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_第1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_第2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_第3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_第4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1

复习提要: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重点:

1、留意区分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把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课时划分:

本期复习支配在第17周至20周完成,总课时数为24节。共四周时间。详细时间支配为:

1、积累与运用〔6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10课时〕。A、课内阅读〔5课时〕。B、课外阅读〔5课时〕

3、文言文阅读〔6课时〕。

4、作文〔2课时〕。

第周第课时年月日

侧记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语言积累和运用。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把握音、形、义。

2、娴熟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书写:要求同学写规范字,卷面干净。17周在本班进行一次书写展现。激发同学写规范字的热忱。

2、字音:将课本中的生字、常用字归类,要求同学注音或给生字注音。或每节课前要求同学给其中的字注音。加强训练。

3、生词:

〔1〕留意区分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

〔2〕关键词语的揣摩。

课时支配:六课时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把握音、形、义。

1、老师指导同学把握关键词语,让同学读、抄一遍,把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章,特殊留意平常简单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如:你肯定能顺当完成下面的两项工作。

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ùn()间庸1ù()gū()负zhù()立小qì()chú()形静mì()téng〔〕萝滑jī()gōu()火zuàn()紧dǎo()告蹂lìn()zhuó()越mián()延xī()戏

给以下汉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迸()溅屡()次连缀()女娲()糟蹋()慷慨()劫掠()哀号()蜕()变酝酿()骸()骨堕()落虬()枝头衔()霎()间

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肯定能发觉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注音都有一个错误,找出并订正。

A.荡漾yàng干枯gù蝴蝶dié()

B.窗扉fēi狩sh6u猎细菌jūn()

C.虐nuè杀怦怦pēng裹guǒ藏()

D.富贵guì炫xuán耀应和hè()

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写错的字词并订正。

我们进入中学以经半年了,老师们精精业业地工作,同学们克苦努力地学习;校内里文明礼貌尉然成风,校荣校貌涣然一新,真是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

以下成语中有6个错别字,先在错别字下面画横线,然后在下面的方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

水泻不通刻骨铭心碌碌无为津津乐到见义思迁明查秋毫问心无愧耀武扬威德高望众晦人不倦塞翁失马海枯石烂时过境迁苦心孤诣夜色苍茫

二、进行逐单元进行听写训练。〔一般分开在课前进行〕

三、完成《英才教程》各单元基础学问部分的字词练习。

教学后记:

第周第课时年月日

侧记

教学内容:其次部分: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把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课时支配:六课时

复习内容:

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复习过程:

一、同学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同学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老师指导同学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把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例如:1.下面的朗读节奏划分有一项不正确,请找出来。

(1)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A.断肠/人在天际。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D.问渠/那得/清如许。

2.请你完成以下搭配:

作家朝代作品出处

曹操唐《山市》《乐府诗集》

自居易东汉末年《钱塘湖春行》《聊斋志异》

马致远清《西江月》《白氏长庆集》

蒲松龄宋《天净沙·秋思》《金元散曲》

沈复唐《童趣》《浮生六记》

3.你能依据语言环境,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吗?试试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子曰:岁寒,。

何当共剪西窗烛,。

绿树村边合,。,还来就菊花。

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信;,则是无礼。

《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天净沙·秋思》曲末一句:夕阳西下,。点出了浓浓的乡愁。

《钱塘湖春行》中的对偶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志在千里。

,禅房花木深。

我寄愁心与明月,。

无可奈何花落去,。

争渡,争渡。

莫言下岭便无难,;,一山放过一山拦。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观沧海》中呈现海岛生气勃勃的诗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三、完成《英才教程》各单元文言文部分的阅读练习。

教学后记:

第周第课时年月日

侧记

教学内容: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

教学目标:

1、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课时支配:十课时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同学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如《看云识天气》这一课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如何看云识别天气的方法的科普文。凭自己多年的观看体验,抓住“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特征,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改变的关系、不同的云上光荣和天气改变的关系,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最终指出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局限性。阅读本文使我们从中学到很多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学问。

