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似、庐、笼、盖、苍、茫”6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5个生
字。理解“穹庐”“茫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读诗句,想象画面,感受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
教学重点:
1.认识“似、庐、笼、盖、苍、茫”6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5个生
字。理解“穹庐”“茫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读诗句,想象画面,感受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
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主要师生活动
环节
一、导
2分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夜宿山寺》,感受到山寺的高耸入云。
入新
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朝民歌《敕勒歌》。
课,质
疑2.读读诗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我不明白敕勒是什么意思呢?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生活
在阴山脚下辽阔的草原上,那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二、1.读一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
拼音多读几遍。
初读
3分
古诗,2.读准“见”字:“见”同“现”,是显现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我
钟
读出们要把它读作“xiàn”。
节奏3.借助标点符号,读出节奏。
三、欣
1分赏草
1.视频播放,草原美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钟原美
景
(一)结合插图,读读诗句,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二)学习第一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四、读1.理解“穹庐”。
诗句,穹庐是什么意思?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了?
7分
想象
钟2.理解“笼盖”。
画面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盖子,(出示锅盖瓶盖)比如——锅
盖,瓶盖。盖,指覆盖在别的东西上面。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怎样的情景呢?读诗句,想象画面谈感
受。
(三)学习第二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理解“苍苍”“茫茫”。
“苍”在字典里的意思是①青色:苍天。②草色,深绿色:青松。③
灰白色:苍白,两鬓苍苍。
“茫”在字典里的意思是①对事理全无所知,找不到头绪。
可见“苍苍”“茫茫”这两个词语在形容不同的事物时,有不同的含
义。结合积累的词语理解这两个词语。
2.读诗句,想象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背诵古诗。
五、学
2分习生1.教师指导:一看间架结构、二看笔画占位、三看关键笔画。
钟字
2.学生书写反馈。
第六单元大自然的秘密
微风习习,吹皱一池春水;小雨淅沥,大地笼上轻烟;白雪纷飞,恍如精灵
起舞……。大自然中气象万千。春来百花艳,夏到蝉长鸣,秋至绿叶黄,冬临水
结冰。大自然中四季更迭有序。滴水能把石穿透,狗鼻灵敏非人类可比,天上北
斗指北方,太空失重藏奥秘……。大自然中现象有奇趣。走进大自然,我们会收
获许多知识。
本单元的课文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一些有趣的现象:西湖六月,莲叶接天,
荷花映日;草堂初春,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雷雨前,树枝乱摆,乌云满天;
雷雨后,空气清新,彩虹卧空。要是在野外迷了路,不必惊慌,太阳、北极星、
大树、积雪,都是你的向导。来到无垠太空,万物失去重力,连睡觉、喝水、走
路、洗澡都别有一番趣味。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古诗、短文和儿童诗,让学生学会从课文的叙述中提取主
要信息,并能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探索
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分具体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
类内容安排
《晓出净慈寺送林
子方》生动描绘了六月
西湖独特的美景,由衷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正确、流利地朗
读古诗,背诵古诗;
美之情。
古诗二展开想象,用自己的2课
首《绝句》描绘了一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时
派明媚秀丽的春色,整面,感受大自然的壮
首诗动静结合,有声有美秀丽。
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
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课
朗读课文,背诵
本文按时间顺序,
文课文;能说出雷雨前、2课
雷雨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
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时
的景象。
色变化。
本文是一首以自然正确、流利地朗
要是你科学知识为题材的儿童读课文;能说出课文
2课
在野外迷了诗,介绍了几种能帮助里介绍的几种“天然
时
路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的指南针”是怎样帮
象。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本课是一篇科学小正确、流利地朗
品文,语言轻松活泼、读课文,能说出太空
太空生2课
浅显易懂,介绍了太空生活中的趣事;积累
活趣事多时
生活中的一些新奇有趣由“宇、航、员”拓
的现象。展的词语。
编排了8个场所名认读有关场所名
语识字加
称,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称的词语,学习利用
文油站场所名称识字,认识3课
的8个生字。
“博、馆”等9个生
园时
字;正确书写“含、
字词句一是写易错的字;
地迎”等容易多写或少
运用
二是猜猜加点词语的意写笔画的字,以及
