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地层水_第1页
石油天然气地层水_第2页
石油天然气地层水_第3页
石油天然气地层水_第4页
石油天然气地层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天然气地层水第1页/共70页2赋存在地壳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有机矿产。油气地质上:

石油:广义:自然界存在的一切气体。狭义:地壳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天然气:第2页/共70页3“石漆水”“石蜡水”“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岩石油”希腊字PETROS(岩石)+罗马字OLEUM(油)↓↓↓PETROLEUM(石油)第3页/共70页4(一)元素组成

1、主要元素:碳、氢、氧、硫、氮

重量百分比C:84-87%;H:10-14%;O+N+S:1-4%

碳、氢:占绝对优势,总量达95-99%,主要以烃类形式存在,是组成石油的主体。氧、硫、氮: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含硫、含氮、含氧的化合物大多富集于渣油或胶质、沥青质中。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石油第4页/共70页5N、O含量:

石油中含氮量一般小于0.2%,少数样品达0.5%以上。石油中氧的含量分布在0.1~4.5%,均是以结合氧的形式存在。

S含量:平均为0.65%

半咸-咸水——S高(>1%);内陆淡水——S低(<1%)

S>2%-高硫原油;S<0.5%-低硫原油;S=0.5-2%-含硫原油第5页/共70页6除上述5种主要元素外,通过对石油的灰分进行分析,还识别出50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变化从十万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它们与自然界有机物的微量元素组成十分接近,被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证据之一。其中,钒(V)和镍(Ni)两元素分布普遍并具成因意义。

钒、镍含量低且V/Ni<1——陆相成因的原油钒和镍含量较高且V/Ni>1——海相成因的原油2.微量元素第6页/共70页7一、石油的化学组成(二)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烃类烷烃饱和烃环烷烃芳烃不饱和烃非烃类含N、含S、含O化合物目前石油中已鉴定出的烃类化合物超过425种。第7页/共70页8C1-C4(甲烷–丁烷)——气态C5-C16(戊烷–十六烷)——液态(直链烷烃)≥C17——固态(1)烷烃(Paraffinalkane,石蜡烃,脂肪族烃,CnH2n+2

)1.烃类化合物

常温常压下第8页/共70页9正烷烃分布曲线第9页/共70页《不同类型的石油的正烷烃分布曲线图》第10页/共70页异构烷烃(Isoalkane,以≤C10为主)石油中的异构烷烃以≤C10为主,高碳数者以类异戊二烯型烷烃最受重视,其特点是在直链上每四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支链。常见类异戊二烯型烷烃结构示意图

第11页/共70页Pr/Ph小于1:还原环境,Pr/Ph大于1:氧化环境酸性水介质环境有利于Pr的形成,而偏碱性水介质环境有利于Ph的形成。不同沉积相原油的Pr/Ph变化情况表类异戊二烯型烷烃:以姥鲛烷和植烷为最常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第12页/共70页13石油中的环烷烃多为五员环或六员环及其衍生物,以单环和双环为主。多环中以四环甾烷和五环萜烷较为重要,是重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烃源岩成熟度分析和油源对比中。四环甾烷和五环萜烷结构示意图

(2)环烷烃(Cycloalkane;Naphthene)第13页/共70页14主要是含硫、氮、氧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重组分中。2.非烃化合物(1)含硫化合物:硫在石油中可以呈元素硫(S)、硫化氢(H2S)、、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噻吩及其同系物等形态出现。(2)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石油酸(环烷酸、酚、脂肪酸)、醛、酮等。其中环烷酸可与金属结合形成环烷酸盐,在油田水中常见,可作为找油的一种标志。

第14页/共70页15

2.非烃化合物(3)含氮化合物中的卟啉类与生物色素有亲缘关系,被作为石油有机成因重要证据。高温(>250℃)或氧化条件下,卟啉即被破坏、分解、所以一般石油中存在卟啉,说明石油形成和经受的温度都不高于250℃,所以地层越老卟啉越少。第15页/共70页16卟啉和钒卟啉的结构式

第16页/共70页17(一)石油的馏分组成

利用石油中各种化合物沸点不同的特点,加热蒸馏,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在实际工作中,用某个温度范围内(馏程)蒸馏出的馏分的重量或体积百分含量来表示石油的组成,称为石油的馏分组成。二、石油的馏分和组份组成第17页/共70页18石油的分馏

第18页/共70页石油的馏分组成:第19页/共70页典型中性石油的馏分和化合物的关系图(据Bestougeff,1967;转自陈荣书,1994)