二、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老师让同学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同学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风筝》

然而我的惩处最终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间或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嬉戏是儿童最正值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文中的“不幸”应当如何理解?〔结合上下文〕

“如今,家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伤。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周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特别的寒威和冷气。”

如何理解“无可把握的悲伤。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结合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如:《风筝》

《风筝》是一篇意蕴深厚,发人深省的散文诗。文中回忆了“我”粗暴地毁掉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这一少年往事,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字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这篇散文诗可以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看文章的题目。

B、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看文章的抒情、谈论部分。

D、分析人物的性格。

E、综合各段段意。

F、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详细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3、老师在“阅读与思索”上指导同学,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

创作源于生活,我们读到的一些文章,往往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似曾相识,甚至有的同学似乎自己亲身经受过。这时,我们就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看法,评价文章的真、善、美,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感受。

如:《皇帝的新装》

A、对两个骗子的行骗,假如是你,你会上当吗?

B、骗局被揭穿后,为什么皇帝还要把游行进行下去呢?谈谈你的看法。

五、小结

要提高阅读力量,肯定要多读,多想,多训练,运用老师教给的阅读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课堂上大胆质疑,商量归纳,提高阅读力量,主动参加。

六、完成《英才教程》各单元现代文部分的阅读练习。

教学后记: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2

一.复习总设想

〔1〕、整理归类:以“课标”为根据,关心同学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学问加以分类整理,以把握学问的体系和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问系统化、条理化、简洁化。

〔2〕、训练力量: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同学的识记力量、理解力量、写作力量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力量。

二、复习总支配

第一阶段:从12月12日到12月25日,全面复习语文考试中的基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板块的考试内容。

首先,12月12日到12月15日,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课文中所要涉及到的学问点。这个时间段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关心同学过好课本关,把握好课本上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将复习内容确定在教材中的实记学问,即拼音字词、古文诗歌的背诵记忆,力求做到绝大部分的同学切实把握,另部分同学基本把握。

其次,12月18日到12月24日,分专题复习“基础积累与运用”考试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同学得到进一步的稳固和提高;

其次阶段:从12月25日到12月31日,进行“现代文阅读”板块的考试内容,我预备大胆取舍教材的复习内容,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学问,然后让同学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开同学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消失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同学把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①12月25日到12月26日,记叙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②12月29日到12月30日,说明文体裁的专题复习;

③12月31日,现代文学问考点、答题的规范和技巧复习;

另外,元旦节三天假期,精选记叙文、说明文各3篇作为假期作业,进行专项练习。

第三阶段:从1月5日到1月9日,进行综合测试与学问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此项内容留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同学的积累,如古文阅读训练。语言运用、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同学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削减失分。

〔2〕重点搞好阅读理解的复习。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意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示同学留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同学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同学的举一反三的迁移力量和应试答题力量。

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两类,每一类都对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讨论发觉: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因此我预备在复习时必需让同学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突重点,抓难点,授予方法。详细方法如下:细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同学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同学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细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同学对整篇文章融会贯穿的理解和把握力量,着重培育同学探究性阅读和制造性阅读的力量,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盼、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意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同学不要去关怀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学问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②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期末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同学文言基础学问,也考查同学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头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力量的考查。因此我预备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进展,对课文中的文言文的各个学问点进行分类、细化,以关心同学横向、纵向进行记忆和理解。

〔3〕作文训练穿行〔每周2个左右〕。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同学写作中不会详细描写,只会概括表达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分写人、写事两类进行训练,同时印发一些优秀作文作为典型进行分析。另外,让同学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谈论文,让同学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形成作文训练序列。同时让同学限时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初二语文期末复习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力量提高并重。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3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第一单元基础学问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同学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第一单元基础学问、文言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