六思,并和同学交流。“荡、满”等结构易
错的字;能联系语境
引导学生针对奇妙猜测词义;能仿照例
写话的自然现象,提出不懂子,把自己对大自然
的问题,并写下来。的疑问写下来;能展
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
如何参与建立和管
理班级图书角,有喜
展示台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
欢读书的习惯;能背
读书的习惯。
诵古诗《悯农(其
编排的是唐代诗人
日积月一)》;自主阅读《最
李绅的古诗《悯农(其大的“书”》,感受川
累
一)》。川的勤学好问,有了
解大自然的兴趣。
编排的是《最大的
我爱阅“书”》一文,介绍了岩
读石这本“书”的无穷魅
力。
15古诗两首
本课由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
《绝句》组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
兴而作。诗人先发感叹,再写实景,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独特。全诗语言
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
文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
本所写。本诗是诗人在此期间所写的4首绝句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草堂周围
分明媚秀丽的春色,蕴含着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
析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
清新开阔的画卷。
这两首诗均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点,教学中,
应充分借助插图,诗画相融,帮助学生想象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诗意,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趣。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
教
等8个字。
学
目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标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
课
学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时2
重
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安课时
难
排
点
1.会认“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字。
2.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1.正确读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西湖荷花图及相关视频)学生观看并说一说感受。
2.谈话导入。
师:杭州西湖的荷花每年都吸引无数游人前去观赏。南宋时,诗人杨万里在
荷花盛开的西湖边送别友人,即景抒情,写下了两首流传千古的诗。这节课我们
就学习其中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
二、理解题意,了解诗人
1.教师板书诗题。(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
2.解诗题。
(1)学习生字“晓”“慈”。
①“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一样,都是早晨的意思,与时间有关,所
以是日字旁。可组词:拂晓、破晓。
②“慈”是平舌音,心字底,与内心有关,可组词“慈爱、慈祥、仁慈”等。
(课件出示净慈寺图片)引导学生知道净慈寺是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
(2)说题意。
①再读诗题,你从中了解了什么?(时间:晓,天刚亮的时候。地点:净慈
寺。人物:林子方。事件:送别。)
②诗题的意思是什么?(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林子方。)
3.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
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有四千二百首流传至今,
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语言浅近、清新自然,大多描写自然景物,
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三、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xiǎocíbìjìnɡhúliánqiónɡyìnɡ
晓出净慈寺毕竟西湖莲叶无穷映日
hé
荷花
2.同桌之间互读互纠,教师正音后齐读、分组读、男女生合作读。
“竟、穷、映”是后鼻音,“莲”是前鼻音,且声母是“l”。
3.识记字形。
(1)熟字相加:比+十=毕;音+儿=竟;穴+力=穷;日+央=映
(2)偏旁归类:艹——莲、荷。
(3)猜字谜:
日头照在正中央——映
古人水边望明月——湖
4.生字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湖、莲、穷、荷”)指名认读并组词。
(2)观察生字结构,了解书写顺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提
醒:“莲、荷”都是上下结构,都是草字头。
(3)教师书写示范,指导书写。
注意三部分的占位。“氵”位置偏左;“古”字瘦长,在三
部分中位置最高;“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起笔,和“古”
有穿插关系。
穴宝盖起笔的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是点不是捺;“力”
字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要稍穿插进穴宝盖中。
下边的“连”字先写“车”,后写“辶”;“辶”中点的收笔与“车”的短横
平齐,捺要写得舒展,托住上面的“车”。
“何”字右边的“可”,“口”要小,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注意听诗歌朗读节奏。
(2)指多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听字音是否正确,节奏是否恰当。
(3)指导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②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2.说诗意。
(1)交流:你从中了解了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景色?)
