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工程质量监督设计交流篇第一页,共34页。主要内容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二、勘察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重点及问题分析三、勘察设计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标准的基本要求四、交流与建议第二页,共34页。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1、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专业质监机构依法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工信部规〔2008〕111号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信息工程部分)第三页,共34页。二、勘察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重点及问题分析1、依法依规承揽业务2、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3、勘察成果应真实、准确4、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设备材料选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6、施工图设计应向施工单位交底第四页,共34页。二、勘察设计单位质量监督重点及问题分析7、勘察文件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8、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9、设计单位编制工程概预算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全额列出安全生产费用。第五页,共34页。三、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基本要求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七条: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1990]第53号)第十八条: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第六页,共34页。三、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基本要求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定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标准是指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卫生及环保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部令第81号)第三条规定)表示形式:在标准中黑体字强制性条文与强制性标准管理差异第七页,共34页。三、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基本要求3、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590条)设施安全:选址环境安全、通信建筑安全、设施安全间距、线路埋深等特殊安全要求;选址:《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20104.0.3规定:局、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20104.0.4规定:局、站址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有可能塌方、滑坡、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段,不利地段应采取可靠措施。第八页,共34页。《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20104.0.5规定:局、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场地高程高于计算洪水水位0.5m以上的地方;仍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符合GB50201-1994《防洪标准》的要求:
1)城市已有防洪设施,并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时,可不采取防洪措施,但应防止内涝对生产的影响。
2)城市没有设防时,通信建筑应采取防洪措施,洪水计算水位应将浪高及其他原因的壅水增高考虑在内。
3)洪水频率应按通信建筑的等级确定:特别重要的及重要的通信建筑防洪标准等级为Ⅰ级,重现期(年)为100年;其余的通信建筑为Ⅱ级,重现期(年)为50年。第九页,共34页。《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20104.0.9的规定:局、站址选择时应符合通信安全保密、国防、人防、消防等要求。《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5003-20106.3.3的规定:局址内禁止设置公众停车场。第十页,共34页。《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3.0.3的规定:通信管道、通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m)交叉净距(m)已有建筑物2.0-规划建筑物红线1.5-给水管d≤300mm0.50.15300mm<d≤500mm1.0d>500mm1.5污水、排水管1.00.15热力管1.00.25燃气管压力≤300kPa(压力≤3kg/cm2)1.00.3300kPa<压力≤800kPa(3kg/cm2压力≤8kg/cm2)2.0电力电缆35kV以下0.50.5≥35kV2.0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2.5-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0.50.25通信电杆、照明杆0.5-绿化乔木1.5-灌木1.0-道路边石边缘1.0-铁路钢轨(或坡脚)2.0-沟渠(基础底)-0.5涵洞(基础底)-0.25电车轨底-1.0铁路轨底-1.5第十一页,共34页。《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6.4.8:架空光(电)缆架设高度名
称与线路方向平行时与线路方向交越时架设高度(m)备注架设高度(m)备注市内街道4.5最低缆线到地面5.5最低缆线到地面市内里弄(胡同)4.0最低缆线到地面5.0最低缆线到地面铁路3.0最低缆线到地面7.5最低缆线到轨面公路3.0最低缆线到地面5.5最低缆线到路面土路3.0最低缆线到地面5.0最低缆线到路面房屋建筑物
0.6最低缆线到屋脊1.5最低缆线到房屋平顶河流
1.0最低缆线到最高水位时的船桅顶市区树木
1.5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郊区树木
1.5最低缆线到树枝的垂直距离其它通信导线
0.6一方最低缆线到另一方最高线条与同杆已有缆线间隔0.4缆线到缆线
第十二页,共34页。《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6.4.8:架空线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其它设施名称最小水平净距(m)备
注消火栓1.0指消火栓与电杆距离地下管、缆线0.5~1.0包括通信管、缆线与电杆间的距离火车铁轨地面杆高的4/3倍
人行道边石0.5
地面上已有其他杆路地面杆高的4/3以较长标高为基准市区树木0.5缆线到树干的水平距离郊区树木2.0缆线到树干的水平距离房屋建筑2.0缆线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第十三页,共34页。《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6.0.1:通信管道的埋设深度(管顶至路面)不应低于下表要求。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类别人行道下车行道下与电车轨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与铁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水泥管、塑料管0.70.81.01.5钢管0.50.60.81.2第十四页,共34页。《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5206-20147.7.4的规定:墙壁光缆跨越街道、院内通路线缆最低点距地面距离名称与线路交越时垂直净距市区街道5.5m胡同(里弄)5.0m铁路7.5m公路5.5m土路5.0m第十五页,共34页。《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20053.1.2的规定: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6.0.2的规定: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0.4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不应小于0.3m。第十六页,共34页。