——汽油主要由低分子量的烷烃和环烷烃组成,易挥发。常用辛烷值来表示汽油在内燃机中燃烧的抗爆性,辛烷值越大,抗爆性越好,质量也越高。而正构烷烃的抗爆性最小,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抗爆性较大。第20页/共70页21(二)石油的组分组成

原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根据这一特性,可以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原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考虑到轻馏分部分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常因保存条件不同,造成人为的较大误差,因此对石油中的组分进行分离之前,要先对石油进行蒸馏,去掉沸点低于210℃的轻馏分,一律取沸点大于210℃的馏分(即拔顶原油)进行组分分离。

第21页/共70页原油族组成分析流程图

→将石油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等族组分

第22页/共70页23石油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没有确定的物理常数,但从整体上认识石油的物理性质,对了解石油,进行石油地质研究,以及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都是非常必要的。石油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甚至同一层位在不同构造部位的石油,其物理性质也可能有明显的差别。三、石油的物理性质

第23页/共70页24四川黄瓜山油田、大港板桥油田产淡黄色原油。克拉玛依原油:褐-黑色为主。大庆、玉门、胜利油田原油:黑色为主。大多数石油—黑色、黑绿色;少数淡黄色、无色、黄褐、深褐芳烃+非烃含量高,颜色深;反之,颜色浅。1.颜色第24页/共70页252.密度、比重和相对密度

(1)石油的密度:单位体积石油的质量(ρo=Go/Vo)(2)石油的比重:单位体积石油的重量。

第25页/共70页26①d420:1atm下20℃单位体积原油与4℃单位体积纯水的重量比一般:d420

=0.75-0.98,>0.92---重质油;0.92--0.88为中质油;<0.88---轻质油——API度和波美度越大,d420越小,油质越轻。API度=(60°F=15.5℃)(3)石油的相对密度:第26页/共70页27石油受力发生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有一种内摩擦力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石油的粘滞性。

粘滞性大小用粘度(μ)来度量。石油粘度大,即不易流动。

粘度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参数,直接影响到开采原油的难易程度、原油的储存、运输以及炼制。

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三种表示方式。

3.粘度μ:Viscosity第27页/共70页28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在国际计量单位SI制中,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和毫斯卡秒(mPa·s),其定义为:当压差为1Pa的切力作用于液体,使之在相距1m、面积为1m2的两液层间发生相对恒速流动,如果流动的速度恰为1m/s,则该液体的粘度为1Pa·s;1Pa·s=1000mPa·s。第28页/共70页29济阳坳陷牛庄地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地面原油密度与粘度关系图(数据点145个)

第29页/共70页304.石油的溶解性①难溶于水a.石油中各种成分在水中溶解度由大→小顺序是:非烃→芳烃→环烷烃→烷烃b.同族组分:分子量↑溶解度↓,故气态烃易溶c.T↑或水中溶解CO2量↑,石油在水中溶解度↑。d.若水中含盐度↑,烃溶解度↓。石油在有机溶剂、水和天然气中的溶解性各有特点。

第30页/共70页31②可溶于气(烃气)地下较高T、P下,部分低分子量液态烃可溶于烃气中。③选择性溶解于有机溶剂不同化合物选择性溶解于氯仿(CHCl3)、苯、CCl4,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4.石油的溶解性:Solubleness第31页/共70页32

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其中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能吸收紫外光中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的电子,随后放出波长较长而能量较低的可见光,这种低能量的可见光称作荧光。5.石油的荧光性(Fluorescenceofpetroleum)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由于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存在而产生荧光的这种特性,被称作石油的荧光性。第32页/共70页33石油的荧光性取决于它的化合物组成:多环芳烃、油质发天蓝色荧光;轻质油发浅蓝色荧光胶质多的石油发绿-黄色荧光;沥青质多的石油发褐色荧光。石油中的饱和烃不发光。第33页/共70页

6.石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石油能使其振动面旋转一个角度,石油的这种特性称旋光性。

偏振光振动面的旋转角度称旋光角。石油的旋光角一般几分之一度-几度,且多数右旋,顺时针方向旋转。源于生物体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不对称,具有手征性(即:含有手征性碳原子)。第34页/共70页35由于温度下降,由液态石油开始凝固为固态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石油的凝固点变化范围很大,从-50℃~30℃。如大庆原油为25℃左右。石油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重质组分的含量有关,特别与石蜡的含量有关,石蜡含量多,凝固点高;相反石油中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采油过程中常见的结蜡现象就是原油的凝固现象。7.石油的凝固点第35页/共70页高蜡原油的奇绝造型(新疆.阿尔钦沟)黑油山低凝原油(-70℃不凝固,冰雪隆冬,仍向外渗溢)