(2)指名回答。(时间:六月;地点:西湖;景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别样红。)
(3)再读古诗,同桌互相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4)交流汇报,这首诗描绘了六月西湖荷塘的美景。
五、品读古诗,感受画面
1.品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理解词语。
【毕竟】终究,到底。【四时】诗中泛指春、秋、冬三个季节。
(2)了解句意。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这时的风光与其他时节就是不相同。
(3)“毕竟”一词在诗中有何作用?(突出西湖六月的风光非同一般的独特
性。)
(4)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这两句诗写的是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诗人从议论入手,开篇即说六
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这仿佛是诗人的一声喝彩,一声赞叹,情意酣
畅,不禁让人心驰神往。
(5)(课件出示西湖四季美景图)引导学生明确西湖四季皆美,只是诗人在
送林子方时正好在六月的西湖,由此发出感叹。
(6)学生多形式朗读,读出诗人对西湖六月风光的喜爱、赞美。
过渡: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
来,一片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品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什么样的荷花?
(3)(课件出示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学生自由读诗句,自由交流。
预设1:碧绿碧绿的莲叶。
①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莲叶碧绿碧绿的?(引导学生抓住“无穷碧”来体会莲
叶之绿。)
②碧绿碧绿的莲叶真让人陶醉,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诗吧!(指名读)
③观察西湖荷塘图片,教师引读。
师:站在西湖湖畔,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色,一碧千里,这真是——(生
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远远望去,这莲叶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流连忘返,这真是——
(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预设2:很多很多的莲叶。
①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莲叶很多很多的?(接天。)相机理解“接天”。(接天:
与天相接。)
②你能想象莲叶很多很多的样子吗?(近看莲叶,一片挨着一片,没有一点
儿缝隙,很多;远望莲叶,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连接,很多。)
③再次观察图片,引读。
师:满湖的莲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真可谓——
(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满湖的莲叶,满眼的绿色,不留一点缝隙,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
真不愧是——(生接)接天莲叶无穷碧。
④“接天”“无穷”写出了什么?(“接天”既写出了莲叶的一碧万顷,又渲
染了天地的壮阔;“无穷”表现了绿的远阔。)
过渡:六月正值盛夏时节,此时火红的朝阳已经升起。在朝阳的映衬下,怒
放的荷花又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
(4)(课件出示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学生自由读诗句,理解诗句。
①相机理解“映日”。(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荷花映照的是朝阳。)出
示图片,展示阳光照在荷花上的景象。
②“别样红”是什么意思?(红得特别,红得不一般。)“别样”表现了什么?
(荷花红得明丽。)
③荷花为什么这么红?(荷花本为红色,朝阳红艳,更衬出荷花的红艳。)
④交流: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怎样画荷花?你为什么把荷花画得这么红
艳?
⑤站在湖边,你似乎闻到了什么?(这别样红的荷花清香扑鼻,沁人心脾,
令人陶醉。)多么美好的境界,你试着读一读吧!
