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技术工程简介电气安全第7章安全技术工程简介本章学习目标及内容:1.机械安全:化工机械与设备、机械安全工程环保技术与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2.电气安全:电气安全工程3.起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与评定4.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5.建筑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技术6.防火防爆技术:火灾与爆炸控制技术、消防工程与设计、工业通风与除尘、工业防毒技术7.交通安全8.矿山安全9.焊接安全技术10.非煤矿山安全技术11.煤矿安全技术§7.1机械安全冷加工伤害事故的类别及原因(1/2)(一)冷加工伤害事故类别
(1)轧伤挤伤等伤害事故。操作者的手、头发及衣服、领带等卷入或夹入机床的旋转部件或运动部件中,造成轧伤、挤伤,或出现断指、头皮被拉脱等伤害;
(2)操作者与机床相碰撞引起碰伤、撞伤等事故。如使用规格不合适或已磨损的扳手拧螺帽,在用力过猛或扳手打滑时,人体失去平衡而撞在机床上;或由于操作者注意力不集中,而被运动件(如牛头刨滑枕)撞击;
(3)划伤、烫伤事故。操作者被飞溅的切屑或砂轮磨料划伤,或烫伤裸露的面部、手、颈部及眼睛等;
(4)滑倒或跌倒事故。工作地不符合卫生标准,如照明不足、地面不平整或被油污、机床布局不合理、通道狭窄、零部件堆放零乱不堪等,致使操作人员跌倒或滑倒;
(5)其他事故。例如,切削液对皮肤的损害;噪声、振动、粉尘等对人体的危害;电绝缘不良引起的触电事故等。§7.1机械安全冷加工伤害事故的类别及原因(2/2)(二)冷加工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操作:据某些部门统计,由于操作者不遵守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所致的事故约占冷加工伤害事故的39%;
(2)工艺:工艺规程不符合要求,或采用新工艺时缺乏安全措施而导致的事故约占22%;
(3)切屑:由于防护不当,致使切屑伤害所致人身事故约占17%;
(4)工作地:由于工作地布置不符合卫生标准,设备布局不合理,材料等堆放不合理所致事故约占9%;
(5)设备:由于设备设计不符合安全标准,启动及停止装置不合要求,危险部位缺少防护装置,设备带病运行或漏电等所致的事故约占7%;
(6)砂轮:砂轮保管、使用、防护不当,或砂轮磨屑及磨料碎屑飞溅所致的事故约占6%。
§7.1.2热加工伤害事故的类别及易发生的工序(1/2)(l)烫冻伤:易发生于熔炼、热锻、浇注、热处理、冷处理等工序;
(2)喷溅伤:易发生于高压造型、抛砂造型、清砂、焊接、热处理及液压机、砂轮等工序及作业;
(3)砸碰伤:易发生于物料运输、破碎及堆放物坍塌等作业;
(4)冲刺剪伤:主要发生在锻造及冲压作业;
(5)眼障碍:熔炼、变质处理、热处理、浇注、焊接、锻造等工序; 除上述伤害外,还可能由于生产环境中有害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等而造成火灾、爆炸或产生某些职业病:
(6)火灾:主要发生在熔炼、热处理、热锻、焊接与气割等作业或工序;
(7)爆炸:易发生在熔炼、浇注、热处理、气割等工序;
(8)工业中毒:易发生在熔炼、浇注、焊接、变质处理、铸造等作业或工序;§7.1机械安全§7.1.2热加工伤害事故的类别及易发生的工序(2/2)(9)放射线:含有放射性合金的熔炼。处理;
(10)热辐射:主要发生在熔炼、浇注、热锻、热处理等工序;
(11)噪声:机械设备、风动工具、鼓风机、通风机等,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很强的噪声;
(12)振动:各种产生振动的设备如锻锤、清砂机等;
(13)触电事故:电机、电器、导线、高频淬火等,均可能出现此类事故;
(14)静电放电:静电感应设备以及雷击;
(15)空气污染:熔炼、焊接、物料运送、型砂处理、清理、热处理等工序及作业;
(16)水质污染:水爆及水力清砂、热处理、化学处理液等。§7.1机械安全§7.1.3热加工安全技术(一)铸造设备安全 铸造车间事故通常比一般机械制造车间要多,据统计,约占机械制造厂内事故的40%。铸造车间事故通常是烫伤、机械损伤,严重者还可发生爆炸事故。此外,由于高温、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存在,还很容易引起职业中毒及其他职业病。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人的健康及安全。 工作地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主要生产工段在不影响生产与运输的条件下,应尽可能相互隔离;易发生事故的设备亦应隔离;应设置栏杆及护网;车间地面应保持平坦、光洁、不打滑;安全通道应畅通,并应符合安全要求。此外,砂处理设备,造型、造芯机,炉料破碎及熔化浇注设备,落砂清理设备等,应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还应有相应的报警装置及安全连锁装置。铸造生产的各种造型材料、燃料、金属料、熔剂等,应根据其性质妥善存放。
