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5篇)_第1页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5篇)_第2页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5篇)_第3页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5篇)_第4页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篇一

把握动作技术要领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摇摆,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协同,摇摆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摇摆,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摇摆,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开启,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

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

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个别辅导,改正存在的错误动作

预摆不协调。解决方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上体前倾过多,膝关节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动作。解决方法:做屈膝动作,眼睛往下看,垂直视线不超过脚尖,熟练后就可不用眼睛看了。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方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改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方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

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方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摇摆要协调协同。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最重要的还是多练习

动作要领:口诀“一摆、二蹲、三起跳,手腿用力要协调。

立定跳远教学口诀、要领及练习方法

立定跳远是发展腿部弹跳力项目。动作由预备、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组成。

(一)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两腿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前上举。

(二)起跳:两臂由体前向后摇摆,屈体下蹲,大腿与小腿夹角约成110度。两脚跟提起,前脚掌压紧地面。当两臂向后摆至最大幅度时,髋、膝、踝关节依次猛力向后下方蹬伸。同时,两臂由体后向体前上方用力摇摆,两腿充分蹬直,两脚离地,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三)腾空:上体继续保持腾起神态,两腿并拢屈膝前收,两臂由体前上方向体后摇摆。随着上体前倾,大腿向前上收,小腿前伸准备落地。

(四)落地:落地前,大腿尽量上举并靠近胸部,小腿前伸,两脚接触地面后,屈膝缓冲,两臂向前挥臂,臀部前移,上体前倾,完成落地动作。

一、教学口诀:

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蹲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后跟着地向前起。

二、教学要领:蹬、摆、收、举、伸、移

蹬——两腿蹬地;摆——两腿用力向前上摇摆;收——膝空中收腿;举——空中举腿;伸——落地时两小腿前伸;移——两膝弯曲重心前移。

三、教学方法:

1、原地练习蹬伸。按起跳要领准备,不向前跳,而是向上方蹬伸髋、膝、踝三关节,体会用力的顺序。

2、摆臂练习。原地摆臂由后下方至前上方的摆臂练习,主要体会臂部带动身体的作用。

3、落地前的抬大腿和小腿前伸练习。在练习场地的适当距离上,拉一条橡皮筋(有一定的高度)迫使练习者向上抬腿和前伸技术。

四、练习方法:

1、蹲跳起。双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终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重复3~4组。

2、单脚交换跳。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1’)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20~30米)。以上练习重复2~组。

3、纵跳摸高。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蹬预备神态,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4组。

4、蛙跳。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再体后成预备神态。两脚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神态。连续进行5~7次,重复3~4组。练习时还可规定距离,如10~20米;也可规定个数,如6~10个,一般重复2~3组。

5、跳台阶。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单脚跳、双脚跳均可以。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

6、弓箭步交换跳。两脚前合开立成弓箭步,脚尖向前。蹬地跳起后,两脚在空中交换,然后落地成另一腿在前的弓箭步。要求蹬地后尽量向上跳起,完成规定个数,一般10~20个为一组,重复2~3组。

7、障碍跳。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尖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协同向前上方摇摆,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腾跃。重复5~6组。

8、智力跳远比赛

动作方法:画两条直线,两线相距15米左右,一条线为起点,一条线为终点。两人一组,在起点开始猜拳,每猜拳一次,胜者用立定跳远向前跳一次,先到终点为胜,负者用最少的次数连续跳向终点。

本卷须知:猜拳时要同时出拳,出拳后不得反悔。每次一次落地后,脚不得向前动。每一次跳都要用全力。

9、立定跳远接力

动作方法:3至4人为一组,两队进行比赛。两队第一人站在起跳线后,其他人站在两侧,第一人从起跳线跳出落地后,其次人在第一人的落地点接着向前跳,然后第三人在其次人的落地点处接着向前跳,依次类推。每人每次可跳1~3次,或按顺序间隔跳3次,以跳的远的队为胜。

