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师版第一章总论_第1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师版第一章总论_第2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师版第一章总论_第3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师版第一章总论_第4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师版第一章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教师版第一章总论第一页,共79页。第一章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总论第一节居住建筑功能类型与发展状况第二节居住建筑的适居性第三节居住建筑适居性设计的设计标准第四节居住建筑未来发展趋向第二页,共79页。第一节居住建筑功能类型与发展状况1.1.1居住建筑的功能类型居住建筑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空间,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现代社会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宿舍、专用公寓和居住综合体等多种建筑类型。第三页,共79页。(1)住宅建筑是居住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居住空间设施,同时又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第四页,共79页。一.巴尼斯特·弗莱彻在《比较建筑史》中开始这么写道:建筑……作为人类的远祖为了躲避恶劣的天气、野兽以及替人而建立的一个庇护所……一定有一个简单的起点。第五页,共79页。那么这个简单的起点也就是人类的原始建筑,可以分为穴居和巢居两类,就整体而言,穴居适合北方,而巢居更适合南方,晋朝的张华的博物志所说的“南越巢居,北朔穴居”也是指此。因构木为巢的树居保留的比较困难,实例较少,因此我们主要以穴居为例来说明建筑的发生和起源:第六页,共79页。

巢居的发展第七页,共79页。建筑从地下逐渐向地面上上升的过程第八页,共79页。天然的穴居——人类建筑的摇篮

第九页,共79页。第十页,共79页。

断崖横穴——对天然洞穴的模仿第十一页,共79页。缓坡上的穴居——横穴向竖穴的过度形态第十二页,共79页。

竖穴——人类加法空间的萌芽

第十三页,共79页。直壁半穴居——竖穴向地面抬升第十四页,共79页。原始地面建筑——“宫”第十五页,共79页。新石器时代出土的一些陶制建筑模型第十六页,共79页。半坡仰韶文化住房发展程序图表第十七页,共79页。(3)居住综合体建筑居住综合体建筑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性功能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现代城市进入后工业时代,城市产业结构更替和城市功能结构更新的物质空间载体,反映了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居住方式发展的新动向。集工作、生活和居住于一体第十八页,共79页。(2)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式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出现的新的居住建筑类型。它是为满足城镇工业化生产方式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对居住空间的共同需求,而采取集约化建造的居住设施。第十九页,共79页。1.1.2发展概况简略回顾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住宅建设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我国居住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当今住宅和其他各类建筑的建设及预见今后的发展方向皆具有重要的研究、借鉴意义。第二十页,共79页。1.1.2发展概况(1)1950——1952年,为建国初期三年经济恢复时期。(2)1953——1957年,为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建设时期。(3)1958——1966年,为我国住宅建设自主探索时期。苏联(4)1966——1976年,为我国住宅建设发展迟缓时期。文革第二十一页,共79页。(5)1979——1990年,为我国住宅建设振兴发展时期。(6)1991年直至1997,为我国住宅建设加速改革时期。(7)1997年直至目前,住宅商品化全面发展时期。第二十二页,共79页。(4)1966——1976年,为我国住宅建设发展迟缓时期。国内政治处于十年文革动荡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城镇住宅建设规模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的需要,住宅供应严重短缺,住宅套型以一室及一室半为主,厨房及厕所大多为合用,甚至不设厨房专用空间,仅能利用门廊、过道或阳台进行炊事活动。第二十三页,共79页。时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居住印象:拥挤的弄堂生活,几乎无隐私可言尽管现在过着有天有地的别墅生活,但小时候,老石却和父母、哥哥一起挤在城北一个十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谈起当时那种局促、拥挤的居住条件,老石的眉头还会不自觉地皱起来。

“那种居住生活是多么不方便,不管是邻里还是家人之间,几乎没有隐私可言。”老石说,当时整个院子只有一个公用卫生间,上下班高峰期门口就会排起长队,大家等着上厕所、刷牙洗脸;厨房则设在堆满杂物的弄堂里,谁家每顿吃什么,全国人民都知道;即便是进了自家屋子,也是拥挤不堪,父母子女之间根本没有私人空间,真像挤在一个小罐头里一样。

拥挤的居住条件,当时不少杭州人乃至全省人民都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镇居民住得大多是集体宿舍、老平房,不少家庭还只能租房;而农村居民则还住着瓦房甚至草房。典型的数据是,1957年全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为6.4平方米,1962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1.7平方米,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套公寓的卫生间大小。

