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脑的治疗的学习课件_第1页
结脑的治疗的学习课件_第2页
结脑的治疗的学习课件_第3页
结脑的治疗的学习课件_第4页
结脑的治疗的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脑的治疗的学习课件第1页/共22页1抗结核药发展史2结脑的基础治疗3结脑的辅助治疗4结脑并发症的治疗5抗结核药物治疗进展第2页/共22页

结核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据资料显示,结核病的初始耐药率为28.1%,继发耐药率为41.1%。因此,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3页/共22页抗结核药发展史

20世纪40年代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

对氨水杨酸(PAS)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

异烟肼(INH)的发现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于是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INH+PAS,疗程18个月~2年

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PZA)的重新认识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

第4页/共22页AntituberculousdrugsFirst-lineagents:

Isoniazid(INH,异烟肼)Rifampin(利福平)Pyrazinamide(吡嗪酰胺)Ethambutol(乙胺丁醇)Streptomycin(链霉素)

第5页/共22页antituberculousdrugsSecond-lineagents:

Para-aminosalicylic(对氨水杨酸)Ethionamide(乙硫异烟胺)Amikacin(阿米卡星)Capreomycin(卷曲霉素)Fluoroquinolones(氟喹酮类)第6页/共22页基础治疗

结脑传统疗法--联合化疗强化期

巩固期

疗程2~3月 9~10月药物杀菌药 杀菌、抑菌药(H、R、S、E) (H、E)

第7页/共22页辅助治疗脱水降颅压:甘露醇、甘脑利通降温治疗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第8页/共22页辅助治疗激素的应用在抗痨前提下并用激素可迅速降温、减少炎性渗出、减轻脑水肿,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存活率 并用激素 45%

不用激素 25% 研究发现!第9页/共22页并发症的治疗1.脑积水的治疗⑴乙酰唑胺减少CSF分泌⑵腰穿放液降低CSF压力⑶脑室引流治交通性脑积水⑷脑室分流治梗阻性脑积水⑸链霉素脑室注入:0.1/d2~3/周,⑹开颅减压术:用于即将脑疝者第10页/共22页2.脑脊髓蛛网膜炎的治疗⑴透明质酸酶鞘内注射:

500~1000单位,每周一次。⑵脑脊液冲洗置换术

CSF蛋白≥3g/L者

先放CSF5~10ml

缓注NS5~10ml3~5遍为一次,每周3~4次第11页/共22页

抗结核药物治疗进展第12页/共22页1.氟喹诺酮类(FQ)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治疗结脑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对非结核分支杆菌(鸟胞分支杆菌复合群除外)亦有作用,目前这类药物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

第13页/共22页氟喹诺酮类(FQ)抗菌机制这类化合物抗菌机制独特,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显示了其强大治疗作用。

第14页/共22页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优点结核分支杆菌对氟喹诺酮产生自发突变率很低,为1/106~107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胃肠道易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毒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于长程给药。第15页/共22页尽管上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结核作用,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和RFP相提并论。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影响年幼动物的软骨发育,对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至今尚无定论,原则上暂不考虑用于这二类人群。

第16页/共22页2.中药治疗1结脑患者脑膜表现为充血、水肿、混浊,脑血管受累表现为急性动脉炎等,可致血栓形成。复方丹参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加快红细胞流速,改善脑循环,达到活血化瘀、通脉养神的目的;还能抑制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沉降,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从而改善微循环。复方丹参还有助于脑积水的吸收,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第17页/共22页2.中药治疗2清开灵和醒脑注射液均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脑开窍的作用,文献报道,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加用清开灵和醒脑注射液症状明显好转第18页/共22页3.细胞因子免疫治疗

研究表明白介素-2(IL-2)可激活淋巴细胞依赖的杀伤细胞(LAK),从而杀死巨噬细胞内的结核菌;干扰素IFN-γ可能通过诱导氮氧化合酶来提高氮氧化物产物从而激活巨噬细胞最终杀灭结核菌;IL-2通过提高Tm表型来增强抗原依赖的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功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从初步的体外研究显示,这种治疗可能成为结核治疗的新型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第19页/共22页4.基因工程

众多研究表明,结核菌对抗菌药耐药的机制包括结核菌某些功能丧失过氧化氢酶而产生对INH耐药或者细胞内某个特定蛋白对抗生素亲和性发生改变等。要筛选出化合物限制某种耐药非常困难,但可以从其它方面着手,如通过载体将基因导入结核杆菌的染色体某个位点而恢复结核杆菌某些丧失的功能。如恢复其过氧化氢酶从而恢复对INH的敏感。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已发现分枝杆菌噬菌体Ls可自然感染分枝杆菌,因而通过简单感染即可导入某些特定基因,使得一些耐药病人重获治疗的机会。第20页/共22页美国强生公司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强力抗菌药,它对具有抗药性的结核菌株十分有效,并可能将结核治疗时间缩短一半,有望成为40年来发明的第一种抗结核新药。这种新药名为R207910,属于一类称为二芳基喹啉的化合物。试管实验和动物实验显示,新药的疗效比现有抗结核药物更好,见效更快,而且毒性小、安全性高。

它能够中和一种酶,阻止结核杆菌利用这种酶产生能量。它单独使用时,与标准的混合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