⑥观察朝阳映照下的荷塘,教师引读。
师:早晨,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阳光洒满荷塘,这真是——(生接)映日
荷花别样红。
师:早晨的阳光洒满荷塘,莲叶更绿了,荷花更红了,这真是——(生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理解句意。
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朝阳的
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
(6)想象画面,描绘画面。
①读诗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吧。
②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先自己说,再同桌互相说,全班交
流。
六、感悟诗情,背诵古诗
1.设疑:题目说诗人是送别友人林子方,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这是怎
么一回事呢?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景,其实在景色中寄寓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
寄情”。诗的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
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
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林子方的友谊之花像莲
叶一样长青,像朝阳下的荷花一样灿烂。
2.学生静读古诗,闭上眼睛想象送别的画面,体会诗人的送别之情;背诵古
诗。
(1)自由背,同桌互背,教师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课件播放古诗的动画视频)学生看一看,听一听,巩固记忆。
七、拓展积累,作业设计
1.读一读下面关于荷花的诗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李白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唐]王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南北朝]西洲曲
2.完成本课对应练习。
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
含、岭、吴”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1.正确读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看菜品,猜诗句。
(课件出示四幅图:青菜叶上两蛋黄、熟鸡蛋白切成丁斜放在青菜叶子上、
清炒鸡蛋白一撮、清汤上漂四个蛋壳)学生观察菜品,描述菜品,教师由此引导
学生这四道菜分别可配一句诗,从而引入新课。
2.教师揭题并板书诗题。(板书:绝句)
(1)学习生字“绝”。加一加识记:+色=绝;组词:绝对、绝技、绝活儿。
(2)理解“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四句一首,短小精粹。按照每句
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常见的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六言绝句比较少见。
3.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杜甫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juélímínɡhánɡhánlǐnɡbówú
绝句黄鹂鸣翠柳一行窗含西岭门泊东吴
(2)指名读,教师正音:“鹂、岭”声母都是“l”;“鸣、岭”是后鼻音;
“泊”在本诗中读“bó”。
(3)学习多音字“行”。
行hánɡ(一行)(银行)(行列)运用:这行垂柳上长出了新芽。
xínɡ(行动)(行走)(行进)运用:元元选择步行上学。
(4)识记字形。
①部件归类:鸟——鹂、鸣;口——鸣、含、吴。
②熟字相加:丽+鸟=鹂;口+鸟=鸣;今+口=含;山+令=岭;口+天=吴。
③创编字谜:
美丽小鸟开口叫——鹂(鸣)
嘴噘得比天高——吴
(5)结合插图,学生认读识记词语,相机理解“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6)书写生字。
①(课件出示“绝、含、岭、吴”)引导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②(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观看生字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
体位置及字的间架结构。
③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第四笔起笔要比“纟”起笔高。竖弯钩的底部低于“纟”的
底端。
“人”的撇、捺要舒展,第三笔点的收笔在竖中线上;“口”扁。
“山”的竖折要斜;“令”的撇从竖中线右侧起笔,伸到“山”的右下角,
长点从竖中线上起笔。
“口”在上半格,略扁;“天”的两横上短下长,撇、捺舒展。
④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再练写。
3.学生再次大声朗读古诗,把每句诗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句,找出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
(1)学生自读,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2)师生交流,相机板书:黄鹂白鹭翠柳青天
2.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黄鹂鸣翠柳图)通过“鸣”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快乐鸣唱,
歌声动听。(动静、近景)
①指名读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2)(课件出示白鹭上青天图)通过“上”字引导学生感受白鹭飞得高远、
自由自在、姿态优美的情景。(动静、远景)
①提问:天空中的白鹭是怎么飞翔的?
②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读一读,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其中的一只白鹭,一边做
飞翔的动作一边来读诗句。
3.说诗意。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
4.感受诗中的色彩美。
(1)教师引导:找出这两句诗写到了哪几种色彩。
①学生自由读诗句,将表示色彩的词圈出来。②指名朗读表示颜色的词。(黄、
翠、白、青)
(2)教师引导:这么多色彩,带给你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朗读前两句
诗。
5.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
引语:诗中藏着美美的图画,不信试试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
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相机板书:诗中藏画)
6.学生结合插图,说说看到的画面。先自己说,再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诗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个写颜色的词语,黄翠互衬、白青相映。
“鸣”字让人感受到黄鹂的歌声的婉转动听,传达出欢快愉悦的心情。“一行白
鹭”将视线从近处引向蓝天,引向高远处。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
开阔的画卷。
7.指导朗读。
(1)引语:诗中藏着的这幅色彩艳丽、充满活力的春天美景图,被同学们
用想画面的方法给找出来了。多么美丽自然的一幅画啊!诗人很喜欢这风景,你
们喜欢吗?用朗读表达自己的这种喜爱吧!
