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小韩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小韩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小韩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小韩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小韩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小韩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④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2.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自然经济状况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参考答案:A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4.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不包括

A.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

B.中国人口在两宋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

C.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

D.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参考答案:D5.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参考答案:D6.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源”,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源的主要因素,说明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唯心主义,不是科学合理的,故B项错误;哲学家们解释世界的本源从单一的物质元素到人的思想,说明其研究从自然走向人及社会,故C项正确;古希腊哲学家们共同追求客观真理,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7.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C.百家争鸣的需要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参考答案:D史观。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原因在于缺乏让大家信服的证据,即缺乏史料证据,还在于站的角度不一样,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不同,即多元史观,故D项正确;历史是客观的,故B项错误;百家争鸣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井田制下土地不得买卖,故A项错误。8.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A.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B.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C.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D.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东西方先进文化,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可知全球化有利于文化交流,故答案为C选项。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的说法太绝对,A选项排除。材料说的是文化开放而非文化保护主义,B选项排除。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9.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参考答案:C10.下表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据此可知年份农业(亿元)工矿交通业(亿元)服务业(亿元)国民收入总计(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人口(亿)人均国民收入(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850

181.64

4.1543.80

188799.8714.4929.07143.43—0.644.0035.90—0.541914128.0124.8034.72187.641.004.5541.220.51(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B.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参考答案: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850年中国几乎还没有近代生产方式,全部国民收人均视为农业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划分;而到1887前后,近代中的国民收人中已经有产业划分了,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已经产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的信息,排除A;材料数据没有体现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而是强调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排除B;D项中“严重”一词表述太过牵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应该是逐渐分化中,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的理解,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加以理解,可以得出近代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趋势的出现。11.汉武帝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间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史实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A.农业中一牛挽犁的推广

B.设五经博士C.推广“蔡侯纸”

D.水力鼓风冶铁装置的出现参考答案:B东汉时,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故B项正确;东汉年间蔡伦改进造纸术,故C项错误;水力鼓风冶铁源于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故D项错误。12.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①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②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加强③欧洲是当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④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国际局势的变化。材料中萨科齐认为在未来三四十年世界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说明其不认为美国的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①项正确;“相对大国时代”即说明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②项正确;③项与题意信息无关;④项正确,如中国、印度、巴西等等。综上,因此选择D项。13.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参考答案:D14.下表为某学者对中国1952—198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的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952年1957年1965年1978年1980年1984年1987年粮食63.42195.05194.53304.77320.56407.31420.41棉花1.301.642.092.162.073.254.19油料作物4.194.193.625.217.6911.9115.25甘蔗7.1110.3913.3921.1122.8039.5046.85A.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核心B.五十年代以来粮食产量逐步提高C.“文化大革命”推动农业快速发展D.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获取、解读图表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图表中的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等农产品产量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的农产品产量猛增,这主要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排除A;1965年粮食产量少于1957年,排除B;“文化大革命”使经济遭到破坏,C项错误。故选D。15.每一届的总统选举,美国老百姓都称之为“驴象之争”,这是对美国政治的生动写照,它反映了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原则是A.联邦制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C.共和制原则D.权力制衡原则参考答案:D“驴象之争”反映了影响美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制度—--两党制,两党制体现了权利的制衡原则,D正确;联邦制原则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州服从中央、同时拥有一定自主权的原则,议会、总统选举产生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共和制原则指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6.“准时”在农业社会不被重视。但是,到了1790年,钟表在英国几乎到处可见。钟表的普遍使用主要是()A.机器大生产的需要

B.远洋航行的影响

C.学校教育的结果

D.商业贸易的规定参考答案:A17.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城邦是由希腊男人控制

B.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C.只有男人才有政治权利

D.只有男性公民才有城邦荣誉感参考答案:B18.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C.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参考答案:O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及天人感应A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日食”在古代是一种不祥的现象,而且当统治者残暴时,记录就多,开明时,记录就少,说明这种记录有一定的目的,即认为日食是上天对君王的提醒,要尽量施行仁政,故A项正确。思路点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那一时期的绝大多数的历法或者天文成就,都为了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是真正为了探寻科技本身的发展和进步。19.王谢是南北朝时期的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唐朝刘禹锡曾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空前强化C.世家大族趋于消失D.政权基础发生变化参考答案:D材料中从魏晋时期的望族到“寻常百姓家”,体现选官制度的变化,士族特权受到否定,故A项错误;君主集权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世家大族仍存在,只是特权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说明政权基础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20.自国家产生以来,“如何治国”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话题,春秋时期的管子曾有这样的看法,“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管子主要强调A.君主的才能