二、默写《假如生活哄骗了你》

三、复习第一单元基础学问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确凿2、长吟3、轻捷4、攒5、机关6、敛7、鉴赏8、人迹罕至9、秕谷10、书塾11、方正12、消释13、宿儒14、同窗15、人声鼎沸16、拗17、骊歌18、木屐19、讪笑20、懊丧21、简陋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

〔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

四、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异书奇来宾利日

3、通假字1个扳

4、“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

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

文言文练习1

家庭作业: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其次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其次单元基础学问,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同学整理。

复习重点:其次单元基础学问,文言文基础。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其次单元基础学问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1、征发2、哽3、炽痛4、标直5、嗥鸣6、谰语7、亘古8、污秽

9、曲折10、阻抑11、回环曲折12、亦复如是

3、同步导练中每课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1、帖2、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五、家庭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复习第三单元基础学问,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同学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第三单元基础学问,现代文概括、理解。

一、常规字词复习

二、默写《木兰诗》47段

三、复习三单元基础学问

1、文学常识整理

2、解释词语:1、马革裹尸2、弥高3、锲而不舍4、兀兀穷年5、沥6、群蚁排衙7、迥乎不同8、气冲斗牛9、杂乱无章10、含蓄11、踌躇12、盼望13、磐石14、义愤填膺3、形似字归纳:

〔1〕筹踌畴稠惆绸

〔2〕慕墓暮幕募

〔3〕愧魂魄魁傀

〔4〕锲契楔揳

〔5〕迭选跌

〔6〕炯迥

〔7〕籍藉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五、作业:注音53个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4

复习提要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重点

1、留意区分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把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4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D、对对子、名著导读。

2、现代文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3课时〕。

4、作文〔3课时〕。

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把握音、形、义。

2、娴熟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把握音、形、义。

1、老师指导同学把握关键词语,让同学读、抄一遍,把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章,特殊留意平常简单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如:

A、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痴〔〕想隐秘〔〕诱惑〔〕xuān()腾一shùn()间yùn()含

B、请你找出并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惊荒失措

_____改为_____仰头铤立_____改为_____

二、进行逐单元进行听写训练。〔一般分开在课前进行〕

三、完成试卷练习。〔课后稳固为主〕

其次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同学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同学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老师指导同学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把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观沧海》中呈现海岛生气勃勃的诗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三、课后试卷练习稳固。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1、仿写句子。

2、复习比方、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区分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明白仿写的意义及方法。

1、仿句是根据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仿照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或复句,都列入仿句。

2、仿句考查的学问点:

〔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学问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依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亲密关联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盼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方,同学们要留意比方运用的得体,比方的艺术贵在创新,要查找新奇、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盼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盼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力量,联想、想象力量,创新思维力量。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抱负?什么样的心灵最光明?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妙?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肯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留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净的心灵多光明;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妙;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熟悉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假如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假如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认真分析品尝,揣摩出句中所说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假如……就……〕及修辞〔比方、排比〕外,尤其要留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二、仿写练习训练。

如:

仿按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雄伟。

没有_____________的聚积,就没有

2.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秋高气爽,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句子,从“胜利/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辞手法基本相同;3语意通顺。〔2分〕

例:伴侣是什么,伴侣是欢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伴侣是悲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伴侣是什么,伴侣是

伴侣是

4.仿按例句,运用比方,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肯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一棵树,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为春风升起绿帆。

三、练习卷稳固。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

1、对对子。

2、名著导读。

复习过程

一、把握对对子的方法,并能进行简洁的对对子。

1、老师指导方法:字数与词性的联系,内容的关联等。

2、老师示例:

尝天下美洒——读世间好书〔戏人间才子……〕

3、同学尝试练习。

如: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______________,春香。(兰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

A:父恩重如山。B:。

A:人比黄花瘦。B:。

A:日出惊山鸟。B:。

二、把握名著导读的学问点。

1、老师引导同学明白本册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学问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同学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老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同学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二、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老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同学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C、作品的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看文章的题目。