§7.1机械安全§7.1.3热加工安全技术(二)锻造设备安全锻造通常使用的设备是锻锤和液压机。锻造生产是在高温、冲击载荷、高压静载荷的条件下进行,因而易发生设备事故及烧伤、烫伤、各类机械伤害。伤害程度一般较为严重。工作地布局的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锻造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尽量减少坯料、工件的往返交叉运输。 车间内应保留有设备附件、锻模、锻件、原材料等物料的存放地。设备间距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在锻造过程中,如果锤头提升过快,汽缸内活塞急速上升.可将汽缸顶盖冲坏,飞出伤人,锻件也可能飞出伤人。 因此,锻锤应布置在靠车间两侧,锻件可能飞出的主要方向面对车间侧墙,汽缸盖加安全防护装置。§7.1机械安全§7.1.3热加工安全技术(三)热处理设备安全 从前面可以看出,热处理作业也很容易出现烫伤、喷溅伤、眼障碍及火灾、爆炸、空气污染等事故,对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因而,热处理车间内安装一般箱式热处理炉时.主通道应设在中间,宽度应符合安全要求;贮油槽应设在车间外面的地下室或地坑内;炉壁应采用绝热材料,炉门处采用具有循环水的挡板及门、空气幕屏等。 冷却设备如淬火槽等,周围应设护罩、栅栏或栏杆。从事热加工操作的人员,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服、手套及防护眼镜等,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7.1机械安全§7.1.4机械加工安全技术(一)冲压机械安全
冲压机械加工的特点是工序简单、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其操作特点属于直线往复运动。冲压加工发生事故率比较高。很多冲压机械是脚踏开关、手工上下料,由于操作简单、频繁,易引起操作者心理疲劳,并发生误动作,造成人身设备事故;由于其生产效率高,手工上下料体力消耗较大,也很易产生生理疲劳,致使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大型冲压机械一般为多人操作,配合不默契也易发生事故。此外,冲压机械上所用螺栓、销钉等若发生松动,弹簧的破损及脱落,均可造成滑块意外动作。为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可安置压力机安全启动装置,确保操作者的肢体完全退出危险区后,方可启动工作。 多人同时操作时,应设置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此外,还可安置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保险装置。操作人员应将工作服整理就绪(上衣塞入裤内,袖口扎紧,头发拢入帽内)方可上岗,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集中精力操作。§7.1机械安全§7.1.4机械加工安全技术(二)金属切削机床安全(1/2)
金属切削机床包括车床、钻床、铣床、刨床、磨床等。这些机床在操作过程中,运动件、切削刀具、被加工件等在与人接触处,防护不当均可造成伤人,切屑、润滑冷却液也可伤人。 因此,各种机床布置方式应保证不使零件或切屑甩出伤人;车间通道应保证行人及车辆畅通;机床布局应避免上重下轻,便于操作者装卸工件、观察加工过程、排屑及使用润滑冷却液等。 机床应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危险性很高的部件,防护装置应设计成顺序连锁结构,当取下或打开防护装置时,机床的动力源即被切断。机床还应安装各种保险装置,如过载保险装置、行程限位保险装置、制动装置、顺序动作连锁装置、意外事故连锁保险装置等。 机床加工中,切屑是对操作者安全及操作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切屑的危害危险性与其形状、长度、排除方式及运输方式相关。其中带状切屑危险性最大,尖角状及块状其次,卷状及管状危害性较小。
§7.1机械安全§7.1.4机械加工安全技术(二)金属切削机床安全(2/2)1.车床安全车床操作过程中最不安全的因素是:高速转动的主轴和装在其上的刀具以及所形成的切屑。事故常发生在装卡和卸下工件时,装卡不牢固会发生钻头带动工件旋转而伤人:2.刨床安全刨床主运动是速度较慢的往复运动。因此,单从设备方面看,刨床危险性较车床小。其主要不安全因素在刀具及工件装卡方面。3.铣床安全铣床的工件做缓慢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而铣床刀具做快速旋转运动。其主要不安全因素是铣刀及铣削时产生的切屑。此外,由于铣削是多刃切削,受力不均易产生噪声及振动。4.磨床安全磨床加工的最不安全因素是高速运转的砂轮以及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砂粒和金属屑末。在使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时,除应遵守操作规程及安装上述各项装置外,操作者还应注意穿戴防护工作服、防护眼镜等个体防护用品。§7.1机械安全§7.1.4机械加工安全技术(三)木工机械安全 木工机械操作中,由于其加工的木材燃点低,易产生火灾;加工木材时产生的木屑、粉尘及机械性噪声等,对人体健康均有害。此外,木工机械还容易产生人身伤害事故。 据统计,加工木材时,由于刀具(操作者用手送料时,进入刀具与木材的接触处)而产生的事故约占木工机械操作事故的64.3%;被刀具打飞的木材击伤人体,约占11.2%;飞击的木屑、料头等造成的伤害,约占10.5%;木料倒塌、坠落、挤压等,约占5.6%;由于设备、辅助工具、附件等不良所致事故,约占7.7%;防护装置不合格或坏损所致事故,约占0.7%,在木工机械中,发生事故最多的是平刨和锯机(主要是手工送料)。 因而,确保安全操作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使送料工序机械化、自动化,机械送料可避免人手与刀具、木料接触。但在小批量生产不宜采用送料器时,应在加工机械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7.1机械安全§7.2电气安全§7.2.1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一)电气事故的种类(1/3)