“当时即便你有钱,也买不到房子,因为那时房子要么是祖上传下来的,要不就是单位分的,想改善也没有客观条件。”老石说。而单位分配房子,尽管那时是一项政策福利,但也难免存在粥少僧多的难题。老石当年就因为刚参加工作资历不够,只分到了8平方米的房子,依然没能摆脱拥挤的居住条件第二十四页,共79页。第二十五页,共79页。第二十六页,共79页。第二十七页,共79页。第二十八页,共79页。(5)1979——1990年,为我国住宅建设振兴发展时期。经历了十年文革的经验停滞,拨乱反正,百业待兴。城镇住宅建设重新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历史性的建设积欠,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从1979年开始,国家大量增加了住宅建设投资。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投资200-300亿元,平均每年建造城镇住宅1.0-1.2亿m2,人均居住面积以百分之六速度增长。第二十九页,共79页。(6)1991年直至目前,为我国住宅建设加速改革与全面发展时期。该时期正值国民经济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实施阶段,国民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全面加速,同时对居住建筑和住宅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总体发展目标;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居住建筑在建设规模急剧扩大,建造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供应体制也实现了向市场化、商品化转型的变革,住宅建设与供应已成为广大居民消费的热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0年达到了小康居住水平的建设目标,2010年基本实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适应的完整的住宅产业体系目标。第三十页,共79页。时间:1992年至1998年居住印象:首批商品房开建,房子就像火柴盒

拥挤的居住条件,无从改善的客观限制,到了1992年终于出现了些许转机。从这一年开始,直到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开启之前,为数不多的商品房项目开始上市。因此,这一阶段也被不少房产界业内人士称为“楼市启蒙期”。

杭州楼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项目,是一个名为“梦湖山庄”的别墅楼盘。更广为人知的则是位于城西的湖畔花园,这个拥有别墅、排屋、多层、高层、小高层、写字楼、商铺等各种物业类型的商品房项目,也出现在这一阶段。与现在市场上的房产品相比,由于当时住房还是以单位分配为主,商品房仍未成为主流,除了开发楼盘数量不多,产品也比较雷同,除了面积大小的差别,就和“火柴盒”一样没有太大区别。

“当时主要是生意人买商品房,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单位分配获得住房,此外一些嗅觉敏感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也开始买房了,可以让自己住得舒服一些。”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评论,“但是总体水平还是不高,比如湖畔花园,一个楼盘居然卖了8年才卖完,当时一届房交会,成交商品房还不足百套,甚至比现在楼市一天的成交量还少呢!”

尽管如此,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些好房子。比如,金都花园首次在普通住宅小区中配套游泳池、网球场;而位于西湖边的西湖花苑,则以简洁典雅的外立面、中空玻璃、屋顶游泳池等,首次向人们展示西湖边豪宅的风范。第三十一页,共79页。1998年至今居住印象:居住版图不断扩容,创新房产品层出不穷

1998年,至今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为“商品房市场元年”,因为就在这一年,实物分房正式画上了句号,为此后日新月异的房地产市场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年的7月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开启了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

人们积蓄已久的购房需求,首先在房交会上体现出来。正如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唐世定所说,1998年由于住宅销售看好,作为主办单位,省房协分别在5月和12月举办了两届房博会。而2002年第九届房博会上,人流量多达23万余人次,共成交金额13.9亿元,成交2240套,旺销的行情,被称作房地产界的“浙江现象”。

而对普通购房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则是以往局限在武林广场一带的居住版图不断外扩,住户不但拥有了更加宽敞的居住空间,而且因为创新房产品不断涌现,还能获得全新的居住享受。在杭州楼市如今的版图上,除了出现了下沙、九堡、滨江等全新的居住区,也出现了花样十足的房产品:帕拉蒂奥风格的平层官邸、双主题社区、90平方米的豪宅、新墙门大宅、美国城市公寓、草原风情TOWNHOUSE等,包括精装修、节能科技住宅等概念,已经被不少购房者所接纳。第三十二页,共79页。第三十三页,共79页。

