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8浙江6月学考)人类对家鸡祖先经过数代的选育,获得了很多家鸡品种,这属于()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C.定向变异 D.生殖隔离答案A2.达尔文认为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是()A.可遗传变异 B.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 D.适应解析达尔文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普遍存在不定向的变异,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并加强,促进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答案C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种群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C.人工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D.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A项正确;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项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C项错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D项错误。答案A4.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aa个体20只,Aa个体50只,AA个体30只,则基因a的频率为 ()A.30% B.35%C.40% D.45%解析由题意可知,AA=30,Aa=50,aa=20,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基因频率=(20×2+50)÷200×100%=45%。答案D5.下列关于进化,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B.抗青霉素细菌的保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生物发生进化可能会产生新物种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A项错误;抗青霉素细菌的保留,是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种群中的不定向的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使抗青霉素的细菌保留下来,淘汰了对青霉素没有抗性的细菌,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错误;生物通过长期进化,随着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最终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即生物发生进化可能会产生新物种,D项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B.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基因型,从而影响基因频率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解析自然选择使得生物个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A项正确。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因此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B项正确。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型,从而影响基因频率,C项错误。自然选择淘汰对个体存活和繁殖不利的性状,有利的性状保留,D项正确。答案C7.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来,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由于长期地理隔离,甲、乙两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基因库间的差异逐渐增大,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答案B二、非选择题8.在一个海岛中,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w和W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分趾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但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进化的方向是由决定的。
(3)海龟是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
。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理由是
。
解析(1)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该海岛中海龟的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分趾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2×0.2×0.8×100%=32%。(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海龟的类型有很多种,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3)(4)海龟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认为海龟发生了进化,但未与原物种个体产生生殖隔离,故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物种。答案(1)基因库32%(2)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自然选择(3)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4)没有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20杭州七县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会改变某种群亲子代之间基因频率的因素是()A.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C.非随机交配 D.遗传漂变解析自然选择会导致部分基因减少,部分基因增加,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A项错误;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等位基因,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项错误;非随机交配不是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C项正确;遗传漂变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之一,D项错误。答案C2.工业革命之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群体中灰色野生型占绝对优势。到了1900年,群体主要由黑色突变型组成,人们称之为工业黑化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B.不能说明黑色突变型桦尺蠖已进化为新物种C.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数目增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环境是造成黑色桦尺蠖取代灰色桦尺蠖的动力解析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A项错误。该过程中没有说明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是否和灰色野生型还能进行交配及是否产生可育后代,所以不能说明黑色突变型桦尺蠖已进化为新物种,B项正确。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数目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项错误。环境是对不同颜色的桦尺蠖进行了选择,而不是造成黑色桦尺蠖取代灰色桦尺蠖的动力,D项错误。答案B3.水稻的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A.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C.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D.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解析F1是YyRr,自交后自然情况下对非糯性和糯性没有明显选择,而自然条件下对不抗病的植株淘汰的率较大,因此Y基因频率基本不变,而R基因频率会逐渐增大。答案A4.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红绿色盲,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红绿色盲,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为()A.7.5% B.6%C.5.6% D.8.1%解析由于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点,所以红绿色盲相关的基因总数是400×2+400=1200,Xb=10×2+12×1+18×1+22×1=72(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这18名正常妇女的基因型是XBXb,22个男性是红绿色盲,其基因型是XbY),所以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Xb)=72/1200×100%=6%。答案B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式,都能引起生物的适应性进化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障碍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可能导致生殖隔离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前提解析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都能引起生物的适应性进化,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地理障碍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差别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生殖隔离,C项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D项错误。答案C6.(2020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3月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间的双向基因迁移引起种群内变异量增大B.自然种群中,个体中存在变异就会发生选择C.环境条件稳定,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变化D.同地物种形成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解析两种群间的双向迁移,会增加个体间的基因交流,引起种群内变异量增大,A项正确;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B项错误;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基因迁移等,因此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C项错误;同地物种形成不一定是渐进的,如多倍体的形成,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7.(2020温州高二上学期期末A)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段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都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子,具有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对某种家鼠进行实验,让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F1如下表。表型有尾无尾F1数量(只)雄家鼠490雌家鼠5151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缺失发生在染色体上,要验证这一结论,可从亲本
家鼠体内获取细胞,进行分析。
(2)小鼠的有尾性状为(填“显性”“隐性”或“无法判断”),本实验亲本家鼠中控制尾有无的相关基因是否随染色体缺失而丢失?(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3)F1中有尾基因的基因频率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让F1雌、雄家鼠随机交配,F2家鼠中有尾∶无尾=。
(4)已知家鼠的短尾对长尾为显性,其基因座位在常染色体上,上述亲本家鼠的该基因座位都是杂合的。让F1雌、雄家鼠随机交配,F2中短尾家鼠占。
解析假设家鼠尾的相关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若基因A所在的染色体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后代雄家鼠中只有有尾个体,没有无尾个体;而雌家鼠中有尾∶无尾=1∶1,说明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上,有缺失的染色体含无尾基因A,正常的染色体含有尾基因a。推测出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父本的基因型是Xa+Y,则F1基因型是XA-Xa+、Xa+Xa+、Xa+Y。(1)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后代雄家鼠中只有有尾个体,没有无尾个体;而雌家鼠中有尾∶无尾=1∶1,即雌性个体∶雄性个体=2∶1,说明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上,有缺失的染色体含无尾基因A,正常的染色体含有尾基因a。可选择无尾雌家鼠体内获取细胞,进行染色体组型或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这一结论。(2)表格数据显示雄性只有有尾,且数量是雌性的一半,说明母本无尾是缺失杂合子,无尾是显性性状,有尾是隐性性状,题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形成缺失杂合子,所以与尾的有无的相关基因仍然存在,没有丢失。(3)通过表格数据可计算出,F1中有尾基因的基因频率为Xa+=×100%=79.8%。已知母本的基因型是XA-Xa+,父本的基因型是Xa+Y,则子代基因型是XA-Xa+、Xa+Xa+、Xa+Y,让F1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的表型及比例为1/4×1/2=1/8XA-Xa+、3/4×1/2=3/8Xa+Xa+、3/4×1/2=3/8Xa+Y,即有尾∶无尾=6∶1。(4)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卫》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印度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豫章师范学院《商务谈判与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库原理及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外出租车合同协议
- 套房对外出租合同协议
- 夜班出租车合同协议模板
- 图纸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园区养护合同协议
- 塑胶件生产合同协议
- 长郡中学小升初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纺纱织造工艺流程培训教材实用课件
- 中美关系新时代52张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 《通达信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读书笔记模板
- 科研诚信问题课件
- 高频电刀之负极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 关于高中班级管理论文
- 21秋国家开放大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
- 东北抗联英雄人物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牡丹江师范学院
- 2023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