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总五篇_第1页
语文教案汇总五篇_第2页
语文教案汇总五篇_第3页
语文教案汇总五篇_第4页
语文教案汇总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memberwhatshouldberemembered,andforgetwhatshouldbeforgotte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语文教案汇总五篇

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记记,读读写写,巩固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识,

自主积累词语。

2、温习、回顾《酸枣情》的倒叙手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倒

叙写法的作用。

3、通过“咬文嚼字”了解人们对月亮的不同称谓,鼓励学

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研究,了解更多的有关月亮的知识。

4、自主阅读短文《走月亮》,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

5、开展一次介绍中秋节的语文生活,让学生《难忘的中秋

节》为题进行习作练习,要求写出活动的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

实感。

教学重点:

巩固积累词语;掌握理清__条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习作,围绕一个主题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⑴、“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词语: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都是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读

音都很容易读错。

3、自我检查掌握程度,用横线标出你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

4、指名说自己不太确定读音的词语,同学帮助正音。(将

错误频率较高的字注上拼音反复识记。)

5、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⑵、“读一读,写一写”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听写词语。对照书本检查,将不会默写的生字在课桌上

书空。

二、金钥匙。

1、出示内容:

2、指名读。

3、引导理解倒叙写法的作用。

4、思考:这片钥匙有什么作用?你还读过或看过倒叙守法

的运用吗?(鼓励孩子们联想到电视剧或其他书籍中的倒叙手

法。)

三、咬文嚼字。

1、自由读文。

2、指名说:人们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称谓。

3、古诗赏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其中把月亮的称谓是什么?

4、拓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

月亮还有什么其它的美称。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述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归纳本单元教材的主题。

——享受亲情

二、自主阅读。

1、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阅读短文《走

月亮》,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说一说:读文后,你们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画面一: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空中,柔和的月光照亮了一个依山傍

水的小村庄。

画面二:

一个和妈妈手牵手伴着月光在村子里散步的小男孩。

3、质疑:“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

的果香走月亮。“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再读短文。

4、集体反馈。

5、哪些句子体现了“我”和妈妈之间的浓浓的亲情,请找

出来,反复朗读

6、读一读阅读提示,品悟文法。

三、小结。

第三、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中秋节到了,中秋节的情景你一定爱记忆犹新吧。

2、谈谈有史以来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中秋节。

二、口语交际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可以说一说自己最难忘的一个中秋节,要求说出过中秋节的

过程;可以背诵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可以将有关中秋节的传

说故事;还可以介绍当地的一些过中秋节的风俗人情。

2、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听后可以质疑,并请求主人解疑。

二、习作。

1、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但是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都写在

一篇作文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没有重点)

2、习作要求:

①自行选择描写的对象,可以口语交际的经过,也可以写有

关中秋节的某个侧面。

②如果是记叙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不仅要写出活动的经过,

还要进行适当的场面描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写事情的时候,也要写到人,通过人们的言行、表情写出

他们在节日里的心情、感受。

④可以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互相启发,然后再写。

3、学生作文。

4、指导修改。

5、誊写在作文本上。

语文教案篇2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读写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干、漂),认识

牛字旁、革字旁和户字旁,学会这些偏旁的写法;读写30个词

语,部分词语会运用,能用“多么”“喜欢”等词语写句子。

2、会根据问题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初步认识同一个意思可

以有不同的说法,听写根据课文意思编写的句子。

3、能看懂图意,用一段连贯的话,说清楚几幅图的意思。

4、会背诵课文《多有趣的地方》《我喜欢》。

5、初步懂得爱劳动、会做事才算长大了,懂得集体的力量

大,初步养成上学不迟到的习惯。

1、《多有趣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牛字旁;读写8个词语,能用“有

趣”“活泼”“愉快”写句子。

2、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写句子,能把“这是多么有趣

的地方”的意思补充具体,能用“不是……却有……”句式说话。

3、理解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初步培养对小鱼、

花草树木喜爱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句

子训练:什么是多么有趣的什么。

教学难点:牛字旁的书写,初步理解生物角与自然景物的联

系与区别,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牛字旁,学会它

的写法。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有趣的地方”,说说见到过那些有趣的地方?

今天课文介绍了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学字词,读通课文。

先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拼拼音节,读准字音。

想个办法,记住字形。

给课文标段,划带生字的词和新词。

3、检查字词

哪几个字要提醒小朋友:迎、轻

认读生字词

4、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分段读课文,有趣的地方指什么?

看图说说,生物角里有什么?引导按方位说。还能分动物和

植物两部分说说生物角里有什么?

再读读课文。

5、书写指导

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学?引导学生用熟字

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趣、物、摇、迎。认识牛字旁。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3、仿效例句,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字词。

卡片认读生字。

看拼音写字。

卡片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这个有趣的地方指什么?齐读第一段。

这句话告诉我们红领巾生物角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取名为

“红领巾生物角”?

