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的风景平行透视_第1页
画家乡的风景平行透视_第2页
画家乡的风景平行透视_第3页
画家乡的风景平行透视_第4页
画家乡的风景平行透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画家乡的风景平行透视第1页/共52页教学目标1.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2.了解风景画的透视规律。3.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并感受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的不同感受第2页/共52页内容一:--平行透视第3页/共52页我们先来观察一些图片:

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第4页/共52页第5页/共52页第6页/共52页生活中的透视现象第7页/共52页生活中的透视现象第8页/共52页生活中的透视现象第9页/共52页生活中的透视现象第10页/共52页

正如刚才我们看到图片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等大的物体,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近大远小的变化。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正常的,是透视现象。我们生活中的物体都存在透视现象。我们在绘画时只有将这种现象准确的再现在我们的画纸上才能将物体画出立体的感觉。因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有关透视的一些问题。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有很多种,我们今天要接触到的是平行透视现象。提问:从刚才看到的图片中发现了什么现象呢?第11页/共52页透视学透视学:在平面或曲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和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

在画面上具体表现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第12页/共52页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第13页/共52页宽窄第14页/共52页想一想:生活中的实例你能想到哪些?第15页/共52页第16页/共52页透视图分类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2)二点透视(成角透视)第17页/共52页心点视平线步骤:1、画一个正方形。2、从正方形四角向心点画直线。3、从这几条直线中截取正方体。第18页/共52页视平线视中线心点平行透视第19页/共52页左消失点成角透视视平线右消失点第20页/共52页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画面与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3、消失点:就是在透视中延伸到视平线上的点,又叫灭点第21页/共52页活动一1.利用所学透视画一正方体,注意各个面、各条棱的比例关系。2.每组出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小组间相互检查一下,并试着修正一下。第22页/共52页平行透视Pingxingtoushi

荷兰霍贝玛的《村道》,属平行透视图,观者正对小道,在隐约的直角线限定下,道路迅速由宽变窄,两边的树木由高变矮,由疏变密,向心点延伸集中,从而将观者视线顺引到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这种方法适合表现长廊、隧道、公路、铁道等。名作中透视的应用第23页/共52页平行透视Pingxingtoushi

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心点就在画幅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框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心点,诱导集中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餐桌长长的水平线横贯左右,既形成了一种稳静的气氛,又起到了截止视线下物的作用。加上基督的冷静、庄重、威严的形象刻划,十二个门徒三人一组顺桌排开、分列两旁的对称构图,形成了一种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同时餐桌对着观者,采取了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可使观者得到身临其境,入座就餐,参与这场活动的机会。第24页/共52页使观者的视线集中于耶稣第25页/共52页平行透视Pingxingtoushi

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虽属中景构图,中心人物不大,但由于采取了平行透视构图方法,对称的、高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到突出。同进,一道道拱门造成了很深的透视感。第26页/共52页我们喜爱的动漫、游戏中的透视现象第27页/共52页左右手的大小差别巨大第28页/共52页脚的大小差距明显第29页/共52页第30页/共52页第31页/共52页透视基本规律

1.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高远低2.凡是相互平行又向远延伸的直线会消失到一点。(变线)3.相互平行但不向远延伸的直线不管有多少条都不会相交。(原线)第32页/共52页立方体平行透视第33页/共52页第34页/共52页第35页/共52页第36页/共52页第37页/共52页室内设计里的透视应运第38页/共52页第39页/共52页利用透视现象拍摄的有趣照片第40页/共52页第41页/共52页第42页/共52页第43页/共52页第44页/共52页第45页/共52页第46页/共52页第47页/共52页第48页/共52页第49页/共52页活动二1.根据透视规律临摹一下《村道》,注意各棵树中的间距、比例等。2.变换一下画面的横、竖构图,感受一下不同构图给人的不同感受。第50页/共52页课后小结:

同学们,平行透视的作图法是在理解了平行透视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