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连续梁施工检测技术_第1页
高速公路连续梁施工检测技术_第2页
高速公路连续梁施工检测技术_第3页
高速公路连续梁施工检测技术_第4页
高速公路连续梁施工检测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速公路连续梁施工检测技术第一页,共60页。目录一、概况二、施工控制的目的、原则与方法三、施工控制的依据四、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五、施工监测实施内容及技术路线六、施工控制实施内容及技术路线七、施工控制实施程序八、施工控制的精度、原则及总体要求九、结束语第二页,共60页。一、概况这部分的内容仍然依据六丙公路K14+060特大桥,来详细介绍连续梁施工监测技术。K14+060特大桥该桥最大墩高105m,本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T型刚构方案,桥梁上部采用纵、竖向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T型刚构;下部采用双薄壁空心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刚构采用(100+180+100)m连续刚构。第三页,共60页。K14+060特大桥里面示意图第四页,共60页。1.上部构造箱梁断面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断面,顶板宽度为12.0米,箱梁根部梁高11米,边跨合龙段及现浇段梁高为3.5米,箱梁底板下缘按1.6次抛物线变化。箱梁底板厚度0号块为150厘米,各梁段底板厚从悬臂根部至悬浇段结束处由130~35厘米,其间按1.6次抛物线变化,合龙段及边跨现浇段为35厘米;箱梁顶板厚度0号块为60厘米,其余为28厘米;箱梁腹板厚度1~14号块为70厘米,15号块为70~50厘米,其余梁段为50厘米。主梁悬臂长度为2.75米,翼缘外侧厚18厘米,根部为100厘米,采用二次直第五页,共60页。线变化,翼缘外侧厚度在端横梁设置伸缩缝处加厚至70厘米。边跨现浇段处设置宽度为2米的端横梁。箱梁横桥向底板保持水平,顶板横坡由顶板形成。

2.预应力体系主梁采用纵、竖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分为顶板束、腹板束、边跨底板束、中跨底板束、边跨合龙束及中跨合龙钢束六种,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19Φs15.2mm、16Φs15.2mm、15Φs15.2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钢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其张拉控制力分别为:371.1吨、312.5吨、293吨。竖向预应力及0号块横隔板预应力采用JL32的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材料屈服点σ0.2)为785MPa,张拉控制应力为706.5Mpa,其张拉控制力为56.8吨。第六页,共60页。3.设计技术条件(1)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4)桥面总宽度及组成:桥面总宽度:12.0米桥面组成:0.5米(护栏)+11.0米(行车道)+0.5米(护栏)(5)本桥桥面最大纵坡:-2.2%(6)设计洪水频率:1/100年(7)环境类别:Ⅰ类(8)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第七页,共60页。二、施工控制目的、原则与方法1.施工监控目的连续刚构桥是一种多次超静定体系,施工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结构的几何形状及内力状况的改变。尽管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事先难以精确估计结构的实际状态。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在已建结构偏离控制目标时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挂篮定位标高,以保证结构线形的平顺,并监控实际内力分布,使箱梁始终处于安全受力范围内。影响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线形及内力的因素主要第八页,共60页。

有以下几方面:混凝土弹性模量,浇注主梁混凝土超方量及单T两侧重量不平衡,混凝土收缩、徐变,桥梁施工临时荷载,挂篮定位时的温度影响,挂篮的变形特性等等。当上述因素与设计不符,而又不能及时识别引起控制目标偏离的真正原因时,必然导致在以后阶段的悬臂施工中采用错误的纠偏措施,引起误差积累。K14+060兑房河大桥主体工程,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是三孔连续超静定结构,主梁采用纵、竖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分为顶板束、腹板束、边跨底板束、中跨底板束、边跨合龙束及中跨合龙钢束六种),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较大次内力,理想的几何线型与合理的内力状态不仅与设计有关,而且还依赖于第九页,共60页。