浙江省人均居住面积因为眼下,浙江是全国老百姓中住得最宽敞的省份。截至2008年年底,据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浙江省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34.33平方米。这个数字不但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增加了4倍多,而且居全国之首。据《都市快报》报道:根据杭州市农村居民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突破70平方米,达到70.7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4平方米,与十年前的46.2平方米相比,增长了53.1%。杭州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08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悉,杭州市区居民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83平方米,第三十四页,共79页。2011年的“杭州每百户居民拥有量”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7平方米,空调器212台、移动电话211部、家用电脑110台、微波炉74台、淋浴热水器103台。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245元,比上年增长1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125元,增长18.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2.5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2辆、空调器120台、移动电话230部、家用电脑51台、微波炉34台、淋浴热水器81台、洗衣机78台、电冰箱93台。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547.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5%。

第三十五页,共79页。纵观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住宅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居住建筑发展和居住环境建设水平是与国家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的,它涉及社会观念、经济实力、人口计划、资源利用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客观发展条件,反映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第三十六页,共79页。1.2居住建筑的适居性尽管择居者对居住建筑空间环境需求的条件不尽相同,但对其是否适合居住所需考查的主要因素应然是基本相同的。通常可以将择居者选择条件简要概括为地段好、环境好、房型好、交通便捷、服务齐全和价格适宜等基本目标,反映了居住者普遍认同的适合居住的建筑空间环境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称之为居住建筑的适居性。第三十七页,共79页。居住建筑的适居性的主要构成要素通常包括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适应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诸多方面。其中方便、舒适、安全三项要素可以是经典性的功能需求,对居住者而言往往总是被动接受的。第三十八页,共79页。第三十九页,共79页。第四十页,共79页。第四十一页,共79页。1.2.2适居性的基本设计原则(1)正确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2)正确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3)正确体现建筑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的设计理念(4)正确体现环境心理学和生态建筑学的设计理念(5)正确体现公众居住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平衡的设计理念第四十二页,共79页。1.3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标准就建筑设计目标而论,居住建筑适居性设计标准就是以衡量住户拥有的居住空间数量和环境质量的技术性控制指标。其中住户可居住空间的数量比标准,即是通常所指的居住面积标准;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标准则包括对空间环境的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两方面。第四十三页,共79页。1.1.3居住面积标准(1)国民居住发展目标定位国际上对国民居住目标按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低标准为一人一床文明型标准为每户一套房舒适型标准为每人各有一室:卧室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目标,制定了我国小康型住宅居住目标的基本定位应属国际上的文明型标准,即达到每户拥有一套设施完备的住房的居住目标。第四十四页,共79页。(2)社会居住模式预测

(项目前期的建筑策划)社会居住模式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组成住户的生活方式。1)家庭人口规模:家庭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数量,对住宅套型的建筑面积指标和卧室空间需求构成直接影响。(A)户均人口数: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现代城市人口规模普遍下降,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户均人口规模的下降,意味在同样的人口总规模下,家庭户数量的增加,所需住宅供应套数更多,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双独与单独

第四十五页,共79页。(B)户规模比例

各地各时期的家庭户规模比例具有很大差异,它关系到住房供应中各种套型的分配比例。当代我国家庭户型变化的总趋势是:传统大家庭(四代同堂)解体,家庭小型化,家庭总数快速增长。因此,适用4口人以下的小户型住宅是今后供应的主体。第四十六页,共79页。2)家庭结构类型以构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包括性关系、代际关系和姻亲关系),一般可将家庭人口结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A单身家庭B夫妻家庭C核心家庭D主干家庭E联合家庭单身家庭(联合家庭)主干家庭老人家庭核心家庭夫妻家庭家庭类型第四十七页,共79页。单身家庭。这是已婚或未婚的孤身独居者,其中包括随着社会老龄化而逐年增长的老年独居的“孤老户”。发达国家的单身家庭比例趋高,高龄“孤老户”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夫妻家庭。夫妇俩无子女或子女成婚离家分居者其中也包括由老年夫妇构成的“老年空巢户”,这类家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和社会老龄化的进展,正在迅速增加。第四十八页,共79页。核心家庭。施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或再加孤身老人构成的3—4口人的小家庭。它已成为当今城市的主要户型,是当今住宅建设的重点考虑对象。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少年夫妻的核心家庭与长辈(父母或岳父母)组成的复合型家庭。我国也称为“两代户”或“老少户”。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双亲(父辈)、夫妻(子辈)和子女(孙辈)三代人。第四十九页,共79页。联合家庭。是指兄弟姐妹各自成婚后两队以上少辈夫妻的核心家庭与长辈双亲或单亲共立一户组成的大家庭。这类家庭在城市中已极少存在,未来可不予考虑。另外,为解决社会老龄化带来的老年群体的安居问题常把“孤老户”、“空巢户”和有老年人同居的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统称为“老年家庭”。第五十页,共79页。(3)居住行为模式分类1)居住行为与功能空间依据居住行为特性对户内空间进行合理地功能分室和生理分室是套型设计的主要任务。住户的居住生活行为一般可分为四类:A私人生活行为B社会生活行为C家务活动行为D生理卫生行为第五十一页,共79页。(A)私人生活行为。主要指个人就寝、更衣整容、衣物存放、学习思考等行为,其相应的功能空间是夫妇主卧室,次卧室(单人、双人、客人、儿童和老人使用)及附设的贮藏空间等私密性空间。(B)社会生活行为。主要指住户各成员起居、团聚、会客、娱乐、就餐等人际交往活动。相应的功能空间组成可有起居室、客厅、餐厅及工作室(或书房、学习室)等。1)居住行为与功能空间

