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城市化历史进程第一页,共79页。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二、前工业化社会时期三、工业化社会时期四、当代或后工业化社会时期。第二页,共79页。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农业革命产生后到工业革命以前的5000年之间叫作工业革命以前时期。城市的起源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目前考古学证明最早的城市起源于美素布达米亚平原。但是城市产生以后并不是从一个地方传播的,而是从不同地域产生后各自传播的。这叫城市产生的多元学说。地球上人类第一个城市——埃利都的建立周长达9.5公里以上,人口估计约为5万。它大约始建于公元前5400年,当时它接近幼发拉底河进入波斯湾的入海口,位于后来著名的乌尔城西南约12公里处。
第三页,共79页。公元前3500到3000年间,先是在尼罗河流域,然后是两河流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早一批城市(提尼斯、孟斐斯、乌尔、埃利都)。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文明共同影响之下,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的赫梯和地中海东部沿岸的腓尼基也开始出现城市(库萨尔、涅萨、察尔帕)。约在同时,东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上也开始出现城市文明。第四页,共79页。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发源地。1922年,在摩亨卓达罗和哈拉帕发现古城遗址,它们统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存在时期,估计为公元前2500—1500年。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这两个城市进入繁荣期,人口估计为2万左右。中国的黄河流域也是世界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2500—2000年,出现城市的雏型,公元前2000—1600年出现城市,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最早(距今3600年前)。
第五页,共79页。美洲和非洲作为另两个城市发源地,城市的出现略晚一些。在危地马拉热带丛林发现的一座玛雅人城市埃尔麦雷多,其兴盛年代是公元300年,产生年代则应更早些。
综上所述,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从此,在亚非欧大陆上,从西部到东部,城市文明蓬勃地兴盛起。第六页,共79页。美索布达米亚埃利都古城遗址第七页,共79页。古埃及首都孟斐斯金字塔(4700年前)第八页,共79页。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古城遗址第九页,共79页。Wheatley认为世界城市文明的发祥地有七处:美素布达米亚、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美洲,中央安地斯山脉,尼日利亚西南部。第十页,共79页。各大陆的城市起源地(多元学说)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尼日利亚西南部中美洲中央安第斯初期的城市起源地后期的城市起源地扩散路径黄河流域第十一页,共79页。古代城市的发展Eridu第十二页,共79页。1)从公元前3000-1500年时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主要发源地为美索布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小亚细亚半岛、印度和流域、黄河流域。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王权制度和商业。2)公元前1000年-公元5世纪希腊、罗马文化的出现促进了这些地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雅典、那不勒斯、叙拉古、罗马等。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工商业的发展。第十三页,共79页。第十四页,共79页。第十五页,共79页。第十六页,共79页。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公元五世纪到17世纪产业革命期间随着政治结构的改变、贸易渠道的拓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军事需求等原因,当时的城市也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市”的色彩日益增强。城市在地区政治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增加。但是欧洲城市人口的规模较小,而东方的城市人口规模更大。第十七页,共79页。当时城市具有如下特征1.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为农业。因此当时城市发展的地区大多是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区或交通便利的要冲。2.城市的主要功能为宗教、政治、军事等文化要素为基础的社会功能中心地。3.城市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界线相当明显。因此城市内部结构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二元结构。即城市中心集中了同统治阶级有密切关系的广场、寺院、豪华住宅等权威性和象征性建筑物。而其周围地区则集中了反映被统治阶级职业、种族特征的集中或分散化的住宅区。第十八页,共79页。第十九页,共79页。第二十页,共79页。4.城市内部还未出现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功能区分化现象。如由于手工业为主的城市产业职住未分离,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居住区和工厂区的分化。5.城市街道、住宅区等基础设施分布无规则性,城市环境恶劣。第二十一页,共79页。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注入了城市发展的新活力。城市布局发生变化,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期。作为工业化原动力的各种原料产地,特别是煤炭、沿海地区资本、工厂、人口的迅速集中,形成了人口集中、密度高、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英国的蓝开夏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沿岸等。另外,在殖民地国家出现很多殖民地城市。第二十二页,共79页。第二十三页,共79页。第二十四页,共79页。第二十五页,共79页。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为工业。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因此当时城市大多布局在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或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2.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城市的功能除了政治、文化功能以外,经济功能明显增强。3.随着资本的扩张,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城市体系也逐步形成。第二十六页,共79页。4.城区面积逐渐扩张,城市功能区开始出现。随着蒸汽机和电的发明,汽车,有轨电车等交通手段的出现,城区面积向郊区扩张。出现大面积的工厂区和居住区。另外随着生产和经营在一处的单一工厂型企业逐渐转变成生产和经营分离的企业型工厂后,城市内部结构开始分化,即随着生产和经营分离,出现工厂区和业务区,业务趋向城市中心集中,工厂区趋向交通便利和易于获得生产要素的地区。交通发达,居住区开始从工厂区分离出去。第二十七页,共79页。第二十八页,共79页。