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二年级动物学重点难点_第1页
大学二年级动物学重点难点_第2页
大学二年级动物学重点难点_第3页
大学二年级动物学重点难点_第4页
大学二年级动物学重点难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

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一、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繁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生命现象。

二、生物的分界系统

1。两界系统:林奈在1735明确提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

2o霍格1860和赫克尔1866将原生生物另立为界,提出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三界系统。

3。考柏兰1938将原核生物另立为界,提出了四界系统。

4。1969,惠特克提出了五界系统,他将真菌另立为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

和动物界。

5。六界系统:包括非细胞生物界即病毒界。

第二节动物学及其分科

•动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

的规律。

•动物学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按研究内容不同主要有: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

学,动物生态学,动物胚胎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等。

•按研究对象划分,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原生动物学,软体动物学,昆虫学,鱼

类学,鸟类学,哺乳动物学等。

•按研究重点和服务范畴又可分为理论动物学,应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

•保护动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新兴起的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分支,研究保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三节研究动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

•在农业和蓄牧业的发展方面

•在医药卫生方面

•在工业工程方面

第四节动物学发展简史

一、西方动物学的发展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记述了450种动物,首次建立起动物学分类系统,将它们分为有血动物

和无血动物两大类。他被誉为动物学之父,写了5本有关动物的书:《动物历史》、《论动物的发

生》、《论动物的结构》、《论动物的活动》、《论动物的迁移》

•16世纪动物学及解剖学方面的成就很大。

•18世纪,在分类学方面瑞典的生物学家林奈,作出了伟大贡献,创立了动物分类系统,将动物

划分为哺乳纲、鸟纲、两栖纲、鱼纲、昆虫纲和蠕虫纲,又将动植物分成纲、目、属、种和变

种五个分类阶元,并创立了双名法。提出了物种的概念。

•居维叶确立了器官相关定律。

•法国的拉马克提出了物种进化的论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19世纪,施来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与达尔文同时期的另一个学者华莱士也有与达尔文相似的经历,研究相同的课题,并有相似的

结论,只是达尔文抢先发表。华莱士对生物学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

二、我国动物学的发展

•我国动物学的发展较国外为早。

1.公元3000年前,就知道养蚕和饲养家蓄。公元前2000年,关于物候方面的著作《夏小正》中也谈

到动物。

2.《诗经》中提到了100多种动物,从文字的偏旁也可看出当时已具备一些动物分类知识。

3.在《周礼》将生物分为两大类,相当于动物和植物,将动物分为毛物、羽物、介物、鳞物和赢物五

类相当于现代生物中的兽类、鸟类、甲壳类、鱼类、软体动物和无壳动物。

4.晋朝(公元265—420),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了利用蚂蚁扑灭柑桔害虫的事例。

5.北魏贾思勰(公元486—534)著《齐民要术》包括了畜牧业等的技术经验。

6.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述了400多种药用动物的名称、性状、习性、产地及用途,还

将动物分为虫、鳞、介、禽、兽几类并附有插图。

7.20世纪初才开始有现代动物学的研究……

目前,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父母取得了很大成绩。

第五节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法

二、比较法

三、实验法

•除了上述具体的方法外,还应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整体的观念出发,以对立统一的规

律来看待动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动物的过去与现在。

三、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的繁殖

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

的。

四、物种的命名

“双名法”:动物的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一个是属名,后一个是种本名。

五、动物的分门

根据近年来许多学者的意见,将动物界分为34门……

•名词:

•自然分类系统

•物种

•双名法

•分类等级(分类阶元)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细胞

一、细胞的一般特征:结构方面…功能方面…

二、细胞的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具有24种元素…

三、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四、细胞周期:……

五、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第二节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

(-)上皮组织: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二)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

(三)肌肉组织:横纹肌、心肌、斜纹肌和螺旋纹肌、平滑肌

(四)神经组织

二、器官和系统

lo器官就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

高等动物的器官比较复杂,如胃,肝、心,肾、肺等都是各种不同的器官,其中胃是一种消化器官,

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2。一些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成为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名词:

•细胞周期

•减数分裂

•组织、器官、系统

•各种基本组织各包括那些内容?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

•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细胞器

(organelle)»

•原生动物也有群体,但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

•原生动物的分类较为复杂,意见颇不一致。但鞭毛、肉足、泡子和纤毛,这四大类群可以说是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关于原生动物,最新调查,已知6.8万种。估计还要相同数量的种类没有被发现。

有28种是人体寄生虫。

目前有些国家利用原生动物来消除有机废物、有害细菌及对有害物质进行沉淀、净化和处理污水。

第二节鞭毛纲(Mastigophora)

一、代表动物眼虫幻

1»生活环境:有机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缓流中。大量繁殖可使水体呈绿色。

2。外部形态: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表膜就是质膜。表膜由

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沟与崎是表膜条纹的重要结构。表膜条纹是眼虫科的特征,其数目多少是

种的分类特征之一。

3.前端有鞭毛为运动胞器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鞭毛的结构,最外为细胞膜,其内由纵行排列的微管组成。周围有9对双联体,中

