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案: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_第1页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案: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_第2页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案: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_第3页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案: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_第4页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案: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知识解读;

1.主体功能区:是指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意义: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影响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因素:包括土地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

发展水平等。

4.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5.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①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镇化地区。

①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

①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①以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为主体功能的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6.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建设

①优化开发区域: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包括我国城镇化水平高的环渤海地区、长

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区域

①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①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分为农产品主产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

①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世界遗

产、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方法探究:

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分类的地理背景。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但是存在区域分布差异显著、人均占有量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

差异较大的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以及区

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分类,可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实施的意义。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落实,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利于构筑区域经济优

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

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四大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

典型例题

【例题1】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

源必须相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

谐的必然抉择。

材料二: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使人地关系走向和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________是基础;

________是条件;________是目的。

(3)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破坏、环境污染

(2)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煤炭运输消耗,减轻东部地区及整体

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

【考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和建

设面积增加,而草地和湿地面积减少,加之当地为半干旱草原地区,故可知当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应

是由于过度开垦和湿地开发所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

少等问题;再由材料二可知当地煤炭资源丰富,故工矿业发展中会因煤炭的开发利用可能造成当地

的环境污染问题。据此即可答题。(2)火电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会因煤炭的燃烧而产生大量的粉尘和

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废渣,会对当地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

染;另一方面则是火电站需水量大,而当地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较缺乏,故发展火电会加

剧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据此即可作答。(3)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生态持续发展(降低煤炭运

输消耗,减轻东部地区及整体环境污染);经济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增

加经济效益);社会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按此三方面再结合当地循环

经济产业链的生产特点,即可组织答案。

【点评】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

表现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

资源和能源等短缺多样性减少等

污染等

地域差异发达国家更突出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例题2】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分布示意图,图中柱高表示

两指标的排名顺序,柱子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

材料二:图乙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图。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________;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

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________、________和

管理经验等。

(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

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答案】(1)经济;社会

(2)降低;资金;技术、人才

(3)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废弃物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或发展循环经

济)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材料二

可知,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众多指标,分别对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

生态(环境)三大体系。(2)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从苏南向苏

北降低。从材料二中评价指标可推知,苏南发展历史久,经济水平高,政策保障多,对外开放度高,

资金、技术雄厚,人才集中,管理经验丰富,其中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是苏北、苏中发展可以

引进的。(3)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气质量下降主要与工业排放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工业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废弃物综合利用或发展循环经济等

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例题3】

3.我国南方地区的生态农业主要采取“养、沼、种”三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养猪(鸡、鱼)、沼气和蔬菜、水果等种植。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减少了排泄物污染环境的问题,

同时又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很好的肥料。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关系,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2)分析该地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3)简述该生态农业主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1)持续性

(2)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多种农业生产;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月沼气等新能源。

(3)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使用沼气,减少植被的破坏;

种植多样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分析】(1)图中产业链是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从图中看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加工业,调整了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多种农业生产;废弃物

再生资源化,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

(3)从图中看该地区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沼渣作为肥料,改变农田施肥结构,

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使用沼气,减少植被的破坏;种植多样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故答案为:(1)持续性(2)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多种农业生产;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

发利月沼气等新能源。(3)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使用沼

气,减少植被的破坏;种植多样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点评】考查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方式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

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

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

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

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

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例题4】

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图中的字母与下列字母的含义一致),将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每个序号限填一次)

①臭氧层空洞;①全球变暖;①酸雨

(1)A________

(2)B________

(3)C________

(4)列举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3)为了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2)③

(3)②

(4)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5)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

【考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中国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分析】(1)臭氧层空洞是由于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对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的,所以A对

应①。(2)大量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危害,所以B对应③。(3)二氧化碳排

放量增多及毁林会导致全球变暖,所以C对应②。(4)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

染等问题,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破坏主要包括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等。(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共同性、持续性和公平性。

【点评】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

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

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

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

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

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

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

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

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例题5】

5.根据以下几组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A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年平均增加809万