《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20051.0.6的规定:在已有建筑物上加建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时,应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第十七页,共34页。抗震:通信抗震设防的分级及要求、设备安装抗震要求及设备抗震检测;《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20101.0.3的规定:抗震设防区的所有通信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通信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第十八页,共34页。《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20103.0.1的规定:通信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三个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通信建筑工程和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甲类。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通信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通信建筑。简称乙类。3.标准设防类,指除1、2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丙类。第十九页,共34页。《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1.0.3的规定:电信设备安装设计的抗震设防烈度,应与安装设备的电信房屋的抗震设防烈度相同。《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5.1.1的规定:架式电信设备顶部安装应采取由上梁、立柱、连固铁、列间撑铁、旁侧撑铁和斜撑组成的加固联结架。构件之间应按有关规定联结牢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第二十页,共34页。《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5.1.2的规定:电信设备顶部应与列架上梁加固。对于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必须用抗震夹板或螺栓加固。《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5.1.3的规定:电信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对于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设防,设备应与楼板可靠联结。螺栓的规格按本规范4.3.1条的计算方法确定。第二十一页,共34页。《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5.3.1的规定:6~9度抗震设防时,自立式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其螺栓规格按公式计算确定。《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5.3.2的规定:6~9度抗震设防时,按5.3.1条计算的螺栓直径超过M12时,设备顶部应采用联结构件支撑加固,联结构件及地面加固螺栓的规格按计算确定。《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6.5.1的规定:当抗震设防时,蓄电池组输出端与电源母线之间应采用母线软连接。第二十二页,共34页。《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3-20051.0.2的规定: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的交换、传输、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等主要电信设备应取得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的电信设备,不得在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上使用。第二十三页,共34页。防火:通信建筑防火等级及要求、防火封堵、消防设施配备标准;《邮电建筑设计防火标准》YD5002-942.1.4的规定:一类电信建筑与高度大于32m的二类电信建筑均应设防烟楼梯间,其余的电信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邮电建筑设计防火标准》YD5002-942.2.1的规定:电缆井、管道井应每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通过楼板的孔洞、电缆与楼板间的孔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密封,通向其他房间的地槽、墙上的孔洞,已装电缆者,其与墙体的孔隙亦宜用非燃烧材料封隔;凡近期不使用者均宜用非燃烧材料封闭。第二十四页,共34页。三、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基本要求防雷接地极强电防护:局站防雷接地要求、缆线布放与接地处理、保护器件安装要求、线路工程防雷;《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4.1.1的规定:综合通信大楼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将围绕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建筑物基础地网及变压器地网相互连通,共同组成联合地网。局内设有地面铁塔时,铁塔地网必须与联合地网在地下多点连通。第二十五页,共34页。《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3.14.1、3.14.2的规定:室内的各类金属构件必须接地,机架、管道、支架、金属支撑构件、槽道等设备支持构件与建筑物钢筋或金属构件等,应电气连接《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YD/T5115-20054.0.10的规定:郊区的移动通信直放站应避免选在雷击区,出于覆盖目的在雷击区建设的移动通信直放站,应符合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六页,共34页。《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20058.3.1的规定:高压或380V交流电出入局(站)时,应选用具有金属铠装层的电力电缆,并将电缆线埋入地下,埋入地下的电力电缆长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其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第二十七页,共34页。《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20058.3.2的规定:出、入局(站)通信电缆线应采取由地下出、入局(站)的方式,埋入地下的通信电缆长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所采用的电缆,其金属护套应在进线室作保护接地。《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3.11.2:通信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除尘设备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白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轿车悬架弹簧轿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葡萄糖酸钙市场竞争状况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色选机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纺织品直喷墨水行业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立磨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硫磺回收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石蜡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T-CHAS 20-2-11-2022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 第2-11部分:临床药学服务 治疗药物监测
- 质量部架构图
- 结构化学-第1章讲义课件
-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台账-全套
- 广州退休申请表范本
- 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法及应用
- 传媒侵权法介绍
- 麦茬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 玉米制种技术
-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 高一下分科文科班第一次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