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范文_第1页
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范文_第2页
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范文_第3页
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范文_第4页
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范文

学校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班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实而明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母鸡带着小鸡们在林中悠闲地觅食,雨后清爽的地面上又被印上了欢乐的“小竹叶”,“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曼妙画面就袅袅地从屋前流淌着的小河中来到你的眼前……文章语言清爽,富有生活情趣,简单使同学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借助课文中清爽美丽的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同时,引导他们体会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呈现乡村生活的,学习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

1、熟悉“檐”“饰”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来感受乡下人家的诗情画意,激发同学对农村生活的爱好和喜爱。。

3、了解课文的叙述挨次,学习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亲密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出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

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挨次,体会从平凡的事物、一般的场景呈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的表达方法。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今日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请观赏。

师:观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些画面你们熟识吗?

师:对,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同学们,我们四周像这样的画面还有许多许多。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布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会我们乡村生活的奇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次。读完之后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3、反馈沟通,提炼中心。

师:课文读完了,咱们来聊聊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a、划出句子,齐读

b、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不过这次读跟刚才那次有所不同,你们得用回答我问题的语气读这句话。可以吗?听好了!

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强调“不论…不论…”),哦,我听明白了。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春夏秋冬)

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独特、迷人,板书)能换个词吗?

c、同学们刚才通过朗读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生沟通后师小结:乡下人家,处处都隐蔽着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现在就请同学们和你组内同学之间一起合作,看看都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给每一处景物起个小标题。

三、阅读片断,想像画面。

1、乡下人家有这么多的美景,肯定有你喜爱的画面,下面就请你把你最喜爱的一处,或几处画面找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

同学读,老师巡察。

2、找个别同学读,利用课件关心同学想象画面。

四整体回顾,感悟中心。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看似平凡、一般的乡村生活竟如此漂亮,美得朴实,美得动人。老师也禁不住想吟诗一首(点击课件)

五、延长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尽量让同学自主阅读,自己感悟)

1、同学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沟通感受,并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

学校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熟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妙,体会的宠爱之情。

4、学习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亲密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感受乡村风景的美妙。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事物中呈现出来的乡村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配乐]创设情境:在那山林之中,小河两岸,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所在,那就是乡下人家。他们与绿树红花为友,邀清风明月相伴。

2、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对学情的分析,由于同学对于乡村生活了解不多,所以此处设计了乡村生活经典画面的导入,同时老师娓娓道来,使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对乡下人家的直观印象,为下面的学习作好认知和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学习难写的字“率”。用“率领”造句。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再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同学汇报并质疑,生成学习目标。

3、整体感知: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圈出词语。

4、感知挨次。

[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遵循同学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难点,渗透必要的学法指导,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同学进行积累和运用。初读课文的环节直奔中心,并且让同学抓住重点词质疑,培育质疑力量,生成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时让同学圈画景物,进行扎实的训练,初步感知挨次。]

三、走进画面,品读感悟

(一)自主学习,合作沟通:

过渡:乡下人家,如诗如画。最独特迷人的地方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2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要求:

[出示]默读1、2自然段,先自学再同桌沟通:

令你最感爱好的是哪一处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①详细说说体会。

②星级思索题:用什么方法写出风景的独特迷人?

[备注:(二)(三)(四)依据同学现场的回答挨次而生成,可能消失变序状况。]

(二)精读风景之一——“屋前小瓜”

1、同学汇报。[板:别有风趣]

2、感悟对比写法。

3、小组内竞赛读。

(三)精读风景之二——“门前鲜花”

1、同学汇报。[板:朴实、华丽]

2、积累描写花开景象的词语。

3、[配乐]范读。

4、读评互促:

①同学评价老师读得怎样。

②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四)精读风景之三——“屋后竹笋”

1、同学汇报。[板:鲜嫩、成群]

2、读中想象:抓住“探”字,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3、激趣引读:

A:你看,一个,两个,五个,十个……笋芽儿的小脑袋探出来了!读——

B:啊,鲜嫩的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了!读——

C:成群的春笋迫不及待地要和竹子妈妈比高呢!咱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

4、即兴背诵: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背一背这一句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充分紧扣目标的基础上,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在充分发挥同学主体性的同时,以读为本,再通过对比感悟、读中想象、积累词语、激趣引读、即兴背诵等策略,化解难点,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使同学获得学习成就感。二是老师的导跳出了纯内容的束缚,使同学从观赏景物到融入情感,再到感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一唱三叹,层层深化。]

四、畅谈感受,情感升华

1、语言训练:[出示]乡下人家,无论是屋前、房前还是屋后,都有一道的风景。看着这乡村风景,,我也。

2、段的回顾,写法小结:

乡下人家的瓜架、鲜花、竹笋融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所运用的丰富的颜色词,多么像一位精彩的画家在调配颜料;对比、拟人的`写法,生动地描绘出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之处。眼中先有景,心中再生情。情景融一体,下笔如有神。

同学们,光是知道这些方法就够了吗?你还可以怎样做呀?加油吧,信任总有一天,你也能够妙笔生花!

[设计意图:语言训练的目的是构建同学与、同学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同学在整体的回顾时生成更有深度的感悟,达到与共鸣的同时也是情感的升华。段的回顾、写法小结是让同学从片段回归整体,不仅从内容上,更是从写法上猎取对他们更有用的信息。最终,鼓舞同学今后运用这些写法,引导其学习视野从课内延长到课外。这一大环节与第三个环节相呼应,使教学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

五、埋下伏笔,布置作业

1、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我们下节课连续深化地学习探究吧!

2、布置作业。

其次课时(设计要点)

一、检查背诵,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小组学习,精读3-6自然段。

2、集体沟通。

3、紧扣第7自然段,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4、小结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挨次。

三、写法迁移,即兴创作

1、片段练笔:用上的方法,绽开想象,尝试写一写乡下人家的冬景或其它景物。

2、沟通品评。

四、课外拓展,综合性学习指导

1、观赏老师下水诗《乡下人家》。

2、观赏P104《在天晴了的时候》。

3、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

五、布置作业。

学校语文《乡下人家》名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读中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景致。

2.品尝美丽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3.体会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想象,感悟文段。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教学课时: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画面,回顾前文。

2.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感受院落晚餐图

瞧!乡下人家正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1.理解“天高地阔”。

2.想象画面,体会感受。

3.指导朗读。

4.取小标题,概括画面。

三、自主学习,感受美景。

1.明确学习要求。

2.同学自读、自划,并写下批注。

四、沟通反馈

预设一:群鸡觅食图。“鸡,乡下人家按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确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你从哪里感受到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2.指导朗读。

预设二: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美蜜地进入梦乡。

1.你从哪里感受到独特、迷人的呢?

2.感受乡下夜晚的静。

3.指导朗读。

4.多美的乡村夜晚,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名字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