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1页
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2页
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3页
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4页
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Summary: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80例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病例选取时段介于2019年3月-2021年5月,对其行规范分组操作(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颌骨囊肿刮治术,观察组予以开窗减压术治疗;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和评价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围术期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2)与对照组临床疗效(8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呈较高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3)术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率、术后囊腔密度较高,囊腔缩小体积较大(P<0.05)。(4)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与常规颌骨囊肿刮治术相比,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继而促使其尽快康复。Keys:开窗减压术;颌骨囊肿刮治术;口腔颌面部;骨囊肿;临床疗效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成为临床常见疾病,而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从病症类型来分析,口腔颌面部骨囊肿以良性巨大囊肿居多,会严重压迫上颌骨或下颌骨,且会造成明显的牙缺损情况,继而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1]。口腔颌面部骨囊肿发病早期,患者并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出现,所以极易被忽视;而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又将其分为小型囊肿、中型囊肿以及大型囊肿,面积分别在0.5-1.5cm、1.6-4.0cm以及>4.0cm;实际治疗过程中,不同体积大小的囊肿,在治疗方式上面会有直接差异。应用刮治术治疗大型囊肿并没有理想效果,且治疗区域的骨质再生速度比较缓慢,因此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继而对患者的咀嚼功能产生直接影响[2]。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微创手术逐渐被临床用于大型颌面部骨囊肿的治疗中,为探究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的可行性,特做本研究。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方式纳入我院80例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病例选取时段介于2019年3月-2021年5月,对其行规范分组操作(每组40例);对照组:男、女分别有22、18例,年龄28-75(51.59±6.56)岁;病程2-5(3.51±1.25)年。观察组:男、女分别有17、23例,年龄29-75(51.46±6.22)岁;病程2.5-5(3.89±1.33)年。本研究组间信息对比无差异(P>0.05)。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无感染征象、中毒症状;(3)确诊为口腔颌面部骨囊肿;(4)临床检查证实,患者囊肿最小直径>3.5cm;(5)生命体征稳定;(6)此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7)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知情同意书自愿签署。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平稳者;(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凝血功能障碍;(4)严重传染病;(5)治疗依从性较差;(6)无临床配合能力。1.3治疗方法对照组: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入室且完成麻醉后,将患者牙龈瓣翻开,确保骨面充分暴露,在骨质最薄处开窗口,将囊腔内容物取出,对病变组织进行刮除;若患者牙根已经出现受损情况,需在手术治疗前便开始根管治疗,手术治疗中,截取牙根并灼烧根尖,但需保护好牙槽神经血管束;若患者病变范围较大,可放置碘仿纱条、关闭窗口,手术治疗完成后1周左右可间断抽出碘仿纱条,并对纱条进行更换。观察组:开窗减压术治疗:开窗减压术一般需要通常分两次进行手术,第1次需要开窗进行减压。接待患者入室后,给予局部麻醉处理,将开窗范围控制在1cm2左右,同时还需将黏骨膜去除至囊腔,上述操作完成后,根据患者实际大小制定塞子。后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叮嘱其按时来院接受囊腔冲洗处理,每周1次;直至患者被压迫吸收的骨质颌骨恢复后安排其接受第二次开窗减压术。手术方法基本相同于对照组,但需采取全身麻醉方案,且减压操作的处理,主要在于缩小囊肿、恢复骨质。1.4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主要观察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3]:显效判定标准:与术前相比,手术治疗后完全摘除患者的颌骨囊肿,且术后患者身心恢复较好。有效判定标准:与术前相比,手术治疗后患者颌骨囊肿仍有残留,术后恢复效果一般。手术治疗后并未完全摘除患者的颌骨囊肿,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差视为无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评价牙齿缺损、下槽牙神经损伤以及骨质缺损。手术前后囊腔缩小体积、囊腔缩小范围、囊腔密度。术后生活质量[4]:用SF-36问卷评价(分值0-100分),评分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高。1.5统计学内容本研究所产生数据均录入SPSS24.0统计学软件展开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可通过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对比以χ2检验,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2、结果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对照组围术期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组别手术耗时(min)

