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_第1页
我做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_第2页
我做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_第3页
我做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_第4页
我做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教案

章节

第十四课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

课题

教具学具

教科书

课型新授课课时3

多媒体课件

电教设施

知识

了解傅斯年,学习蔡元培先生呕心沥血培育学生品行的君子品格,亲身实

践自由平等思想的大儒精神,推行学术自由不畏强权的改革家气魄。

教教学点

学能力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采用语言描写好侧面烘托法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目培养点

标德育

学习蔡元培先生呕心沥血培育学生品行的君子品格,亲身实践自由平等思

想的大儒精神,推行学术自由不畏强权的改革家气魄。

渗透点

教理解文章重点字词、语句的内容,领悟其深刻含义;了解蔡元培先生人格

重点

学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精神实质。

点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进一步体会蔡元培先生的人格魅力,并向蔡元培先生

难点

难学习。

学法引导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

..word.zl-

.

-

教学内容

更新、补作者傅斯年的生平简介

充、删节

《语文》教师用书

参考资料

其他书籍及网络上丰富的资源

课后体会

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师活动容学生活动内容

..word.zl-

.

-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一定有让你难以忘怀的老师,请回忆一下,

然后和我们分享这些老师的故事吧。3′

(学生谈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正是傅斯年先

生写给他的老师蔡元培先生的。

二、教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XX聊城,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曾学生记录重点的文10′

在北大担任过代理校长,后到XX就任台大校长。学常识。

本文选自他的《傅斯年全集》。

二、蔡元培简介

在他逝世之后,国民党教育部的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

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

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

所以成一代大师欤?”

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能为两个兵戎相见的政党所共同推崇,恰说明了蔡先生有超越

政党见解的巨大人格。

蔡元培(1868.1.11-1940.3.5),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

民,乳名阿培,曾化名蔡振、周子余。XXXX山阴县(今XX

县)人,原籍XXXX。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

任教育总长,大学校长,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40年3月5

日病逝于XX。

蔡元培之父蔡光普以经营钱庄为业,为人温柔敦厚,其母周氏

“贤德而能”,坚强刚毅。蔡元培早年丧父(1878年,蔡元培

11岁),在母亲周氏和叔叔、舅舅的抚育之下长大成人。

蔡元培17岁中秀才,18岁在家乡设馆教书,光绪十五年(1889)

中举人。

1892年补殿试,为进士及弟,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翰林

院编修,进入朝廷的“储才之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蔡元培对做官不感兴趣,并在寓所写下“都无做官意,唯有

读书声”的人生箴言,借助翰林院所藏图书,大量阅读中国传

统的经史子集,大量涉猎西学,成为一位中西兼学的饱学之士。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潜心研究日语、西学,竭力寻求

..word.zl-

.

-

救国安邦之道。

1898年积极支持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深感

清廷已“无可希望”,从此断然弃官南下,回到XX,任中西学

堂监督,从事教育。

1902年与章太炎等人在XX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同

年,创办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思想从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走

向孙XX的XX革命路线。

1907年赴德留学,先在柏林习德语,后到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

心理学,在世界文明研究所研究世界文明,深受尼采唯心主义

哲学影响,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对他日后改造大学,形成独具特

色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912年XX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发表《对于

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

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6年回国,1917年出任大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自由主义思想对北大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1927年正式辞去大学校长一职,参加国民党XX政府,先后任

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

1940年病逝于XX,享年73岁,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三次婚姻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经历了

3次婚姻,这3次婚姻正好印证了蔡元培一生思想的变革,也

印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第一次婚姻

父母之命性格不合婚礼之前从未见面1889年,蔡

元培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蔡元培的第一次婚姻,可以

说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此时的蔡元培在

婚礼之前甚至从来没有和王昭见过面。王昭有洁癖,而且花钱

极节省,但蔡元培却生性豪放、不拘小节,他更有大男子主义,

常常要求王昭在所有事情上对他无条件服从,两人婚后经常发

生口角。1900年,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蔡元培开始重新思考

女权的定义,他写出了《夫妻公约》,重新调整与妻子王昭的

关系,这对结婚十多年的夫妻逐步互相理解、修复感情的裂痕。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王昭因病离开了人世。