央有2个微管。每个双联体上有2个短臂,对着下一个双联体,各双联体有放射辐伸向中心。

现已有试验证明,鞭毛的弯曲,不是由于微管的收缩,而是由于双联体微管彼此相对滑动的结果。

4o内部结构:胞口、储蓄泡、光感受器、眼点、伸缩泡、根丝体、副淀粉粒、叶绿体、细胞核。

5,营养方式:有光时,光合营养;无光时,渗透营养。

6。眼虫也需借助呼吸(氧化)作用产生能量来维持各种生命活动。

7。生殖方式:纵二裂。环境不良时可形成包囊。

8。近年来有用眼虫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

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一般身体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

•营养方式:

-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也称自养。

-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

-还有吞噬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也称异养。

•繁殖:

-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裂;

-有行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在环境不良下一般能形成包囊。

三、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1.植鞭亚纲:一般具有色素体,能行光合作用。种类很多,如:眼虫,盘藻,团藻,夜光虫等。有些

能形成赤潮。大多数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自然饵料。

2.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大多为异养,有不少寄生种类。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M机a山4donownn),能引起黑热病,中间寄主为白蛉子。死亡率可达90%以

±o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锥虫(7qypa“o$oma),寄生于血液,寄生于人体的锥虫能侵入脑脊髓系统,使人发生昏睡病,

故又名睡病虫,这种病只发生在非洲和中南美洲,我国还没有发现。

•披发虫(力沁刀。")7印/?。),与白蚁共生

第三节肉足纲(Sarcodina)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Pallas)

1.生活环境: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的浅水中。

2.身体结构:没有固定的形状。

1)细胞膜相对于眼虫较薄:细胞质中有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颗粒等。

2)细胞质:外质,均匀透明无颗粒

内质,靠外为凝胶质,靠内为溶胶质

(内、外质质地相同而状态不同,可相互转变)

3.以伪足为运动胞器,伪足有运动和摄取食物的机能。变形运动……排遗。

4.营养方式:吞噬作用一一固体食物

胞饮作用——液体食物

5.无专门的呼吸胞器,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完成呼吸。

6.有一伸缩泡,排除体内过多水分,调节水分平衡。

7.二分裂繁殖。因无固定形状,所以无纵横之分。

有些变形虫在不良环境下可形成包囊。

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1.伪足为主要的细胞器,有运动和摄食的功能。(叶状伪足,根状伪足,丝状伪足,轴状伪足)

2.细胞膜很薄。

3.二分裂繁殖。分布广泛。

三、肉足纲的主要类群

1.根足亚纲:

•痢疾内变形虫(也叫溶组织阿米巴),其生活过程可分为三型: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和包囊……

•表壳虫,砂壳虫,有孔虫,(孑遗动物)等。

2.辐足亚纲:太阳虫,放射虫等。

第四节抱子纲(Sporovoa)

一、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Grassi&Feletti)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1.寄主:中间寄主:人。在人体内行无性生殖。

终末寄主:按蚊。在其体内行有性生殖。

2.生活史:

(1)在人体内(行裂体生殖)

•红细胞前期:

被感染的按蚊叮人:子抱子——滋养体一一裂殖体——裂殖子

•红细胞外期:产生的裂殖子继续侵染肝细胞……

-红细胞内期:

裂殖子一环状滋养体一大滋养体一小滋养体

裂殖体

大配子母细胞小配子母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

(2)在按蚊体内(行配子生殖,抱子生殖)

-大配子母细胞——大配子

-小配子母细胞——小配子

动合子——卵囊——子抱子(进入人体)

•据记载,当时世界人口25亿,每年患者2.5亿。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上井冈山途中染上疟疾。

二、抱子纲的主要特征

1.全部营寄生生活,异养,无运动胞器。

2.生活史复杂,一般具有世代交替。繁殖力特别强。

三、抱子纲的重要类群

疟原虫,球虫,血抱子虫,粘抱子虫等。

第五节纤毛纲(Ciliata)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ParameciumcaudatumEhrenberg)

1、生活环境:含有机质丰富的淡水。

•一般用稻草煮水作为培养液,即可以杀死一些有害微生物,又可使一些有机质溶解。取一

滴水沟水,滴在玻片上,在旁边滴一滴稻草水,草履虫会趋向稻草水。可用此方法提纯草履虫。

2.外部形态:

象一只倒置的草鞋。全身布满纤毛,为运动胞器。

3.内部结构

(1)虫体的表面为表膜。细胞质分化为内质与外质。

(2)纤毛的结构与鞭毛相同。具有表膜下纤维系统。刺丝泡有防御机能。

(3)内质多颗粒能流动,其内具有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等。

(4)出现核的分化。

4.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横二裂,大、小核先复制,虫体分裂。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新个体产生6〜8小时后,就可再进行有性生殖。

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1.以纤毛为运动胞器,一般终生具有纤毛。

2.结构•般较复杂,在原生动物中这类动物是分化最多的。

3.生殖:无性二分裂,或有性接合生殖。

4.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也有寄生的。

自由生活的纤毛虫,大部分为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饵料。

第六节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有害方面

1.寄生虫直接对人体有害

2.一些能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二、有利方面

1.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又是形成石油的主要原料。

2.净化污水,绿眼虫能吸收钻一60

3.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原生动物门的内容概括……(page67)

•第二章作业:

1。原生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如何?