少先队员自己布置这个生物角,多高兴呀!要读出高兴的语

气。

(2)学习第二段

鱼儿应该生活在江河里,而现在教室里也有鱼了,用却表示

转折。为什么会有活泼可爱的小鱼?

看图说说小鱼的样子,理解游、摇、吹。

出示句子,读读这一句话,体会小鱼的活泼可爱,并学做可

爱的小鱼,做动作读读这句话。

为什么课文中用一个瞧,而不用看?

连起来读读课文第2段。

(3)学习第三段

自由度第三段,看看与第二段的相同之处。说说你从这一段

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生物角不是山林,却有花有树还有小草。花儿开

放,小树迎着风儿摇。迎换词理解。

指导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段

这指哪里?从哪些地方感到有趣?看看标点,读好这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进行句式训练。

2、朗读、背诵课文,初步培养观察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生字,口头扩词:快、物。

(2)出示作业5:

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完成作业,反馈。

(3)卡片认读词语。

愉快:小鱼在水里摇着尾巴……

出示句子读一读,再换词序说一说。

2、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

拿几段具体写出了生物角的有趣?读读背背课文。

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

我们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就会看到更多有趣而奇怪的动

物、植物,增长更多的知识。

(3)背诵课文

3、指导课堂作业

出示:小鱼/在水里/愉快的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句是:谁/在什么地方/愉快的干什么/怎样愉快的游。

看图说说。

4、课堂作业最后一题

指导伉俪句,并看图,拥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完成课堂作业。

附:板书

1、多有趣的地方

红领巾生物角

不是江河却小鱼

不是山林却花、树、小草

多么有趣的`地方!

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

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__,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

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

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

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

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__,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

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

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

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课件,图片

语文教案篇4

一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一就的句式,会用帮助造句。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

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学习默读课文;会用帮助造句。

三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复述课文;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里的

字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

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四教学准备:

《宝莲灯》的碟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

6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真观看动画片《宝莲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表达的

是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要观看一部动画片

《宝莲灯》,讲的是一个男孩练好武功解救母亲的故事。

2提出观看要求:观看时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议论。3

学生观看《宝莲灯》

二《宝莲灯》就是按照《劈山救母》这篇课文改编的,回去

熟读《劈山救母》(一)(二)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学会《劈

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今天,我们在

来学习由《宝莲灯》改编的课文《劈山救母》。这个故事比较长,

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部分。

二齐读课题,学习题中生字。

三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齐读课文。

4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一)这篇

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是怎么习武练功

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

四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劈山救母》(一)中的词语

二默读课文,思考每段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沉香没有见到妈妈

听爸爸说妈妈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压华山

习武练功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

练就一身武艺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自由练说

2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见课文练习4)

2照样子,用一就的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

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继续学习《劈山救母》的第二部分

二读课文,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

心。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齐读课文。

4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二)这篇

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过高山跨过身涧野果充饥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亲的?

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学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六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会用帮助造句。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课文,指名说说每段主要讲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

书:

救母心切

厉尽千心万苦:

翻过高山跨过深涧野果充饥泉水解渴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

沉香仙人送神斧

帮助他打败二郎神

劈山救母举起劈去

一声巨响劈成两半

重见天日扑进怀抱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自由练说

2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见课文后练习四)

2用帮助造句,先口述,再写下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了高山()了仙人

()了深涧()了二郎神

()了血泡()了天日

()了血痕()了怀抱

4完成语文练习册

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

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

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

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

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

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

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

2、学习会写字

“暮、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

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

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

6)(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

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

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

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

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9)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

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

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

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10)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

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

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

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

上的一首诗。

(板书:《题西林壁》)(课件出示12)

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

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课件出示13)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缘、降、骚、逊、输”(课件出示14)

“降”和“逊”是翘舌音。

2、学习生字

“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课件出示15)

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

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缘”书写时

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

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

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窄。

3、理解题意

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

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课

件出示16)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

一生坎坷,屡遭贬谪。__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

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

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

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课件出示17)(教师板书:横

岭侧峰)(教师板书:变幻莫测)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课件出示18)(教师板书:远近

高低)(教师板书:千姿百态)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

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教师板

书:从不同角度观察)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

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课

件出示19)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

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

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

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

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

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

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

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

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

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

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

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__者迷,

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

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

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__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学习古诗《雪梅》

(一)看图片、赏雪梅(课件出示20)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

来静静地欣赏。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

吗?

生答:梅花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

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

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教师板书:《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课件出示21)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课件出示22)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去掉拼音指名读。

6、当小老师领读。

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

师: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

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__。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

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指名说)

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香(教

师板书:雪白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

长(教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

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课件出示23)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2、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

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

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

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24)

4、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

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

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

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

吗?

五、作业(课件出示25)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两句诗的意思。【篇三】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

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

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

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

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

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

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

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

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

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

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

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

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

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

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

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

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

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

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

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

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

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

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

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

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

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