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许多学者把对流通业关注的重心聚焦到“效率”方面,丁俊发(2006)[1]认为应将流通效率的提升设定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目标;马龙龙(2006)[2]认为流通效率的提高应作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重要内容;李骏阳(2006)[3]认为对流通业的关注应该从速度转向效益,从数量转向质量,从粗放转向集约;宋则(2007)[4]认为应该从存量效能等角度对流通效率进行评价;徐从才(2008)[5]认为可以沿着优化流通过程,提升流通效率的思路,实现流通增长方式的转变等。我国流通效率状况如何?国内学者的评价大都不高:肖怡(1999)[6]认为我国流通效率存在流通费用过高、流通资源浪费严重、信息传递缓慢等问题。李辉华、何曙(2001)[7]从商品流通时间和商品流通所实现价值量入手,运用模型分析,得出我国商品流通效率不断下降的结论。纪良纲,刘振滨(2004)[8]认为我国商品流通速度在不断提高,而流通部门的资金利用率呈现下降趋势。桑昌禹等(2001)[9]认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壁垒太低而退出壁垒太高,使得大型零售商业数量过多,规模不经济和过度竞争现象严重。纪良纲,郭娜(2003)[10]通过商品流通产出弹性分析以及“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的商品流通规模处于不合理的状态,我国商业增加值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偏小;相对于我国的商品流通的投入规模而言,其产出规模过小,即商业不能充分利用其占用的资金和人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流通资源浪费。上述研究更加引起人们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关注,从而也有必要对我国的流通效率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从而使我们更好的认识我国流通业的现状,改进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流通产业效率和流通产业竞争力,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关于流通效率问题,国外学者主要是从流通渠道方面予以研究,Teece(1992)[11]认为供应商与制造商形成长期导向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提高给消费者的价值而且又可能降低渠道成本,进而改善渠道绩效,提升竞争力。BuzzellR.D.&DrtmeyerG.(1995)[12]认为渠道中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可以减少库存,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渠道成本,从而提高效率。Brown等(1995)[13]认为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传递信息等方法,加快商品周转,提升渠道效率。GaskiJ.F.(1984)[14]认为渠道强制性权力过度实施会导致流通产出效率降低,资源浪费,效益低下。CharlesA.Ingene和MarkE.Parry(2000)[5]认为零售企业的固定成本、规模以及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会对流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零售企业的固定成本越低,规模越大,规模经济越明显,流通效率越高。而零售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会造成流通资源浪费,不利于效率的提高。YanDong等(2007)[16],认为流通渠道中的高效补货(Efficientreplenishment)机制可以降低商品从制造商转移到零售商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更好地发挥流通资源效能,提升效益。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构建指标体系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中,不少涉及流通效率问题,洪涛(2002)[17]通过对流通力内涵和组成要素的分析,构建了中国城市流通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六类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与流通效率相关的有劳动生产率、流通企业连锁化程度及组织规模化程度等指标。宋则、张弘(2003)[18]从评价流通现代化入手,构建了流通现代化指标,该指标体系包括11类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在流通效率方面,主要是从流通速度、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以及库存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冉净斐(2006)[19]从研究流通和谐论角度出发,建立了我国流通和谐评价指标集,与流通效率相关的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市场集中度等指标。综上所述,在观点上,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认为我国流通效率不足;在方法上,已有不少实证研究,但是专门设置指标体系从实证的角度对流通效率进行研究还较为鲜见。本文基于流通效率的视角,构建我国流通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流通效率的长期演进趋势,从而对流通效率进行评价。二、流通效率的测度指标选择及依据李辉华(2005)[20]认为流通效率是一个衡量流通整体质量的概念,指商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流通领域所实现的价值量与流通费用之差;宋则(2006)[21]认为流通效率是指流通业的整体运行节奏,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流通速度、库存率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三个指标体现出来;徐从才等(2006)[22]认为流通效率是指流通实现过程中价值补偿的程度以及利益的和谐度,具体包括流通产业效率和流通组织效率。综合上述学者对流通效率的研究,我们认为流通效率主要表现为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流通时间和所消耗的流通资源,应包括流通速度和流通成本两个层面的含义:(1)流通速度是指商品从生产出来后到销售给消费者整个过程中的速率,流通速度越快,商品周转时间越少,流通效率越高;(2)流通成本是指商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所消耗和占用的资源,在产出不变前提下流通成本越低,流通效率越高。根据流通效率的含义,我们在对流通效率进行测度时,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建立指标体系:第一,周转率指标。反映流通渠道效率,流通渠道越顺畅,商品周转越快,流通效率越高。反之,流通渠道不畅,商品周转率低,商品库存率高,流通效率降低,在此,本文选取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批发零售业库存率、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存货周转率作为流通渠道效率的测度指标。第二,规模性指标。反映流通组织效率,流通企业规模越大,流通业集中度越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也就越高,规模经济优势越能得以体现,流通效率也相应越高。在选用规模指标时,由于限额以上连锁化零售企业销售额、百强零售企业的数据获取年数有限,所以不选用这些指标来测度流通业集中度。本文选取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占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限额以上批零销售额占批零业商品销售总额比重作为流通产业集中度的相关指标来测度我国流通组织效率。第三,效益性指标。反映流通产出效率,流通业的单位劳动力、资本投入所获得的流通产出越大,则流通产出效益越好,流通效率越高。本文根据“投入—产出”思想,测度我国流通产出效率。