B、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看文章的抒情、谈论部分。

D、分析人物的性格。

E、综合各段段意。

F、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详细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老师在“阅读与思索”上指导同学,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

创作源于生活,我们读到的一些文章,往往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似曾相识,甚至有的同学似乎自己亲身经受过。这时,我们就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看法,评价文章的真、善、美,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

要提高阅读力量,肯定要多读,多想,多训练,运用老师教给的阅读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课堂上大胆质疑,商量归纳,提高阅读力量,主动参加。

六、练习试卷稳固。

第七、八课时

复习内容

1、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文言文翻译。

3、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复习过程

一、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释,有的可用换字的方法解释,这些词的词义古今改变不大,简单把握。但有一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值得我们特殊留意,万万不行望文生义,以致造成错误。这些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古今异义。

有一些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已毫无关系,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也有一些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应当加以留意。

如“余”的古义是第一人称代词,今义则变成“剩余”;“去”的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去”。

〔二〕一词多义。

有一些词,有它原来的意义,另外一些还有引申义,这造成词的多义现象。

如“时”本义是“时间”,后来从本义进展引申“时机”;相时而动。又引申为“按时”、“准时”:“学而时习之”。又引申为“时常”:“故时有物外之趣”。

〔三〕词性活用。

有一些词,通常用为一种词性,但有时活用为另一种词性。

如“智子疑邻”的“智”原来是形容词,“聪慧”的意思。但这里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聪慧”。

〔四〕汉字的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如“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假借字的产生,大约有两种缘由:第一种缘由是原来有一个正字,但是写书或抄书的人由于一时笔误,写成了别一个字,后来相沿下来,得到社会承认,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成了另一个字。其次种缘由是原来没有正字,从一开头就借用某一个字。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般都在解释中说明“#”通“#”。

虚词的用法比较敏捷。

如:“之”、“以”、“而”

之:助词“的”“故时有物外之趣”

代词“客观存在”、“它们”、“他”、“他们”“仰头观之”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心之所向

以:介词“把”“以土砾凸者为丘“介词“用”“徐喷以烟

介词“因”“此独以跛之故”

而:表顺接“地”“着”“并”或不译“温故而知新”

表转接“却”“但是”“人不知而不愠”

二、文言文翻译

为了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要先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需忠实原文,字字落实。依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的特点,翻译时可实行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存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余忆童稚时的“忆”即“回忆”“回想”。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物名、地点、官名、书名、年号等专出名词可按原文予以保存。

3、换。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词的意义,如今已改用其他词来表达,或者有的词虽然有的词还用,但已转变了意义,都要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无法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翻译,假如省略后不影响原义的可省去。

5、调。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别的句式,翻译时要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

如: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于空中”介宾短语后置,应调到动词之前,译为“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飘舞”。

6、补。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需补出。

如:“可以为师矣”译为“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三、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四、重要作家作品常识。如《论语》。

五、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1、老师指导同学复习本课各单元消失的文言文。

A、重点把握的字词。

B、翻译全文,并重点理解一些句子。

2、协作练习加以稳固。

3、课后练习试卷。

第九、十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2、本册中各单元的作文指导。

3、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指导。

复习重点

1、作文的写作技巧。

2、作文随堂训练。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5

期中考试将近,为了同学能系统、全面的复习,以下将语、数、外学科的复习内容及方法公布于下,请家长依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适时赐予检查和催促,祝同学们考出好成果。

语文复习内容

一、现代文

1、复习范围:《女孩》、《走一步,再走一步》、《社戏》、《滹沱河和我》、《家乡在远方》

2、复习内容:⑴词语表中词语、课下词语及解释

⑵文学常识

⑶课文主旨

⑷留意某些字的读音和字形

3、复习方法:⑴在家听写词语并且写出解释

⑵复习课堂笔记,理清课文内容和主旨

⑶复习并熟识课文,了解文学常识

⑷复习现代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重做

二、古诗文

1、复习范围:《伤仲永》、《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卖炭翁》

2、复习内容:⑴课下实词及解释

⑵古诗文、朝代及出处

⑶诗文主旨

3、复习方法:⑴家默四篇古诗文

⑵默写实词解释

⑶复习笔记,理清主旨和写作背景

⑷复习古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整理

英文: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全部课文再背诵,争取两天复习一遍。必要的地方要动手写一写。