人。

B组:2007年水利部最新调查显示,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余个供水不足,32个特大城市中,30

个长期受缺水困扰。据国土资源部预计,中国石油开采年限为15年。2005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

度达到43。

C组:2006年度《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了536.8亿吨,比上一年

增加2.3%;二氧化硫达2588.8万吨,比上一年增加1.5%。《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

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1%,遍及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从上述资料可见,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很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个方面。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走________的道路,其明确的定义是________。

【答案】(1)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深刻的环境危机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1)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从人口、资源和环境三

方面分析;(2)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查课本可得。

【例题6】

6.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

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B.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它是“资源—产品

—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A.北方的退耕还草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答案】(1)C

(2)B

(3)D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分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主要内容掌握,庞大

的人口压力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主要内容掌握,该产业设想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农村

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减少污染,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3)

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主要内容掌握,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而A、B、C三项尽管也符合保护生态、充分利用

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建设主体功能区知道了主体功能区定义因素,了

解了它的意义以及背景,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但是

存在区域分布差异显著、人均占有量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较大的问题,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落

实,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利于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

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

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课后练习

1.91.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A.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B.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D.提倡广泛地公众参与

2.2016年5月,飞利浦、富士康等五家全球知名制造企业宣布撤资或退出中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最有可能成为外资撤离中国的产业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D.资金密集型

(2)要摆脱外资撤华困境,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

①依靠政府资金,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①加强自主创新,树立品牌意识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绿色生产体系

A.①①①B.①①①

C.①①①D.①①①

3.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B.AC曲线

C.AD曲线D.AB曲线

(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

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4.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①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

①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①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5.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数量过于庞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7.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A.石油农业B.生态农业C.能量密集型农业D.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8.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B.提高人口素质C.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

9.下列发展方向符合海南岛实际,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加大沿海滩涂开发,发展种、养殖业B.利用热带风光和风土民情发展旅游业

C.开发海南铁矿,发展钢铁工业D.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发展房地产业

10.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经济增长为主B.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自然资源合理利

11.“竭泽而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

1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①、①分别代表()

A.资源市场环境B.环境市场资源

C.环境资源市场D.资源环境市场

(2)在此循环经济体系中()

A.产业之间以主产品为原料发生联系

B.所需能源完全由余热发电提供

C.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

D.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

13.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①人均资源相对贫乏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①资源丰富①生产技术先进

A.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14.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要有()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造成庞大的人口压力

B.我国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但种类少,相对短缺

C.自然环境面临的危机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D.工业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低

15.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发展居第一位B.经济增长为主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自然资源的合理利

参考答案

1.【答案】D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利用宣传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环保意识,让公众自觉参与环保行动。这样才能够更广泛将

可持续发展运用于实际行动当中。

2.【答案】(1)A

(2)C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1)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在提高,所以最有可能成为外资撤

离中国的产业类型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这些产业逐渐转移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或国家,故选

择A。(2)要摆脱外资撤华困境,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只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提高利用效率,加大自主创新创立自己的品牌。而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使用时间的推

移面临枯竭问题,加大其开发短时间可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故选择C。

【点评】考查了工业的区位因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答案】(1)B

(2)C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守住生态环境质量的安全警戒线,应该选择的道路是AC曲

线。答案选B。(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

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答案选C。

4.【答案】B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庞大的人口,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故选择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主要注意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5.【答案】B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故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

6.【答案】B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由于我国面对国内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问题和深刻的环境危机,所以导致我国只能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答案】B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生态农业,B

对。石油农业是传统农业,能量密集型农业,A、C错。劳动力密集型农业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D错。

8.【答案】A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有人口战略、资源战略、

环境战略和稳定战略。目前,影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我国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战略

9.【答案】B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海南岛位于我国热带地区,且为

少数民族聚居地,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故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

途径。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能结合我国区

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

10.【答案】B

【考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经

济发展,才能有能力治理环境问题,这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是,搞好社会经济发展的

同时,也要治理好环境。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结合我国的国情理解我

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1.【答案】A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解析】考查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