2。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一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是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

•动物发展的水平远远高于植物,它们进化发展的速度也远较植物为快。

•动物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有对称的体型。对称体型和头部的形成是动物体复杂化的关键。

•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叫做后生动物,这和原生动物的名称是相对而言的。

•在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还有一类中生动物。现在已知约50种,全部寄生于海洋无脊椎动物

体内。是一个过渡类群。由于中生动物有着长期的寄生史,是动物界极为特殊的类群,其分类

地位尚难确定。

第二节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一、古生物学方面

已经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也是最古老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事物的发展是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生物的发展也不例外。

二、形态学方面

•从现有动物来看,有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并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序

歹!J。……推测由单细胞动物发展为群体以后,又进一步发展为多细胞动物。

三、胚胎学方面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基本上是相似的。根据生物发生律,可以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

细胞动物,并且说明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是相似的。

第三节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一、受精(fertillization)与受精卵

•雌性生殖细胞称为卵。卵黄相对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vegetalpole),另一端称为动物极(animal

pole)。雄性生殖细胞称为精子。

•精子与卵子结合为一个细胞称为受精卵,这个过程就是受精。

•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体外受精:精子和卵子都排出体外,在水中结合,其受精率低。如沙蚕、海胆、海鞘、鱼、蛙、

螺蟾等。体外受精要求有大量的精子,且精子和卵子要同时排放。

•体内受精:多数高等动物进行体内受精,由雄体把精子送入雌体体内,接着和卵子在雌体体

内结合,其受精率高。

二、卵裂(cleavage)

1.完全卵裂:等裂和不等裂

2.不完全卵裂:盘裂和表面卵裂

三、囊胚的形成(Blastulation)

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

四、原肠胚的形成(gastrulation)

内陷(invagination)

内移(ingression)

分层(delamination)

内转(involution)

外包(epiboly)

五、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

1。端细胞法(裂体腔法)

2。体腔囊法(肠体腔法)

六、胚层分化

lo胚层分化的概念:发育到一定时期的胚胎细胞,由于遗传、环境、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

相互诱导等因素的影响,转变为较为复杂、异质性和稳定性的细胞。这种变化现象称为分化。

2。胚层分化的方向……

第四节生物发生律

•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是德国人赫克尔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总结了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

出来的。他在《普通形态学》中是这样说的:“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

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史。个体发

育是系统发展简单尔迅速的重演。”

•生物发生律是一条客观规律。

•不能把重演理解为机械的重复。

第五节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一、群体学说

•赫克尔的原肠虫学说

•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容易被学者所接受)

二、合胞体学说

三、共生学说

lo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有哪些?

2„动物有哪些卵裂的方式?

3。原肠胚和中胚层的形成各有哪些方法?

4。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5。名词:生物发生律、受精、分化

第四章多孔动物门(Porifera)

•多孔动物,也叫海绵动物(Spongia),可以说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这类动物在演化

史上是一个侧支,因此又名“侧生动物”。

第一节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

一、体型多数不对称,各种各样。

全部水生,固着生活,群体性。

二、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海绵动物的细胞分化较多,身体的各种机能是由或多或少独立活动的细胞完成的,因此一般认

为海绵是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体壁的构造

皮层:扁细胞孔细胞

中胶层:骨针海绵丝变形细胞:成骨细胞,分泌形成骨针,成海绵细胞,形成海绵丝,原细胞,

可能与生殖有关,芒状细胞,与神经传导有关

胃层:领细胞层,与摄食及消化有关,也与生殖有关

三、具有水沟系

1。单沟型:入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小孔

2。双沟型: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中央腔——出水孔。

3。复沟型:入水孔——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

水孔。

第二节海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生殖

1.无性生殖:出芽和形成芽球

2.有性生殖: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

•精子和卵子是由原细胞或领细胞发育来的。

二、发育

受精卵一囊胚一两囊幼虫(中实幼虫)一经过逆转一内外层的形成和分化

海绵的再生能力很强。

第三节海绵动物门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一、分类

海绵动物已知约1万种,根据其骨骼特点分3个纲:

1。钙质海绵纲:骨针为钙质,水沟系简单,体形较小多生活于海水。如白枝海绵。

2。六放海绵纲:骨针为矽质,六放型,鞭毛室大,体形较大生活于深海。如偕老同穴。

3。寻常海绵纲:矽质骨针(非六放型)或海绵质纤维,复沟型,鞭毛室小,体形常不规则,生活在

海水或淡水。如浴海绵。

二、分类地位

lo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表现在:无明显的组织分化,无消化腔,行细胞内消化,无神

经网络系统,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个体发育中有胚层存在,可以肯定为多细胞动物。

2。是动物系统发育中的一个侧支,又名“侧生动物”。其特殊处:在个体发育中具有逆转现象;具有

领细胞、水沟系、骨针;海绵丝等特殊结构;多孔动物没有再继续演化出其他动物类群。

第四节海绵动物的经济价值(略)

1。名词:领细胞

2o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是一个侧枝?