2第一至第五单元的全部笔记要背

3第一至第五单元的词汇卷、语法练气卷全面复习的前提下还要侧重复习一下错题。

4作文本要看、复习,考试时要敏捷套用。

5《课课练》要全面复习,要整理错题。

6除以上学问的复习之外,还要留意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复习。

数学复习打算

1.把概念公式整理在一张纸上并背熟

2.仔细复习笔记中的例题

3.整理测验卷、练习册、一课一练的错题

4.多做练习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6

一、积累:

1、词语积累

2、课外名句积累

3、理解性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含现代文)

4、《课程标准》指定背诵的古诗文

二、运用:重在考查实际运用语文学问的语文实践力量

三、综合性学习:设计活动方案或依据所供应的材料探究〔按《课程标准》要求〕

四、阅读理解:

〔1〕课内语段阅读

〔2〕课外短文或片断阅读

〔3〕课内文言文阅读。

五、依据课本要求,写一篇供料半命题作文:〔500字以上〕。

在复习中要真正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主动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充分绽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努力做到面对全体同学,照看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同学的学习需要,真正做到扎实有效,避开做无用功。现将复习打算拟定如下:

一、资料讨论

1、仔细讨论上一学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弄清考试题目的类型,吃透课改的精神实质,改革初一语文复习教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工作;

2、仔细讨论学习初一语文期末检测的质量范围和要求,在复习中力求做到有的放矢;

3、关注20xx年中考语文试卷,明确中考改革方向,适时调整复习工作的重点。

二、复习支配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此项内容留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同学的积累,如名言警句、名句阅读。探究、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同学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削减失分。

2〕阅读理解,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意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示同学留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

3〕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同学写作中不会详细描写,只会概括表达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7

一、考试范围:

〔一〕积累:

1、词语积累

2、课外名句积累

3、理解性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含现代文)

4、《课程标准》指定背诵的古诗文

〔二〕运用:

重在考查实际运用语文学问的语文实践力量

〔三〕综合性学习:

设计活动方案或依据所供应的材料探究、专题、名著《西游记》

〔四〕阅读理解:

〔1〕课内语段阅读理解

〔2〕课外短文或片断阅读理解

〔3〕课内文言文阅读

〔4〕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

〔五〕依据课本要求,写一篇开放性命题作文:

学校生往往布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好,如“有个知心伴侣”、“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2〕以记叙为主,兼有谈论、抒情;

〔3〕600字左右。

二、复习支配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①积累运用,平常积累与印发资料,补充同学的积累,如名言警句、名句阅读。探究、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同学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削减失分。

②阅读理解,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意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示同学留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重点练习册〕

③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同学写作中不会详细描写,只会概括表达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分写人、写事两类进行训练。

总而言之,七班级语文期末复习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力量提高并重。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8

七班级上学期语文复习打算和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

其次十六课时

字词句式

〔1〕通假字

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句意:只是手熟罢了。〕

〔2〕一词多义

①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其: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其: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

②以:以我酌油知之〔以:介词,凭。〕以钱覆其口〔以:介词,用。〕

③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射术。〕

④而:释担而立〔而:表顺接。〕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而:表转折。〕

康肃笑而遗之〔而:表修饰。〕

〔3〕古今异义

但手熟尔〔但:只,不过。今常用为转折连词。句意:只是手熟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吾:人称代词。尔,“你”的意思;吾,“我”的意思。现已无此义。安: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清静”、“平安”讲。〕