第五十二页,共79页。(C)家务生活行为。包括炊事活动,清扫洗涤活动和缝纫熨烫等。相应的功能空间主要是厨房、洗衣室。(D)生理生活行为。主要指洗浴、便溺、漱洗等个人卫生活动。其相应功能空间主要是卫生间及附属的贮物与过渡空间。第五十三页,共79页。2)居住行为模式与套型设计模式住户主要成员在一定生活方式中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居住行为,可称为居住行为模式。为住宅设计与建造的方便,必须按其主要特征将住户行为模式归纳成几种典型的类型,并以此作为套型内空间分隔与组合的基本依据,其所形成的空间格局,也就是套型设计模式。第五十四页,共79页。按家庭的居住行为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典型类型和相应的套型设计模式。

A工作学习型B社会交往型C生活休闲型D家庭从业型第五十五页,共79页。第五十六页,共79页。第五十七页,共79页。1.3.2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标准居住空间的质量标准是居住建筑适居性设计标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户对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要求,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两方面。第五十八页,共79页。(1)环境质量的生理要求与标准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居室环境的空气质量应保持一定的洁净度,其中最重要不能高于人们健康生活必须的限度——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百分之0.1的卫生标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百分之2.5时会出现头痛、目眩、恶心、抑郁、视觉识别域下降。室内装修的有害气体:此外必须重视室内装修造成的有害气体的污染,尤其是甲醛、苯。舒适的空气环境不仅应有一定的洁净度,还需要适宜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也就是还应有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条件。第五十九页,共79页。PM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第六十页,共79页。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第六十一页,共79页。PM2.5健康危害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雾霭PM10PM10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PM值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PM2.5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第六十二页,共79页。

2012年11月18日杭州市PM2.5平均浓度

试点监测数据

地址日朝晖朝晖小区122西湖风景区89,浙江农大浙大华家池校区

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国务院批准,标准中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目标-1相同。

日均值计算时间段为每日0:00-24:00。第六十三页,共79页。环保部在修订版说明中提到,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城市群的PM2.5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国家有关政策也要求在上述地区加强PM2.5污染防治,有关方面要求在标准中增加PM2.5项目的呼声很高。”此次新的修订版,将PM2.5浓度值列入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也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第六十四页,共79页。PM2.5来源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燃油的标准燃煤发电第六十五页,共79页。第六十六页,共79页。2)室内热环境质量人的热感觉是评价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人的热感觉与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房间辐射温度、衣服热阻、身体活动量六大要素相关。小康住宅室内热环境标准只提出室内温度控制的范围:夏季小于28度,冬季采暖区为16度——21度,非采暖区为12——21度。第六十七页,共79页。第六十八页,共79页。B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的措施A)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措施(a)建筑隔热措施:建筑隔热以屋顶最为重要,其次是西墙和东墙。(b)房间自然通风组织:合理组织自然通风,引风入室,争取穿堂风是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的主要途径。

(c)外立面遮阳措施:主要是阻挡直射阳光从窗户进入室内,对冬冷夏热地区宜采用临时轻便遮阳设施。第六十九页,共79页。B)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措施

(a)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应用高效保温材料提高外墙热阻,可节约冬季建筑热耗,提高室内热舒适度。(b)加强门窗的密封保温性能:门窗的热损失占房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