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双容水箱特性地测试一、实验目地掌握双容水箱特性地阶跃响应曲线测试方法;根据由实验测得双容液位地阶跃响应曲线,确定其特征参数K、T1、T2手动输出及传递函数;3.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地实现过程.二、实验设备<同前)三、原理说明场能调节器手动输出及传递函数;3.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地实现过程.二、实验设备<同前)三、原理说明场能调节器电动调节阀V1T磁力驱动泵F1-1<FI-10Q2f下水箱Th2—1手动输出(a>结构图(b>方框图由图2-9所示,被测对象由两个不同容积地水箱相串联组成,故称其为双容对象.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地过程.根据本章第一节单容水箱特性测试地原理,可知双容水箱数学模型是两个单容水箱数学模型地乘积,即双容水箱地数学模型可用一个二阶惯性环节来描述:G(s>=G(s>G(s>=kix~2=(2-9>12Ts+1Ts+1(Ts+1)(Ts+1)1212式中K=k]k2,为双容水箱地放大系数,T]、T2分别为两个水箱地时间常数.本实验中被测量为下水箱地液位,当中水箱输入量有一阶跃增量变化时,两水箱地液位变化曲线如图2-10所示.由图2-10可见,上水箱液位地响应曲线为一单调上升地指数函数<图2-10(a>);而下水箱液位地响应曲线则呈S形曲线<图2-10(b>),即下水箱地液位响应滞后了,它滞后地时间与阀F1-10和F1-11地开度大小密切相关.
图2-10双容水箱液位地阶跃响应曲线<a)中水箱液位<b)下水箱液位图2-10双容水箱液位地阶跃响应曲线<a)中水箱液位<b)下水箱液位(1>h2<t)lt=t1=0.4h23>时曲线上地点B和对应地时间J;(2>h<t)「=08h(8>时曲线上地点C和对应地时间t..2t—122[—,、2h2(t)112(8)0.8H2(8)0.4h2(~)h2(t)112(8)0.8H2(8)0.4h2(~)K=h2(8)=K=h2(8)=输入稳态值(210>xO阶跃输入量T+T牝■t1±S(2-11>122.16—"r(1.74孔-0.55)(2-12>(T1+T)120.32<t1/t2〈0.46由上述两式中解出T1和T2,于是得到如式<2-9)所示地传递函数.(2-13>在改变相应地阀门开度后,对象可能出现滞后特性,这时可由S形曲线地拐点P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地交点为A,OA对应地时间即为对象响应地滞后时间,.于是得到双容滞后<二阶滞后)对象地传递函数为:(2-13>G<S)=e-TS(TS+1)(TS+1)12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选择中水箱和下水箱串联作为被测对象<也可选择上水箱和中水箱).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7全开,将中水箱出水阀门F1-10、下水箱出水阀门F1-11开至适当开度<要求F1-10开度稍大于F1-11地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具体实验内容与步骤按五种方案分别叙述,这五种方案地实验与用户所购地硬件设备有关,可根据实验需要选做或全做.<一)、智能仪表控制1.将SA-12挂件挂到屏上,并将挂件地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RS485通讯口上,将控制屏右侧RS485通讯线通过RS485/232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2,并按照本章第一节控制屏接线图2-3连接实验系统.将“LT3下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地位置.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I、单相III空气开关,给智能仪表及电动调节阀上电.打开上位机MCGS组态环境,打开“智能仪表控制系统”项目,然后进入MCGS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二、双容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进入实验二地监控界面.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中将智能仪表设置为“手动”输出,并将输出值设置为一个合适地值<一般为最大值地40〜70%,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此操作需通过调节仪表实现.合上三相电源空气开关,磁力驱动泵上电打水,适当增加/减少智能仪表地输出量,使下水箱地液位处于某一平衡位置,记录此时地仪表输出值和液位值.液位平衡后,突增<或突减)仪表输出量地大小,使其输出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地变化<即阶跃干扰,此增量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于是水箱地液位便离开原平衡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液位进入新地平衡状态,记录下此时地仪表输出值和液位值,液位地响应过程曲线将如图2-13所示.h(t)图2-12双容水箱液位阶跃响应曲线根据前面记录地液位和仪表输出值式<2-10)计算K值,再根据图2-11中地实验曲线求得Ti、、T;1值写哩象地传递函数.<二)、远程数据采集控制/一将挂件SA-22远程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出模块、SA-23远程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入模块挂到屏上,并将挂件上地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RS485通讯口上,将控制屏右侧RS485通讯线通过RS485/232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2,并按照本章第一节地控制屏接线图2-5连接实验系统.将“LT3下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地位置.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智能采集模块及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I空气开关,给电动调节阀上电.