第36页/共70页37石油导电性极差,具高电阻率。石油电阻率为109-1016Ω·m;矿化油田水的电阻率为0.02-0.1Ω·m;沉积岩电阻率1-104Ω·m。所以,石油电阻率可视为无限大,非导体。利用这一特性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可确定油,水层。8.石油的导电性第37页/共70页38天然气:广义: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包括不同成分组成、不同成因、不同产出状态的气体。狭义:指存在于地壳岩石空隙(孔、洞、缝)天然生成的以烃为主的可燃气体。多数有机成因,也有无机成因。第二节天然气第38页/共70页39CH4>95%,C2+<5%,贫气(干气);CH4<95%,C2+>5%,富气(湿气)烃气:

C1-4为主,CH4最多。可溶有少量C5、C6等非烃气:N2、CO2、CO、H2S、H2、惰性气体:氦、氩、氖一、天然气的化学成分第39页/共70页40二、天然气的产出类型根据气体在地下存在的状态分:聚集型: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分散型:溶解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1、气藏气:

纯气藏中的气体。可为烃气(干气),甲烷占95%以上,属干气;也可为非烃气。第40页/共70页41世界气藏气分布图出现频率:1->50%,2-10%—50%,3-1%—10%,4-0.1%—1%,5-<0.1%绝大多数气藏气是以气态烃为主,含烃量超过80%的气藏约占气藏总数的85%以上;氮气为主的气藏不到10%;以二氧化碳或硫化氢等酸性气体为主的气藏低于1%。

第41页/共70页42

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产出的天然气。成因、分布均与石油关系密切,湿气,2、气顶气:第42页/共70页433、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部分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采至地面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下降,这部分气可凝结析离成轻质油,称凝析油(Condensates)。凝析油占到一定比例(例我国:>30g/m3)的气藏,叫凝析气藏,如我国黄骅坳陷板桥油田的凝析气藏。第43页/共70页44

4.溶解气:溶解在石油或地层水中的天然气油溶气(湿气,C2+可达40%);水溶气(CH4、N2、C2+气、CO2少)第44页/共70页45第45页/共70页46三、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天然气一般无色,可有汽油味或硫化氢味,可燃。由于化学组成变化大,致使物理性质也变化甚大。在地下较高温度压力下,C4~C7烷烃及部分环烷烃、芳烃及有机硫化物,亦可呈气态存在。第46页/共70页471.密度和相对密度

(1)天然气的密度:单位体积气体的质量

ρg=Mg/Vg“湿气”的密度大于“干气”。第47页/共70页48在标准状态下(105Pa,15.55℃),地表天然气的各组分密度为0.6773kg/m3(甲烷)~3.0454kg/m3(戊烷)。天然气混合物的密度一般为0.7~0.75kg/m3;石油伴生气,可达1.5kg/m3。天然气的密度随重烃含量尤其是高碳数的重烃含量以及CO2和H2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第48页/共70页491.密度和相对密度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指相同温度、压力下(如1×105Pa,15.5℃;或1×105Pa,20℃),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γg=ρg/ρa=Mg/ρa=Mg/28.97

天然气中烃类各组分的相对密度为0.5539(甲烷)~2.4911(戊烷),烃气混合物一般在0.56~1.0之间,随重烃及CO2、H2S含量的增加,天然气相对密度增大。

第49页/共70页502.天然气粘度——反映了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的大小,是度量天然气抵抗流动能力的一种参数。——很小,一般在0℃时为0.0031mPa·s,20℃时为0.120mPa·s其大小与压力、温度和气体成分等有关:接近常压条件下,随温度增加而变大,随分子量增加而减小;较高压力下,随压力增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大。随非烃气含量增加,天然气粘度增大。第50页/共70页51某一温度下,将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最低压力,称为该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蒸气压力增大。——同一温度条件下,烃分子量越小,其蒸气压力越大。