本卷须知:接力时,跳者必需站在前者的确凿落地点上,每一次跳都要用全力。

10、穿梭立定跳远

动作方法:将学生按高矮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横排站在一条分界限的两边,甲队站的一边为甲区,乙队站的一边为乙区,每人一个对手。假使游戏从乙队开始,则乙队第一个队员站在分界限边沿,用立定跳远的方法向甲区跳一次,然后甲队队员找到对手落点,用同样的方法向乙区跳一次,依次来回腾跃,看最终一跳的落点在哪个区,如在甲区,乙队胜;落点在乙区,甲队胜。

本卷须知:必需在起跳点起跳,不能向前移动,跳后应让裁判划定落点再离开。也可采取记团体总分的方法进行比赛,胜者得一分,全队累计起来,得分多队为胜。

11、双脚夹包比远

动作方法:两脚夹包(可用沙包或小实心球)站于线后,然后用收腹向前摆腿的力量用力将包夹掷出去。两人或几人进行比赛,根据夹掷的远近排定名次。

本卷须知:夹包预备时,脚距离线适当留有空,约30至50厘米,将包掷出后,两脚应落在线后。

五、易犯错误、产生原因和改正方法

1、蹬地不充分

①产生原因:没有把握好三个关节用力的顺序,脚前掌压紧地面不够。②改正方法:蹬伸练习;摆臂练习;提踵力量练习。

2、大腿提不起来,小腿前伸不成

①产生原因:练习者只想远跳,不想动作要领。②改正方法:强调在跳之前默记动作要领和在移动距离生设置限制物(有一定高度的皮条)。

1、原地向上跳练习。连跳3~5组,每组8~10次。

2、原地屈膝跳练习。连跳2~4组,每组6~8次。

3、原地向上方跳练习。此练习可结合跳台阶练习。

4、跳越障碍物练习。在起跳线0.8米~1米处拉一条橡皮筋或一横竿,高度距沙面30~35厘米,要求学生从其上方跳过。

5、起跳后伸小腿落入沙坑练习。

6、跳准练习。

一、准备活动:

1.队列队形练习:正口令和反口令(向左右转,向后转)原地踏步练习齐步走立定练习

一节:头部运动二节:手指手腕三节:体侧运动四节:扩胸运动五节:拉伸运动六节:腾跃运动

队形:中间开始上课

放松操:

双人压肩

双人侧拉伸

双人背对拉胸

双人抖手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篇二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整理内容范围:小学

内容:蹲踞式跳远

动作结构: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助跑:用站立式神态起跑,一般1015米左右,助跑时动作连贯、轻松,逐渐加快;

起跳:起跳脚全脚掌迅速着地,快速蹬伸起跳腿,同时摇摆腿并快速摆起双臂,眼看前上方;

腾空:身体腾至最高点时,起跳脚屈膝收起向摇摆腿并拢,在空中成蹲踞动作,要落地时,两小腿积极前伸;

落地:落地时,身体前倾,屈膝缓冲,双脚同时落地保持平衡,两臂后摆。

要求:助跑稳定,踏板确凿,起跳快,蹬伸充分,蹬摆协调,落地能前摆小腿,重心较快前移。

重点:助跑轻快速度逐渐加快,起跳有力。难点:助跑与起跳衔接好,上下肢协同协调。教与学的方法:

1、开始前,教师应通过讲解和示范,或挂图、录像,使学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跳远完整动作的过程。

2、练习一脚踏跳、两腿蹲屈、便捷落地,加强学生单跳双落的意识。

3、助跑3—4步,一脚用力蹬地跳起,跳过30—50厘米高的横绳练习。

4、教会学生如何相互观测实际跳电,以及调整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5、做短距离助跑、踏跳、落地练习,提醒学生在落地时手尽可能地触到沙坑或垫子,帮助学生把握积极、安全的落地方法。

6、蹲踞式全程助跑跳远练习,在沙坑上插上旗子,拉上皮尺,使学生知道自己每次的成绩,增加练习的兴趣。

7、充分发挥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分层目标机制,采用“目标跳远〞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享受体育学习、比赛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自己的水平上制定出新的目标,并向新目标挑战。

8、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采用一些跳远的游戏进行教学,及时进行评价,多使用一些鼓舞性的语言,如:“看谁的手已碰见地,看谁的落地最便捷,看谁模仿得最成功,看谁的神态最幽美、看谁达到了新目标〞等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时评价。