电气事故包括电流、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电气火灾、爆炸、雷击及异常停电等事故,本节主要讨论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电解、机械(电动力)和生物效应。电流的热效应表现为人体局部灼伤。电流所流经的血管、神经、心脏、大脑以及其他器官热量聚增,导致上述器官的功能发生障碍。电流的电解效应表现为组织液(包括血液)分解,并伴随物理一化学成分的严重破坏。电流的生物效应表现为电流通过人体时刺激活组织,使得活组织结构由相对的生理静止状态过渡到特殊的活动状态,产生反射性响应。如电流直接通过肌肉组织,则由此引起肌肉收缩。未承受电流直接刺激的器官还可能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反射作用而使其正常活动受到严重破坏。在活组织中,首先是在肌肉(包括心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不断地产生生物电势。外部电流与极微弱的生物电互相作用时,破坏了生物电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正常作用,并抑制生物电的产生,从而使人体出现特异的功能障碍,导致死亡。触电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局部电伤和全身性电伤(电击)。
§7.2.1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一)电气事故的种类(2/3)1.局部电伤局部电伤是指在电流或电孤的作用下,人体的部分组织的完整性明显地遭到损伤。有代表性的局部电伤有:电灼伤,电标志,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和电光眼。(1)电灼伤
可分为接触灼伤(又称电流灼伤)和电弧灼伤。前者是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热效应的结果,通常造成皮肤灼伤,只有在大电流通过人体时才可能损伤皮下组织。后者是指电气设备的电压较高时产生强烈的电弧或电火花,灼伤人体,甚至击穿部分组织或器官,并使深部组织烧死或四肢烧焦,此时,由于人体表面的大面积灼伤或由于呼吸麻痹而致死。(2)电标志 亦称电流痕记或电钱记。电流流过人体时,在皮肤上留下青色或浅黄色斑痕。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与所触及的带电体形状相似。受雷电击伤的电标志图形颇似闪电状。电标志经治疗后皮肤上层坏死部分脱落,皮肤恢复原来色泽、弹性和知觉。§7.2电气安全§7.2.1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一)电气事故的种类(3/3)1.局部电伤(3)皮肤金属化 发生于两种情况下,即:带负荷拉断路开关或闸刀开关所形成的弧光短路,此时,被熔化了的金属微粒向四处飞溅,如果撞击到人体的裸露部分,则渗入皮肤上层,形成表面粗糙的灼伤。经过一定时间,损伤的皮肤完全脱落。在形成皮肤金属化的同时常伴有电弧灼伤,这比前者更为严重。皮肤金属化的另一种形成原因是人体某部分长时间紧密接触带电体,使皮肤发生电解作用,一方面电流把金属粒子带入皮肤;另一方面有机组织液分解成碱性和酸性离子.金属粒子与其中酸性离子化合成盐,呈现出特殊颜色。根据颜色可知皮肤内所含金属类别。(4)机械损伤 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机械一电动力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腱、皮肤、血管以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使关节脱位或骨折。(5)电光眼 眼睛受到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后,角膜或结膜发炎。维修电气设备的工作人员应佩戴护目镜以预防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和熔化的金属粒子溅及眼部。
2.全身性电伤遭受电击后,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和系统的正常活动受到破坏,甚至导致死亡。§7.2电气安全§7.2电气安全§7.2.1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二)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1/4)人体电阻及影响因素电流电压1.人体电阻及影响因素(l)人体电阻由于人体内大部分活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水,因而可以将活组织看作是电解质,所以说人体是导电体,但与金属一类导体的导电机理全然不同,它属于离子导电范畴。由于活组织所特有的极为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过程,致使人体电阻是一个变量.