打开上位机MCGS组态环境,打开“远程数据采集系统”项目,然后进入MCGS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二、双容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进入实验二地监控界面.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地步骤4〜7.<三)、DCS分布式控制按照前一节地实验组成DCS控制系统,并按照本章第一节地控制屏接线图2-6连接实验系统.将“LT3下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地位置.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现场总线I/O模块及压力变送器上电,打开主控单元电源.启动服务器程序,在项目师站地组态中选择“单回路控制系统”项目进行编译下装,然后重启服务器程序.启动操作员站,打开主菜单,点击“实验二、双容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进入实验二地监控界面.在流程图地液位测量值上点击鼠标左键,弹出PID窗口,将PID设为手动控制,手动调节输出为一适当地值.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I空气开关,给电动调节阀上电.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地步骤5〜7.<四)、S7-200PLC控制将SA-42S7-200PLC控制挂件挂到屏上,并用PC/PPI通讯电缆线将S7-200PLC连接到计算机串口2,并按照本章第一节地控制屏接线图2-7连接实验系统.将“LT3下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地位置.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I、III空气开关,给S7-200PLC及电动调节阀上电.打开Step7-Micro/WIN32软件,并打开“S7-200PLC”程序进行下载,然后将S7-200PLC置于运行状态,然后运行MCGS组态环境,打开“S7-200PLC控制系统”项目,然后进入MCGS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二、双容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进入实验二地监控界面.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地步骤4〜7.<五)、S7-300PLC控制将挂件SA-41S7-300PLC控制挂件挂到屏上,并用MPI通讯电缆线将S7-300PLC连接到计算机CP5611专用网卡,并按照本章第一节地控制屏接线图2-8连接实验系统.将“LT3下水箱液位”钮子开关拨到“ON”地位置.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24V开关电源,给S7-300PLC及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I空气开关,给电动调节阀上电.打开Step7软件,打开“S7-300”程序进行下载,然后将S7-300PLC置于运行状态,然后运行WinCC组态软件,打开“S7-300PLC控制系统”项目,然后激活WinCC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二、双容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进入实验二地监控界面.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地步骤4〜7.五、实验报告要求画出双容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地结构框图.根据实验得到地数据及曲线,分析并计算出双容水箱液位对象地参数及传递函数.综合分析以上五种控制方案地实验效果.六、思考题做本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改变两个出水阀门开度地大小?用响应曲线法确定对象地数学模型时,其精度与那些因素有关?如果采用上水箱和中水箱做实验,其响应曲线与用中水箱和下水箱做实验地曲线有什么异同?并分析差异原因.引起双容对象滞后地因素主要有哪些?第三节锅炉内胆温度特性地测试一、实验目地了解锅炉内胆温度特性测试系统地组成原理.掌握锅炉内胆温度特性地测试方法.二、实验设备<同前)三、实验原理
手动输出三相SCR调压模块模拟锅炉调节器三相SCR手动靠「^|调崖蔑块F1-13电热管夹套变频器磁力泵调节器f1f储水箱(b)图2-13手动输出三相SCR调压模块模拟锅炉调节器三相SCR手动靠「^|调崖蔑块F1-13电热管夹套变频器磁力泵调节器f1f储水箱(b)(a>结构图(b>方框图由图2-13可知,本实验地被测对象为锅炉内胆地水温,通过调节器“手动”输出,控制三相电加热管地端电压,从而达到控制锅炉内胆水温地目地.锅炉内胆水温地动态变化过程可用一阶常微分方程来描述,即其数学模型为一阶惯性环节.可以采用两种方案对锅炉内胆地温度特性进行测试:<一)锅炉夹套不加冷却水将锅炉内胆加适量水,手动操作调节器地输出,使三相可控硅调压模块地输出电压为80〜100V左右.此电压加在加热管两端,内胆中地水温因而逐渐上升.当内胆中地水温上升到某一值时,水地吸热和放热过程趋于平衡,从而使内胆中地水温达到某一值.<二)锅炉夹套加冷却水当锅炉夹套中注满冷却水,这相当于改变了锅炉内胆环境地温度,使其散热作用增强.显然,要维持内胆原有地水温,则必须提高三相调压模块地输出电压,即增加调节器地输出值.四、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仅以智能仪表控制为例,其余几种控制方案可仿照智能仪表控制自行设计系统、组态和实验.本实验选择锅炉内胆水温作为被测对象,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2-1、F2-6、F1-13全开,将锅炉出水阀门F2-12、F2-11关闭,其余阀门也关闭.将变频器地A、B、C三端连接到三相磁力驱动泵<220V),手动调节变频器频率,给锅炉内胆贮一定地水量<要求至少高于液位指示玻璃管地红线位置),然后关闭阀F1-13,打开阀F1-12,为夹套供水作好准备.将SA-12挂件挂到屏上,并将挂件地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RS485通讯口上,将控制屏右侧RS485通讯线通过RS485/232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2,并按照下面地控制屏接线图2-14连接实验系统.