第五章腔肠动物(Coelenterata)

第一节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辐射对称

1.辐射对称的概念:通过其体内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

2.两辐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2个切面可以部把身体分为相等的2部分。如海葵。

二、两胚层及原始消化腔

lo腔肠动物是具有真正两胚层的动物。

2。原始消化腔,又叫消化循环腔,是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腔,具有消化功能,兼有循环的作用。

有口,没有肛门,消化后的残渣仍由口排出。(排遗)

三、组织分化

1。腔肠动物开始分化出简单的组织。动物的组织一般分为上皮、结缔、肌肉、神经4类,腔肠动物

上皮组织占优势。

2。腔肠动物由上皮组织形成体内外表面,并分化为感觉细胞、消化细胞等。其特点是上皮细胞内,

包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称为上皮肌肉细胞,简称皮肌细胞。同时还具有传导功能。

四、肌肉的结构

皮肌细胞既属于上皮,也属于肌肉。肌原纤维也分为横纹肌、斜纹肌和平滑肌。

五、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是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其原始性表现为:

(1)无神经中枢;

(2)神经传导不定向;

(3)传导速度很慢。

第二节腔肠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水蛆

一、生活环境

•水流缓慢水草丰富的清水中。

二、外形

•基盘、口、垂唇、触手。

•可借助触手及身体弯曲作尺蟾样运动或翻筋斗运动。

三、内部结构:

1.外胚层:

•外皮肌细胞,兼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收缩时使身体及触手变粗和变短

•腺细胞,分泌粘液,也可分泌气体

•感觉细胞,分散在皮肌细胞之间,端部有感觉毛

•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细胞的基部。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内有刺丝囊。(4种刺丝囊:穿刺刺丝囊,卷缠刺丝囊和两种

粘性刺丝囊,对捕食和运动有作用,还有防御功能)。

•间细胞,在外胚层细胞之间,是一种未分化的胚胎性细胞,可以分化成刺细胞和生殖细胞。

2。中胶层:薄而透明,像是有弹性的骨骼,对身体起支持作用。

3。内胚层:

•内皮肌细胞,或称营养肌肉细胞,是一种具有营养兼收缩机能的细胞,伸缩时可使身体

变细长

•腺细胞,所处的部位不同,功能也不一样(分泌粘液或消化酶)

•少数感觉细胞和间细胞

四、摄食和消化

1«摄食,利用触手和刺细胞

2。食物:小甲壳动物、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

3。消化:细胞内消化:内皮肌细胞

细胞外消化:原始消化腔

4。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

五、呼吸和排泄

•没有特殊的器官,由各细胞完成

六、生殖

1。有性生殖,是精卵结合。大多数为雌雄异体,生殖腺是由外胚层的间细胞分化形成的临时性结构。

2o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3。腔肠动物的再生能力很强。

第三节腔肠动物门的分纲

•腔肠动物约有10000多种。分为3个纲:

一、水蛆纲

1。薮枝蛆的形态和生活史

(1)水蛆型形态:蛆根

蛆茎:围鞘、共肉

水蛆体:触手、垂唇、蛆鞘

生殖体:子茎、生殖鞘

(2)水母型的特征:伞缘有•圈缘膜,伞边缘有8个平衡囊;口、胃、环管、辐管构成水母的消化

循环系统

有性生殖经浮浪幼虫阶段发育为水蛆型群体

(3)世代交替

无性生殖

水蛆型水母型

(群体)有性生殖(单体)

详见第98页图5-14

2。水蛆纲的主要特征:

(1)一般是小型的水蛆型或水母型动物。

(2)水蛆型结构较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3)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4)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

(5)生殖细胞由外胚层产生。

3。其它种类:……

二、钵水母纲

lo代表动物——海月水母

(1)外形:8个缺刻:平衡囊(也叫触手囊);4条口腕

(2)消化循环途径:口一胃腔一胃囊一从辐管一环管一主、间辐管一胃囊一胃腔一口

注:主辐管4条,从口腔发出;间辐管4条,从胃囊底部中央发出;从辐管8条,从胃囊底部两侧

发出。

2.钵水母纲的主要特征:

(1)全部生活在海中

(2)水母型发达,水蛆型退化或缺

(3)生殖细胞由内胚层生成

(4)内外胚层里都有刺细胞

3。水蛆水母与钵水母的区别

(1)钵水母一般为大形水母,而水蛆水母为小形的。

(2)钵水母无缘膜,而水帽水母有缘膜。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蛆水母为平衡囊。

(3)钵水母的结构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而水娘水母则无。

(4)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蛆水母的来源于外胚层。

4.经济价值

(1)海蜚,营养价值丰富,可食用;也可药用治疗高血压、气管炎。

(2)除海番外,大多数的钵水母对渔业生产有害,不仅危害幼鱼、贝类,而且破坏网具。

(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有毒,对人的危害很大。

(4)仿生学研究:预测风暴的报警仪……

三、珊瑚纲

1.代表动物——海葵

•海葵又名海菊花,有1000多种,颜色各异:红、棕、白、橘红等色。单体终生固着生活

(有些可以作弯曲运动)。

1)外形:身体粗壮,触手多,口为裂缝状,两辐对称,无骨骼。

2)消化循环腔较复杂:口、口道沟、隔膜、隔膜丝(以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且其中具有刺细胞)