第二次婚姻

蔡元培和黄仲玉及子女王昭去世的时候蔡元培刚满

33岁,在江浙一带的知识界已经颇有名气了,来他家里

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蔡元培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人,磨浓墨、

铺素笺,挥毫写下了一X征婚启事贴在书房的墙壁上。他提出

..word.zl-

.

-

了五个条件:第一是不缠足的女性;第二是识字的;第三是男

子不得娶妾、不能娶姨太太;第四,如果丈夫先死那么妻子可

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消息传开来,媒人们顿时

一个个退避三舍。也许是姻缘天定,蔡元培在XX办学

的时候,有一天在朋友家看到一幅工笔画,线条秀丽、题字极

有功底。他一打听,作者是XX名士黄尔轩的女儿黄世振,又

名仲玉。黄仲玉出身书香门第,不但没有缠足,而且识字又精

通书画、孝敬父母,完全符合蔡元培的择偶标准,于是他请朋

友从中撮合。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XX举办了他一生中的第

二次婚礼。这次婚礼中西合璧。蔡元培用红幛缀成“孔子”二

字,代替悬挂三星画轴的传统,以开演说会的形式代替闹洞房。

19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开始了4年海外留学的生活。

在德4年,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由最初的大男

子主义思想,转变成为寻求妇女平等权利的斗士,他的第二位

夫人黄仲玉可谓对此作用不小。1920年年底,蔡元培由

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就在这期间,黄仲玉去世了。

第三次婚姻

相差22岁的师生恋在蔡元培54岁时,时任北大校

长的他决定续娶,他再次提出自己的条件:一、本人具备相当

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

这时一个名叫周峻的女孩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周峻是蔡元培

先生原来在XX成立的爱国女校的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对蔡元

培先生一直抱有一种敬佩与热爱的情感,她一直到33岁还没

有结婚,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难以想象的。蔡元培和周峻两人年

龄相差22岁。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XX留园举

行了隆重的婚礼。婚后第十天,蔡元培和周峻携子女赴欧洲

学习。周峻在相夫教子之余攻读西洋美术课程,她把对蔡元培

的爱倾注在她的作品———《蔡元培半身像》中。而蔡元培则

在上面题诗一首“唯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1940

年3月5日,也就是离周峻50岁生日还差两天的时候,蔡元

培在XX因病逝世。

15′

改革大学

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这是蔡元培在1912

年担任教育总长时就强调过的。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

学生把大学当作做官发财的阶梯,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

因”。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

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1.改变学生的观念

..word.zl-

.