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为了确保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且成桥后的主梁线形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恒载内力状态接近设计期望,在主桥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悬臂施工法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主要施工方法。对于分节段悬臂浇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来说,施工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节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第十页,共60页。桥后桥面线形、合拢段两悬臂端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以及结构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施工过程的数据采集和严格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保证结构的受力合理和线形平顺,避免施工差错,尽可能减少调整工作量,为大桥安全顺利建成提供技术保障。2.控制原则施工控制是要对成桥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桥目标的参数误差,确保成桥后结构受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第十一页,共60页。2.1受力要求。反映连续刚构桥受力的因素主要是主梁的截面内力(或应力)状况。通常起控制作用的是主梁的上、下缘正应力。不论是在成桥状态还是在施工状态,要确保各截面应力的最大值在允许范围之内。2.2线形要求。线形主要是主梁的标高。成桥后(通常是长期变形稳定后)主梁的标高要满足设计标高的要求。第十二页,共60页。2.3调控手段。由于悬臂施工属于典型的自架设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已成结构(悬臂节段)状态是无法事后调整的,因此施工控制时要采用预测控制法。对于主梁内力(或应力)的调整,只能通过严格控制预应力束张拉力的大小来实现。对于主梁线形的调整,调整立模标高是最直接的手段。将参数误差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主梁标高的变化通过立模标高的调整予以修正。第十三页,共60页。3.控制方法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的影响参数较多。如:结构刚度、梁段的重量、施工荷载、砼的收缩徐变、温度和预应力等。求施工控制参数的理论设计值时,都假定这些参数值为理想值。为了减小设计理论值与施工实际值的差别,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参数进行识别和预测。对于重大的设计参数误差,提请设计方进行理论设计值的修改,对于常规的参数误差,通过优化进行调整。具体流程见流程图。3.1设计参数识别通过在典型施工状态下对状态变量(位移和应力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较,以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识别出设计参数误差量。第十四页,共60页。3.2设计参数预测根据已施工梁段设计参数误差量,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如灰色模型等)预测未来梁段的设计参数可能误差量。3.3优化调整施工控制主要以控制主梁标高、控制截面弯矩为主,优化调整也就以这些因素建立控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设计参数误差对桥梁变形和受力的影响分析。应用优化方法(如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线性规划法等),调整本梁段与未来梁段的立模标高,使成桥状态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设计成桥状态,并且保证施工过程中受力安全。第十五页,共60页。设置控制目标前期结构分析计算预告桥主梁标高标高施工现场数据采集设计参数误差识别主梁标高、应变、温度及尺寸和弹模等设计参数误差预测结构状态判别、综合评价是否按原计划继续施工理论与实测比较是否查找原因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并重新计算结构内力、变形标高调整分析预告下一梁段标高监测控制施工过程监控框图第十六页,共60页。三、施工控制的依据1.本项目合同文件中的技术规范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077—95)6.《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编写,1982年10月。第十七页,共60页。四、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1.混凝土受力变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受力情况很复杂。随着时间变化和结构施工进行,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将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受力情况,特别是锚固端混凝土的压应力,需要对其进行跟踪监测监控,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有效进展,并最终顺利完成。

