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58—6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能够列加减混合的式子解决有关问题。2、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能够列加减混合的式子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难点:能够列加减混合的式子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连加连减的算式,学生计算,指明说说计算过程。2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花果山上的小猴也想学钓鱼。你们猜猜,小猴能学会吗?老师告诉大家,有些小猴学会了,有些小猴没有学会,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走进花果山去看看吧!二、探索新知。1、展示主题图上花果山美丽的小河。第一幅图:仔细观察,你看见了什么?出示第二幅图,发生了那些事?你能完整地讲一讲吗?生1:原有5只小猴子在河边钓鱼,钓了一会儿,有3只小猴觉得没意思就走了,又来了1只小猴。生2:原有5只小猴子在河边跟小男孩学钓鱼,钓了一会儿,有3只小猴觉得没意思就走了,又来了1只小猴,现在有几只小猴学会了钓鱼?2、学习加减混合。(1)结合两幅图看一看,原来河岸边上有几只小猴?后来走了几只?这时河岸边有几只小猴?怎样列式?后来又来了几只小猴?用算式怎样表示?学生说自己的做法。让学生利用磁铁到黑本上演示,并讨论如何用算式表达?板书:5-3+1。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代表的意思。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像这样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我们叫它“加减混合”(板书),可以怎样读呢?教师教算式的读法。怎样计算?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强调:是前两个数的得数与最后一个数计算)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5减3等于2,再算2加1等于3。(2)出示鱼缸小鱼图,引导提问: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那个小朋友旁边的鱼缸里的小鱼数量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通过两幅图理解鱼缸中的鱼的数量的两次变化有一定难度,教师作必要引导:第一次鱼缸里面有3条小鱼,后来又钓了2条小鱼(从图中看不出来),再后来有一条小鱼跳出了鱼缸(第二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现在鱼缸里面有几条小鱼?学生独立列式解决。(3)比较两个算式,说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先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先减后加,第二个算式是先加后减;相同点,都是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计算顺序都是从左边开始,以此计算。3小结:你能归纳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吗?学生归纳,最后老师补充、小结:从左到右依此计算。三、自主练习。1、第一、二题。先观察图,再说图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2、第三题。先独立计算,再说说计算的过程。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的算式意义和计算方法,对于需要两步才能计算出结果的算式,基本上已经掌握要先计算第一步的得数,再用第一步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进行第二步计算。本节课的加减混合,也需要进行两步计算.有了前一节的基础,就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本课知识的学习。但还是不能忽视加减混合计算的另一个难点由于前后两例题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使计算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学时非常有必要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计算的意义。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这一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讲数学故事,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的有关数学算式,在讲授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减去,或加上,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学生测试分析大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从当堂检测的结果来看,自主练习1做的较好,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气球的个数数错了,第2小题错的较多,出错有以下几种情况:把图1里8只天鹅看作6只,列出的算式6-2+3=7有2个学生列对了算式算错了数第3小题做的较好,只有1个学生做错了,其他同学都做对了。统计:题目正确(个数)错误(个数)正确率第1题43197.7%第2题39588.6%第3题43197.7%教学反思课后简单的交流已经让我收获很大,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丝毫没有上完课的轻松之态。先抛砖引玉,简单地说说,学科组讨论时再细说深讨论,对加减的运算意义是否可以更突出一些。上加减混合一课时,学生上一年级才两个月,其中加减运算含义的学习还在起步阶段。虽然前阶段的加法、减法运算意义也是借助了“合”与“分”的动作帮助理解,似乎学生对于这两种运算已经理解比较透彻了。但是如果能再着些重墨,学生会对为什么先加再减或者先减再加理解得更好,特别是后20%的学生。正如我的课上,虽然我设计了“+2表示什么”、“为什么先算加?”“中间数10表示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理解,但是似乎还不够突出,或者说是远远比不上“为什么先加?”这个问题直接。“为什么先算加?”和“为什么先加?”实质上也是不同的。体现出先把两部分合起来,再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运算意义。如果再配合上学生的手舞足蹈,效果可能会更好,理解也会更到位。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加、减混合。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

教材分析(一)课标解读学习数学是为了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几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教材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二)内容分析它安排在“连加连减”之后,与之采用了同样的编排方式,目的是使学生能联系连加连减的方法,来学习加减混合计算。教材安排的生动的插图,有利于学生从看着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计算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记忆在头脑里去完成第二步计算,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减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运算循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连加、连减的计算循序,大部分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计算循序很容易的推导出来,在你说我讲”中共有1个红点、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绿点标示的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红点问题是:“现在有几只小猴学钓鱼?”教材提供了和连加、连减同样的思路,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变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这种编排突出了知识的迁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为此,可以把情境图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问:“刚开始有几只小猴在学钓鱼?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多找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或让学生在小组中说小猴只数变化的过程,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出“5-3+1”或“5+1-3”,并口算出结果。计算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各数代表的内容及每步计算的意义,用“先算……再算……”的格式表述运算的顺序,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了对计算过程的感受与体验。绿点问题是:“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教材设计让学生独立计算,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教学绿点问题时,一是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出算式,二是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具体的算法。让学生对照情境图说出“3+2—1”的意义,再说一说计算的顺序,最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说一说第二步是用哪个数去减1,这个数是怎么来的,以此加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感受。课标分析学习数学是为了使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几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