ( c小于 颗粒含量()最优含水量 ()小于 颗粒含量()土样最大限制颗粒粒径()超尺寸颗粒含量()土 粒 组 成粒径(m小于分计筛余()累计筛余()土工试验数据统计(左右坝肩开挖料) 表三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试 验 项 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P ( c小于 颗粒含量()最优含水量 ()小于 颗粒含量()土样最大限制颗粒粒径(m超尺寸颗粒含量()土 粒 组 成粒径(m小于分计筛余()累计筛余()土工试验数据统计(破碎垫层料) 表四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试 验 项 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P ( c小于 颗粒含量()最优含水量 ()小于 颗粒含量()土样最大限制颗粒粒径()超尺寸颗粒含量()土 粒 组 成粒径(m小于分计筛余()累计筛余()1、施工准备(1)基底处理由于该试验段为原河床段,地基为砂卵石地基,依据坝址填筑基础面处理设计要求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密实。(2)测量放线按试验大纲要求,对碾压试验场地边线进行放线,放好护桩和水准点,测量基础面高程。(3)施工工艺填料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每层按规定的厚度和检测项目进行填筑和检测,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2)对料场的填料进行取样试验,测定填料的含水量,筛分、击实等指标,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同时做好试验段各种试验数据记录。具体数据附后。(5)整平:填筑完成一层填料后,采用推土机整平,每层进行压实时不断地进行整平,保证均匀一致的平整度。(6)洒水:填料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检测,按要求对填料加水。堆石料加水量10,过渡料加水量10,%垫层料加水量10。%上游料场开挖料、左右坝肩料最佳含水率为4.8,控制4.±82%;杂木河河床砂砾石最佳含水率为5.8,%控制5.±82%。()碾压夯实:压实作业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从一侧向另一侧进退错距碾压,先静压一遍压下凸起块石,后振碾进行碾压。(9)检测:每层填筑压实后,按规定频率和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层施工。、质量控制设计指标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干密度( )渗透系数()垫层料区过渡料区主堆石区砂砾石区次堆石区、检测项目和取样次数序号坝料检查项目检查次数垫层料干密度、颗粒机配次 每层至少一次过渡料干密度、颗粒机配次砂砾石料干密度、颗粒机配次堆石料干密度、颗粒机配次渗透系数按设计要求进行彳佥测。三、碾压试验成果总结1、总述为了确保面板堆石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及填筑施工质量,我试验室于201年38月10日至201年38月24日,在坝体下游侧河滩地段依次进行了坝体堆石区、过渡料区、垫层料区加水和不加水填筑碾压试验。砂砾石区填料碾压试验,试验段尺寸28x30m,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砂砾石区、垫层区、过渡区、堆石区,铺层厚度按照碾压试验拟定的铺土厚度依次进行,堆石区、砂砾石区虚铺厚度依次为90cm、110cm。过渡区虚铺层厚依次为50cm、60cm。垫层区虚铺层厚依次为40cm、50cm。碾压遍数依次为6、8、10遍。(3)摊铺整平坝体填料采用自卸汽车倒车卸料摊铺,推土机整平。为了保证虚铺厚度的均匀、准确,在碾压试验条带两侧边线处插钢筋棍拉线。整平过程中,对局部不平及集料处用人工进行整平,确保填料均匀、平整。(4)整平后的标高测量整平后再次进行标高测量,复核虚铺厚度,并进行调整。测量时采用全站仪恢复控制桩测点位置,以保证各测点是摊铺前所测的各点。(5)碾压控制碾压机械采用 型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碾压顺序从外侧向中间进行,横向接头轮迹重叠不小于 。做到无漏压、无死角、压实均匀。振动压路机运行速度 m(7)压实后标高测量压实完毕后,最后再测量标高一次,记录好数据。测量时要保证所测各点为摊铺前所测的各点。5、试验过程检测数据分析5.各1种填料在不加水时各区铺层厚度及碾压结果5.主1堆.石1区C)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2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 )渗透系数()

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 )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1过.渡2区()过渡区第一层(虚铺 )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 )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 )渗透系数()

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5.1垫.层3料区()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 )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 )渗透系数()

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5.1砂.砾4石区()砂砾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 )渗透系数()

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砂砾石区第一层(虚铺 )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砂砾石区第一层(虚铺 )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砂砾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砂砾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砂砾石区第一层(虚铺)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

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各种填料在不加水时各区铺层厚度及碾压关系曲线主增石区国器90皿辗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线碾压遍数各种填料在不加水时各区铺层厚度及碾压结果.1主堆石区()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振动碾压 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

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c加水量,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c加水量,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压实干密度刚好达到标准要求,考虑碾压试验与实体大坝填筑存在一定的差距,故不选用。()主堆石区第一层(虚铺)c加水量,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2过渡区()过渡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2)过渡区第一层(虚铺5,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

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全部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过渡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5.3垫层料区()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

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垫层料区第一层(虚铺),加水量0振动碾压遍,检测结果如下:检测结果统计表干密度(c渗透系数()设计要求三W

试验结果结果分析:干密度检测3点,1点不符合要求,渗透系数检测2点,全部符合要求各种填料在不加水时各区铺层厚度及碾压关系曲线2:302:282:,262.242.222:20£18主堆石区虚铺9口5遛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骐4 6 8 10碾压遍数主堆石区虚铺9口5遛压遍数与干密度关系曲骐4 6 8 10碾压遍数12.压3实后标高测量压实完毕后,最后再测量标高一次,记录好数据。测量时要保证所测各点为摊铺前所测的各点。6、松铺系数的分析确定根据路基填筑前的基底标高测量、整平后的标高测量和压实完毕后的标高测量,.标1高量测碎石垫层虚铺 填料试验段标高测量表序号测量位置摊铺前()摊铺后压实后右左中右右左中

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平均值55碎石垫层填筑虚铺 填料试验段标高测量表序号测量位置摊铺前()摊铺后压实后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

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平均值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虚铺 填料试验段标高测量表序号测量位置摊铺前()摊铺后压实后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

中右平均值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虚铺 填料试验段标高测量表序号测量位置摊铺前()摊铺后压实后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右左中右平均值6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虚铺 填料试验段标高测量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