2.桥梁整体线形监控在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过程中,梁体的线形随着张拉力的增加发生变化,利用两种方案进行梁体线形监控。方案一:桥面防撞墙上设置线形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的线形进行长期的监控,测量、计算施工过程当中梁体线形的变化情况;方案二:静力水准测量,静力水准仪悬挂安装在箱梁的中部,可以实现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采集数据的精度高,同时可以及时反应张拉过程中梁体线形的变化。第十八页,共60页。3.挂蓝验算及挂蓝荷载试验挂篮荷载试验由监测单位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其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实测挂篮的变形值,验证设计参数和承载能力,以指导施工,保证安全,并为悬臂浇注施工高程控制提供参数。另外通过加载试验还可消除挂篮的塑性变形,改善挂篮的工作状况。4.主梁受力变形在桥梁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因为结构受力,主梁受力变形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如何监控好主梁受力变形,是本桥施工监控的重要监控要素,对监控整个桥的施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十九页,共60页。五、施工监测实施内容及技术路线1.挂篮验算及挂篮荷载试验挂篮验算和挂篮荷载试验是对施工挂篮进行结构验算复核,并参与施工方的挂篮试验,实测挂篮变形,为桥梁线形监控提供基础数据。挂篮荷载试验由监测单位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其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实测挂篮的变形值,验证设计参数和承载能力,以指导施工,保证安全,并为悬臂浇注施工高程控制提供参数。另外通过加载试验还可消除挂篮的塑性变形,改善挂篮的工作状况。第二十页,共60页。1.1测试内容①通过对挂篮的静力荷载试验,检验挂篮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强度要求。②测试挂篮后锚钢筋的应力,检验后锚钢筋是否满足强度要求。③通过对挂篮前吊点的挠度测量,为大桥施工中的标高控制提供参考数据。1.2测试仪器①静态应变器>VOB系统YJ-25静态应变器>VOB系统YJ-25可准确测量多点的静态应变值,主桁杆和后锚钢筋的应力由该系统直接测量得到。②精密水准仪受测试现场的限制一般无法使用相对式位移传感器,所以挠度及支点沉降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第二十一页,共60页。1.3荷载及加载程序①荷载以挂篮在施工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作为控制荷载,同时考虑了模板、混凝土、工作平台、施工机具等其它荷载,由挂篮设计方进行等效荷载设计,确定挂篮的每个前主吊控制荷载,主桁杆后锚钢筋的应力及挂篮吊点挠度的允许控制值也由挂篮设计方提供。②加载方式利用零号块上的锚固钢筋及钢铰线形成简易加力架,用张拉千斤顶分别对前主吊进行同步加载。③荷载分级根据结构试验规程,结合施工过程中节段混凝土的浇筑工序,一般可按5级加载程序进行加载。第二十二页,共60页。1.4测点布置根据测试要求,可在挂篮的主桁杆上,挂篮的后锚钢筋上布置应力测点,在挂篮的前吊点布置挠度测点,另外为了测定吊点的相对挠度,还应对支点的沉降进行测量。第二十三页,共60页。2.主跨施工监测施工监测为施工控制提供必要的反映施工实际情况的数据与信息,为桥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提供保证。在每一节段的主梁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观测桥梁顶面的挠度,为控制分析提供实测数据,同时,在立模、节段浇筑、预加力张拉控制前后也需要观测其挠度变化和相应的应力变化,以便与分析预测值比较,并为状态修正提供依据。2.1主跨应力、应变监测通过主跨结构应力监测可迅速知道主跨受力状况,如剪力滞效应等,并及时监测主跨应力是否超限,从而可知主跨安全状况。因此,必须进行应力跟踪观测,该项观测在每一施工阶段都要进行,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第二十四页,共60页。①监测截面根据主桥特点,每座桥选择箱梁的根部,L/4、L/2,边跨现浇段附近等截面布置应力测点,主要观察在施工过程中这些截面的应力变化与应力分布情况。应力计按预定的测试方向固定在主筋上,测试导线引至混凝土表面。通过实时跟踪分析,在计入误差和变量调整分析之后,可以提供最优可调变量的调整方案,每阶段直至竣工后结构的实际状态。同时可根据当前施工阶段向前计算至竣工,预告今后施工可能出现的状态并预报下一阶段当前已安装构件或即安装的构件是否出现不满足强度要求的状态,以确定是否在本施工阶段对可调变量实施调整。主梁监测截面布置图如下:第二十五页,共60页。截面选择示意图(单位:cm)第二十六页,共60页。②测试仪器:根据对多种应力测试仪器性能的比较,考虑到要适合长期观察并能保证足够的精度,故选用质量高的埋入式混凝土应变计和配套的综合频率接收仪作为应力观测仪器,该应变计的温度误差小、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于应力长期观测。③测点布置选定箱梁根部截面、L/4截面和L/2截面布置测点,A-A(包括A1-A1、A2-A2截面)截面布置10个测点;B-B截面布置12个测点;C-C截面布置8个测点,顶板和底板各布置三个,腹板左右各布置三个,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第二十七页,共60页。C-C截面:A-A截面:主梁截面应力测点布置图第二十八页,共60页。B-B截面:第二十九页,共60页。

④应力计的埋设应力计按预定的测试方向固定在主筋上,测试导线引至混凝土表面,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应力计和引出导线的保护。2.2主跨线形监测挠度的观测资料是施工控制中控制成桥线形最主要的依据。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每个施工块件上布置对称的高程观察点,这样不仅可以测量箱梁的挠度,同时可以观察箱梁是否发生扭转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个截面都需要进行立模时、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后、张拉前、张拉后的标高观测,以便观测各点的挠度及箱梁曲线的变化历程,以确保箱梁悬臂端的合龙精度及桥面的成桥线形。第三十页,共60页。①零号块高程测点布置布置零号块高程测点是为了控制顶板的设计标高,同时也作为以后各悬浇节段的高程观察的基准点,每个零号块的顶板各布置9个高程点,测点位置可如下图所示。0号块高程测点布置示意图第三十一页,共60页。

②各悬浇节段的高程观测点布置在每个施工块件上布置3个对称的高程观测点(分别位于两侧腹板上及箱梁顶部中心线),测量箱梁的挠度,还可以观察箱梁是否发生扭转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截面需进行立模、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筋张拉前、预应力筋张拉后的标高观测,以便观察各点的挠度及箱梁曲线的变化历程,保证箱梁悬臂端的合拢精度及桥面线形。各悬浇节段测点布置示意图第三十二页,共60页。