9、让学生领会、模仿动作,启发学生观测、领会、归纳、总结、交流成功的经验,如何战胜困难,注意安全避免杀害事故等,创设不同的环境,提高学生的适应与应变能力。

10、尽量以游戏和竞赛的形式组织教学,赛一赛,谁跳得最远,哪组累计分数高;比一比哪个动作最正确,跳得好。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跳远的特点,如何自己做好准备活动;指导如何布置场地、器材才能达到要求;要遵守什么规则;如何预防和处理伤害事故等。

11、通过电视现场直播优秀运动员跳远比赛以及技术动作的慢镜头重播,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不飞行,同时极少简单的跳远规则,知道如何欣赏比赛。

12、指导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方法,还可以与同伴或家人一道参与、指导社区的跑、跳比赛活动等。

立定跳远(水平一)

整理内容范围:小学内容:立定跳远(水平一)

动作结构:两脚左右分开约与肩同宽,上体稍前倾,两脚用前脚掌和脚趾抓紧地面;两臂自然前后预摆,同时两腿随着协调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的摇摆时,两脚迅速蹬地,充分蹬伸髋、膝、踝关节向前跳起,使身体在空中成一斜线;然后收腹、屈膝,小腿前伸,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依旧保持前倾。要求:动作协调,双脚起跳有力,双脚落地便捷。重点:双脚起跳有力,落地便捷。难点:起跳、腾空、落地动作连贯协调。教与学的方法:

1、先让学生学会弹性屈伸动作。如:两脚自然开立,作原地摆臂,两腿弹性屈伸的连续动作。

2、分解动作练习:两脚自然开立,绳梯稍前倾,两腿屈膝,两臂后举,当听到“1〞时,两臂向上摆起,同时两腿弹性屈伸一次;数“2〞

时,来年关闭自上至前向下摆至后举,同时两腿弹性屈伸一次;数“3〞是,两臂用力向上摆,同时来年共推蹬地向前跃出,落地时两腿微屈。3当学生基本上把握了立定跳远的分解动作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做小幅度的立定跳远练习,但弹性屈伸的次数不宜过多,落地时,尽量做到屈膝缓冲。

4、为加强学生做好落地动作,可让学生在跳箱盖上做立定跳远,落在垫子或沙坑内练习。也可让学生双脚踩在沙坑边内沿上做立定跳远落地动作。

5、结合游戏方法进行练习:模仿动物跳、双脚跳接力。也可以采用连续跳过一定距离的实心球,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弹跳力。

6、落地时,如脚没能积极前伸或双脚强制着地,可让其双脚站立在海绵后,起跳后上交伸过海绵垫的远端。

7、双脚跳上台阶、跳箱盖等固定物体。起跳点离物体约40~50厘米,高约30~40厘米,练习时,两脚用力蹬伸和摆臂动作协调协同。随着腾跃能力的不断提高,可适当增加起跳距离。

8、练习中,还可以在场地画几个不同远度的标志线,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实现升级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9、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和教法,加强个体与结伴、分散与集中结合的练习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遇,挑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整理内容范围:小学内容:跨越式跳高

动作结构:动作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为30~60度,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在左侧助跑,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起跳点在距离横杆3—4脚的地方,以前脚掌快速有力的起跳,同时摇摆腿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协同协调上摆,上体前倾向上,摇摆腿屈膝,大腿靠近胸部,摆至横杆上后稍内旋,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过杆;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摇摆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

要求:助跑距离和步点、起跳点稳定,最终一步做到上不快,髋超肩,起跳向上意识强,动作协调,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蹬摇摆作上。重点:助跑有力,节奏明白,助跑和起跳结合好,过杆动作协调,落地平稳。

难点:助跑、起跳、过杆及落地用力协调性、连贯性教与学的方法:

1、组织做诱导性的辅助练习。可让每个学生拿一体操棒的一端,另一端斜放在前方地上,做两腿依次摆越棒的练习;还可以利用橡皮筋让学生跨越不同高度的练习。

2、组织学生看技术图片、录像,让学生模仿录像或图片动作进行尝试性练习,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测能力、自练能力、评价能力,使之建立正确的认识。

