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_第1页
荷塘月色教案_第2页
荷塘月色教案_第3页
荷塘月色教案_第4页
荷塘月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3篇)

荷塘月色教案1

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

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

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

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

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形象

过如明珠――洁白

处如星星――绿叶白花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

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

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

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

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

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

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

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

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

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1)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

的境界。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

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

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

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

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

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

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

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

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

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

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归纳字词

2、背诵4―6小节

荷塘月色教案2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

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

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

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语言鉴赏:

(1)朗读第4、5、6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镜头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

“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师生共同探讨:整个画面景色素淡静谧和谐,有一种朦胧之美,明确是借景抒

情,“宁静”之外境,显“颇不宁静”之内心;受用“宁静”之喜悦,向往自由之

人生。

教师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一是“通

感”,二是“比拟”,三是叠音词,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说明。

(3)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充分体会文辞的优美。

2、文学层面鉴赏

让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名句,联系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颐、

杨万里等人的咏荷诗文,明确荷花在文人笔下一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体会作者笔

下荷花寄寓之意,体会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

三、探究:

1、交流活动:根据你的理解为荷塘月色的画面配上适合情境的乐曲,并且轮

流上台配乐朗诵4、5、6节,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

荷塘月色教案3

活动背景:

在夏天这个充满浪漫的季节里,花无疑是最具代表的事物。夏天的荷花,婀娜

多姿,冰清玉洁,别具特色。荷塘月色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意境。我想给孩子创

造这样一个充满浪漫和美妙的境界,荷塘、月色。毛笔作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难

度较大,运笔、握笔都成难题。忽略这些,只是简单地表现荷花、荷叶,让画面充

实、优美,领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画面结构和色彩合成,体验创作的愉悦。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毛笔画荷花、荷叶,表现自己的“荷塘月色”。

2、尝试合作布局画面,运用简单的色彩表现丰富的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颜料、毛笔、画好底色的铅画纸、荷花图片(课件)及实物若干、

作画过程幻灯,抹布、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美工服、月亮教具、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塘”,引起兴趣

1、进入活动室,欣赏场地上布置的荷花池,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2、“夏天到了,花儿都收缩了自己的花瓣,怕被太阳晒黑了。荷花池里却绽

放了无数艳丽的花朵。荷花不怕太阳,越开越大,粉粉的,映衬在碧绿的荷叶上更

是美丽。瞧,摄影师把这些美景都拍下来了。”(欣赏荷花课件)。

二、操作演示

1、我们没有照相机,可是我们有画笔,你会用什么颜色把荷花画出来呢?

(幼儿讲述)

2、看看我们今天作画的工具吧:铅画纸、毛笔、颜料(展示工具)

3、要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小朋友可要看仔细了(教师示范)

重点:毛笔蘸粉色,平按,表现花瓣,一片片花瓣组合,画出荷花。换细笔,

蘸绿色画茎;大毛笔蘸绿色画荷叶,荷叶要画大些。

三、引发幼儿操作

荷花池开了很多的荷花,小朋友来不及画了,那么就要找好朋友一起,团结合

作,一起完成。有的小朋友画荷花、有的画荷叶。完成图画后,可以请客人老师来

欣赏一下作品,看看我们的“荷塘月色”还缺少些什么,再把它画的更美些。

四、幼儿操作

1、分组,分工。合作进行。

2、注意画面的布局,要充实些。

重点:荷花的下笔要明快,几笔完成一朵荷花。

五、展示作品

1、邀请客人老师欣赏作品,并补充完善。

2、布置作品在背景帘上,播放背景音乐,互相欣赏。“好美的荷塘,连月亮

也陶醉了”(出示月亮教具)

活动反思:“荷塘月色”一开始,我就给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