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较快,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城市化成为世界的趋势。(一)、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2000年达到46.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7.45%。纵观世界城市化进程,可以画出如下城市化曲线。第二十九页,共79页。城市化曲线第三十页,共79页。2、城市化水平的进程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到1980年城市化速度开始减缓,进入晚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正在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10305502031567451283362011601572452044第三十一页,共79页。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起步速度水平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早晚慢快高低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不合理第三十二页,共79页。3、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成为国家核心区域当代城市化的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400万以上)、巨城市(800万以上)、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参照表5-4和5-5。第三十三页,共79页。第三十四页,共79页。4、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例如,澳大利亚1980年城市化水平86%,而到了1999年城市化水平下降到85%。第三十五页,共79页。5、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8001900200018701970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生计城市化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中国——乡村城镇化第三十六页,共79页。(二)、当代城市的特点1、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为工业和商业。2、城市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3、出现城市内部空洞化现象,郊区人口集中。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4、出现再城市化现象。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程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城市中心出现人口增长的新迹象。第三十七页,共79页。(三)未来城市(信息化时代城市)特点1、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为信息产业。2、城市功能的分散化。智能大楼(IntelligentBuilding):具有数字交换机、尖端信息通讯机器,区域通讯网等设备的高度业务自动化功能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楼层管理、节约能源、保安体系的建筑物。信息港(teleport):具有高度信息通讯网的基地。它作为收集、发送信系的基地,起着同外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据点功能和通道功能。其周围一般形成智能大楼集中的信息产业区。第三十八页,共79页。3、城市功能的智能性。即具备高度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形成联系国内外的信息高速公路,具备发展之市经济的良好硬件环境。4、城市管理的智能性。即管理手段(战略、计划、政策、法律等)基于城市数据资源经过优化、处理、挖掘整合后形成的信息平台,形成发展之市经济的良好软环境。因此信息化城市的功能将发生历史性变化,传统工业在城市产业中不再占有主导作用。第三十九页,共79页。智慧城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日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决定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这是党的十八大后,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推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的重大举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对城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使城市公共服务更便捷,这种“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我国抢占信息领域战略制高点的必然举措。第四十页,共79页。国外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智能传感、通信、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结合,将可以实现对一切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使建设“智慧城市”从技术上成为可能。在2007年至2013年间,欧盟为信息和通信技术研发所投入的资金达20亿欧元左右。欧盟委员会更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列为欧洲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60000人社区。通过采用一系列IBM新技术“武装”的迪比克市将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联网,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服务市民需求。第四十一页,共79页。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在交通系统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2009年,韩国仁川市以网络为基础,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联接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式的公共通讯平台,以及Ubiquitous(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地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第四十二页,共79页。我国智慧城市有如下标志:位置标注精确;地理信息翔实;网络互联互通;信息传输快捷;智能交通灵敏;智能绿化养护节能;社会管理人机互动;政府监管阳光透明;市情监控报警提示;物流配送职能通畅;家庭智能化;社会诚信度高;信息反馈有效;数据检索方便;语音化程度高。第四十三页,共79页。根据我国国情,可以预想,未来我国的智慧城市将至少会出现以下情况:道路出行方面。先进的软件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网,在各交通要道布下天罗地网,动态掌握实时客流情况,精确预判车流从哪里来,车辆导航系统将科学引导疏导车辆运行,能大大提升通行效率,使现有交通设施效能最大化。智能医疗。各家医院分门别类地显示在地图上,只要在家登录智能医疗系统,任意点击一家医院,该医院的专业特色、坐诊医生,甚至当前床位数立刻呈现在眼前。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网上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和医生。