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培训课件第一页,共71页。一、任务来源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强化企业预防措施。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第二页,共71页。根据意见要求,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2016年10月9日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的总体思路和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的目标。一、任务来源第三页,共71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扎实推进《安全天津建设纲要(2015-2020)实施方案》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市安委会于2016年12月8日《市安委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津安生[2016]17号)对“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健全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加快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一、任务来源第四页,共71页。一、任务来源第五页,共71页。二、工作要求第六页,共71页。二、工作要求第七页,共71页。各类企业要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结合安全评价、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探索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特别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二、工作要求第八页,共71页。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所在部门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二、工作要求第九页,共71页。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二、工作要求第十页,共71页。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全体安委会成员和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三、组织领导第十一页,共71页。(一)、组织发动阶段(二)、准备阶段(培训、收集资料、识别和获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三、实施阶段1、组织班组、岗位进行风险辨识预评估2、班组、部门(车间)汇总、筛选3、公司汇总、筛选4、形成风险辨识与评估表5、形成风险辨识与评估报告四、工作程序第十二页,共71页。四、工作程序第十三页,共71页。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2月9日)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五、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十四页,共71页。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安全天津建设纲要(2015-2020)实施方案市安委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津安生[2016]17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总局59号令)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总局80号令)五、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十五页,共71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总局3号令)2015年修订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30号令)2015年修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395号)天津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津安监管急[2009]第72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88号令)五、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十六页,共71页。标准规范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一79)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2010)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五、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十七页,共71页。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2014)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低压电气装置第4-43部分:安全防护过电流保护(GB16895.5-2012)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2012)五、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十八页,共71页。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16178-2011)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五、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十九页,共71页。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199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BG12158-90)五、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二十页,共71页。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和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六、危险源基本概念第二十一页,共71页。两类危险源: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源和能量载体)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等)我们主要针对第二类危险源进行辨识。六、危险源基本概念第二十二页,共71页。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其中,危险因素指的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指的是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六、危险源基本概念第二十三页,共71页。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2、事故分类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
七、辨识方法第二十四页,共71页。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介绍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可为四类: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七、辨识方法第二十五页,共71页。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负荷超限、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七、辨识方法第二十六页,共71页。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设备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振动危害、辐射、高温、信号缺陷、标志缺陷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毒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七、辨识方法第二十七页,共71页。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如:地面滑、房屋基础下沉、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温度不适,排水不良2、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如:恶劣气候、场地狭窄、门和围栏缺陷、安全通道缺陷、空气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七、辨识方法第二十八页,共71页。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七、辨识方法第二十九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三十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三十一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三十二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三十三页,共71页。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介绍按事故类别即按致害原因进行的分类如下1.物体打击(不包括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或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但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七、辨识方法第三十四页,共71页。4.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但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和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以及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5.触电:由于电流流经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6.淹溺:由于水大量经口、鼻进入肺内,导致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它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七、辨识方法第三十五页,共71页。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上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不包括电烧伤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属消防部门统计的火灾事故。9.高处坠落:指由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场合发生的坠落事故,也适用于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沟、升降口、漏斗等引起的伤害事故。七、辨识方法第三十六页,共71页。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及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片帮)以及顶板垮落(冒顶)事故。适用于从事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时发生的坍塌事故。12.透水:指从事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七、辨识方法第三十七页,共71页。13.放炮:指由于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14.瓦斯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15.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于0.07MPa、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七、辨识方法第三十八页,共71页。17.受压容器爆炸: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物理性爆炸)以及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炸。18.其他爆炸:可燃性气体煤气、乙炔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汽油挥发)引起的爆炸;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间接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汽与空气相混合遇火源而爆炸的事故;炉膛爆炸、钢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等亦属“其他爆炸”。七、辨识方法第三十九页,共71页。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通风不良的作业场所,由于缺氧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倒甚至窒息死亡的事故。20.其他伤害:指上述范围之外的伤害事故,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等。七、辨识方法第四十页,共71页。危险源辨识原则过去:已发生过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设备改进、报废、新购活动后将会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七、辨识方法第四十一页,共71页。三种状态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停电事故等状态。七、辨识方法第四十二页,共71页。四个方面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辨识工作要求:全员参与、自下而上所有生产、服务的全过程考虑相关方活动考虑非常规活动涉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七、辨识方法第四十三页,共71页。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公司使用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进行统计。最大储存量与标准规定的临界量对比得出是否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结论。七、辨识方法第四十四页,共71页。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七、辨识方法第四十五页,共71页。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出发点,是物质的危险性及其数量这两个因素决定。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七、辨识方法第四十六页,共71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七、辨识方法第四十七页,共71页。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1)式中
q1,q2,…
,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七、辨识方法第四十八页,共71页。建设施工中的危险源的辨识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该文件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和拆除等建筑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理。该文件附件一、附件二明确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七、辨识方法第四十九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五十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五十一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五十二页,共71页。七、辨识方法第五十三页,共71页。辨识和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害分析法。通过以上方法对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确定其风险等级。七、辨识方法第五十四页,共71页。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介绍LEC评价法(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1894-1976)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七、辨识方法第五十五页,共71页。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正装皮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九单元实验活动7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2025年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绍兴市上虞区城北实验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染色经纬弹力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动单杆拉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珠海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核心素养驱动教学设计
- 中医主任述职报告
- 通防培训课件
- 撤场通知书( 模板)
- 音乐识谱节奏训练课件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 richcui美国sspc富锌底漆解读
- 学前儿童游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
- GN汽车吊吊装专项安全方案讲义
-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 》教学课件设计
- 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