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_第1页
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_第2页
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_第3页
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_第4页
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寄生虫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天津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页

寄生虫感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致病机制

1.创伤和压迫:创伤寄生虫成虫或幼虫进入颅内,可在脑及脊髓组织内移行,造成隧道状组织坏死,如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等。压迫有寄生虫形成囊肿或脓肿压迫脑组织,比如肺吸虫、猪囊尾蚴、棘球蚴(包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有虫卵形成肉芽肿可产生脑实质压迫症状,如血吸虫。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页2.血管阻塞

寄生虫或虫卵栓塞血管引发神经系统损害,如血吸虫、疟原虫等。3.代谢产物、毒素及酶类损害

虫体产生代谢产物或分泌毒素作用于脑或脊髓,对神经系统有较强刺激作用,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昏、磨牙、睡眠不安等。

部分吸虫感染人体后,可致儿童发育障碍或出现侏儒症,与虫体毒素作用于脑垂体相关。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页

依据临床特点分为:寄生虫性脑部占位性病变寄生虫性脑炎或脑膜炎

寄生虫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类型

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4页寄生虫性脑部占位性病变脑囊虫病(cysticercosisofbrain)脑型血吸虫病(Cerebralschistosomiasis)脑卫氏并殖吸虫病

(CerebralParagonimiasiswestermani)脑包虫病(Hydatiddiseasesinbrain)脑泡球蚴病(cerebralalveolarhydatiddisease)脑阿米巴病(Cerebralamebiasis)蛔虫性脑病(Encephalopathyduetoascaris)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5页一、脑囊虫病(cysticercosisofbrain)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寄生虫疾病,此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脑组织所引发疾病,是囊虫病中危害最为严重一个。

脑囊虫病主要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和精神障碍三大基本症状。临床症状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6页

(一)绝对标准(是脑囊虫病确实诊标准)1)大脑病变部位活检发觉寄生虫虫体,在组织切片看到头节并带有吸盘和小钩,或有寄生膜,可确诊脑囊虫病。但钙化囊尾蚴无特征性头节和寄生膜,不能作为诊疗依据。2)CT或MRI检验显示脑囊虫病特异性改变,即在脑实质、蛛网膜下腔或脑室系统中可见带头节囊性病变。3)经眼底镜直接看到视网膜下寄生虫,因视网膜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一部分,通常位于黄斑区,故视网膜下囊虫病属于脑囊虫病,但不包含眼前房囊虫病。诊疗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7页1)神经影像学高度提醒脑囊虫病。如常见单个或多发增强环形改变或结节,以及圆形钙化等。单个或多发环形或结节样增强病灶高度提醒脑囊虫病,但不能以此确诊,因为结核瘤、脑脓肿、细菌性肉芽肿及脑原发肿瘤或转移瘤可有相同神经影像学表现。CT也常见脑实质钙化点,但代谢性疾病、血管畸形、颅内肿瘤、先天性畸形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等均可出现。(二)主要标准(可高度提醒诊疗,但不能单独用来证实诊疗)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8页2)应用阿苯达唑或吡喹酮治疗后颅内囊性病灶可消失。驱虫药品加速了囊尾蚴破坏,应用阿苯达唑或吡喹酮治疗后,颅内囊性病灶消失或转化为钙化结节是诊疗脑囊虫病强有力证据。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和颅压改变。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9页(三)辅助标准(是该病常见但并非特异性表现)1)神经影像学检验提醒脑囊虫病病灶。2)临床表现提醒脑囊虫病:最常见表现是癫痫、局灶性神经损害、颅内压增高和智能衰退等。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脊液囊虫抗体或囊虫抗原阳性。4)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囊虫病:癫痫发作患者如有软组织钙化或可触及皮下囊虫,高度提醒脑囊虫病。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0页(四)流行病学标准(是支持该病诊疗间接证据)流行病学资料包含出生地、居住地及旅行史。这种病例应查寻与绦虫感染者亲密接触史,通常是家庭接触史。确定诊疗标准(1)一个绝对标准;(2)两个主要标准加一个辅助标准及一个流行病学标准。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1页治疗当前国内外学者公认治疗脑囊虫病有效药品有吡喹酮及丙硫咪唑。对脑囊虫病患者同时有猪带绦虫寄生时,必须驱除成虫以达彻底治疗。(病例1)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2页脑型血吸虫病为血吸虫虫卵在脑组织中沉积,引发迟发性超敏反应。脑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异位病变。脑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比较常见,占日本血吸虫病1.27%~4.29%(约3%)。对于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患者,凡表现有癫痫、颅内压增高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都要怀疑本病可能。二、脑型血吸虫病(Cerebralschistosomiasis)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3页临床表现临床上分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普通在感染6个月发病,大多和肺部病变同时出现,酷似急性脑膜炎或脑血管意外症状;重者有高热、昏睡、谵妄、意识障碍、不完全偏瘫或单瘫、抽搐及脑膜刺激症。轻者可有肢体麻木和运动障碍。在急性型中癫痫发作较为少见。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4页