③高程控制点布置在离块件前端10cm处,采用Φ16钢筋在垂直方向与顶板上下层钢筋点焊牢固,并要求竖直。测点(钢筋)露出箱梁混凝土表面5cm,侧头磨平并用红油漆标记。④观测时间与项目为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挠度的观测安排在早晨9:00前,气温尚未上升时进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观测内容包括:立模、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加力张拉前后以及拆除挂篮后、边(中)跨合拢前、最终成桥前的各项标高值。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节需进行数次(至少一次)的观测,以便观察各点的挠度及箱梁梁轴曲线的变化历程。并以这些观测值为依据,进行有效地施工控制,以保证箱梁悬臂端的合拢精度及桥面的线形。挠度的观测以施工单位观测为主,监控方参与为辅的方式进行。⑤观测结果观测结果的正确性是进行最优先控制的先决条件,对于每一段施工阶段的挠度及标高的量测,都需经过详细的分析。第三十三页,共60页。六、施工控制实施内容及技术路线

桥梁的施工控制与设计和施工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安全优质、符合设计要求地建成桥梁,需要建立控制体系,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方面:(1)主跨在施工过程中及成桥后的结构分析;(2)施工控制误差分析;(3)主跨结构设计参数识别;(4)结合控制的实时跟踪分析;(5)进度计划安排;(6)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的优化;(7)箱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分析。第三十四页,共60页。施工控制技术路线第三十五页,共60页。1.主跨在施工过程中及成桥后的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结构施工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该项工作根据施工过程与成桥运营情况来完成各施工状态及成桥后的内力与位移计算,进而确定出结构各施工阶段的内力与位移理论值。计算时采用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考虑施工的进程、时间、相应状态临时荷载、环境温度、截面的变化、结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预加应力等因素,可确定出桥梁的预拱度,预测下一施工状态及施工成桥状态的内力与位移。有限元模型如下图所示。第三十六页,共60页。K14+060特大桥有限元模型第三十七页,共60页。结构施工过程的结构行为分析可运用倒退分析与前进分析两种方法,结构分析采用有限元法。该项分析包括如下几项内容:(1)对结构设计主要计算数据进行复核;(2)复核结构初始状态的预拱度;(3)确定各施工理想状态的内力与位移;(4)通过比较确定出结构最大内力与位移的相应状态;(5)给出有关施工的建议。第三十八页,共60页。2.施工控制误差分析施工控制的目的是尽可能消除理论计算与施工实际情况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计算参数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等,消除这些差异从两个方面来进行。2.1调整计算参数、修正理想状态由于结构实测与理论值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通过对应力或位移偏差分析,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构参数识别,进一步分析找出偏差原因,确定出设计参数真实值,为施工成桥符合设计要求服务,也为同类桥的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第三十九页,共60页。2.2反馈控制分析、预测模板标高根据结构理想状态、现场实测状态和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出下阶段模板标高的最佳取值是克服误差的有力手段。可采用最小误差估计方法进行分析与预测。3.主跨结构设计参数识别一部分结构设计参数可通过施工前的测定来加以修正,但是还有一些参数是难以确定的设计参数,以及临时荷载及环境影响等,必需进行结构施工监测,并通过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以及参数识别,方可确定这些用试验难以确定的设计参数,从而减小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这样才能进一步全面地把握主跨结构行为。参数识别可采用最小误差估计,该方法已在多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体系中成功应用。第四十页,共60页。4.结合控制的实时跟踪分析

此项分析是实现主跨结构施工控制的关键。反馈控制是根据结构理想状态、实测状态和误差信息进行的,该项工作制定出可调变量的最佳调整量,并形成实施方案,指导现场作业,使结构施工的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状态。它包括下述几部分内容:(1)实测状态温差效应修正分析;(2)结构各状态数据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3)结构设计参数识别;(4)结构行为的预测分析;(5)理想状态修正分析;(6)反馈控制分析。第四十一页,共60页。5.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的优化5.1施工控制方法大跨径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是一个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施工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其次必须保证结构的线形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由于在施工控制中,同样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噪声干扰,需要用滤波的方法,从被噪声污染的状态中估计出真实的状态。同时,为了达到施工控制的最基本要求,也即它的最优性能指标,就必须遵循最优控制规律,组成随机最优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调整、预测。第四十二页,共60页。本桥运用工程控制论的思想,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技术,将大桥主跨成桥线形和施工期结构变位状态,作为线性离散、确定性动态结构系统最优控制的对象,建立随机的数学模型和性能指标,用误差分析的思想,从被噪声污染的状态中估计出真实的状态,并用估计出来的状态变量,按确定性的最优控制规律构成闭环状态反馈系统,求出最优控制变量值,不断对各阶段进行调整、控制,最终达到随机最优控制的目的。第四十三页,共60页。5.2最优控制理论的采用

