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语文八下第二次定时练习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A.陨石(yǔn)晦暗(huì)幽悄(qiǎo)怒不可遏(è)B.行辈(háng)矗立(chù)狩猎(shòu)戛然而止(jiá)C.糜子(méi)漩涡(xuán)砂砾(lì)接踵而至(zhǒng)D.缄默(jiān)妩媚(wú)龟裂(jūn)纷至沓来(tà)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是()A.那时我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心还纯洁,什么争讼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里。B.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C.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里维幕的一角而已。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是()A.我们的母亲河以汹涌磅礴的气势,澎湃的河流,奔流的河水在祖国大地川流不息,咆哮而来。B.岁月亦无法带走我对你的思念,纵使海枯石烂,你那高大的身影也永存于我心中。C.经过一学期的苦练,他们在球场上流畅地运、传、投球,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举夺魁。D.节目中,舞蹈家杨丽萍将孔雀的动作、神态精妙展示出来,使人叹为观止。4.下列没有语病的是()A.石室联中开展的“红歌大合唱”校园艺术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艺术修养。B.“成马”得到了国际马拉松组委会的高度赞扬,传递了沟通你我他,彰显“永不停歇”。C.我市实施“旅游东融”战略政策以来,吸引了大量粤港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D.根据气象资料分析,近期只有川南和川东的部分地区可能会有零星小雨。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丙】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垂髫:垂下来的头发,指小孩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翕忽:静止不动的样子C.罔不因势象形象:模拟D.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形同的是()A.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中峨冠而多髯者C.能以径寸之木以其境过清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左臂挂念珠倚之7.对文章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A.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B.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下的水非常清澈,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C.都好像在空荡荡的水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D.都好像在空荡荡的水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下的水非常清澈,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8.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A.三篇文章都属“杂记体”,但各不相同。《桃花源记》是虚构的游记故事表达社会理想;《小石潭记》是比较典型的写实游记;《核舟记》虽名为“记”,却是状“核舟”这一物。B.三篇文章手法各有千秋。《桃花源记》虚实相生、亦真亦幻;《小石潭记》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核舟记》善于观察、富于想象。C.三篇文章都表达有序。《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小石潭记》有明确的游踪,即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核舟记》按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介绍核舟。D.三篇文章语言都简洁传神,韵味十足。如“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让我们看到漫天铺开的桃花盛开的景象;“怡然”“俶尔”“翕忽”反映了小鱼的静态和动态;一个“抚”字,写出了苏、黄二人亲近的关系。三、古诗文默写9.默写古诗名句。(6分)(1)补写古诗名句。(2分,任选其中两句)①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颈联、尾联和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下阙中任选其一。先写题目再默写。(4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中华牛文化①千百年来,牛文化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华牛文化起源于甲骨文时期。甲骨文是中国早期的文字,承载这些最古老文字的甲骨,除龟背骨外,大部分是牛胛骨。古人认为,牛为神异动物,牛骨可以通天,而祭天祈福就是告知上天,所以不仅要诵读祭文、祈辞,还要刻写在牛骨上,让帝王百姓之愿“直达”天神。如此,牛胛骨有了大用,牛让早期文字得以承载,又得以存储,成为最为古老的文化之“源”。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诗经·君子于役》让我们看到了“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田园风光。《庄子)一书中“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等一系列成语典故流传至今,牛郎织女的故事中,那头有情有义的老牛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川剧、徽剧、秦腔、河北梆子等戏曲表演中都有牛的身影。民间以牛为主题的对联、年画、剪纸等书画作品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丰富多样的牛文化构成了华夏文明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④牛文化为什么能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道风景线呢?这是因为牛是最早被人类驯养的六畜之一。随着牛耕技术的发展,牛成了人们运输、犁田的动力,成了祭祀天地、祖先的祭品,成了氏族的图腾,被赋子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有云:“坤为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坤”代表地,牛也就成为大地的象征,寓意统帅万事万物,有主宰人间祸福的力量。同时,牛也是财富的象征,寓指辛勤耕耘能带来丰厚的收获。牛还被着作勤劳坚韧、任劳任怨的象征,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代名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感激,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地描述。独具特色的牛文化就这样汇聚而成了。⑤历经岁月变迁,牛文化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在国家、民族的精神坐标中,牛是特殊的图腾;于世俗、民间的价值观念里,牛是非常的伙伴。让我们一起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继续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10.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牛文化?联系全文概括作答。(3分)11.第3段划线句的两个例子,可否删去一个?请做出判断并分析。(4分)12.下面材料中,民俗活动“打春牛”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请结合本文,简说观点及理由。