慢性型:普通在感染6个月后发病,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癫痫型及脑瘤型。

癫痫型表现为不足或全身性癫痫发作。

脑瘤型表现为猛烈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含糊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癫痫发作,因为颅内压增高,临床易误诊为脑瘤。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5页

诊疗

血吸虫脑病诊疗较为困难,须了解患者有没有血吸虫感染史和确定原发部位血吸虫病。普通经抗血吸虫药品治疗奏效后方可确诊。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6页治疗可首先使用吡喹酮进行试验性治疗,实践证实,脑血吸虫肉芽肿使用吡喹酮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不过以下情况考虑手术:(1)使用吡喹酮治疗后症状没有改进,头颅CT检验病灶有扩大者;(2)脑血吸虫肉芽肿引发颅内压增高且药品治疗无效者;(3)对癫痫发作频繁而对症治疗效果差者。(病例2)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7页三、脑卫氏并殖吸虫病

(CerebralParagonimiasiswestermani)肺吸虫成虫与幼虫都有窜扰习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亦较常见。据汇报,国内肺吸虫脑病约占并殖吸虫病患者9.1%~26%,国外为35.8%。幼虫可经过纵隔,沿颈内动脉上行至颅内,侵犯附近脑组织,临床以侵入大脑多见。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8页临床表现

脑膜脑炎、颅内压增高、癫痫、瘫痪、偏盲等。脑型并殖吸虫病(偏瘫、智力减退)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19页诊疗

应依据流行病学史,结合经典临床表现,如肺部症状与皮下结节体征。对痰及粪检阴性者,可作免疫学检验检验。以下几点可与其它脑病区分:脑病症状存在时间长,无连续性加重或缓解;症状多变,时轻时重,无法定位;脑膜刺激症和颅内压增高与脑脊液改变平行;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病例)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0页四、脑包虫病(Hydatiddiseasesinbrain)脑包虫病又称脑棘球蚴病,系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所致疾病,本病主要见于畜牧区,我国西北\华北\西藏等地都有散发。脑包虫病约占包虫病1%~2%。