为了使结构在最终成桥状态时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各施工阶段结构的线形是桥梁悬臂施工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决定上部结构每一待浇块件的预拱度尤其重要。因为,合龙前,一个单跨的两个悬臂端部应该尽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桥梁在施工和运营状态下,上部结构的标高频繁发生变化(上挠或下挠),因此,在上部结构各个截面的施工中应该预留容许偏差,以保证在较长时间以后结构物能够在设计所规定的标高范围内。第四十四页,共60页。

由于建桥材料的特性以及人员操作水平的影响、施工误差等是随机变化的,因而施工条件不可能是理想状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黄河特大桥主桥的施工监控中,准备从正装分析、倒装分析、实时跟踪分析三方面着手,相互结合,实现成桥结构在线形、内力各方面满足设计要求的目标。为了保证上述三方面分析的准确性,正确而详细地划分结构在整个形成过程中的各个不同受力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在正确建模的基础上考虑参数识别和修正,并根据现场施工周期修正计算模型,全部计算分析过程由有限元程序完成。第四十五页,共60页。5.3基于桥梁监测系统优化有限元模型施工过程监测是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大桥顺利、成功修建的重要工序,也是为后期调控提供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在主梁每一块段和工序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观测箱梁顶面挠度,为反馈控制分析提供实测数据。在浇筑块件混凝土、张拉预应力及挂篮移走的前后也需要观测其挠度变化和相应的反力变化。真实、及时地掌握各项监测内容的变化情况,对桥梁施工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四十六页,共60页。

影响桥梁挠度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一个良好的监测系统应该能够通过合理的监测方案去滤除一些干扰影响,以获得真实的技术数据。温度、挠度、箱梁混凝土应力、材料力学指标、箱梁几何尺寸、挂篮变形、张拉力等都是施工监测的内容。其中,温度对桥梁主梁挠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温度变化时刻都在发生,其影响也无时不在,但通过选择适宜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日照温差和季节温差的影响,也是最为实用、方便的一种方法。通过桥梁监测系统获得的现场数据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模型所处的真实环境,从而达到修正参数,进一步优化模型的目的。第四十七页,共60页。6.箱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分析分析上部施工阶段最不利状态,考虑自重、风荷载及挂篮走位等状态的具体思路同上,也需做两类结构稳定性分析,这里不再赘述。第四十八页,共60页。七、施工控制实施程序1.施工控制操作细则1.1主梁0#块施工阶段由于采用支架现浇的施工工艺,因此监控的主要内容为落架前后主梁的标高及控制截面应力应变变化。初拟以下两个工况:工况Ⅰ:在支架上浇注完毕后张拉预应力束;工况Ⅱ:在支架拆除后。第四十九页,共60页。1.2主梁悬臂施工阶段主梁悬臂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较为繁杂,主梁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对主梁的结构变形和控制截面的应力(应变)进行监控,其中主梁的结构变形主要测试内容包括:混凝土立模标高测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主梁位移测量、节段施工完成后几何状态测量。为了确保监控结果可以准确、快速的指导施工,建议监理单位和监控单位组成联合测量小组。主梁应力(应变)主要测试内容包括主梁边、主跨的控制截面的应力(应变)。观测时间一般定在凌晨12点至次日凌晨5点,由监理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确定测量时间。主梁采用悬臂浇注,每一个梁段作为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分为四个工况,具体操作细则如下:第五十页,共60页。

①挂篮立模定位施工方按施工控制指令表中的立模标高进行挂篮定位,然后通知监理和监控方检测其标高值。本工况测试内容:主梁标高:前端5个梁段(包括挂篮上的测点);要求:a、必须确保空挂篮处于悬臂支承状态,不能有钢筋或施工荷载在挂篮上。b、检测时间应避开局部温差影响(在一天中结构内温度场最均匀的时间)。c、立模标高误差要求小于±5mm。第五十一页,共60页。

②浇1/2混凝土本工况测试内容:主梁标高:本梁段;要求:控制好1/2混凝土的数量。此工况测量主要是掌握主梁在浇筑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出现,不做精度要求,根据实际施工状况,可以略除。③浇完混凝土本工况测试内容:a.主梁标高:前3个梁段;b.墩顶偏位。要求:a.回避温度影响;b.标高误差控制在±3cm。第五十二页,共60页。④主梁预应力张拉完成本工况测试内容:a.主梁标高:前5个梁段;b.墩顶偏位;1.3控制截面应力应变。要求:a、回避温度影响;b、标高误差控制在±3cm。第五十三页,共60页。

1.4合拢段施工阶段合拢段施工是全桥的关键阶段,需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主要内容为主梁的标高和控制截面应力应变的变化。故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