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论文_第1页
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论文_第2页
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论文_第3页
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摘要】劳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劳动也在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下一代,人类社会是劳动创造的,所以劳动教育成为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在新时代,特别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够脱离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就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重要阵地,教师除了可以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之外,还可以通过德育和劳动教育的结合,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文章将重点就如何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践行劳动教育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实践方法

引言:小学教育应当重视最新提出的劳动教育目标并将劳动教育融合到小学教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之中。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对小学生能力培养提出的最新要求,小学学校和小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知识和培养道德素质,更要让小学生在学校中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一、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1.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党与国家的长期方针;培养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素质,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目标;将广大中小学生培养为勤于劳动、热爱劳动的,具备先进素质的劳动者,是党与国家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大力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对于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健康中国”战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中小学校以及广大教师应当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和认识大力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在培养优秀人才、强化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加大力度。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2.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劳动教育能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有毅力、踏实、团结的良好品质,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谋而合;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体能上的锻炼,进而形成健康的身心和人格,这与我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不谋而合,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从根本上来看,劳动是一种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大力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才能使中小学生更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教育的实践方法1.正确认识劳动教育,架构教育逻辑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使小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劳动的内涵和意义,在深化劳动教育的同时让小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让小学生具备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学校和在家庭的环境中主动进行劳动和喜欢上劳动。小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需要在劳动相关的章节内容中展开劳动教育。例如,小学一年级课程在《我们爱整洁》这一章内容中详细指出了最基础的劳动知识,通过教学让小学生注意个人和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在整洁相关的劳动活动中注意衣物的干净和书桌的整洁等内容,让小学生从小事上养成整洁和劳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呈点状分布,且内容较淡薄,所以,应通过充实劳动教育话题的方式构架教育逻辑,让话题成为教育内容的连接点,同时对教育领域进行拓宽,让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呈连续、螺旋态势。教师可以根据各年级的成长经历发布差异化家务劳动内容,比如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回收等,开展系列回收利用课程;或是围绕社会服务让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开展系统的劳动教育,适应学校纪律要求。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实现课堂教育的延伸,组合利用学校场域,通过贴合实际生活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及其相关理念和精神,体验劳动感受。2.讲劳动故事,让学生感受劳动魅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劳动背后的故事进行品味,这样更容易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尊重劳动,真切感2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知劳动的魅力。因此,老师可以将劳动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强化劳动教育的效果。比如,教学《干点家务活》这部分内容时,新课开展的前一周,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记录家长每天做家务的任务,在课上让学生相互讲述劳动故事,让学生在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热爱劳动。3.开展游戏活动,收获劳动体验教师需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劳动意识,而学生的劳动意识一般是在实践当中获得的,那么教师就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收获体验当中提高劳动能力,建立正确的劳动观,获得深刻的劳动情感体验。增加学生参与劳动体验活动的热情,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运用趣味游戏让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活动更加新颖、独特。例如,在教学《我是班级值日生》时,在分好学习小组之后,然后给各个小组分发多张劳动纸牌,纸牌上的图案有扫帚、拖把、抹布等。组长再把纸牌打乱之后发给每个组员,让组员结合自己得到的纸牌,诉说各自的劳动本领。学生在这样的纸牌游戏活动当中讲述劳动经历,分享各自的劳动本领,认识到劳动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更加尊重劳动和热爱参与劳动活动。在劳动游戏的设计和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自主结合教材主题和主旨内容,设计劳动游戏,让学生成为游戏活动的设计和体验者,对劳动活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4.家校共育,培养劳动习惯现在的小学生家长难免对孩子溺爱纵容,恨不得将一切家务劳动“包圆”,导致他们在家中很少有参与劳动的机会。我认为:课堂教学和生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时,经过课前调查,大多数学生在家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基本不参与任何劳动活动,自然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持久的劳动习惯。因此,我要求家长们在家积极督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拍摄参与劳动的小视频,看看谁在家表现最好、最懂事、最喜欢劳动,并在班级中公开表扬,同时评选班级的劳动之星。在我的努力下,家庭成为学生建立劳动习惯的重要场所,在家校合力影响下,学生对劳动教育有了真正的认知。三、结语3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小学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与方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劳动教育情境和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劳动热情与劳动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促进新时期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完美构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要重点培养小学生崇尚劳动的精神和意识,让小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是最伟大的人民,认识到劳动在提高个人能力素养、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劳动是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一个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参考文献

[1]林卫红.奏响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三部曲[J].教书育人,2019(05).[2]孟宪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