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探视制度的现状与探讨_第1页
ICU探视制度的现状与探讨_第2页
ICU探视制度的现状与探讨_第3页
ICU探视制度的现状与探讨_第4页
ICU探视制度的现状与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监护病房探视制度的研究进展汤丰榕,罗利华,刘静综述;江有琴审校(上海海军411医院,上海200081)[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探视制度;研究现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收治危重病患者并对其进行集中抢救和严密ICU[1]随着卫生保健权利知识的普及,家属的维权ICUICU[3]ICU探视制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探视制度的形式[3-4]。家属的陪独感【5。但种探视方式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次序,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几率,对ICU环境设备要[3-4]。在国外对于ICU患者,是否实行开放性探视制度也没有定论,国外许多医院虽然并不限制探视时间,但对感染人群、儿童等特殊人群到医院探视存在限制。半开放式探视制度 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来判断是否允许家属探视时间灵活[3]。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意愿安排探视,在患者清醒的基础上多考虑其需要;在患者昏迷的状态下,多考虑家属的需[5]。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家属都要有探视应适当的共识,护士会引导患者选择自己及家“合适的时间在治疗休息的时候患者会自觉主动“拒绝探视。护士面对不同病情的患者、不同的来访者,探视管理会有所不同。限制式探视制度此种探ICU【6。完全杜绝探视是指在无特殊情况下严格杜绝家属进入ICU。保持ICU模式,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探视制度的现状ICU探视制度现状ICU探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它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所产生的影响及益处。美国已有越来越多的ICU允许[8]。以往美国70%[9]Dodek等[10]认为:ICU“以病人为中心”的保健体系中应该包括“以患者家属为中心”的内容。危重患者家属照护项目(criticalcarefamilyassistance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患者及家属为中心”的模式CCFAP模式,该模式已有效运行,并受到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CCFAP模式提倡延长家属探视时间,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接待家属,并负责解释和ICU工作中家属中仍较多的充当看护角色,而不被允许参加有,但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深化,对于护理的需求已不在是【12,国外NICU探视国内ICU探视制度现状 目前国内医院的ICU病房探视以完全杜绝探视和限制性探为主,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3,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家属对疾病【13。在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操作时提出者[14-15][7]通过对601次外[16]ICU分段探视模式对入CCU106ICU病房中的家属探视制度通常以每个医院自己规定或惯例为依据【17。探视制度的改进运用高科技手段,改进探视方式 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配备对讲机、利用消防控制中心呼叫系统快捷传递信息撤除原来的探视领牌发放室及等候处配置1台全院网络化的计算机(采用银行自动发号系统模式,由1名工作人员兼收发,同时负责电脑查询《住院病人一览表,做到规范化地为家属做好探视指18。近几年,医院ICU探视对讲技术在国外医院的ICU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探视系统专用于重症监护患者的探视,它以语音通话和活动图像来实现探视功能患者与探视者不直接接触不必担心双方会发生交叉感染,而引起院内感染。探视者不需进入重症病房,省去了入室时要更换固定探视衣、鞋其他探视者室外等候替换等诸多不便对探视者无特殊要求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身体条件好还是差对重症患者的探视均不再受限制制定探视制度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不影响医院正常医疗工作和保证患者正常休息的基础上制定相对宽松一些的探视制度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理[19]。为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甚至在进行侵入[20]让家属透过玻璃窗与患者相互看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探视制度的改进,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赵继军和席惠君[4]认为,引起ICU院内感染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ICU患者的免疫力低易感染二是各种侵入性的诊治措施因此,家属并不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实行ICU家属探视是可行且必要的。有文献显[21]:家属通过30min/d探视,可有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但必须让家属知道患者病情重,抵抗力差极易导致获得性感染所以在探视中要注意家属本身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患流行疾病要主动放弃探视权;ICU做好消毒隔离,经常进行有效通风,空气净化。孔令瑜等[22]通过对探视方式的改进,对ICU进行治疗室空气细菌培养等,结果显示改进后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展望加大宣传力度,更新探视观念在患者新入院,做入科宣教时随时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利于患者的休养生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探视制度的实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又称关怀照护,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关爱患者,倡导和实施人文关怀更是护理工作的必然要【23。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更突出了患者是一个整体的“社会人”的概念。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断深化家属探视制度的开展已势在必行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合适的探视制度运用于临[4]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一切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19]。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科技手段正不断运用于新型的探视制度通过音频视频等管理手段使探视手续更简捷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值得在全院及全社会推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医院的理念和服务将相应改变ICU对讲系统自投入市场以来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家属和患者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ICU病房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病人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并且提高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同时也让医护人员在舒适清心方便的环境中工作提高医院质量和工作效率【18。但目前探视制度仍处于试行阶段,同时也受各医院自身情况的限制,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参考文献闫雅凤,唐晟.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探视制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1(5;43-44.WilliamsCM.TheIdentificationofFamilyMember,ContributiontoPatient,CareintheIntensiveCareUnit:ANaturalisticInquiry[J].NursCritCare,2005,10(1):6-14.[3]石玉兰,廖燕,陈.ICU[J]200,2(4:882-883..[J].18(6):21-22.ICU[J].1102.李晓燕,翟丽,王晓静,等.ICU实行人性化探视制度的做法与体会[J].志,2010,10(8):1822-1823.闫雅凤.外走廊探视制度能有效减轻ICU[J].代护理,2007,13(29):2767-2773.MaxtonFJC.OldHabitsDieHard:ChangingPaediatricNurses,PerceptionsofFamiliesICU[J].IntenCareNur,1997,13(3):145-150.SimonSK,PhillipaK,BadalamentS,etal,CurentPracticeRegardingVisitationPoliciesCriticalCareUnits[J].AmJCrivare,1997,6(3):210-217.DodekDK,HeylandDK,GraemeRM,etal.TranslatingFamilySatisfactionDataQualityImprovement[J].CritCareMed,2004,32(9):1922-1927.HupceyJE.LookingOutforthePatientandOurselvestheProcessofFamilyIntegrationintotheICU[J].JClinNur,1999,8(3):253-262..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HealthSciencesCentreNICU护理对我国的借鉴[J].护理学报,2008,15(2):32-33..ICU[J](3):489-490.李玲.ICU[J].现代护理,2008,14(1):44-47..ICU[J].工企医刊,2010,23(2):72-74.CCU[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3A);9-10.刘立捷,徐彩霞,李亚洁.满足病人所需开展新型医院探视制度[J].中华护理杂志,200394313-314..[J]..[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98.蒋海蓉,严振球.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