如果病情紧急需要到医院就诊,还可以利用路线导航,选择最近的一条线路到达医院,或者联系查询得出周边空闲的医护车去医院就诊。第四十四页,共79页。城市更安全。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安全与减灾系统,可以随时掌握灾害发生的位置、区域、类型,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确定、研判灾害现状及其影响范围,确保报警、灾害信息传递和有效利用。建立高科技的智能监控和预警系统,罪犯无处遁形。“智慧养老”。建立起包括一键式养老服务热线、一键式紧急救助呼叫系统等在内的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老年人只需佩戴一个有按钮的贴身传感器,需要时按下按钮,即可快速传递诉求及所在的实时位置(如求助、精神慰藉、娱乐诉求等),这些信息将及时传递给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城市管理更智能。“智慧城市”将利用智能传感网实现公共设施在线监测,公共设施从位置到数量、从尺寸到形状,都将获得自己的“身份证”,如果井盖丢失了、护栏损坏了、路灯不亮了、垃圾乱堆乱放了等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第四十五页,共79页。国内“智慧城市”经验杭州,无线宽带已经在全城免费开放,推出了包括无线政务直播、手机市民卡、二维码、公交定位、亮灯控制等在内的物联应用。郑州,建立智能公交系统,使公交车信息就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如最近的一辆公交车还有5分钟到站,满员;下一辆公交车还有10分钟到站,有空座,可以选择乘坐;下楼2分钟,走到站台1分钟,余下7分钟,还有时间坐下喝杯热茶。广州,建立智能消防系统,报警人只需拨打119,系统将立刻定位报警人当前位置,并调用位置所在区域监控摄像头,确定灾情地点和火势情况。第四十六页,共79页。第三节中国城市发展史一、城市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距今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随着农业的出现,永久性的村落也开始出现。河南的仰韶村遗址、陕西半坡遗址等是典型例子。距今4000-5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城市的萌芽-城堡。1、目前所发现的六座古城均位于黄河中下游。河南登封王城岗古城、淮阳平粮台古城、郾城赫家台古城、安阳后岗古城、山东章丘城子崖古城、寿光边线王古城等。但离城市具有一定的距离。2、夏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系列古城。其中距今3600年前的河南二里头遗址是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3、商代:4座古城位于黄河中下游、2座位于长江中上游。其中河南殷墟是最著名的。当时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第四十七页,共79页。殷墟博物苑仰韶遗址二里头遗址殷墟复原第四十八页,共79页。二、封建社会前期城市的发展自春秋开始,我国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至战国时代后期,封建制度确立。1、都城、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形成。随着各诸侯国的形成,各自形成郡县制,形成王都-郡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2、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遗址中出现不少手工业作坊,城市的经济功能强化。到春秋战国时代,出现诸多商业城市。3、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战争频繁,为城市防御目的修建了城墙。城市内部布局多样化的格局形成。出现宫城居中型、双城并置型、多城组合型等城市格局。第四十九页,共79页。三、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发展东汉末期,北方军阀混战,北方游牧部落的侵占,经济遭到极大破坏。相反,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该区城市发展水平赶上甚至超过北方,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区。唐代,大中商业城市再次打量出现。之后随着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首都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如唐代长安。之后的北宋时期比唐代经济更发达,商业城市大量出现。出现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如开封。第五十页,共79页。四、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发展随着封建社会走下坡路,元、明、清时期城市发展未能在宋代的基础上取得全面突破,在某些方面甚至倒退。当时城市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工商业城市。明清时期,在一些工商业城镇中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未能象同期的西欧城市那样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落伍于西方。1850年世界10大城市中中国占4个,到1950年,10大城市中中国只占1个。第五十一页,共79页。五、近现代社会时期1、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沿海沿江城市中出现,一批近代工商业城市出现。但是广大内陆地区的城市仍以传统的中心地城市为主。2、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区域差异明显。一批依靠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新型工矿业城市出现(特别是东北)。另外南方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出现城市发展加快。但是广大内陆地区的城市基本保持前工业社会城市的特征。第五十二页,共79页。第四节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鸦片战争前:没有现代意义的城市。他们以行政中心和军事堡垒为主,工商业功能小。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沿海、沿江和铁路沿线形成工商业城市。但是由于国势不安,城市发展非常缓慢。城市化率不到10%。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当时的城市化是在计划体制下展开。因此建国后到改革前后时期的两个阶段,城市化发展截然不同的。第五十三页,共79页。第五十四页,共79页。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大。1、健康发展阶段(1949-1957年)原先受战争影响前往农村的人口陆续返回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根据国内民经济需要,围绕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和我国的694项配套重点建设项目,采取“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新建6市,大规模扩建20个城市,一般扩建74个城市。当时城市化水平由10.4%上升到15.4%,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第五十五页,共79页。2、过度城市化阶段(1958-1960)当时经济建设经历了“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工业发展依赖于“人海战术”,使农村人口爆发性地进入城市(23000万)。城市化率曾经达到19.7%,年均达到1.45%。这种城市化速度不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出现假城市化迹象。第五十六页,共79页。