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假定技术不变的前提下,流通资本量和流通从业人员是影响流通产出效益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考虑到流通资本量数据难以获得,用总资产量代替总资本量。在模型中用流通资本总量和流通从业人员作为分母反映流通的投入规模,用利润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零销售总额反映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产出规模的整体状况。由于投入因素还包括物流成本等方面的流通成本,所以本文在考虑流通产出效率时将单位GDP所耗物流费用也纳入测度指标中。本文建立的我国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如下:三、对流通效率测度的实证分析(一)数据选取说明本文选取1995-2007年我国流通效率各个测度指标的年度数据,运用SPSS16.0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流通效率演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各测度指标数据见表2。(二)因子分析从输出的相关矩阵中可以看出,Bartlett=264.905,P<0.0001,即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可考虑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653>0.6,意味着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接受。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出两个综合因子,分别记为F1,F2,累积贡献度达到95.082,大于0.85(见表5)。通过载荷因子矩阵表6发现:F1与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X1、批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X2、批零企业存货周转率X4、零售业集中度X5、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X7、限额以上批零业总资产报酬率X8、批零产业人均年销售额X10等指标载荷系数很高;F2与批零企业库存率X3、批零业集中度X6、单位GDP所耗物流费用X9等指标载荷系数很高。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知:F1的权重=66.136/95.082=0.696F2的权重=28.946/95.082=0.304进而得出我国流通效率得分计算公式:流通效率F=0.696F1+0.304F2将因子分析结果中1995-2007年间F1,F2的得分,代入上式则可得出1995-2007年间我国流通效率得分F(见表7)。图11995-2007年间我国流通效率演进趋势图从我国流通效率序数值演进趋势可以看出:(1)1995-1999年间,我国流通效率演进情况表现为下降,1999年跌至低谷,而1999-2007年期间,我国流通效率的整体演进趋势明显地表现为上扬;(2)下降趋势中,1996-1997年下降幅度最大,其他表现为平稳下降;(3)上升趋势中,2003-2004年上升幅度最大,其他表现为平稳上升;(4)我国流通效率总体上是处于上升趋势。四、对我国流通效率演进趋势的解释对我国流通效率所表现出的1995-1999年逐年下降,1999-2007逐年上升的演进趋势,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第一,在企业效率方面。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流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流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但缺乏有效的整合,致使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我国流通业组织结构呈现“散、小、差”的局面,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低效、无序、盲目、过度。而1990年原商业部系统的国有商业企业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之后,亏损范围逐渐扩大,90年代是国营商业痛苦的调整时期;另一方面,由于90年代初大型百货商场的盲目发展,1997-1998年间大型百货业进入倒闭高峰期,流通企业的赢利能力削弱,效益降低,这是1995-1999年期间我国流通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随着90年代后期我国引入连锁经营方式以及零售业态的创新,流通企业逐渐步入规模化、多元化经营时代。百货业在经历1999-2003年的调整后,形成了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格局。流通企业之间的并购、外资零售业的加速进入、政府促使流通企业重组和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策略以及为促进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1999年后我国流通业集中度逐渐提高,流通业过度竞争状况得到改善,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流通效率逐渐提升。第二,在市场供求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商品日益丰富,并在1997年告别短缺经济时代,我国正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有限,加之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处于下降态势,并在1999年下降3%,为历史最大下降幅度[23]。这个阶段我国流通企业商品周转较慢,资金利用率不高,流通效率不足。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促进了流通业发展,流通企业商品周转速度加快,流通效率得以提升。第三,在增长方式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流通业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商品的流通主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及资金投入完成,我国流通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缺乏流通技术创新,90年代中期我国虽然开始引入各种新型零售业态,但由于管理水平不够,技术没有跟上,配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流通效率难以提高。1993-1998年期间在对我国流通产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中,技术贡献额为-18.7%,而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额分别为46.49%和72.21%[24],由此看出此间我国流通产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及资本投入,具有粗放型扩张的特征。90年代末,随着连锁经营方式在我国流通业的普及,物流配送手段改进,电子商务的推广,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在我国流通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我国流通效率步入上升趋势。2001年加入WTO后,外资零售业的大举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流通技术和管理水平,也促使我国内资流通企业积极变革,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效益,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流通效率的提升。五、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建立我国流通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推测出我国流通效率的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从1995-2007年间我国流通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这个结论与先前流行的对我国流通效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