(2)指导:前两句诗朗读的节奏应欢快,表现喜悦心情。“两个黄鹂”连读,
读“两个”时音要响亮,为全诗的朗读定下基调。“翠”突出柳树新绿,萌发生
命的活力,要读得亮而脆。“一行”和“白鹭”之间的停顿不宜长。读第二句诗,
可通过想象白鹭飞得高远,在天际自由飞翔、姿态优美的画面,“上”字语调上
扬。
(3)指多名学生比赛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四、借助插图,突破难点
过渡: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明丽,春意融融。诗人透过窗口,
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了?
1.学生自读后两句诗,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读不懂,和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难点。
(1)提问:“千秋雪”指什么?(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西岭雪山怎么
看上去好像装在窗户里呢?看课本插图,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美景的?(诗人坐
在屋内从窗户向外远望西岭。)
(2)引导理解: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
山图。(可让学生透过教室窗户看窗外之景辅助理解。如有条件,也可运用课件
演示窗框中“含”雪山景的画面。)
(3)图文结合,提问:这些停泊着的船要到哪里去?(万里之外的东吴。)
相机讲解东吴离成都很远。
(4)理解“万里”和“千秋”。
①顺接上个环节,提问:东吴离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真的有一万里远呢?
②(课件出示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回顾体会“三千
尺”“落九天”夸张的写法。
③结合诗句理解“千秋”和“万里”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时间久、路途
远。顺势引导学生了解夸张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修辞手法,以后读古诗时会经常遇
到。
(5)说诗意。
透过窗户看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6)结合课文插图及诗意,说一说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形成的画面。
3.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1)师生合作读。
师:春光明媚,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
——(生接)两个黄鹂鸣翠柳。
师:晴空万里,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上蔚蓝的天空——(生接)一行白鹭上
青天。
师: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生接)窗含西
岭千秋雪。
师:门前停泊着即将驶向万里外的东吴船只——(生接)门泊东吴万里船。
(2)指名读,师生对读。
(3)熟读并背诵,先自己背,再同桌互背。
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拓展积累杜甫的写景名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二首》)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品读诗句,入境悟情(教学重难点)
师:杜甫的诗被人称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你们能体会到吗?
生1:我知道“黄”写出了“有色”。
生2:我知道“青、白、翠”写出了“有色”。
生3:我知道“鸣”写出了黄鹂的声音,“上”写出了白鹭飞行的动作。
师:(相应板书)是啊!所以,这短短的一首诗被人们称为“有声有色,有
动有静”。请大家再读一读古诗,想一想:自己还有不理解的吗?
生:诗人为什么要说“两个黄鹂”,而不说“两只黄鹂”呢?
师:谁能来帮帮他?(其他同学也是一脸疑问,看来他们的问题是相同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用“两个黄鹂”一
是因为“个”字拟人化一些,显得黄鹂可爱;二是因为古诗讲究“仄、平”对仗
的韵律,“个”的音是去声调,属仄声字,它与下句的平声字“行”能构成对仗
的韵律,而平声字“只”不行。(适时播放小鸟的叫声,学生一脸的疑问顿时消
失了)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生摇头)
师:(播放朗读音频)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
师:(再现课文插图)同学们,现在把你们看到的和想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与大家一同分享吧!
生1:我仿佛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跳来跳去,还在唱着歌儿呢!
生2:我仿佛看见一行白鹭飞上了青天。
师:面对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呢?