接变频器电源SA-12接变频器A、B、C■1—■-—L■移相调压部件1-件1接变频器电源SA-12接变频器A、B、C■1—■-—L■移相调压部件1-件1r-智能调节仪00SHBBBB智能调节仪控制打开上位机MCGS组态环境,按照MCGS使用手册中地组态方法和“智能仪表控制系统”地组态构思,并结合本实验地要求进行上位机监控界面地组态.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合上单相I空气开关,给智能仪表上电.5.打开上位机MCGS组态环境,打开自己组态好地项目,然后进入MCGS运行环境,进入实验地监控界面.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中将智能仪表设置为“手动”状态,并调节仪表输出值,使三相调压模块输出线电压为80〜100V左右.此操作也可通过调节仪表实现.合上三相电源空气开关三相电加热管通电加热,适当增加/减少智能仪表地输出量,使锅炉内胆地水温处于某一平衡状态.记录此时地仪表输出值和温度值.待水温平衡后,突增<或突减)仪表输出量地大小,使其输出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地变化<即阶跃干扰,此增量过大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平衡),于是内胆地水温便离开原平衡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内胆水温进入新地平衡状态,记录此时地仪表输出值和温度值,并观察温度地响应过程曲线.将内胆中已加热地水通过出水阀放掉,重新注满冷水;并启动变频器以较小地频率往夹套中打冷却水,重复第6〜8步,观察实验地过程曲线与前面不加冷水地过程有何不同.根据前面记录地温度和仪表输出值,按公式<2-6)计算K值,再根据实验曲线求得T值,写出对象地传递函数.五、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及曲线,按本章第一节单容水箱特性测试地原理及分析方法求得锅炉内胆温度地特性参数K、T、t写出其传递函数.分析比较计算机在两种不同条件下所测得地内胆温度变化曲线.第四节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地测试一、实验目地了解电动调节阀地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电动调节阀地流量特性.二、实验设备<同前)三、实验原理电动调节阀包括执行机构和阀两个部分,它是过程控制系统中地一个重要执行元件.电动调节阀接受来自调节器地4〜20mADC信号u,将其转换为相应地阀门开度1,以改变阀截流面积f地大小,从而改变流量.图2-15为电动调节阀与管道地连接图.图2-15电动阀连接示意图调节阀地静态特性Kv=dq/du,其中u是调节器输出地控制信号,q是被调介质流过阀门地相对流量.调节阀地动态特性Gv(s>=Kv/(Tvs+1>,其中Tv为调节阀地时间常数,一般很小,可以忽略.但在如流量控制这样地快速过程中,Tv有时不能忽略.调节阀结构特性是指阀芯与阀座间节流面积与阀门开度之间地关系,通常有四种结构,即快开特性、直线特性、抛物线特性、等百分比特性.调节阀地流量特性,是指介质流过阀门地相对流量与阀门相对开度之间地关系,因为执行机构静态时输出1<阀门地相对开度)与u成比例关系,所以调节阀静态特性又称调节阀流量特性,即q=f(1>.式中:q=Q/Q100为相对流量,即调节阀某一开度流量Q与全开流量Q100之比;1=L/L100相对开度,即调节阀某一开度行程L与全行程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丨苏教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变葫芦| 青岛版(五四学制)
- Unit 3 Section A (1a-1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嘉兴南湖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物理-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学期五调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工伤赔偿协议范本(房地产行业)
- 2025年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DBJ50-T-100-2022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版校园乐器销售代理与服务协议3篇
- DB11-T 1004-2023 房屋建筑使用安全检查评定技术规程
- 2024-2025年天津河西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艺术与传播》课件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智慧旅游认知与实践》课件-第九章 智慧旅行社
- 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论文
- 第九套广播体操动作要领及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