3)生殖与发育:无世代交替,无水母型;雌雄异体;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

2.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1)全部生活在海中。

2)生活史中只有水娘型个体,其构造较复杂;无水母型

3)除海葵外珊瑚虫多数具有骨骼,消化循环腔较复杂。

4)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

3。珊瑚的骨骼

•大多数珊瑚虫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骨骼。石珊瑚的骨骼是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

分。石珊瑚的骨骼还可以用来盖房子、烧石灰、铺路等。

•我国的西沙即为珊瑚岛,面积210平方公里;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长2103

公里,最宽处240公里。

第四节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腔肠动物是真正多细胞动物的开始。……

•在现存的腔肠动物中,水蛆纲无疑是最低等的一类,后2纲可能是起源于水蛆纲,沿着不

同途径发展而来的。

•综上所述,腔肠动物门的主要内容可简要概括如下:……(pagel08)

lo名词:辐射对称、两辐对称、皮肌细胞、刺细胞、

2。如何理解腔肠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第一节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两侧对称

I.概念:通过身体的中央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左

右对称。

2.意义:是动物体由水中漂浮生活进入到水底爬行生活的结果,运动由不定向转为定向;促使动物

体进一步分化……(形态分化进一步促使功能分化);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中胚层的形成

意义: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从而扩大了取食范围,也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

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皮肤肌肉囊

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和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动功

能。

四、消化系统

•自由生活的种类:具有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

•寄生种类:消化系统退化或消失。

五、排泄系统

•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由外胚层形成,末端为焰细胞组成的盲管。(是由冒细胞、

管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机能的管状系统。只在体外有一开口,另一端为盲端,

收集废物和水分。)

•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一些真正的排泄

物和含氮废物是通过体表排出的。

六、神经系统

高等种类为梯式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

七、生殖系统

大多数为雌雄同体,有固定的生殖腺,行交配和体内受精。

(体内受精也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此以前的动物类群的生殖腺都是临时形

成的。)

第二节涡虫纲

一、代表动物——三角涡虫

(-)外部形态:身体柔软扁平而细长,背面微凸,腹面密生纤毛,前端呈三角形,两侧有发达的

耳突,头背面有两个眼点,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稍后为生殖孔,无肛门。

(-)内部构造:为真正的三胚层而无体腔的动物。

1.皮肤肌肉囊,表皮内有杆状体,供捕食和防御敌害之用。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共有3层,外层

为环肌,中层为斜肌,内层为纵肌。表皮与肌肉之间为中胚层形成的实质。

(实质组织的作用:贮存营养和水分,保护内脏器官,运输营养和代谢产物,分裂、分化和再生新

器官。)

2.消化系统口一咽一肠。无肛门。不完全消化系统。耐饥能力较强。

食物缺乏时可消化除神经系统以外的全部内脏器官;食物丰富时又可再生内脏。

3.呼吸、循环无专门器官,依靠体表扩散进行呼吸,…由体液运送和扩散新陈代谢产物。

4.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

5.神经和感觉器官为梯形神经系统,…。眼点只能识别光线的明暗不能看物象;耳突司味觉和

嗅觉;在表皮内还分布着许多感觉细胞。

6.生殖系统雌雄同体,生殖系统相当复杂。需要交配进行异体受精,自体的精子和卵子不同期成

(1)雄性生殖系统:……

(2)雌性生殖系统:……。

(3)无性生殖:淡水和陆地的涡虫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7.再生涡虫的再生能力很强。再生表现出明显的极性,其速率由前向后递减。

二、涡虫纲的主要特征……

一些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螺旋卵裂和牟勒氏幼虫阶段。

三、涡虫纲的分类

1.无肠目

2.大口虫目

3.多肠目

4.三肠目

在以上4个目中,前3个目属于原卵巢涡虫亚纲,最后一个目属于新卵巢涡虫亚纲。大口虫目是

最接近祖先的类群。

第三节吸虫纲

一、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

1875年在印度一华侨身上首次发现,树枝状的睾丸为其明显特征,故名。也叫华肝蛭。寄生

在人、猫、狗等的肝脏内。患者有软便、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黄疸、水肿、贫血、乏力、胆囊炎、肝

肿等症状,主要并发症是原发性肝癌,可引起死亡。(pl26,图6—19)

(一)形态结构:

•虫体柔软、扁平、菲薄、透明如叶片状,前端较窄后端略宽,虫体的大小与寄主的大小及

寄生的数目有关。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活体为肉红色,固定后灰白色,树枝状的睾丸为该虫

的主要特征。

1.体壁体壁的最表层为合抱体的皮层。……

2.消化系统口一咽一食道一肠,无肛门。还可通过体表吸收营养,以细胞外消化为主。

3.呼吸系统行厌氧性的呼吸方式。

4.排泄系统为分支的原肾管系统。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不发达。

6.生殖系统构造复杂,雌雄同体。……

•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生殖力强

(-)生活史:

1.终末寄主:人、狗、猫的肝脏、胆管

2.第一中间寄主:沼螺

3.第二中间寄主:淡水鱼虾

4.生活史:129页

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才能存活)——毛恸(被螺吞食后,在螺体中才孵化呈毛坳)一一胞恸

(行幼体生殖,在螺的直肠外发育,分裂形成许多雷黝)——雷姆(继续分裂形成6-8个尾坳)—

尾蜘(破雷蜘而出,自螺体逸出,在水中游泳,侵入鱼虾)——囊坳(为感染期,生食即感染。)(囊蝴

抵抗力不强,不耐高温;但用冰冻、盐腌、或浸在酱油内的方法都不能在短期内杀死囊蝴。)

(三)防治原则:囊蜘不耐高温,90C,1秒即死亡;70℃,8秒死亡。所以不要食生鱼虾,同

时要加强粪便管理……

二、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1.吸虫纲的种类均为寄生的。具有适应于寄生生活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2.具有口吸盘,腹吸盘或后吸盘等附器;

3.体表无纤毛、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皮细胞;

4.消化系统简化,神经感官也趋于退化:

5.厌氧性呼吸;

6.生殖系统发达,繁殖力强;(为什么?)

7.生活史复杂,有更换寄主现象,一般经多个幼虫阶段,行幼体生殖。

三、吸虫纲的分类

(一)单殖亚纲

1.三代虫是侵害淡水鱼类的寄生虫,寄生在鱼类体表及蛆上,对鱼苗及春花鱼种危害很大。身体

扁平纵长,…会在寄主体上象尺蟆一样爬行,雌雄同体,卵胎生,在大胚胎内又有小胚胎,因此称三

代虫。

2.指环虫虫体通常为长椭圆形,动作象尺蟆,寄生在各种鱼类的鲤上。…也为雌雄同体,卵大

而量少,但能持续不断地产卵。指环虫病通常发生在春季…

(二)盾腹亚纲

是吸虫纲中很小的一类。……这一类动物似能说明自由生活到寄生生活的过渡。

(三)腹殖亚纲

1.肝片吸虫又名羊肝蛭,是世界上最大的吸虫之一。

(1)成虫形态:形成明显的头锥,口吸盘小于腹吸盘,生殖孔在腹吸盘的前面。

(2)寄主:终末寄主为人或草食性动物;中间寄主为椎实螺。

(3)生活史:卵(随粪便排出,入水中孵化)——毛蚓(进入椎实螺肝脏,脱去纤毛)——胞蜘(经

幼体生殖)——两代雷物(长出尾)——尾蝴(离开宿主,游离)——囊蝴(感染期)——成虫

2.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是人体寄生吸虫中最大的一种。

(1)成虫形态:虫体扁平,卵圆形,腹吸盘靠近口吸盘,比口吸盘大。

2)寄主:终末寄主——人、猪的小肠内;中间寄主——扁卷螺。

(3)生活史: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孵化)——毛蜘(钻入螺体内)——胞恸(幼体生殖)

——二代雷蜘——尾蜘(从螺体逸出,吸附在水生植物上,脱尾)——囊蜘(感染期)——成虫。

(4)分布: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国内有些省区也有分布。

(5)防治:粪便管理,不吃生菱角,生孽算等。

3.日本血吸虫我国人体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1)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虫体尾长圆柱形。雄虫粗短,自腹吸盘后形成抱雌沟,雌虫停留其中,

形成合抱状态。雌虫较细长。

(2)寄主: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内;中间寄主为钉螺。

(4)危害和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传染病之一,…。受感染者成人丧失劳动力,儿童不

能正常发育而成侏儒,妇女不能生育,甚至丧失生命。

(5)治原则:……

(3)生活史:

卵(随血流入肝,逆流入肠壁,穿入肠腔,随粪便排出)——毛蝌(有趋光性和向上性,抵抗力

较弱,1—3天内,遇钉螺侵入后,形成)——母胞蜘(形成多个)——子胞蝇(又形成多个)——尾蚓

(成熟后从钉螺逸出,为感染期,接触人、畜的皮肤即可侵入)——(移行途径):皮肤——静脉系或

淋巴系——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

脉——肠系膜动脉一一毛细血管——肝门静脉。

第四节绦虫纲

一、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一)形态结构(pl39,图6—32)

1.外形:成虫白色带状,2—4米,有700-1000个节片。虫体分为

1)头节,圆球形,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其下有4个吸盘。

2)颈部,纤细不分节,是绦虫的生长区。

3)节片,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妊娠节片(孕卵节片)。

2.体壁与营养:绦虫的体壁与吸虫的基本相同,但皮层的表面有许多微毛,能增加表面积。绦虫没

有消化系统,通过皮层直接吸收食物。营养物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于实质中。通过厌氧呼吸获得能量。