与皮肤状态、电路参数、生理学因素及环境状况等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函数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兼有第一类导体(半导体)和第二类导体(电解质)的性质。人体的各种组织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其中皮肤电阻是决定整个人体电阻的主要因素。(2)人体电阻与皮肤状况的关系当人体皮肤表面潮湿时,因水分具有较大的导电率而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若皮肤长时间湿润,可导致角质层松软,水分达到饱和,皮肤电阻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当手或皮肤某部分在潮湿情况下操作电气设备时,容易酿成触电事故。汗液的导电能力很强,这是因为汗液中含有水和溶解于水中的矿物盐以及某些物质代谢产物。因而在出汗条件下使用电气设备时.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性。皮肤受到污染时(特别是导电性好的物质,如:金属粉末、炭墨尘、煤尘以及氧化皮等贴附于皮肤上时),将会使皮肤电阻大为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气设备或工具时,触电危险性大为增加。§7.2电气安全§7.2.1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二)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2/4)1.人体电阻及影响因素(3)人体电阻与电路参数的关系 人体电阻与所接触的电压、电流的种类(交流、直流)和频率,电流大小与通过电流的持续时间以及带电体接触人体部位等诸多因素有关。 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电阻其值各异。这是因为皮肤角质层的厚度不一,表面汗腺分布不匀、皮肤血管充血程度不同等所决定的面部、颈部、手掌以上部位(臂)腋窝和手背的皮肤电阻最小。 人体对于直流电的电阻比其对于任何频率的交流电的电阻都大。随着频率的增加,电阻值降低。这种差别仅仅体现在接触电压在10V以下的场合,高于50V时人体电阻对于直流电和交流电所呈现的电阻是相同的。 人体电阻与生理因素和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如通常女性的人体电阻比男性小,青少年的人体电阻比成人小,这显然是由于前者的皮肤薄而细嫩所致。生理刺激(疼痛、声、光等突然刺激)可导致人体电阻在短时间(几分钟)内下降200~250。在密闭房间内,空气中氧气分压比露天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体电阻相应降低,因而增加触电的危险性。§7.2电气安全§7.2.1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二)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3/4)2.电流 人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主要伤害因素。其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电流通过的持续时间和电流频率等密切相关。(l)电流作用于人体的危险性随电流的大小而改变
①感觉电流:当人体通过交流电流(50Hz)l.1mA,直流电6mA时,开始感觉到有电流的作用。皮肤有轻微搔痒感和微弱的针刺感。只有当较长时间通过人体,才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当人感觉到电流作用后,有可能作出不正确的动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增加了在带电部分附近、高空以及其他危险场所作业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②安全电流:可以长时间(几个小时)通过人体而没有伤害、也不会引起任何痛感的电流称之为安全电流。实际应用中常取50~70mA作为50Hz交流电的安全电流最大值;取100~125mA作为直流电的安全电流最大值。③粘着电流: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使握住导体的手产生不可抗拒的痉挛性肌肉收缩的电流。粘着电流不会立即对人体造成伤害,但长时间通过时,可能使心肺的机能受到严重的破坏。直流电不存在粘着电流。50Hz交流电的最小粘着电流值:男性平均为16mA,女性平均为11mA,儿童为8mA。当电流达到25~50mA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直至死亡。④致颤电流:当50Hz的交流电以50mA以上的电流沿手——手或手——脚路径通过人体时,仅通电1~3s,即可使心脏出现纤维性颤动甚至停止跳动。50Hz交流电的致颤电流的平均阈值为100mA,直流电的致颤电流阈值为300mA。大于5A的电流,无论是交流或直流,均会引起心脏停止跳动,还会引起呼吸麻痹。§7.2电气安全§7.2.1电气事故的种类及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二)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因素(4/4)2.电流(2)通电时间越长,造成重伤或死亡的几率越大。(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对触电后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电流由其他途径通过人体时,可引起这些重要器官起反射作用,但如果流经心、肺、脑等重要器官时,危险性极大,甚至可引起死亡。3.电压在500V以下时,直流电比交流电安全得多。当电压更高时,直流电将比50Hz交流电更危险。除上述之外.人体素质对触电后果也有影响,如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精神准备以及技术水平和训练有素与否都与触电后果有明显关系。§7.2电气安全§7.2.2触电急救及安全防护(一)触电急救(1/2)