生1:诗人感到十分欣喜。
生2:诗人感到很快乐。
赏析:本片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
习的愿望。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体味古诗的内涵和魅力,感受语言的
深蕴,这种审美教育对学生终生有益。学生的问题提得多好!质疑环节也得到了
落实。而对诗歌的想象更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深层次理解。
这两首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诗人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
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幽美、开
阔高远的意境。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古诗学习的氛围中。教师优美语言的描
绘,课件优美画面的展现,音乐恰当的辅助,使学生埋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拨
动,能入情入境地进行学习。
2.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如,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抓住“碧、
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色彩的明艳,抓住“无穷”和“接天”,想象莲叶
一碧千里的壮美。学习《绝句》时,抓住“鸣”和“上”字,想象“黄鹂在枝头
歌唱、白鹭直上云霄”的情景,再抓住描绘色彩的词语来想象春天的生机勃勃与
色彩明丽。通过想象画面,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古诗的画面美。
3.借助插图,突破难点。如在教学“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一句时,运用插图,
了解诗人的视角,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帮助理解“窗含”的意思,突破了难点。
第六单元
15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1个多音字“行”,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中的节奏和韵律,背
诵古诗。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借助重点词句想象画面之美,感悟诗人对
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借助重点词句和画面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熟读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打开诗门
过渡: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
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
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二、朗读古诗,识记生字
1.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听朗读音频,指名读,指导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
挫,有节奏感。
(4)分组赛读,读出诗的韵味。
2.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读诗的感受,指出不好读的字,教师指导。
(2)玩一玩“快乐连连看”的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指名读、齐读。教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及题目的停顿。
3.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4.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5.教师读古诗,学生仔细听,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2)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
板书。
西湖六月风光:莲叶
6.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这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地点:西湖时间:六月)
(2)为什么诗人会说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同”?
(3)指名读,指导读出赞叹的语气!
7.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自由读第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
的荷叶?(碧绿碧绿的荷叶无穷无尽的绿色)
①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接天无穷碧)
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这句诗。
③请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④让学生解释“接天”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荷叶挨挨
挤挤,往远处看,看不到尽头,仿佛与天相接了)
⑤指导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放慢,读出壮观的感觉。
(2)读“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
一番景象呢?(别样红)
①“别样”是什么意思?请你来读读这别样红的荷花!
②这西湖六月的荷花果真特别的娇艳,你看,她红得像什么?
③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映日,在太阳的照射下)还有什么原
因?(在荷叶的映衬下)
④指名朗读。
(3)诗人是早上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的,此时的太阳是朝
阳,同学们再想,在碧绿的荷叶上,你还能看到什么?(晶莹的露
珠……)
(4)齐读诗句。
四、学习《绝句》
1.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之一是每
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
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
再读给同桌听。特别关注“岭”与“吴”的读音。
4.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标出朗读节奏。
5.品读诗句,感悟吟诵。
(1)读了诗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物?用笔圈出表示这
些景物的词语。(“黄鹂”“白鹭”“千秋雪”“万里船”)
(2)要是让你画出这些景物,你会如何画?读读说说。(相机落
实理解诗意)
扣住描写色彩与数量的词,体会景物的美。
(3)引导学生从景物的动静来体会景物的美。
第一、二句为动,第三、四句为静。
(4)找对子,体会语言的工整。
“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西岭”对“东吴”,
“千秋”对“万里”。
(5)自由诵读全诗,说说诗意。
五、朗读古诗,感悟诗韵
1.看着这样一幅图,假如你是诗人杨万里,来尽情地赞颂一下这
六月的西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朗读)
2.师配乐朗诵。
3.全班齐诵读。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升华诗情
1.画面引路,试背古诗。
(1)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忆: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送别哪一
位友人呢?(本诗题目较复杂,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诗题)
②一年之中,西湖风光各具特色,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西湖,
他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极目远望,赞叹——(引
背第一、二句)
③此时,你的眼中出现了怎样的场景?对,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
粉红的荷花熠熠生辉。
此时,诗人不由自主地赞叹——(引背第三、四句)
④学生分角色扮演,一人饰林子方,一人饰杨万里,再现西湖湖
畔送别场景并背诵古诗。
(2)背诵《绝句》。
①教师出示《绝句》动画,配轻快欢畅的背景音乐。
②教师提示前半句,学生背诵后半句。
③指名男生背诗歌第一、三句,女生背第二、四句。
④鼓励记忆力好的学生根据动画提示背诵全诗。
2.古诗吟唱,激发情感。
(1)诗,又称诗歌。在古代,诗歌是可以配乐吟唱的。让我们
安静下来,静静地聆听优美的古诗吟唱,展开丰富的联想,让美丽的
画面在我们心中永驻吧!
