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指导_第1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指导_第2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指导_第3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指导_第4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技术指导第一页,共35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细部作业)

施工技术指导

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2010.11编制第二页,共35页。一、电线保护管的敷设

1、目前地下室电线管预埋工程量越来越大,有些工地管线明敷现象也越来越多,不但耗工耗料,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及感观,要求施工人员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今年目标:创建地下室暗敷管线无明敷现象;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3.2.13条: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第三页,共35页。二、预埋KBG电气保护管穿越后浇带时的做法预埋KBG电线保护管穿越后浇带时,应在KBG外加套SC保护管,保护管长度L应大于L1(后浇带宽度)+2×L2(埋入混凝土内长度),L2≥6倍保护管D的长度,以确保预埋管线畅通。例:当后浇带宽度为500mm,SC保护管径为DN32时,保护管的最短长度=500+2×6×42=1000mm。第四页,共35页。

三、在电缆井或墙内设置接线盒或接线端子箱

时预埋电气保护套管的施工方法(一)当梁、顶板、墙体(柱)均为混凝土时,应先把预制好的导管及接线盒固定在墙体模板内的要求标高上,导管要求高出顶板300mm~500mm,待顶板施工时把导管钣弯,接入过线盒内,线盒位子应放平正。墙体上接线盒在抹灰前应接高10mm~20mm,且接线盒应与粉饼面过平。敷设在混凝土墙(柱)内的电气保护管必须是整条管线,中间不应有接头,且管线与钢筋挷扎应牢固,挷扎间距应符合要求。第五页,共35页。

四、在电缆井或墙内设置接线盒或接线端子箱时

预埋电气保护套管的施工方法(二)

当梁、顶板为混凝土,墙体为砖砌体时,应把保护管置于混凝土梁下,砌墙(或墙体砌好后割墙槽)时,用管接头把导管引到至要求高度,设接线盒,且接线盒面应与墙面灰饼面过平。敷设在砖墙内管路,剔(割)槽宽度不应大于管外径5mm。第六页,共35页。五、电气保护管暗敷电气保护管为暗敷时,保护管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应根据不同混凝土的厚度,选择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材料可朔性,当敷设在地下室或人防工程的顶板上时,应选择SC管(焊接钢管或镀锌钢管),设计为KBG管时应在施工图技术交底时提出变更;当设计院不愿变更时,可参照CECS100:98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注:CECS100:98规范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编制。敷设于地下室的KBG管用材不符要求敷设于地下室的管线宜采用镀锌钢管第七页,共35页。六、暗敷KBG薄壁管应按下述规范

要求施工以确保管线畅通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入混凝土平面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10倍。管路埋入墙体或混凝土内时,管路与墙体或混凝土表面净距不应小于30mm。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应与钢筋绑扎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000mm,且应在离螺接头、管接头150~300mm处与钢筋绑扎牢固。敷设在砖墙内管路,剔槽宽度不应大于管外径5mm。螺接头处未与钢筋绑扎第八页,共35页。七、墙上预埋接线盒,定位应准确合理在墙上设置接线盒时,应在土建贴好粉饼后进行,可以通过拉线、直尺等方法进行校平;当施工紧张土建跟不上时,可按土建要求设置接线盒,或高出墙面15~20mm设置线盒。接线盒应设置平整,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执行。应对墙面上设置的接线盒、过线盒进行保护,如加上盖板或泡沫板等填充物,以保证土建在抹灰时不被污染。墙上土建粉饼线盒设置不平不正过线盒离消火栓箱太近线盒设置与砌体面平第九页,共35页。八、应在合理位置增设过线箱、盒当暗敷管线长度超出规范要求时和明装模块要与其他设备(防火阀、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信号阀等等)连接时必须增设过线盒。预埋过线盒应与预埋接线盒一样,要平整、位子合理。当二个以上线盒在一个点设置时,线盒应设置在一条直线上,当三个以上时,应使线盒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虽有了过线盒,但应设二只。且盖板应用开关面板过线盒设在接线端子背面第十页,共35页。不设过线盒出现暗盒明装现象第十一页,共35页。九、吊顶上的电气管线敷设金属管明敷时的最大间距金属管种类金属管公称直径(毫米)15~2025~3240~5070~100最大间距(米)钢管1.52.02.53.5电线管1.01.52.0—注:KBG管属镀锌电线管,钢管是指镀锌钢管和焊接管属钢管。吊顶上的电气管线敷设,应执行电气管明敷规范标准:一、明敷各类管路,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装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二、明敷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设备或盒箱边缘距离宜为150~300mm。第十二页,共35页。十、线槽敷设线槽敷设时,应采用单独吊支架固定。吊装线槽吊杆直径不宜小于6mm;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点和支点: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线槽转角或分支处;直线段不大于3m;。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金属桥架及其支架全长不应小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非镀锌桥架连接板的跨接铜芯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不小于4mm2.镀锌桥架间连接板的不跨接铜芯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第十三页,共35页。

