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课件 教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课件 教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课件 教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课件 教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课程标准】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了解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2.结合实例,掌握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江河变色,山崩地绝,这是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同学们当时年龄尚小,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如果我们今天有机会获得了穿越时空的能量,同学们是否愿意为地震救援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新课讲授】遥感技术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2.优势【问题1】与当时唐山大地震的传统实地调查相比,从时效性、连续性、探测范围的角度,说出在汶川地震中选择遥感技术的优势。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质量和精度较高,能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3.应用读图概括出遥感技术在汶川地震中可以发挥的作用。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计统、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概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2.组成【问题】说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并结合图文资料说明实现汶川地震灾区信息采集与发布的过程。3.特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技性和实时性的特点。4.应用【问题2】结合图文资料,说明实现汶川地震灾区信息采集与发布的过程过程:救援人员将震区的受灾情况以及所需物资、坐标等信息发送给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把握灾区情况。同时,指挥中心将采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后同步至救援人员的手持端PDA。应用:①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方向,进行实时定位和导航。②远程指挥调度、拍摄应急视频、实地拍照取证等。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北斗卫星导航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2.功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三、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2.特点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图层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读图让学生通过叠加不同的图层获得不同的信息,直观感受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同一地区不同主题的图层位置叠加组合,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及文字信息。例如,将降雨量站图层与行政区图层进行叠加,可以获得雨量站在行政区的分布信息。3.应用【合作探究】地震预警系统根据遥感影像图提取居民点分布、水系分布、交通线分布、地势分布(可用不同颜色表示)等图层,绘制在透明薄膜上(注意每张透明薄膜上只绘制一个图层),进而分析汶川地震次生灾害——泥石流的受灾范围。通过不同图层叠加,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阅读】四川长宁6.0级地震——提前预警播放视频,展示灾害预警的作用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有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在地震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39%;提前2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63%。4.发展救灾方式与能力的提升背后都是以科技的崛起与经济的发展为支撑。【案例】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利用雨量站、水位站、气象云图等提供的信息进行气象要素、河湖水位、台风及其形成过程的动态监测。将这些信息与地形、交通、遥感影像等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可实现对灾害的预报预警【活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判断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影响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持续40分钟,雨量达97毫米,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