3.蒸气压力第51页/共70页524.溶解性---溶于石油和水A、在相同条件下,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当天然气中重烃增多,或者石油中的轻馏分较多,都可增加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C、在石油中溶有天然气时,可以降低石油的相对密度、粘度及表面张力。D、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系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体组分、温度、压力及含盐量。第52页/共70页53在地层条件下,原油中溶解气开始析离出来时的压力,称油藏的饱和压力(P饱)。若P饱与P地相等,即油内溶解气刚好饱和,压力稍降,就会有气体析出,此时的油藏称为饱和油藏;P饱大于P地:过饱和油藏,此时通常为带气顶的油气藏;P饱小于P地:未饱和油藏,此时原油中溶解气还未饱和。——饱和及过饱和油藏比未饱和油气藏含更多的溶解气。油溶气第53页/共70页54广义上: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层水。(油层水、非油层水)狭义上:指油气田区域内的油层水。★油层水:带色、混浊、比重>1,有H2S味或者汽油味,导电。含MgSO4时有苦味。第三节油田水第54页/共70页55沉积水:沉积物堆积过程中保存于其中的水,其含盐度和化学成分受控于原环境。渗入水:大气降雨渗入岩层中的水。矿化度低、质淡、可淡化地下高矿化度水。深成水:来源于地壳深部及上地幔的高矿化度高温水转化水:沉积成岩和烃类形成过程中,粘土转化脱出的层间水及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时分解出的水。一、油田水的来源第55页/共70页56油田水矿化度比地表水高,且随埋深↑而↑。河湖水:几百ppm

海水:35000ppm

油田水:可达几十万ppm陆相比海相低,但变化大。二、油田水矿化度

—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溶解状态的固体物质总量。

即单位体积水中各种离子、元素及化合物总含量。用g/l、mg/l、ppm(百万分之一)表示。第56页/共70页57三、油田水的化学组成

1.无机盐类:阳离子:Na+(K+)、Ca2+、Mg2+

阴离子:Cl-、SO42-、HCO3-(含CO32-)

2.有机组分:主要有环烷酸、酚、苯等。3.溶解气:CO2、CO、N2、CH4、C2+4.微量元素:Sr、Ba、Fe、Al等。第57页/共70页58原苏联某些凝析气田的产层和非产层水中的苯、酚含量对比苯酚——产层的苯、酚含量比非产层高第58页/共70页59

天然水:大陆淡水、海水、地下水……

----溶解物质:盐分、气体、有机物质、微量元素……其无机盐中最多、最主要、常规水分析中常分析的几种离子:

Na+(包括K+)、Ca2+、Mg2+Cl—、SO42—、HCO3—(包括CO32—)

----水中所含上述阴、阳离子的各种比值,是对地层水进行分类的基础。四、油田水的类型第59页/共70页60根据水中主要离子(Cl-、SO42-、HCO3-、Na+、Mg2+、Ca2+)彼此化学亲和力的强弱顺序而组成盐类的原则,作为划分“型”的依据。通过对rNa/rCl、(rNa-rCl)/rSO4和(rCl-rNa)/rMg三个系数的计算,将天然水划分为以下类型:(r毫克当量浓度,rNa/rCl当量之比)苏林分类:第60页/共70页61水中主要离子是依据彼此化学亲和力强弱顺序而形成盐类的。按化学亲和力的大小,各离子之间的化合顺序如图所示。如果rNa>rCl,则多余的Na+就会与SO4—或HCO3—化合,则可能出现Na2SO4水型或NaHCO3水型;如果rNa<rCl,则多余的Cl—就会与Mg2+或Ca2+化合,则可能形成MgCl2水型或CaCl2水型。故结合Mg2+和SO42—,利用离子比(Na-Cl)/SO4和(Cl-Na)/Mg即可进行水型的划分,第61页/共70页62水型成因系数(毫克当量%)环境Na/Cl(Na-Cl)/SO4(Cl-Na)/MgCaCl2型<1<0>1深成水油田水MgCl2型<1<0<1海水盐湖水NaHCO3型>1>1<0油田水(高矿化度)地表淡水(低矿化度)Na2SO4型>1<1<0地表淡水苏林的天然水成因分类表★

第62页/共70页63垂直水化学剖面分带埋深增大、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水型渐变。在含油气区随埋深增加,油田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依次出现Na2SO4型或MgCl2型、NaHCO3型、CaCl2型。第63页/共70页64质子中子电子《在碳稳定同位素中质子、中子和电子构型示意图》6个质子,7个中子6个质子,6个中子第四节油气中的碳氢同位素第64页/共70页65‰标准: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白垩系箭石的碳同位素,简称PDB标准,其中C13/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