-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

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

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蔡元培指出:“大学者,研究

高深学问者也。”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

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以

后蔡元培每年在学生开学的时候都要将此重申一遍,1918年他

更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

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

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把

大学建成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保证。蔡元培认为要打破北大的

旧习惯,不仅在改变学生的观念,还应“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

教员着手”。他在教师聘任上采取的是“学诣”第一的原则,

认为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

的学者,则不管他的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应加以

聘任。根据这一原则对大学教师队伍进行充实和整顿,一方面

延请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大学任教,一方面辞掉

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梁漱溟投考北大落选,但曾在《东

方杂志》上发表过《究元决疑论》,对佛学有独到见解,引起

学术界注意,为蔡元培所赏识,被聘为大学的印度哲学教席,学生对文章的分析

这可以作为北大聘人不拘资历的典型例子。经过整顿,北大教进行适当的记录

师明显表现出平均年龄轻,富于学术活力的特点。根据1918

年统计,217个教员中,90个教授,教授平均年龄30来岁,对

其中76人的统计显示,50岁以上6人,35岁以下43人,像胡

适、X半农等被聘为教授时仅二十六七岁。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是要创新知

识,推动学术的进步。为了从机构设置上有利于学术研究,蔡

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

至1919年底,北大已先后成立文科、理科、法科和地质学研

究所。1922年成立的国学研究所,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国学研究

人才,其研究成果也斐然可观。蔡元培还十分注意丰富图书馆

藏,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针对北大图书馆新书偏少,他任校

长后第一次公开讲话中就强调将来要“筹集款项,多购新书”,

以“供学生之参考”。以后李大钊执掌北大图书馆,各类图书

特别是介绍新思想、新学术的图书得到了充实。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在将北大导向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

..word.zl-

.

-

中提倡道德修养。他上任伊始即告诫学生要砥砺德行,敬爱师

长。针对老北大缺乏高尚的娱乐和自动的组织,学生不得不于

学校以外寻求不正当消遣的情况,他倡导成立了各种体育会、

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演剧会等,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

对于教师,蔡元培历来以学识为重,认为个人的品行应由自己

负责,学校不宜多加干涉。但是对于那些即使富有学术声誉,

但私生活糜烂,甚至诱引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也坚决解聘。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

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

纷呈的局面。如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

的著名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

X半农、沈尹默等,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如黄

侃、X师培、黄节、辜鸿铭、X适、陈汉章等。在政治倾向上,

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X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

思主义、三XX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当时

的北大,《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百家争

鸣,盛极一时。

三、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揭帖(tiě)匿名(nì)编辑(biān)(jí)沉沦

之渐(lún)(jiān)学生初读文章,解决10′

遗孽(niè)可觏(gòu)渣滓(zhā)(zǐ)恫吓生字词。

(dòng)(hè)

殁(mò)狼藉(jí)稀糟(zāo)郡县(j

ùn)罔顾(wǎng)

2.解释下列词语

僚属:旧时指下属的官吏。文中是下属的意思。

揭帖:旧时指X贴的启事(多指私人的)。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肆口:由着自己的性子(说)。

陈告:陈述,陈诉。

恫吓:威吓,吓唬。

谋客:出谋献计的人。

遗孽:文中指残余的坏分子或恶势力。

标揭:显明。

寄象:寄托的物象。

..word.zl-

.

-

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痛:彻底;非:错误。

沉沦之渐:沉沦,罪恶的、痛苦的境界。渐,浸,沾染。

词近旨远:话说得浅显,而含义却很深远。

似是而非: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

不欺暗室:呆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为非作歹。欺,昧心。

四、文章解析

1、傅斯年为何敬仰蔡元培先生?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明确:(其敬仰之处,文章结尾以两句话点明:蔡先生实在代

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

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此两种伟大文化,具其一己难,5′

兼备尤不可觏。文章所写蔡元培的事迹中,这个主题贯穿始终)

2、文中我所敬仰的蔡元培是怎样一个人,试作概括。

明确:(课文是从两大方面来写蔡元培的,即待人和接物。待

人方面写他宽以容众,严词责人;接物方面写他能恕能严。)

一、他是这样一个人

(一)阅读课文,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写蔡元培的几件事,分

别加以复述。

共写了四件事。阅读课文,小组讨10′

待人上:三件事。论,从文中找出写蔡

第一件事:写先生谴责匿名揭帖“讨伐”同学的行为。元培的几件事,分别

第二件事:写先生批评阻止性情荒谬的学生前来拜访的建议。加以复述。

第三件事:写先生斥责“我”信口开河驱除“西洋鬼子”。

接物上:一件事。

拒绝辞退思想激进的陈独秀、胡适二人。

(二)再次阅读课文,小组讨论,仔细品味与我有关的几件事,

完成下表。

三件小先生的先生的理先生的人格我得到的教阅读课文,小组讨

事主X由魅力益论,从文中找出写蔡20′

匿名揭方法不正宽而有度的从此做事,元培的几件事,分别

不合做

帖“讨当教育家风范决不匿名,加以复述。

人的道

伐”同品行不磊光明磊落的决不推自己

学落君子品行责任

阻止性待人应以发展眼光要以圣言引

《论语》

情荒谬宽,多看学生;言领行动,心

上的几句

的学生看优点行一致,胸口一致,宽

前来拜既往不襟开阔以待人

..word.zl-

.