(2)让我们跟着音频一起轻轻吟唱!
3.拓展写话,升华诗情。
(1)出示课后练习中的两句古诗。
(2)引导说话:说说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
样的画面。
(3)示范引路:出示描写荷花的优美语段,师生共同欣赏。
(4)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二、抓住特点,学写生字
1.识字游戏,巩固认读。
出示西湖荷叶图:一望无际的荷田中朵朵荷花含苞待放。请学生
上台点击课件中动态浮动的花骨朵。花骨朵开放后花蕊中出现一个个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学生领读。
2.分类指导,书写生字。
(1)“湖”字是左右结构;“月”的第一笔“丿”要拉长、舒展,
托住“古”字。
(2)“莲、穷、荷”均是上下结构。书写时,草字头和穴宝盖均
占字长的三分之一左右,“莲”“荷”的草字头居上居中,忌将这两个
字写成半包围结构或左右结构。
(3)“绝、岭”均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宜左窄右宽。
(4)“含、吴”两字均含“口”部,一个在下一个在上,略扁。
指导书写“含”字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将上面的“今”写成“令”。
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
4.学生描红后临写,教师巡视,择优展示,集体评议。
三、作业布置
练写生字。
板
书
设
计
成功之处: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加深对古诗的印
象,从而在绘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内容,认识诗歌描绘的景物,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绘画过程和绘画内容的回顾来记忆、背诵诗
歌。教
学不足之处:讲得太多,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
味和美好的意境这一环节用时太短,学生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熏反
陶和感染。
思
教学建议: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重难点的把握上,可重点引
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绝句》应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春景
图,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
15.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毕”等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
荷”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诵读古诗,理解古诗A意,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4.内化古诗,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
古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绝、鹂、鸣”等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绝、含、岭、
吴”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3.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理解诗题
1.视频播放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春天的景色美吗?
想一想,你学过的哪首诗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背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举手背诗。
2.指名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过渡:春天到了,草长莺飞,唐朝诗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呈现出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被这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深深地感染,不禁吟出这首
《绝句》。(板书诗题)
指导学生学习“绝”字,交流识记方法。
4.介绍“绝句”。
绝句是我国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
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5.介绍诗人杜甫。
杜甫被称为“诗圣”。你了解诗人杜甫吗?把你知道的说一说。(学生自
由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有效的启发性的提问,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
味盎然地进入课堂。
二、初读诗文,解决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掌握诗的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自学生字词。
3.检查生字:出示带有古诗中生字的卡片:“绝“鹂”“鸣”“行”“含”
“岭“泊”“吴”。
(1)指名读,相机纠正生字读音,重点指导“含、岭”的读音,明确“行、
泊”为多音字。
(2)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并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学院《商务英语阅读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 26-方程组求解
- 遵守制度培训
- 车间智能制造培训
- 2024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
- 针灸治疗学肾绞痛
- 早产儿喂养及护理
- 玉林师范学院《控制论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功能性训练实训健身房方向》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静女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循证医学-临床指南
- 维修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竖式计算300道带答案
- 技术交流会流程方案
- 昆山国宾体检报告查询
- 2023年MBA综合真题及答案(管理类联考综合)
-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 视觉传达设计生涯职业规划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2024年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