临床表现

主要寄生在硬脑膜和颅骨等处。引发颅内压增高及癫痫发作,病人常诉有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神经系统检验可发觉颈强、视乳头水肿,颅神经麻痹等。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1页五、脑泡球蚴病(cerebralalveolarhydatiddisease)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寄生于脑组织引发。脑泡状棘球蚴病非常少见,泡球蚴病几乎100%原发于肝脏,肺、脑等其它部位继发感染多由血循环转移而来。在包虫病高发地域,肝泡球蚴病需与肝癌判别,脑泡球蚴病一样需与脑肿瘤、尤其胶质瘤作判别。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2页与颅内结核瘤、颅内肉芽肿性肿块判别关键在于寻找泡球在寄生过程中形成无数泡球蚴小囊,其影像学表现含有特异性。泡球蚴囊表面无角质层和纤维层,其代谢产物直接排泄到周围脑组织,刺激产生显著反应性水肿,这种灶边水肿与脑转移瘤指样水肿极难判别。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3页阿米巴性脑脓肿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引发肠外阿米巴病之一。其发病率不超出1%。滋养体侵入脑部,可在大脑任何部位形成脓肿,小脑脓肿少见。临床表现与化脓性脑脓肿相同,病初常为显著全身性抽搐发作,无前驱症状,可突然出现偏瘫。有发烧、头痛、嗜睡、昏迷等症状。因病灶位置而异,包括脑膜者可有脑膜炎症状。七、阿米巴性脑脓肿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4页凡阿米巴患者,一旦出现头痛、神志改变或占位性神经系统体症者,要怀疑存在阿米巴性脑脓肿。病灶处病原诊疗困难,药品诊疗性治疗效果不佳。阿米巴性脑脓肿病程进展快速,如不及时治疗,常于症状出现后6~8天内死亡,从预防角度出发,对脑外阿米巴病应及时治疗。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5页寄生虫性脑炎或脑膜炎脑型疟疾(cerebralmalaria)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acanthamoebicmeningoencephalitis)弓形虫脑病(cerebraltoxoplasmosis)脑广州管圆线虫病(Cerebralangiostrongyliasiscantonensis)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6页一、脑型疟疾(cerebralmalaria)能够引发脑型疟疾主要是恶性疟原虫,其次是间日疟原虫(88.3%为恶性疟,8.8%为间日疟)。因疟疾死亡者,90%以上由脑型疟疾所致。恶性疟疾中,脑型疟疾占2%左右。脑型疟疾又称凶险型疟疾,其发病机制有各种学说,如机械性栓塞学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学说及炎症学说等。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7页临床表现

脑型疟主要症状为谵妄与昏迷。多数患者表现为连续性高热、猛烈头痛、呕吐,抽搐、谵妄和昏迷等脑膜炎症状。脑型疟病死率普通在0.4%~20%之间,可高达33%,以1~5岁病死率最高。从发病至出现脑部症状平均为7.5天,57.6%脑型疟疾发生在起病第1周。所以,正确诊疗,及时治疗,尽快去除原虫是防治关键。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8页脑型疟诊疗标准

1、发烧、头痛,伴或不伴呕吐并最少有意识障碍、抽搐、精神错乱等症状之一者。2、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体征。3、血涂片发觉疟原虫。以上三条为必备条件。

观察19例脑型疟疾头颅CT表现,结果9例头颅CT异常,主要以脑水肿5/9(55.5%)及低密度灶4/9(44.4%)为表现。头颅CT有利于脑型疟疾诊疗。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29页二、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acanthamoebicmeningoencephalitis)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有两属,耐格里属(Naegleriaspp.)和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spp.)。前者引发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Primaryamoebicmeningoencephalitis,PAM),病原主要是自由生活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fowleri);后者引发肉芽肿型阿米巴脑膜脑炎,病原是卡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castellanii)。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淡水和土壤中。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0页生活史有三个阶段,滋养体,鞭毛体和包囊。自由生活状态下,滋养体形态多变,胞质内含食物泡和伸缩泡,以二分裂繁殖,环境不宜时,滋养体从一端长出两根前鞭毛,此阶段称鞭毛体,运动活跃,在24小时内恢复到滋养体,可与滋养体相互转换,但与包囊不能相互转换。包囊圆形,直径9μm,单核。滋养体在外界可因无水干燥形成包囊,在人体内不能成囊。1.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fowleri)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1页耐格里属阿米巴生活史有三个阶段,滋养体、鞭毛体和包囊。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2页当人与污染水体接触或游泳时,滋养体侵入鼻咽部,上行进入脑部取得感染,是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主要病原体。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3页