3.排泄系统:原肾管型,由焰细胞和两对侧纵排泄管组成。…

4.神经系统:不发达。没有特殊的感觉器官。

5.生殖系统:最发达。雌雄同体。在每个成熟节片内都有成套的雌雄生殖器官。受精可以是同一节

片,或不同节片或两个个体相互受精。……o受精卵在子宫内己经发育成六钩蝴。

(-)生活史

1.寄主:终末寄主:人。成虫可活25年。中间寄主:猪或人

2.生活史:虫卵(随粪便排出,可活数周,被猪吞食)一一六钩恸(经血流或淋巴到全身各处)——

囊尾蜘(感染期,人吃“米猪肉”)——在12指肠内发育——成虫。

3.其他感染途径:人吃了被虫卵感染的蔬菜、水果等;自体感染。(人为中间寄主时:对人的危

害严重)

4.防治原则:注意饮食卫生;屠宰管理:肉品检验;加强猪的饲养管理。

二、绦虫纲的主要特征

长期适应寄生生活,体呈带状,由许多节片构成,并具有小钩、吸盘等附着器。感觉器官完全

退化,消化系统全部消失。行厌氧性呼吸。生殖系统高度发达。

三、绦虫纲的分类

(-)单节亚纲:一小类群,……

(二)多节亚纲:体由多个节片组成,幼虫为六钩拗。除猪带绦虫外,还有:

1.牛带绦虫……

2.细粒棘球绦虫……

第五节寄生虫和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原则

一、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

1.夺取营养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2.化学性作用……

3.机械性作用……

4.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

二、寄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性

1.先天免疫对非人体固有的寄生虫表现特别明显;

2.后天免疫一般表现为带虫免疫,或康复后出现对该虫的长期免疫。

三、防治原则

1.减少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防止被感染

第六节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一、起源

1.爬行栉水母学说朗格

2.浮浪幼虫学说格拉夫

二、演化

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

(扁形动物门的简要概括:P146)

lo名词:两侧对称、皮肤肌肉囊

2。说明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什么意义?

3。简述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

4。说明血吸虫的生活史、危害及防治原则。

第七章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

•又称假体腔动物或线形动物。

•是动物界中比较复杂的一个较大的类群。过去为一个门,现将原来的各纲独立为门。主要

的类群有线虫动物、轮虫和腹毛动物。

第一节线虫动物门(Nematoda)

一、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分布广泛,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寄生或自由生活,海、淡水中都有。

2.体表具有角质膜,有保护作用。(有些有棘、刚毛、鳞片等。角质膜下是合抱体的表皮层)角

质膜一般分为皮层、中层和基层。蜕皮。

3.具有原体腔,三胚层。原体腔是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只有体壁中胚层,无体腔膜,

也无脏壁中胚层。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匕一个重要特征。

(原体腔=假体腔=初生体腔)

4.发育完善的消化管,也是动物进化的特征之一。有口有肛门,行细胞外消化。

(1)前肠:由外胚层内陷形成,……

(2)中肠:由内胚层发育形成,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分。

(3)后肠:亦为外胚层内陷形成。

5.排泄器官线虫的排泄器官结构特殊,没有纤毛和焰细胞存在,可分为腺型和管型2种。腺型属

原始类型。寄生线虫的排泄管多为管型,略呈“H”型。(原肾管)

6.生殖雌雄异体异形,雄体较小。少数雌雄同体,个别无雄体。雄性生殖器官单个,雌性生

殖器官成对。雌雄交配,卵子在子宫内受精。寄生线虫产卵量大。

7.神经系统围咽神经环,侧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神经环向后发出多条神经。(筒形神经系统)

二、代表动物——人蛔虫

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之一。

(一)外形长筒形,乳白色,侧线明显。雄虫尾端呈钩状……1785年发现蛔虫。我国古代

医书上嘘虫即指蛔虫。

(-)构造

1.体壁及原体腔

(1)皮肌囊:

角质膜:由皮层、原纤维层、基质、纤维层及基膜构成。有保护作用。

上皮层为合胞体构造,两侧线发达。

纵肌不发达,故皮肌囊不完整。

(2)体腔: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虫体饱满鼓胀

2.消化系统简单,为一直管,……蛔虫无消化腺。

3.呼吸与排泄

生活在低氧的肠道内,行泛氧呼吸。泛氧呼吸为寄生线虫的特点之一。

排泄器官为管形,由一个肾原细胞特化成的“H”管形。

4.神经系统筒形神经系统

5.生殖与发育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生殖力强。

(1)雌性:-对细长的管状卵巢,经细长的输卵管,进入2个粗大的子宫,2子宫汇合成•短的阴

道,以雌性生殖孔开口于体表。

(2)雄性:单个精巢也为管状,经输精管、储精囊和射精管进入直肠,以泻殖孔开口于体表。泻殖

腔背面有一对交合刺囊,内有交合刺。

(3)体内受精,受精卵充满子宫,估计有2000万粒,雌虫每天产卵20万粒。生殖力惊人。蛔虫

为直接发育。

(4)生活史:受精卵(潮湿、荫蔽、有氧,经2周)——胚胎性卵(经1周左右,蜕皮1次)——

感染性卵(抵抗力强,在潮湿的土中可活1〜2年。如被人误食,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幼虫(多

数进入肠系膜,少数进入淋巴管)(经)一肝一肺泡(蜕皮2次)一气管一会厌一食道一胃一(移行至)

小肠(蜕皮1次)——(发育为)成虫(寿命约一年)。

(5)危害:...