〔4〕词类活用

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做动词,看轻。句意:你怎么能看轻我射箭的本事?〕

康肃笑而遗之〔“遣”:使动用法,“使……走”,打发。句意: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汝亦知射乎〔“射”:动词做名词,射术。句意:你也知道射术吗?〕

2.人物形象:卖油翁是以超群的“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细致地描写他的“酌油”动作,与他的“惟手熟尔”的根据相呼应,突出他以理服暴、谦逊淳朴的性格;对陈尧咨的射技,只用了“十中八九”一笔作交代,而对他的恃技骄横,则作了较详的描写。

3.故事道理:勤学苦练、熟能生巧

字词句式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句意: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自非亭午夜分〔自:假如。〕

②绝:沿溯阻绝〔绝:断绝。〕绝多生怪柏〔绝:极,最。〕

〔3〕古今异义

①或王命急宣〔或:有时。今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②至于夏水襄陵〔至于:是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4〕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奔驰的快马,动词做名词。〕

②林寒涧肃〔寒:凉爽;肃:安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③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名词做状语。〕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9

一、复习范围:

学校语文七班级下册(全册六个单元、课后十首古诗词、课外名著导读)

二、复习方式:

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相结合,讲练相结合,以练促学。

三、题型要求:

1.字词(注意四字词语、重点词语,留意涵盖重点)

2.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之、于、其、而”的用法;注意课文背诵、词句翻译的考察)

3.语言运用(标点符号、成语运用、改病句、仿句、口语交际,其中标点符号、成语运用、改病句的题目要有学问点、解题方法等)

4.课文默写(包括现代文默写、文言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书写精确、工整)

5.现代文阅读(重点突出记叙文和散文的指导与复习)

6.专题、名著导读(既考查基本学问,又要表达综合性)

7.作文训练(例文讲评、写法指导)

四、专题复习:

1.文言文专题:重点积累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并加入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

2.现代文专题:重点把握记叙文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试题的方式提高力量。

3.基础学问专题:强化背诵课文的记忆与检查。

4.期末综合练习:培育临场力量。

5.作文专题:以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创新思维。

系统复习的基本要求与任务是:

(一)首先要作好思想预备

不管是哪种考试,要熟悉到考试的重要性,它是对自己学过的学问是否把握多少的一次检验,反映出你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所以思想上正确熟悉了,重视了,你就能全心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去。

(二)制定的复习打算

依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打算,对后几天的学习作出具体、科学、合理的支配,以便心中有数。同时要明确重点,攻克难点,侧重疑点。在对学问点进行梳理的时候应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复习更重要的是查漏补缺。

(三)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的方法或许适用于不同的人,我们应在实际运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同时应留意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复习方法。复习中要文理科交替,由于文理科交替复习能削减学科学问间的相互干扰和互相摄制,利于记忆,增添学问在脑海里的时间性。

(四)适当做些综合题

综合题能反映出你对该学科的学问把握的全面性。由于一门学科的学问之间都存在着亲密联系,假如你做综合题做得较顺当,证明你在系统复习中对该学科的学问把握是比较完善和系统化复习工作是做得较好的。如数学中的综合运算题就反映出你是否把握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技能。这会增添你综合学问运用的力量。

(五)坚持做好系统复习

要熟悉相对集中的复习时间的珍贵,不能轻易铺张,所以要非常珍惜。把各学科的学问系统地进行整理,克服放松心情。

(六)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在系统复习中,将平常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某方面的内容把握不够的、理解还欠深刻的内容准时补正,到达完善无缺。

(七)融会贯穿、强化记忆平常学习

是一个学问点一个学问点学习的,这就难免显得分散和凌乱,通过系统复习,可以把平常学过的学问一点一点地“串”起来。这样,“串”起来的学问就比较系统了。在“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对学问的再熟悉过程,重新学多一次,再熟悉过程记忆中起着强化作用。系统复习次数越多,强化作用越多,印象也深刻。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10