B.制度的建设 C.人才的任用

D.创新的意识参考答案:B21.美国国防部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C.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D.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参考答案:C

解析: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显著。22.有学者评价某一改革时说: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的最后完成。这一改革是指(

)A.梭伦改革B.克里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 D.德拉古改革参考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本题要注意抓住关键词。根据材料“它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整个历史过程的最后完成“,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上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用地域划分代替了血缘部落,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B项正确;梭伦改革是为雅典民主政治起了奠基的作用,不是最后完成,A项错误;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同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D项同材料无关。故选:B。23.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圉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据题干材料“大国群体体系”可知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而非经济上的全球化,故A项错误;大国并不是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多元多体”意即多极化,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突出,多种力量的增长,而非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拉大,故D项错误。24.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光荣革命”成功

B.鸦片战争的胜利C.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参考答案:D略25.某国际经济组织纲领称,该组织旨在“通过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成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该组织是A.欧洲联盟B.关贸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参考答案:D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D项正确。欧洲联盟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与题干不符,排除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与题干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6.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俾斯麦致力于巩固新生政权。有人绘制了以下漫画来展示他与各邦选出的议员之间的微妙关系。这表明在德意志帝国《驯兽师俾斯麦》A.中央集权体制尚未真正形成B.国会通过选举组建政府C.君主立宪制政体已完全确立D.首相俾斯麦对议会负责参考答案:A从材料“俾斯麦致力于巩固新生政权”和漫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还没真正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故A项正确;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BD项错误;C项错误,错在“完全确立”27.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参考答案:A28.罗马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上述规定体现了(

)A.法治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保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D.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参考答案:A29.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D.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参考答案:B从材料中邓小平对立法工作的指示上来看,他认为立法在当时主要体现的是“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这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特别说明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突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30.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写起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立三晋大夫为诸侯,终于藩镇军阀拥兵自重的五代时期,这说明司马光意在A.强调君臣名分的重要性B.强化历史学的政治功能C.宣扬天理的至高无上性D.维护中央集权反对分封参考答案:A【详解】以“资治通鉴”目的分析,司马光选择这样的始末,意在警醒后世君主吸取周威烈王和唐玄宗忽视君臣秩序的教训,其目的不是在史书编撰时候增加政治内容,B项错误。这与理学的忠孝节义“天理”权威无关,更不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故排除C、D项,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有位观察力敏锐,名叫托马斯·梅多斯的西方人评论道:“在所有已达到某种程度的文明的民族当中,中国人是最缺乏革命性,却又最富有反叛性的。”……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久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咒诅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理所当然,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后世界》材料二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所谓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在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它们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成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历史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成当时中国所谓“静止的、落后的”社会因素。你怎样看待这种“静止、落后”中的“幸”与“不幸”?(2)参照明清时期和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纵向和横向发展”是怎样统一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的。你能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5分)(1)社会因素:在制度上专制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政策上重农抑商;思想上采取八股取士,文化专制。(3分)看法: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来看,明清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农耕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是“幸”;但从世界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发展大趋势看,明清统治者厉行专制、固守农耕经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造成了中国的落后,这又是“不幸”。(4分)(2)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背离了世界近代化潮流,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英国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巩固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4分)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促使民族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4分)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的社会因素主要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去分析,在制度上专制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政策上重农抑商,思想上采取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第二小问“幸”与“不幸”主要考查这种“静止、落后”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来看,明清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农耕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从世界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发展大趋势看,明清统治者厉行专制、固守农耕经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造成了中国的落后。(2)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史论结合的表述能力,结合材料内容说明观点。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背离了世界近代化潮流,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英国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巩固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第二小问相对开放,结合中国在纵向和横向方面与世界的差距来分析其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促使民族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考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