三、线虫动物门的分类

线虫有约15000多种,一般分为2纲。

1.无尾感器纲:嘴刺目色毛目

2.尾感器纲:小杆目蛔虫日圆线虫目旋尾目垫刃目

四、几种重要的习见线虫

1.人鞭虫:虫体后部粗,前部3/5细长如鞭,以此钻入肠壁。30-50mm

2.旋毛虫:成虫体小,向前端渐细,雌虫3—4mm,雄虫不足2mm。人、猪、鼠为其寄主。

3.小杆线虫:体极小,生活在土壤中。组成土壤和腐生性线虫种群。

4.人烧虫:成虫体细小,似白线头状,前端具翼膜。雌虫9-12mm,雄虫2—5mm。寄生在人的

盲肠、结肠、直肠等处。为直接感染,儿童感染率特别高,雌虫在午夜时爬出肛门产卵,致使肛门奇痒,

影响睡眠。公元前90年,我国《史记》中就有烧虫的记载。

5.人蛔虫:..

6.十二指肠钩虫:虫体小,寄生在人的小肠内(空肠上部),以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肠粘膜及血液为

食,可使人便血、贫血、肠溃疡等,危害严重。日产卵1-3万。五大寄生虫之一江、浙一带的桑农,

直接用新鲜的粪便浇地,极易传播此病,农民称其为“大粪毒”。也叫“黄肿病”,部分患者有异嗜症。

7.美洲板口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相似,属于热带型,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8.粪类圆线虫:成虫体长2mm,生活在土壤中,生活条件恶化时,则产生感染性幼虫,穿过皮肤入

血液。雌虫在肠壁内,行孤雌生殖。

9.斑氏丝虫:(五大寄生虫之一)寄生在人体的淋巴系统,通过蚊子传播。引起人的丝虫热,乳糜

尿,橡皮肿等病症,引起的淋巴管炎从上向下红,也叫“红线一•般的淋巴管炎是从下向上红。

10.小麦线虫:寄生在小麦上的一彳冲植物线虫。会使小麦严重减产。

几种重要的寄生线上口比较

第二节轮虫动物门(Rotifera)

一、外形

1.轮虫体微小,多为纵长形,一般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2.头部较宽,具有由1—2圈纤毛组成的头冠,这是轮虫的形态特征之一。

3.轮虫体被角质膜,常在躯干部增厚,称为兜甲。(如套筒状)

4.尾部又称足,为躯干向后逐渐变细形成,长筒状,少数浮游种类无足。

二、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消化管分为口、咽、胃、肠等。咽部特别膨大,又称咀嚼囊,咽内具有咀嚼器,

这也是轮虫的特征之一。咀嚼器形式多样,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咽侧有唾液腺,前胃一般有一对胃

腺。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2.排泄器官为由一对排泄管和焰球组成的原肾管。

3.生殖系统雌雄异体,但雄体不常见且小,寿命短。雌虫的卵巢、输卵管、卵黄腺等一般

都是单个的。

•轮虫在环境条件良好时营孤雌生殖。当环境条件恶化时,孤雌生殖产生混交雌体,混交雌

体产生单倍体卵,单倍体卵受精产生雌体,不受精则产生雄体,雌雄交配产生休眠卵,当环境

条件好转时,休眠卵发育成非混交雌体,继续营孤雌生殖。

•轮虫这种周期性孤雌生殖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对环境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

•有些种类可以“隐生”,当轮虫生活的水体干枯时,有些种类仍能生存。轮虫的身体失去大

部分水分,高度蜷缩,进入假死状态,耐高温能力极强,抵抗干燥的环境儿个月到几年。再入

水后,即能复活。这种状态维持生存叫做隐生。

4.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节和2条腹神经索组成。感觉器官位于头部,有头冠上的感觉毛,眼点,一

条背触手和两条侧触手。

5.轮虫的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均为合胞体,且各部分含有的细胞核数目是恒定的。身体部分受损也

不年再生

第三节腹毛动物门(自学)

第四节原腔动物的系统发育

•.线形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他原腔动物类群显然不同,说明它们是动物演化上的一个杜塞分

•通过腹毛动物说明线虫动物和涡虫纲在演化上有着一定的类缘关系。

•轮虫可能由涡虫纲演化而来,可能有着较为接近的类缘关系。

名词:原体腔(假体腔或初生体腔)、隐生

比较蛔虫、蟒虫、钩虫、丝虫生活史的异同。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Annelida)

•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第一节环节动物门的特征

一、分节现象

1.分节现象: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称为分节现象。

2。同律分节:除前2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同律分节。

3。异律分节:后端的体节和前端的比较,形态和机能均不同,称为异律分节。

4.分节的意义:分节是特化的开始。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中的一个主要标志。分节现象与

运动有关,加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提高了新陈代谢。

5.分节的起源:可能由低等蠕虫的假分节进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