-

访咎

尊崇自由平

“我”

等博爱思

信口开夸夸其

除非你作想,实践儒不要夸夸其

河驱除谈要不

大将家“己所不谈

“西洋得

欲,勿施于

鬼子”

人”精神

(教师详细分析第一件事情,学生尝试分析第二、三件事,得

出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小结:

这三件都写的是蔡元培与学生的关系,从中能看出蔡元培怎样

的教育态度?怎样的待人原则?

明确: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

如何词近而旨远的,并且受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明确:宽以容众,严词责人

资料理解:

1、那时候的柏林,因为大学水平高,也因为消费水平低,

中国人云集于此,甚至英美等地的中国留学生也纷纷前来。比

如,朱家骅、陈寅恪、赵元任、毛子水、姚从吾、俞大维、徐

志摩、金岳霖、周炳琳、段锡鹏等等。傅斯年和他的密友罗家

伦也在其中。真可谓群贤毕至,蔚盛一时。有一次,老校长蔡

元培来到了德国,各方人物咸来问候。傅斯年和罗家伦等同游

波茨坦的无愁宫。行经一处房间时,傅斯年沉迷于欣赏伏尔泰15′

的雕像,因此落后了。人们把他找回人群后,蔡元培问罗家伦

说傅在看什么呢?罗家伦信口胡诌道:"孟真(傅斯年)对伏

尔泰深深鞠一躬,口中念念有词,原来是李义山的'词客有灵应

识我,霸主无才应怜君'。"傅斯年气得要上前来揍罗家伦,罗

家伦笑着躲到了蔡元培边上,蔡元培也不禁失笑,这一笑,傅

斯年骨子里的幽默就恢复过来了,众人哈哈大笑。

2、怎样理解“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引此话来表明其处世观————看别人的进步而不纠结于

人的过去。这一点可见先生的高见卓识,亦可见先生对儒家思

想的亲身实践。

互乡难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

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跟他们交谈,一个互乡的少年却得

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疑惑。孔子说:“我只赞许他

的进步,而不赞许他的退步,这样做有哪点过分呢!人家已经

..word.zl-

.

-

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抓住

不放。”

孔子的教育平等主X在于他的“有教无类”,他的“自行束修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仅如此,还囊括那些知错能改、知

错想改的人,当然对于这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互乡之人自然

也不再话下,虽然可能面临着弟子们的不解,社会人的疑惑,

但对于孔子而言,是绝不会因为舆论而放弃任何一次广施教育

的机会。孔子的教育智慧不仅在此,更重要的就是他的“人洁

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我想这就如同我们的积极

教育,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与其进,不与其退”。

如果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片土壤的话,你播种了智慧的种

子,杂草便无处丛生。

我们常常讲要“以学生为本”,其实根本所在就是尊重,尊重

学生的特点,尊重他的优点,尊重他的性格,包括尊重他的缺

点。孔子与子夏的故事里,也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跟孔

子学语言修辞的子夏,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吝啬。知生莫如师,

孔子深知子夏这一毛病,于是就刻意为他遮掩。一次孔子出门,

碰上下雨,而子夏有伞,孔子却不去向子夏借伞,孔子说:“子

夏有这个小毛病,若向他接伞,借,他心里不痛快;不借,不

是把他的缺点暴露给众人了吗?如果能掩盖别人的缺点,我淋

点雨算什么呢?”