3、第一次反向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大跃进时期城市劳动力不正常的过渡增长,使得劳动生产率下降,购买力与商品供应不协调,造成市场物质供应的压力,在加上自然灾害、决策失误等原因,1958年进入到城市的新职工开始返乡,大批城镇过剩人口返回农村(2600万),再加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线建设、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影响下,造成“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率下降到17.9%。这种举措,使得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确定了低度城市化的基调。第五十七页,共79页。中国三线建设分布第五十八页,共79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五十九页,共79页。4、第二次反向城市化阶段(1966-1976年)由于推行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1752万),大小三线建设进入高峰期,工厂进山、入洞、不建城市;控制大城市规模、小城镇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农民被禁锢在耕地等原因,城市化进程遇到了严重困难。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受迫害被前往农村(2000万),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当时城市化率仅为17.4%。第六十页,共79页。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在机制上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在新机制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过程出现了与以前30年完全不同的新现象。第六十一页,共79页。1、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新机制1)城市化的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改革前城市建设的组织和投资主体是国家、省、市政府,是一元的“自上型城市化”。改革开放后,由于乡、镇、村等集体和个体筹集资金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乡村地区城市化,这种机制可以叫作“自下型城市化”。这样城市化的机制按主体而言由一元变成了二元。随后,外资和内资也开始参与城市化进程中,主体开始多元化。第六十二页,共79页。中国历年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比重变化第六十三页,共79页。第六十四页,共79页。2)国家区域发展重点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我国正式实施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政策。“七五”计划(1986~1990)确立了东、中、西三大地带发展战略,明确首先促进沿海地区的大发展。“八五”计划(1991—1995)试图对10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地区差异的扩大进行调整,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九五”计划则明确把地区间协调发展作为指导方针。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即使在全方位开放的条件下,东部沿海作为开发、开放的重点是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理智的、科学的决策,在短期内无法有大的变动。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是我国城市化空间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第六十五页,共79页。3)一系列制度向市场化体制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城市化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渗透在各个领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这种二元结构反映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间的巨大差距上。产生这种差距的关键是户口制度。80年代中期以前,虽然还不能说我国的城乡二元分割已经完全解决,但可以肯定地说已经大大缓解,主要表现在束缚农民移动的户籍制度已经有所松动。流动人口正在逐渐纳入有序化轨道。80年代中期以后,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形成了土地市场。地价的不同导致城市土地功能的空间置换,不能承受城市中心区高地价的部门迁到郊区。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第六十六页,共79页。4)市镇设置标准的下降和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1984年和1986年中国颁布了比以前标准更低的设镇标准和设市标准。并且在农村推行“整乡设镇”和“镇管村”的体制,在城市推行“整县设市”和“市带县”的体制。这种制度对这一时期我国市镇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上升起了重要作用。第六十七页,共79页。2、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新趋势、新现象1)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实现了持续增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第六十八页,共79页。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第六十九页,共79页。第七十页,共79页。3)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升高,大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率大幅度回升。第七十一页,共79页。4)城市逐步走向国际化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增长和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为中国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 《驾驶室固定矩形窗》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测评试题 物理(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 饲用原料作物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工业涂料水性色浆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儿科急症的超声诊断课件
-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案
-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演练
- 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ppt课件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病案管理制度全套
- 大连市土地一级开发整理
- 低压工作票(共3页)
- 2阀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
- 基础图案设计(课堂PPT)
- 食堂操作工艺流程图
- 危化品经营企业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第七版
- 玉米栽培品比试验-文档
- 幼儿园参观学校活动方案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