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第7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1956年关于中国的军事发展方向在中国高层中是有分歧的,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而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高层军事发展路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经过之后十年奋斗中国即将拥有第一根“打狗棍”
C、当时中国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核武器阻力重重
D、事实证明张爱萍将军的“打狗棍”战略已被否决2、“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2012·台州高二检测)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东方红一号”卫星
B、“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5、①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②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③前不久,“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两次交会对接成功。④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令西方发达国家叹为观止。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7、在第36届(2011年)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中,由国防科技大学发明的“天河一号”,其峰值性能和实测性能两项指标双双超越美国的“美洲虎”(Jaguar)系统,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天河一号”从亚洲第一向世界第一的重大跨越。这反映出()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B、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计算机性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8、下列有关科学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发展促进教育手段更新;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
③科技的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全新的题材;④科学发展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9、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可能引用到的国家政策计划不包括()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两弹一星计划
D、火炬计划10、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A、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确立科技攻坚重点
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材料三:“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央视播出,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你的认识,分析袁隆平和钱学森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6分)(3)根据上述材料,从科学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两个方面,概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作用。(10分)
必修三第7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解析)1、【答案】C【解析】由材料“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可见当时发展军事方向意见并不一致。而结合所学,最终“两弹一星”取得成功。故A、D错。而我国拥有原子弹时间为1964年,故B错。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答案】A【解析】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可得出选项①②符合题目要求。
3、【答案】A【解析】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东方红一号”,①正确;“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说法正确,②正确;“一五”期是指1953年至1957年,而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说法错误,故③排除;④说法正确,故正确选项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解答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是不是建国以来至今中国的科技成就;二是说法是否正确。4、【答案】C【解析】从题中信息“在太空轨道升起”“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可知是中国首次邀游太空,而且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符合这些信息的显然是C项。5、【答案】B【解析】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上的某一事件的看法,属于个人认识的范畴。①③项是具体的史实;②④项中的“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令西方发达国家叹为观止”属于历史评价的范畴。故本题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研究的一般的方法。史评,就是根据资料得出结论,这要与具体的史识相区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对待史料的问题也需要掌握。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袁隆平是科学家,他对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答案为C。【点评】袁隆平在农业领域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对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科技发展也大踏步的前进,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述明显错误,故排除。【点评】综合国力的竞争体现在各个方面,科技的进步同样是展示国家实力的表现。8、【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①科学发展促进教育手段更新;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③科技的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全新的题材;④科学发展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科学所起的作用。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80年代前后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不同目的和原因:
(1)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美国敌视中国;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打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我国积极发展高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这时期,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高科技与经济结合,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9、【答案】C【解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说明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弹一星计划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定产物,与新时期不符,因此选C。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10、【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论是“向科学进军”的科技发展战略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战略,都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而制定的,都是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建国初期中国科技落后,所以只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科技战略,而后来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则可以提出“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1、【答案】
(1)爱因斯坦:科学赐福还是降祸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4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分)共同取向: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2分)
(2)感动的原因:①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②钱学森: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③二人的精神:爱国;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技术分红合同标准文本
- 360推广合同样本
- 手绘效果图-课程教案
- 转供电协议书
- 中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教案设计
- 入聘合同样本
- 2025中外技术研发合同范文
- 交易合同范例范例
- 文学社规章制度2篇
-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 《浅谈A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300字(论文)
- 秦汉考古Uooc课程答案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医疗器械考试题及答案
- 画饼充饥儿童故事绘本 课件
- 心理护理的沟通与技巧
- 开关、插座及其它电气设备技术规格书
- 早期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颌的矫治(口腔正畸科)
- 手术室护士子宫切除手术护理配合常规
- DB61T 5097-2024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规程
- 药物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