临床表现

PAM是一个突发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健康青少年。大部分患者有近期游泳历史。潜伏期很短,普通仅3~5d,最多7~15d。PAM早期会出现味觉和嗅觉异常及脑共济失调,接着出现严重头痛、高热(38.2-≧40℃)、恶心、呕吐(通常是喷射性)、颈部僵直、凯尔尼格征(kernigs)与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s)为主要特征;随即有昏迷、昏睡、颅内压高。绝大部分患者在出现突发症状后4-6天死亡,死亡原因通常是因为大脑严重水肿,造成心搏呼吸停顿所致。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4页PAM与急性化脓性与细菌性脑膜炎之间没有临床上显著差异。患者就医时应着重了解最近有没有在淡水游泳史。只有用新鲜脑脊液或脑组织活检样品,经涂片和体外培养方法,镜检确认耐格里阿米巴滋养体存在时,方能最终确诊。诊疗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5页治疗因为PAM是一个急性、暴发性和致命性脑膜炎,患者体内几乎来不及引发保护性免疫反应,当前汇报PAM病例中,经医院抢救后幸存者不足10例。故早期诊疗对及时医疗和康复是十分主要。当患者确诊PAM后,可使用两性霉素B和咪糠唑等药品加以治疗。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6页

生活史分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滋养体呈长圆形,伪足小而尖细,呈棘状突起,或称棘状伪足,故而得名。虫体运动迟缓;包囊直径9~27μm,有双层囊。棘阿米巴滋养体在外界不利条件下形成包囊,而在有利条件下脱囊成为滋养体。在入侵组织内也可查见包囊。2.卡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castellanii)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7页棘阿米巴生活史分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滋养体包囊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8页

人体感染可经皮肤粘膜溃疡、伤口、结膜或角膜外伤、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经血行播散后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肉芽肿性阿米巴脑膜脑炎(GAM)。此病在免疫功效低下患者常致死亡。另外因为配戴隐形眼镜不妥可引发棘阿米巴角膜炎。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39页

临床表现

卡氏棘阿米巴引发GAM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病程不象PAM那样凶险。潜伏期较长,临床特征为精神障碍、头痛、颈部强直,恶心、呕吐和昏睡现象。脑脊液中以淋巴细胞为主,临床特征是迟缓发生,与细菌性软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或视网膜炎相同。病理特征为增生性肉芽肿。GAM诊疗,当前绝大部分为尸检而得。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40页

棘阿米巴能够在人体角膜被覆上皮有轻微损伤或擦伤情况下,经过污染水源或有污染隐形眼镜感染。预防自由生活阿米巴感染在于对温泉或游泳池定时消毒。游泳时应防止鼻腔灌水,应尽可能防止在野外池塘河沟中游泳嬉戏。对于隐形眼镜使用者,应使用专门清洗液清洗镜片。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41页三、弓形虫脑病(cerebraltoxoplasmosis)

有先天性与取得性两种。先天性弓形虫脑病多伴有发育异常,如脑积水、无脑儿、脑膜膨出、脊柱裂、脑性瘫痪等。因为孕期感染弓形虫,弓形虫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取得性弓形虫病脑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脑病,多伴有癫痫、脑膜脑炎、精神症状、运动障碍等。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42页四、脑广州管圆线虫病(Cerebralangiostrongyliasiscantonensis)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寄生于野鼠肺部血管,但也可侵入人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简称“酸脑”),以脑脊液EOS显著升高为特征。病变集中在脑组织,表现为充血、出血、脑组织损害,以及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所组成肉芽肿性炎症反应。虫体周围常有大量EOS浸润,甚至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43页脑蛛网膜下腔小动脉内广州管圆线虫周围为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反应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44页本虫最早由陈心陶(1933)在广东家鼠体内发觉,命名为广州肺线虫,1946年由Dougherty定名为广州管圆线虫。人体病例最早于1944年在台湾发觉,迄今全世界已经有3000多病例报道。我国,1996年以前报道不多,但1997年在浙江温州市区发生一起暴发性流行,发病人数达55人。年,北京又出现了数十人先后感染此病报道。寄生虫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专家讲座第45页广州管圆线虫病,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该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误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生或半生螺肉而感染。其幼虫主要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脑膜和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