电缆交接箱的设置

在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遇有分支时应设电缆交接箱;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控制电缆敷设中也一样,当设计图中控制室控制电缆芯数大于分支控制电缆芯数时,应设分支控制电缆交接箱,第十四页,共35页。十一、吊顶上的金属软管敷设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金属软管两端应加装螺接头,以确保吊顶内导线不裸露。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宜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等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防液型金属软管普通金属软管配套连接器金属软管专用螺接金属软管专用螺接第十五页,共35页。十二、压力开关、信号阀等的接线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不能将柔性导管用作线路的敷设,仅在刚性导管不能准确配入电气设备器具时,作过渡导管用,所以要限制长度。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可挠性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压力开关、信号阀等的接线也应符合上述要求。第十六页,共35页。十三、短路隔离器应用与安装短路隔离器的作用是,当总线发生故障时,将发生故障的总线部分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以保证系统的其它部分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便于确定发生故障的总线部位,当故障部分的总线修复后,隔离器可自行恢复工作,将被隔离出去的部分重新纳入系统。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许多竣工项目没有按设计图施工,自作聪明,删除了短路隔离器,虽然简化了施工图,但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查找故障点相当困难,且有可能因局部线路的故障导致整块回路板的损坏。短路隔离器宜安装在模块箱或接线端子箱内,要求排列整齐,安装牢固。第十七页,共35页。十四、消火栓按钮的安装消火栓按钮应安装在消火栓箱开门侧上角,且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接线,消火栓按钮试验时应有回答信号,同时消控中心主机处于手动状态时,在显示屏上应显示消火栓泵运行和火灾报警信号的地址。消火栓接线盒的设置应选择设在隐蔽、合适的地方,如设在吊顶内或消火栓箱按钮背面的位子上,不宜采用暗盒明设或明敷管线进入消火栓箱。当消火栓箱暗装在墙体或混凝土内时,管线和线盒可设在箱体的背面。第十八页,共35页。十五、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安装(一)

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2、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当物。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1.5m;至顶棚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确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第十九页,共35页。探测器的安装(二)探测器的底座应安装牢固,与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应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探测器底座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应朝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调试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第二十页,共35页。十六、线型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线型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探测区域的高度不大于20m时,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当探测区域的高度大于20m时,光束轴线距探测区域的地(楼)面高度不宜超过20m。2、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m。3、相邻两组光束轴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光束轴线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4、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路上应无遮当物或干扰源。5、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安装牢固,并不应产生位移。第二十一页,共35页。十七、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安装在电缆桥架、变压器等设备上安装时,宜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敷设时,宜敷设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第二十二页,共35页。十八、手动报警按钮安装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第二十三页,共35页。十九、多线模块、控制模块的安装同一报警区域内的模块宜集中安装在模块(金属)箱内,箱内接线排列要求整齐,接线端部应套编码管;模块(金属箱)应独立支撑或固定,并应采取防潮、防腐等措施;模块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编码管);模块隐蔽安装时,在安装处应有明显的部位显示和检修孔。第二十四页,共35页。

二十、接线端子(模块)箱的安装

1、当接线端子(模块)箱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5m,安装应牢固,不应倾斜;

2、接线端子(模块)箱当箱内有模块装时,接线端子与模块的排列应整齐,安装应牢固,接线端子的进出端要留有足够空间;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二根;

3、接线端子箱应有效接地,箱门应与箱体要有跨接。第二十五页,共35页。

二十一、报警控制主机的安装

1、报警控制主机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安装应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2、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固;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用公司统一打印的编码管;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导线应绑扎成束;导线穿管、线槽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3、报警主机的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报警主机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

4、报警主机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第二十六页,共35页。二十二、系统接地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2、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3、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交流供电和36V以上直流供电的消防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保护,其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相连接。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按规定测量接地电阻,并做好记录。第二十七页,共35页。

二十三、LCD显示屏的地址码编制方法

1、每台报警控制器都有一个LCD显示屏,当报警设备报警时都会在LCD显示屏上报警地址,报警地址应根据报警设备生产厂商提供的LCD显示屏所能显示的汉字数,进行简单明晰的地址编写;

2、下表是根据松江电子仪器厂火灾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中内提示:用区位码写入被控设备的汉字名称最多为十个汉字;下表是汇豪天下2#地块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报警设备编码表供参阅。第二十八页,共35页。

二十四、多线控制模块面板标识编制方法

1、多线控制模块面板标识应单独列清单,按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分区的顺序编制,汉字数量一般也不超过十个;

2、应根据报警控制器操作面板上的多线模块操作盘数量及每个多线操作盘能单独操作设备起、仃的数量,按设备顺序编制。第二十九页,共35页。

二十五、控制模块地址码及面板标识编制方法

1、一般报警控制器的控制模块视同报警设备,按防火分区划分直接编入报警回路;

2、应根据报警控制器操作面板上控制模块操作盘数量及每个控制模块操作盘能单独操作设备起、仃的数量,按设备顺序编制。第三十页,共35页。

二十六、消防电话控制面板标识编制方法

应按每个防火分区、及每个防火分区内消防电话数量进行编制,汉字数控制在十个左右,以上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