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n=40)38.56±4.3332.36±5.565.15±1.36对照组(n=40)45.36±5.4565.22±6.337.45±1.44t6.17824.6677.344PP<0.05P<0.05P<0.052.2临床疗效与对照组临床疗效(82.50%)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呈较高显示(P<0.05)。见表2。表2:临床疗效[n(%)]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n=40)2613139(97.50)对照组(n=40)1716733(82.50)x2------5.000P------P<0.05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3。表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组别牙齿缺损下槽牙神经损伤骨质缺损总发生率观察组(n=40)1001(2.50)对照组(n=40)3227(17.50)x2------5.000P------P<0.052.4手术前后囊腔缩小体积、囊腔缩小范围、囊腔密度术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囊腔缩小率、术后囊腔密度较高,囊腔缩小体积较大(P<0.05)。见表4。表4:手术前后囊腔缩小体积、囊腔缩小范围、囊腔密度组别囊腔缩小率(%)囊腔缩小体积(mm3)术后囊腔密度(g/m2)时间术前术后术前术后术前术后观察组(n=40)60.23±5.3383.63±12.5833.23±2.2551.56±8.560.25±0.110.52±0.33对照组(n=40)60.25±5.4575.41±10.4533.52±2.3645.23±5.330.22±0.100.36±0.25t0.0163.1780.5623.9701.2762.444PP>0.05P<0.05P>0.05P<0.05P>0.05P<0.052.5术后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P<0.05)。见表5。表5:术后生活质量组别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观察组n=4080.21±3.2577.85±3.1682.11±3.3165.33±3.2372.53±2.5566.51±2.1475.25±2.2285.13±2.53对照组n=4075.52±3.3475.52±2.2480.33±1.1560.54±2.3170.11±2.1362.51±2.3273.31±2.4882.55±2.15t6.3643.8043.2127.6284.6068.0153.6864.914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3、讨论在临床中,颌骨囊性病变属于常见与多发病,而疾病发生早期阶段,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直至患者感受到明显不适时,其颌骨已被大幅度的破坏。临床对颌骨囊性病变发生原因进行了研究:(1)增生的上皮细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并产生液体,促使囊腔渗透压异常升高,继而导致颌骨出现膨胀性增长;(2)不良刺激因素会导致颌骨内上皮坏死而形成囊腔[5];(3)囊内容物会在邻近骨质吸收中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国口腔颌骨囊肿病症每年患病率越来越多,而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一旦发展至中晚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咀嚼功能、严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颌骨囊性病变多以手术为主,截骨术的实施,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创伤,所以患者的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较多,因此患者对该术式的接收度并不高[6]。与颌骨囊肿刮治术相较,开窗减压术是优质且典型的微创术式,开窗处理囊肿,可减小囊内压力和渗透压,确保囊内压力由正电位逐渐转变为负电位,继而加速骨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围术期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提示,释放颌骨内异常压力是囊肿刮治术、开窗减压术的共同之处,但与囊肿刮治术相比,开窗减压术的实施,可消除局部刺激因素、避免损坏骨组织,继而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7]。与对照组临床疗效(8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呈较高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证实了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的效果及价值。提示,传统的颌骨囊肿刮治术虽能清除囊肿,但手术操作面积较大且手术耗时较长,无形中加大了手术风险,更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而随着临床微创医学的发展和完善,开窗减压术逐渐被临床用于治疗口腔颌骨囊肿病症。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临床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确定切口大小,因此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直至囊肿缩小后行二次手术治疗,可有效摘除囊肿并达到预期的囊肿切除治疗效果[8]。术后与对照组生活质量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P<0.05)。提示,开窗减压术操作的最后,会有医护人员冲洗患者的囊腔,该操作的实施不仅可以保证囊腔的干净和清洁,还能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从整体效果来将,可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将开窗减压术用于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价值,不仅可提高手术疗效,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本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本研究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样本少、时间短,所以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会增加样本数、延长研究时间,继而深入分析口腔颌面部骨囊肿患者行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Reference[1]陈博,郭传波,张斌.开窗减压术在口腔颌面部骨囊肿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15):22-24.[2]高丽梅,刘璐,崔麦芹,等.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青少年大型下颌骨囊肿的临床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1,35(1):23-25,36.[3]崔言军,成刚,王明杰,等.开窗减压术联合硅橡胶囊肿塞治疗巨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44(4):315-316.[4]林俊才,刘清华,蓝建灵.手术切除术、开窗减压术两种治疗方法对儿童颌骨囊肿的效果比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0,40(1):62-64.[5]刘一秀,瞿杨,李真华,等.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及自体牙骨粉植入在治疗颌骨较大囊肿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0,38(4):464-4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