触电时的急救包括两个阶段:使触电者摆脱电流的作用和在医生到达前对其进行医疗救护。触电的后果取决于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因此,使触电者尽快摆脱电流,并立即给予医疗救护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触电即死的事故,因为诊断死亡期可延续数分钟。在任何触电情况下,必须立即对触电者进行不间断的抢救,同时立即请医生。1.摆脱电流作用的方法触电时,触电者往往继续处于与带电部分接触的状态,而且不能独立脱离这种状态,以致大大加重了触电伤害的严重程度。为了使触电者摆脱电流,首先应迅速地切断他所触的那部分电气设备的电源。如果触电者位于高处,必须采取预防坠落或保证其安全的措施÷在任何情况下.救护人员都应当使触电者尽快摆脱电流的作用,并且当心自己,不要触及带电部分和触电者的身体,也不要处于跨步电压的作用下。§7.2电气安全§7.2.2触电急救及安全防护(一)触电急救(2/2)2临时急救措施现代医学拥有使触电死亡者复苏的一切手段。但是,要让医务人员携带一切必要的急救器材,很快赶到事故地点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因此,每一个电气工人,都要学会对触电进急救的技能。按现行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电气设备的所有操作人员,都要掌握使触电者摆脱电流的手段和在医生到达之前进行急救的方法。 经验表明,当人处于诊断死亡状态时,若施行及时、正确的急救,一般都能使假死者复苏。这里还必须再次强调指出,只有在心脏停止跳动不超过4~5min的情况下,施行复苏急救才可能奏效。触电者的复苏,往往是由共同工作的同志和其他在场人员,在医生到达之前对他进行及时而又熟练的抢救的结果。在伤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这样的救助可以维持假死者机体内的生命力,直到医生的到来,以便采取最有效的复苏措施。 但必须注意,在医生到达之前,急救工作不能间断,有时甚至要坚持数小时,记载的许多复苏触电者,一般是在3~5h后复苏的,个别的在10~12h以后才复苏。在这段时间内,救护者对触电者不断地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只有医生才有权对处于诊断死亡状态的人作出不必继续抢救的决定和关于他是否真死(生物学死亡)的结论。§7.2电气安全§7.2.2触电急救及安全防护(二)安全防护(1/4)安全电压采用绝缘材料屏护保持间距接地与接零1.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制定电气安全规程和一系列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的基础数据,它取决于人体电阻和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世界各国对安全电压值的规定也各异,采用50V和25V的居多,也有规定40V、36V或24V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接触电压限值(相当于安全电压)为50V,并规定25V以下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国外还有在特殊情况下采用2.5V安全电压值的。我国的安全电压为36V和12V。 如无特殊安全结构和安全措施,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手提照明灯等,其安全电压应为36V;工作地点狭窄,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环境如金属容器内的手提照明灯,其安全电压应采用12V。§7.2电气安全§7.2.2触电急救及安全防护(二)安全防护(2/4)2.绝缘通常采用的绝缘材料有陶瓷、橡胶、塑料、云母、玻璃、木材、布、纸、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绝缘材料的性能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温度、湿度都会改变其电阻率,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等也会降低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值,对于一些高分子材料,还存在由于“老化”导致的绝缘性能逐步下降的问题。绝缘材料所具备的绝缘性能一般是指其承受的电压超出相应的范围时,便会出现“击穿”现象,使绝缘材料产生击穿的最小电压叫做击穿电压,此时的电场强度称材料的耐压强度。固体绝缘材料击穿后.其绝缘性能一般不能恢复,而液体和气体绝缘材料击穿后,其绝缘性能在撤除电压后还能有所恢复。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有热击穿和电击穿两种形式。