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备2022年山西省运城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考前必备2022年山西省运城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考前必备2022年山西省运城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考前必备2022年山西省运城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考前必备2022年山西省运城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必备2022年山西省运城市考研政治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

A.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依法治国要保证对所有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2.

第25题长征精神,就是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B.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C.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D.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3.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

A.马克思列宁主义B.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D.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这一“成功”的表现是()

A.创造性地把解决国家间关系的原则用于解决国内统一问题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有利于争取我国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现成模式

5.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D.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6.13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主要因为()。

a.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

d.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民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步骤

e.遵守社会公德是法律要求

7.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期间,中国开展的局部抗战有

A.淞沪抗战B.长城抗战C.察哈尔抗战D.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8.第

18

资本主义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

A.土地B.种子C.农业机械D.仓库

9.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着的矛盾主要有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0.行政调解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合法B.公开C.自愿D.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必须依赖自然,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类能够维护生态平衡

D.人类能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12.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A.对外开放B.引进先进技术C.争取和平D.对话协商

13.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是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是否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是否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党的十五大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推行三项基本国策:一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二是保护环境,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三是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实际上就是指出,我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是

A.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B.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C.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D.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15.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生产力的体现者C.通晓历史发展规律D.具有先进思想

16.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的辩证法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7.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D.独立自主

18.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19.已知某单位资本为1000万,资本有机构成为6:4,剥削率为50%。问资本周转一次资本家能够获得的剩余价值为()

A.200万B.500万C.150万D.300万

20.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意识形态C.祟尚和谐、追求和谐D.理想信念教育

三、3.分析题(3题)21.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22.材料4、材料5的不同哲学倾向:

23.阅读下列材料:

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类总有灭亡之时。直至人类覆灭之时,也不可能完成对宇宙的全部认识。因此,不可知论者所主张的“人类不能彻底认识世界”、“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类的认识能力不具备无限性”的观点是正确的。

评析上述观点。

四、5.简答题(2题)2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5.简述物质生产对科学的作用。

五、3.分析题(0题)26.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六、单选题(0题)27.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牢牢把握党的()。A.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B.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C.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D.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参考答案

1.ABCD

2.ABCD

3.A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D资产阶级思想不是毛泽东的思想主要来源。故CD不选。

4.ABC

5.BCD【参考解析】: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劳动力商品学说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故A不入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说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因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也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6.ABC

7.ABCD淞沪抗战指1932年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抵抗日军;长城抗战指1933年1月至5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热河;1933年、5月,冯玉祥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进行察哈尔抗战;1933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ABCD选项正确。

8.ACD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劳动资料的概念,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种子属于劳动对象。

9.A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着的各种矛盾。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能否转化成价值,主要取决于私人劳动能否转化成社会劳动。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题干所问为简单商品经济,所以B不选。故正确选项是ACD。

10.ACDACD选项正确。公开不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11.D

12.C

13.D解析:A项内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C、D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其中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手段,必须服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D项是正确选项。

14.D解析:城乡协调发展主要指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指在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题干的内容也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更侧重的是指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指可持续协调发展。所以答案为D。

15.B解析:考查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主体就是人民群众。所以,B项是正确答案,A、C、D项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错误选项。

16.C

17.D

18.D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题干中货币主要执行了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

19.A

20.C

21.(1)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察中国历史和社会、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在宗旨、目标等方面都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中(1)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察中国历史和社会、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在宗旨、目标等方面,都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翻身求解放的锐利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中

22.材料4的观点是模棱两可的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材料5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材料4的观点是模棱两可的,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材料5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3.(1)宇宙诚然是无限的但就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而言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彻底认识世界。随着实践不断向广度、深度进军人类的认识总可以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仅仅可以认识一级本质而且可以认识二级本质、三级本质乃至多级本质。(2)人类的无限认识过程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有限的认识构成的人类无限的认识能力也只能通过无数个有限的认识活动逐步展现。(3)宇宙中没有永恒的事物凡必然产生的也必然灭亡。人类也不例外。但是人类的灭亡不能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原本就没有无限的一面只能说明认识的无限能力因其失去了认识的主体而就此终结。事实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认识总可以不断的扩展不断地深化。(4)不可知论者鼓吹的“人类不能彻底认识世界”、“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观点通常是指人最多可以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本质认识只能停留在此岸世界而不能超越横亘的鸿沟进入彼岸世界。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1)宇宙诚然是无限的,但就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而言,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彻底认识世界。随着实践不断向广度、深度进军,人类的认识总可以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仅仅可以认识一级本质,而且可以认识二级本质、三级本质乃至多级本质。(2)人类的无限认识过程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有限的认识构成的,人类无限的认识能力也只能通过无数个有限的认识活动逐步展现。(3)宇宙中没有永恒的事物,凡必然产生的也必然灭亡。人类也不例外。但是,人类的灭亡不能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原本就没有无限的一面,只能说明认识的无限能力因其失去了认识的主体而就此终结。事实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认识总可以不断的扩展,不断地深化。(4)不可知论者鼓吹的“人类不能彻底认识世界”、“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观点,通常是指人最多可以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本质,认识只能停留在此岸世界而不能超越横亘的鸿沟进入彼岸世界。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2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它们就不成其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其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的基础。外部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并不自然地满足人的需要。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体使之发生合乎于人的目的的变化。最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在实践中如果按照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去改造就能成功;违反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去改造就会失败这就体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它们就不成其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其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的基础。外部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并不自然地满足人的需要。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体,使之发生合乎于人的目的的变化。最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在实践中,如果按照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去改造,就能成功;违反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去改造,就会失败,这就体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

25.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其中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2)物质生产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的水平决定科学研究的水平。(3)物质生产为发展科学所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在物质生产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决定着科学技术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可能和速度。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其中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对科学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