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必备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考研政治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于正确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A.人的个体性中蕴含着社会性
B.只有人的本能需要与社会需要无关
C.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
D.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是统一的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需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在下一命题中,属于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是
A.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B.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D.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立法目的是
A.抑制互联网经济的过热发展
B.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C.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D.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6.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
A.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B.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D.注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
A.用和平赎买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采取自愿、互助合作的途径
D.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9.近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做法是
A.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B.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C.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D.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
10.下列命题中属于第一性、第二性关系的是
A.物质和意识B.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C.实践和认识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只有与他人和社会隔离开来才能显现。这种观点是
A.抽象的人性论B.形而上学的机械论C.夸大主观意识的唯心论D.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12.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其根本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
B.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但南南合作太少
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
13.孙中山在1894年领导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B.华兴会C.兴中会D.光复会
14.下述关于辩证思维的错误观点是,辩证思维
A.就是主观辩证法B.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属于意识现象D.是唯心辩证的思维方法
15.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C.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17.1945年,在昆明发生的以“反对内战,争取和平”为主要口号的学生运动是()。
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运动D.五二○运动
18.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可持续发展
19.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D.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
20.我国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依据是
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D.现实性
三、3.分析题(3题)21.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如何理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的问题和坚持的原则?
22.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3.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了侵华政策。
四、5.简答题(2题)24.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5.阶级是怎样产生的?
五、3.分析题(0题)26.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六、单选题(0题)27.李大钊——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的著作是()
A.《庶民的胜利》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D.《Bolshevism的胜利》
参考答案
1.ACDACD是正确选项。B选项是错误选项,因为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
2.CD
3.AB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白马是个性,马是共性,马是对各种不同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的抽象和概括。与共性和个性等价的表述还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BCD。
4.BCD
5.BCDBCD选项正确。A选项的错误在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
6.ABCD
7.ABCD
8.AB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用和平赎买的方法,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ABD是正确选项。C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具体方法,所以不选。
9.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ABD
11.A
12.C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落后、南南合作太少、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掠夺和剥削,都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落后,世界发展问题更严重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凭借其长期建立的政治、经济优势,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所以该题选C。
13.C
14.D
15.A
16.B
17.B
18.B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9.A解析: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讨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两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归根到底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一般考生都应把握。所以正确选项为A项。
20.D解析:“十一五”规划属于好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不是抽象的可能性,因为目前已经具备实现这一规划的条件。但制定规划的依据只能是现实性,不是可能性,注意审题。
21.[答案要点](1)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答案要点](1)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22.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23.正确。由于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正确。由于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24.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或伟大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直接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第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反抗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一下它的剥削欲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或伟大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直接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第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反抗,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一下它的剥削欲,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
25.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因此这时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也就没有阶级划分。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经过社会分工以及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品交换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是阶级划分的基础。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奴隶主阶级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第一条道路是氏族公社中社会职能的独立化氏族首领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第二条道路是氏族公社内部出现富裕家族。这些家族由于生产上处于有利地位剩余产品较多有可能从家族外部吸收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到家族里来从事劳动战争的俘虏正好提供了这种劳动力这样他们就成了剥削者。这些氏族贵族和富裕家族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奴隶主阶级。奴隶也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奴隶开始是由战争中的俘虏来充当的。这些俘虏原来是被杀掉有时甚至是被吃掉。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力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时候就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是把他们作为剥削的对象使他们成为奴隶。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土地买卖、高利贷、抵押制的出现奴隶的来源就不以战俘为限了本氏族、本部落里的破产的穷苦人也逐渐沦为奴隶。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因此,这时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也就没有阶级划分。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经过社会分工以及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品交换,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是阶级划分的基础。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奴隶主阶级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第一条道路是氏族公社中社会职能的独立化,氏族首领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第二条道路是氏族公社内部出现富裕家族。这些家族由于生产上处于有利地位,剩余产品较多,有可能从家族外部吸收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到家族里来从事劳动,战争的俘虏正好提供了这种劳动力,这样他们就成了剥削者。这些氏族贵族和富裕家族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奴隶主阶级。奴隶,也是通过两条道路产生的。奴隶开始是由战争中的俘虏来充当的。这些俘虏原来是被杀掉,有时甚至是被吃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洗衣房租赁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版权转让合同:关于某畅销小说的版权转让及分成协议
- 2024-2025学年度广西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资格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纸箱制作课程设计
-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 幼儿面试课程设计
- 爱国微课程设计
- 2024年用电监察员(用电检查员)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网络营销教学课程设计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 《济南联通公司成本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7000字论文》
- 程序员个人年终总结
- 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必考易错题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答案
- 数字后端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2024南京市商品房买卖合同书
-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预案
- 《电气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 2024年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