忙于纠错的教育是忙碌的,辛苦的,有时甚至是心酸的,因为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是无法避免的,纠正是赶不上的。如

果能够避免,如果能够让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也许那些

错误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或者只是孩子成长时的一点点噪音,

不会影响那和谐的跳动音律了。

3、怎样理解先生斥责“我”信口开河驱除“西洋鬼子”的“不

耐烦”和“声色俱厉”?

明确:对于一向中正平和,很少板脸的蔡元培先生而言,这个

责备是非常严厉的。作者信口开河的话————“我们国家整

好了,不特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

彝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

外,都要‘郡县之’。”——————

是一个弱国小民自欺欺人异想天开的傻话,这番话也折射出可

怕的民族沙文主义思想————极端的不合理的爱国主义,由

于对自己民族的过分热爱,导致对他民族怀有恶意和仇恨,是

一种偏激的情绪,蔡元培先生一声棒喝,其意不仅纠正作者信

口开河的轻率,且批评了这种民族沙文主义思想,这在当时中

国思想界是极其罕见的,既体现了先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word.zl-

.

-

的儒家修养,也体现其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精神。

(三)他是这样一个人接物上:一件事。

拒绝辞退思想激进的陈独秀、胡适二人。

1、仔细阅读11、12节,思考:

⑴蔡元培为什么拒绝辞退思想激进的陈独秀、胡适二人?

⑵这件事表现了蔡元培怎样的精神?师生共同讨论答案。15′

⑶由这件事,能看出蔡元培接物上什么原则?

明确:

⑴______是为了坚持他所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先

进办学理念。

⑵————表现了蔡元培先生坚持实践先进办学理念,不畏强

权、勇于担当的大无畏性格。

⑶————在大事上丝毫不苟,临危不惧,能“严”。

2、文中还有哪一节是写蔡元培的接物原则的?

————10节,写先生一如君子,总是相信善良,能“恕”。

难句理解:

⑴说说“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

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句中“滥”有何含义?“高

深的理想”的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回答。15′

明确:“滥”表面上似乎是老好人,任何人犯错,任何错事都

不予追究,相信人的品质都是美好的,但这深层却是先生尊重

人权,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思想、“仁者爱人”

的“恕”的精神的体现。这就是先生身上“高深理想的体现”。

既得西方先进文化“自由平等博爱”之精髓,又体现中国儒家

仁者爱人的“恕”的精神。

⑵怎样理解“君子可以欺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合情合理地相信别人,不仅是仁者,也不失为智者。他在被小

人欺骗之前,已然站在小人无法企及的高处。

用合情合理的谎话欺骗别人,不仅是佞者,还是愚者。他在损

害别人之前,自己先自堕落。

君子不怀疑正当的东西,不质疑合情合理的东西——因为,维

护一个社会基本的信任底线,比防范受骗还要重要。

3、至此,由待人接物两方面,你能说说蔡元培是怎样的一个

人吗?

..word.zl-

.

-

______通过对蔡元培的几件典型事件的介绍,表现了蔡元培

先生对待学生、下属严中有爱,对待大事小情能恕能严的品格。

二、他为什么是这样的人?也就是我们敬仰先生的原因是什

么?从文中哪里可以找到?

明确: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

融汇中西方文化精粹

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三、仔细推敲文中讲述的三件小事,是否都体现出蔡先生代表

的两种伟大的文化?分别都是怎样的文化?

匿名揭帖,讨伐同学:不欺暗室;博爱5′

阻止拜访先生:待人以宽,既往不咎;发展的眼光看人,博爱

“我”信口开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由平等博爱

四、写作思路

课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以能为先生写传为荣,表达对蔡先生的敬仰之

情。学生讨论回答。15′

第二部分(2—9)叙述蔡元培先生严词责人的三件小事。

第三部分(10)澄清世间对蔡元培先生接物“滥”的原因,剖

析其行为深处的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11、12)写蔡元培先生临大事而不苟的勇气魄力。

第五部分(13)画龙点睛地指出蔡元培先生伟大人格中蕴含的

两种伟大文化,并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