转瞬间,本学期已过去将近一半,期中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做好期中复习迎考工作,让同学考到一个抱负的成果,特拟定本期语文复习打算。

一、学情分析。

我们七班级1班有39人,男生21人,女生18人。班级有10多个同学学习的自觉性比较高,能够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其余的同学学习习惯和自觉性都不大好,需要催促,甚至强制才能学一点,平常课上学的东西有一大部分已经遗忘了,所以在复习中要降低要求,重视基础学问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再提高其技能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一到三单元的重点字词,包括字音、字形、多音字、四字词语,要求全体同学全部记住,个个过关,人人落实。

2、文言文:

〔1〕文下注解中的重点字词解释及运用要理解并记住。

〔2〕文中重点语句的翻译逐个过关。

〔3〕文言文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现象要求同学整理归纳,重点虚词“之、于、其、而、以”也要整理,并能理解运用。

3、语言运用题,成语运用、改病句、仿句、口语交际,成语运用、改病句的题目要有学问点、解题方法等的训练与指导。

4、课文默写,课文默写包括现代文默写、文言文默写、诗歌默写,要人人过关,学困生要反复默写练习,争取提高正确率。

5、诗词鉴赏题可以从内容、用词、感情和写法等角度练习。

6、现代文阅读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对同学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7、作文写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一篇600字以上的完好的文章。

三、复习中应留意的问题。

复习中,由于复习较为单调,同学的激情不高,且部分同学长期以来都很不自觉,为了让同学能真正理顺学问要点,增添技能,复习中肯定要留意“严”:就是对同学在复习中消失的问题必需要求同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由于学问的识记只有在严格要求下才能完成。在复习工作中,又要避开由于自己心急而造成同学厌学或由于部分同学智力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欲速而不达的后果。

四、复习的策略

1、主要以课堂复习为主,老师为同学整理思路,温故知新。

2、帮助以适当的习题训练,以此稳固同学需把握的学问。

3、教会同学正确的答题方法,以提高答题的精确率。

4、老师催促同学自觉复习、归纳学问点。同学自己背默诗歌、字词及需要识记的内容。

五、复习形式

1、专项复习:供应同学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练习、现代文练习等专项复习卷

2、精练精讲:

〔1〕默写题目精选一些同学简单写错的句子

〔2〕文言文练习主要选取一些常用的实词解释

〔3〕现代文阅读侧重概括题,精讲概括的方法

〔4〕吃透文章中关键句的作用,修辞方法的应用,特殊对修辞手法的答题的严谨性需要强调〔例如:“生动形象、作用、事物的×××特点”的语言表述〕

〔5〕文章中人物形象与心理的揣摩

〔6〕让同学学会审题,了解题目的指向范围,提示同学耐烦答题

〔7〕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命题、结构、语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训练,强调同学首先要能说清一件事,然后,要求同学能对一件事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文从字顺。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11

复习提要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重点

1、留意区分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把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5课时〕。

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

B、古诗、名句的默写。

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D、对对子、名著导读。

2、现代文阅读〔5课时〕。A、课内阅读〔2课时〕。B、课外阅读〔3课时〕

3、文言文阅读〔4课时〕。

4、作文〔4课时〕。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12

时间荏苒,一晃这一学期已进入尾声,期末考试即将来临。依据学校本学期工作打算的支配和初一语文备课组的统一教学方案,结合同学们语文学习的详细状况,以关心同学更坚固更系统稳固所学学问,提高语文的基础力量,使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果,特制定语文复习打算。

复习范围:七班级上册1-6单元〔以后三单元为重点〕,《早读课本》中的古诗及文言小品文《同步阅读》中的名句

复习时间:十天左右

复习目的:

1、稳固基本学问点,让学问点构成线,织成网,形成学问系统。

2、引导同学熟悉20xx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结构与模式,学会如何主动应对。

3、指导同学阅读题答题方法及技巧,仔细审题,规范答题。

4、在对学问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语文复习方法

复习重点:结合20xx年中考语文试卷模式转变,客观题削减,主观题增加,再考虑到本班级同学的实际水平,我们这次复习的重点

1、基础学问的积累、课内外文言文的背诵和理解上,力求这部分内容少失分;

2、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教会同学答题的方法解题技巧。

复习内容:

一、基础学问

注音〔书下注音和教参旁边的注音〕;词语〔词语表〕;背诵默写〔课内外名句积累,理解性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含现代文),课本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二、综合运用

成语的运用、病句的修改;;仿例造句;情境说话题;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模拟新闻科技发布会》〕;专题〔《狼》〕;名著导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1、诗词赏析〔课外浅显的诗歌〕:体会词语运用精妙之处;名句的赏析;诗词运用的表现手法;诗歌的思想感情。

2、文言文的练习〔1)课内文言文:重点把握书下面的实词、虚词的解释;断句;重点句子的翻译〔2〕课外文言文:重点把握《早读课本》中的八篇文言小品常用实词、虚词的意思;重点句子的翻译;理解短文的内容,体会意图

3、现代文阅读〔课外文章阅读〕

说明文的阅读:感知说明的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说明挨次的理解;对文章语言的品析,理解语言的精确性及语言的生动性;联系实际谈阅读课文后的感悟启示。

记叙文的阅读: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挨次;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归纳要点,理解中心,体会情感,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区分熟悉记叙、描写、说明、谈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实际拓展延长。

散文的阅读: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挨次;品尝语言;表达方式的作用;进展性考题〔仿写,谈感受,续写等〕。

四、作文的指导:初一的同学能写500-600字的简洁记叙文;能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能运用描写丰富叙事的内容;中心突出、感情真挚;书写工整。

学案分工:

注音词语胥小惠课文及名句默写刘娟综合实践丁力

课内文言文胡安红课外文言文卢玉凤成语、专题蔡媛

标点符号、病句徐亚萍作文指导刘桂林

现代文阅读每人精选两篇阅读

复习方案1、第一步骤:分单元复习〔落实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单元学问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进行训练〕

2、其次步骤:分题型专项训练

〔1〕积累运用:利用早读课和晚读课的时间稳固背诵的内容,如注音、词语、古诗句、课文背诵、名句阅读,印发讲义检查复习的效果,准时查漏补缺。针对考试题所涉及的病句修改、句子仿写以及专题与综合等题目,精选部分练习题,在练习和指导中,让同学的力量得以提高。

〔2〕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语段,讲解《学案测评》、《学习与探究》中的古文练习题,并进行拓展延长。重点复习《早读课本》中的文言文,同学总结学问要点,教者课堂进行提问复习稳固;课外现代文的阅读语段,从现有资料中精选阅读语段,细心出题加强阅读训练,教者依据同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注意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高同学的现代文阅读解题力量。

3〕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同学写作中不会详细描写,只会空洞表达等弊病进行指导训练,将课堂训练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重指导重评讲。

在老师的指导与同学的自主的复习中,我们还将适时的穿插练习、测试。通过练习来发觉复习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复习的思路。

总之,我们初一语文组将利用最终的时间,给同学以指导,盼望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满足的成果。

七班级语文复习打算13

一目标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

1、留意区分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把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

七(2)班共有同学47人,依据半学期的教学状况来看,详细表现为:

1、书写力量差。有很多同学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很多汉字没有把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学问把握不好。很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力量差。不会审题。区分美丑善恶的力量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很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

5、很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力量差。不仔细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

1、依据学情制定好复习打算并仔细落实。

2、针对不同同学的状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同学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4课时)。A、名著导读。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C、

古诗、名句的默写。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6课时)。A、课内阅读(4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4课时)。

4、作文(2课时)。

七、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名著导读。

一把握名著导读的学问点。

1、老师引导同学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学问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同学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老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如: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1、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纳日记体形式,讲解并描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仆人公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