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练案【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宇宙的物质组成(1)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等。(2)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彗星等。2.天体系统图中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其中与仙女座星系级别相同的是图所示的天体系统。【答案】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太阳系B【注意】只有两颗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能组成天体系统,谁的质量大且被其他天体绕转,谁就是其中心天体。例如,太阳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故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颗行星的排序: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A、B、C、D、E、F、G,H。(2)八颗行星的公转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答案】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自西向东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宇宙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2)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条件,②适于的大气,③的存在。【答案】温度生物呼吸液态水太阳系行星分类及物理特性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太阳概况: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表面温度约为。(2)太阳辐射①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②能量太阳内部的反应。【答案】6000K电磁波核聚变2.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维持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提供能源:包括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答案】光热3.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和大气层的结构(下图):图中由里到外依次为A层、B层和C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层。【答案】光球色球日冕光球(2)太阳活动(1)从图1中可知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空间上:从_____向两极递减;时间上:___半年太阳辐射多于冬半年。这说明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_____因素和季节因素。(2)从图2中可知我国多年平均云量大致____多北少,东多____少;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云量较少。这说明影响云量多少的因素与__________、海拔高低和__________等有关。(3)从图3中可知四川盆地日照时数最少,这与______状况有关。(4)从图4中可知PAR值大致______高______低,青藏高原地区最高,__________最低。【答案】赤道夏纬度南西海陆位置天气状况天气南北四川盆地四、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变化。(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答案】传播速度慢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地震波的波速变化深度波速A波B波地下33千米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_______地下2900千米处______________传播速度突然_______【答案】明显增加完全消失下降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1)界面:上图中C为,D为。(2)圈层:图中C、D之间为,C以上为,D以内为(由E和F组成)。【答案】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幔地壳地核外核内核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答案】上地幔顶部【温馨提示】地壳“厚薄”歌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五、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由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和。(1)范围:下限为地球________表面,上限约在高空____________千米处。(2)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组成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氧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99%维持生物_________的必需物质氮组成_________的基本成分干洁空气二氧化碳含量很少植物__________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起______作用臭氧吸收太阳__________,保护地球生物水汽含量很少形成________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答案】气体和悬浮物氮氧海陆2000~3000生命活动生物体光合作用保温紫外线降水(3)大气的垂直分层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的圈层。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的总称,占有的底部、的全部和的上部。【答案】连续但不规则生存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拓展发散思维练习】——问题思考发散学生思维【思考题】1.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天体。①2010年6月2日,发射成功的“北斗四号”导航卫星②河外星系③2009年2月15日,美俄卫星太空相撞产生的碎片④飞行在太空中的“神舟七号”飞船的伴飞小卫星⑤天空中飘动的云2.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还会产生流星现象吗?3.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其原因是什么?4.若行星自转和公转周期过长,会对行星表面温度有何影响?5.“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气温一定高。”这句话正确吗?试举例说明。6.青藏地区和新疆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两个地区,其成因一样吗?7.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的区别8.如何理解太阳辐射量大致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9.分析观赏极光的位置及时间。10.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你认为合理吗?11.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2.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参考答案】1.①③④。2.流星现象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摩擦生热而燃烧发光。所以,如果没有了大气层,就不会产生流星现象。3.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外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冥王星的公转轨道为偏心率较大的椭圆形且其周围有小行星,故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4.若行星自转和公转周期过长,会造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白天和夏季时间过长,行星表面温度就会过高;黑夜和冬季时间过长,行星表面温度就会过低。5.不正确。如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热量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很微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6.不一样。青藏高原是海拔高造成的,新疆是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造成的。7.在本章的学习中,很多人容易把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搞混。实际上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是两种不同的地理事象,它们的区别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1)含义不同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向周围放射能量的现象或过程,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天气状况、海拔、大气透明度、日照时间、大气污染程度等。太阳活动主要说的是太阳大气层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2)影响不同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太阳活动主要是通过影响许多地区的降水量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扰乱电离层,干扰地球磁场,产生极光,导致一些自然灾害。8.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分布规律,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大致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与通常说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是不同的,这是指地球表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分布,而影响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包括地理纬度、太阳高度、天气状况、海拔高度、地面性质等,这样我们就能很好理解我国海南纬度低,但太阳辐射最强,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9.极光发生在两极地区,因此观赏极光的位置应在高纬度地区,并且在夜晚或出现极夜的时候观赏。10.合理。用“半熟的鸡蛋”来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则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11.厚度范围联系地壳平均17千米地表至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平均10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12.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生物圈。【典题探究变式练习】——课堂讲解针对提高训练(2018·孝义模拟)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如图所示①地)顺利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2题。1.“天舟一号”在什么情况下属于天体()A.在发射架上时B.发射后在大气层中上升时C.发射成功后在太空正常运行时D.任务完成返回地面后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相比,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选择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A.土地成本较低 B.晴朗天气较多C.发射纬度较低 D.航天基础较好【答案】1.C2.C(2018·汕头模拟)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解析】第3题,结合各圈层的位置,运用数值去判断圈层的名称,①位于大气圈,高度在地面12km以上、50~55km以下,可判断为大气平流层。-33km为莫霍界面所处的位置,②位于-33km以上应为地壳,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③位于上地幔部分,可判断为软流层。-2900km为古登堡界面所在的位置,可判断④⑤为地核,其中④为外核,⑤为内核。第4题,①为大气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②为地壳,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比海洋厚;③为软流层,纵波和横波都能穿过;外核(④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呈熔融状态或液态,横波不能穿过。【答案】3.C4.B(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平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读图完成5~6题。5.图示信息表明()A.1988年以前,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提前B.1988年以后,黑子变化极值年比降水量变化极值年大幅滞后C.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量偏多D.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6.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地表温度明显升高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D.水循环的动力增强【答案】5.C6.A(2018·山东临汾模拟)“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7~8题。7.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塔里木盆地 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8.“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降低大气温度 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答案】7.B8.A(2018·湖北武汉调研)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9~11题。9.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0.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 D.海拔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9题,由图中等值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