热击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绝缘材料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因而电流与温度构成恶性循环,导致局部熔化或烧穿。电击穿则是在强电场作用下,中性分子大量电离产生的强大电流所致。绝缘材料在交流电压作用下,还存在“介质损耗”问题。§7.2电气安全§7.2电气安全§7.2.2触电急救及安全防护(二)安全防护(3/4)3.屏护某些开启式开关电器的活动部分不便绝缘,或高压设备的绝缘不能保证人在接近时的安全,应有相应的屏护,如围墙、栅栏、护网、护罩等,所用材料应用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若采用金属材料,则必须接地或接零。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并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距离,在带电体及屏护装置上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必要时还可附加声光报警和联锁装置等,以最大限度保证屏护的有效性。4.间距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以及由这些事故导致的火灾。§7.2电气安全§7.2.2触电急救及安全防护(二)安全防护(4/4)5.接地与接零 接地是指把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连接起来;接零是指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导电部分(如金属机壳)同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接地与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一旦漏电而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高压窜入低压时的保护重复接地§7.2电气安全§7.2.2触电急救及安全防护(三)漏电保护装置(自学,了解)
漏电保护装置是在电气设备或线路漏电时用以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保护装置.又称触电保安器。设备漏电时会出现两种异常现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出现对地电压;三相电流平衡被破坏,出现零序电流(或电压)。漏电保护装置,就是在故障时测得零序电流(或电压)或对地电压,经相应转换,使接触器跳闸,切断电源,实施保护作用。按照输入信号的种类和动作特点,漏电保护装置可分为电压型、零序电流型和泄漏电流型三种,其适用范围可参照表7-1。当漏电保护装置被用作防止触电的安全设施时,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其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之积不应超过30mA·s。§7.2电气安全§7.2.3雷电及其防雷措施(一)雷电的种类及危害(1/2)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雷击是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设备、房屋设施的损坏,而且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甚至还可能伤害人、畜等各种灾害。1.雷电的种类
雷电的主要放电形式有四种:云中闪电、云际闪电、云空闪电和云地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对人类危害最大。从雷电危害的角度分,有直击雷(云地闪电)、感应雷、雷电侵入波和球形雷等几种雷电现象。 直击雷约占全球每年雷电1/5~1/6,放电电流可达200kA以上,并且有1MV以上的高电压,因而危害性最大。 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时在架空线路或其他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戒毒康复人员常规医疗服务工作总结
- 2024年保安人员劳务服务协议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结课论文
- 2024年回迁房屋购买协议格式
- 2024年合作伙伴合资经营协议
- 2024年学生暑假工聘任协议示例
- 物联网L1题库测试与答案2020第23部分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 行贿受贿检讨书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上 劳动项目二《晾晒被子》教学设计
- (正式版)QC∕T 1208-2024 燃料电池发动机用氢气循环泵
- 中外合作办学规划方案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技术》课程标准
- CJJ207-2013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加答案(易错题)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00题-整除-有标准答案
- 办公室装修工程施工方案讲义
- 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