(3分)立春时节“打春牛”,是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的古老民俗。人们预先造一个土制牛,在立春日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回家后将土置于牛栏猪圈、灶台等处。五、作文(60分)13.“只有香如故”是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句子,意思是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保尔·柯察金用热血谱写青春的芬芳,桃花源的安宁祥和带给我们梦幻奇香,奔流的长江为我们演绎古老文化的陈香……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那些遇过的人、经过的事、看过的景、读过的书,虽一一离你远去,但其香如故,相伴终生。请以《只有香如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①,力尽筋疲谁复伤②?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注释]①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②伤:哀怜,同情。1.诗句中“牛”因何而病?结合诗歌概括作答。(2分)2.这首古诗可以作为A卷《中华牛文化》第4段的引用资料吗?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登政和二年进士第,官至监察御史,以言事忤权贵,迁起居郎。靖康元年,金兵渡河,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①之师。”太宰白时中忿然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倘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未几,复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留臣,复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上感悟,随命辍行。命纲为行营使,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乃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上遣李梲。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求不已,日肆屠掠。纲奏言:“金人贪婪无厌,其势非用师不可。彼以孤军入重地,当以计取之。”上深以为然,约日举事。姚平仲勇而寡谋,急于要功,先期率步骑万人,夜斫敌营。纲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金使来,宰相语之曰:“用兵乃李纲、姚平仲,非朝廷意。”遂罢纲。【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之际,臣下起兵救援君王。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2分)A.倘使治兵倘:同“倘”,如果B.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陈:陈述C.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妻子:妻子和儿女D.金人贪婪无厌厌:厌倦4.翻译句子。(6分)①命纲为行营使,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②纲率诸将旦出封丘门,以神臂弓射金人,却之。5.文中的李纲和诗歌鉴赏他笔下的“病牛”有何异同之处?本文中他还具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下列不符合《经典常谈》内容的一项是()(2分)A.儒、墨、道各家有一个共通的态度,就是托古立言;他们都假托古圣贤之言以自重。孔子托于文王、周公,墨子托于禹,孟子托于尧、舜,老、。庄托于传说中尧、舜以前的人物。B.班固《三都赋》、张衡《二京赋》、左思《两都赋》近于后世的类书,是陆贾、荀卿两派的混合,是散文的更进一步。C.汉乐府的声调采用了“楚声”和“新声”两种调子。新声出于西域和北狄的军歌。楚声里也有整齐的五言,如《白头吟》《梁甫吟》《怨歌行》,这就是五言诗的源头。汉乐府以叙事为主。D.《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7.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回答问题。(2分)保尔走到A旁边,离她还有两三步,就站住了。她没有发觉他。保尔怀着一种少有的好奇心观察她。A穿着一件条纹衬衫,下面是蓝布短裙,一件柔软的皮夹克搭在肩膀上。蓬松的头发衬托着她那晒得黝黑的脸庞。A站在那里,微微仰着头,强烈的阳光照得地眯起了眼睛。保尔还是第一次用这样的眼光观察他的这位朋友和老师,也是第一次突然意识到,A不仅是团省委的一名常委,而且……但是,他立即抓住了自己的“恶念”,责备这种念头很荒唐。上面这段文字中的A是谁?保尔为什么会责备自己的“恶念”?(二)罨画池听雨汪建中①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了崇州罨画池。②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一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步着这样一些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③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进得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第展开了。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画了。④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狈中四处躲雨。⑤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⑥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个淋淋漓漓。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地等待。⑦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此刻,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荡人魂魄,催人思索。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海与桑田。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⑧雨,一直在浙淅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这时,我是多么想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问梅山馆,整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⑨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还婆娑在我的眼前。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在激情地燃烧。⑩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注】①罨(yǎ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有删改)8.作者在罨画池听到不同的雨声领略到了哪些内涵?结合原文4—10段,分条概括。(6分)9.文章删掉第2段,读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分内容?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10.文章第9段画线句有哪些妙处?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简要分析。(4分)11.一个地方文学编辑想将本文编入文集《文化成都》,你觉得可能有哪些意图?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作答。(4分)四、语言运用(12分)12.“川西民居“是成都平原特有的建筑形式,请根据要求,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