3、利用橡皮筋做“之〞字形跳橡皮筋练习,加强技术指导,提醒学生如何把握好节奏,越过左右一致的障碍。

4、利用小游戏做3~5步助跑起跳摸高或摇摆腿脚尖触悬挂物练习,体会助跑节奏和蹬地起跳动作。

5、让学生自由选择助跑方向,做尝试性起跳过杆练习,逐渐延长助跑距离,加快助跑速度、反复过杆练习,达到过杆神态正确,落地平稳的要求。

6、用橡皮筋拉成各种图形或在跳高架上拉几条高度不一的橡皮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腾跃能力去选择适合的高度进行练习,提醒学生过杆时,摇摆腿脚尖内转下压,上体向横杆一侧转动;落地时屈膝缓冲。

7、用比一比,评一评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观测、评价同伴和自己,通过游戏和比赛性练习,学会与人合作、正确对待竞争对手。

8、指导学生在多种情景(不断升高的横杆、失败、成功、实力强的对手等)中学会忘掉对手、忘掉自己、忘掉环境,加强自己抗干扰的能力和心理调解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状况,不断挑战新的高度。

9、启发学生将学习的一些腾跃练习进行拓展到定时跳、定距离跳、单足跳、双足跳、多几跳、连续跳、双人协作跳、助跑摸高跳等,对自己腾跃能力的发展不断制定适合自己锻炼的目标,并定期进行自测。

10、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学会如何观看跳高比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篇三

蹲踞式跳远

一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2爬杆(绳)。二教学任务改进蹲踞式跳远腾空后两腿屈膝的动作方法,稳定手脚并用爬垂直杆(绳)的方法。发展力量、灵敏素质,提高协调性,3培养大胆、顽强和刻苦锻炼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蹲踞式跳远:腾空后的动作,难点是腾空的起飞角度。爬杆(绳):蹬夹腿与挽臂动作的协调协同是教学的重点。[臂力不足、夹杆不牢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题]。

四课的类型与教法课的类型:复习课。2教法:条件限制法、重复练习法。

五场地设施与器材场地设计:如图。(图1)器材:沙坑两块、踏板两块、标杆2根、皮筋2条,爬杆(绳)6—8根,实心球2个。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时间9’—1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二路纵队齐步走,在行进中,教师喊“2人一组〞,同学们2人自由结伴,表扬结组最快的。2人拉手继续前进,教师喊:“各组2脚着地〞,各组商定表现两脚着地的形式,表扬2人单脚站定,一人背一人等表现形

式,练习2—3次。队列练习——向右转走

(1)教师做向右转走的示范,然后用分解动作,讲口令及动作要领。

(2)动作要领:

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右脚向前走半步,脚尖稍向右,身体向右转90度,出右脚向新方向行进。

口令:“向右转——走〞。

要点:向右转第一步迈右脚。

四路纵队行进间做向右转走,2—3次。准备活动

(1)绳操:8节。(图2)

第一节:伸展运动

其次节:下蹲运动

第三节:踢腿运动

第四节:体侧运动

第五节:体前屈运动

第六节:体转运动

第七节:全身运动

第八节:腾跃运动

(2)四路纵队变成二路纵队,走到短绳旁边走?拿绳,由二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边走边三臂间隔间距离散开,成跳绳四横队,将绳折成四折,两手握绳放于体前准备做绳操。

动作与要求看图:第一、八节2x8拍;第三——七节4x8拍。

(3)练习方法:

练习时教师提醒各节的动作要点,要求加大动作幅度,突出用力的部位,加重口令的力度。

(4)跳绳:

动作与要求:

前摇并脚跳10—15次x2。要求:两腿伸直并拢。

后摇并脚跳10—15次x2。要求:两腿伸直并拢。

前摇两脚交换跳10—15次x2。要求:一摇一换脚。

后摇开合跳:10—15次x2。要求:左右开合跳。

编花跳:10—15次x2。要求:两臂体前交织。

快跳:15秒记数x2。要求:方式不变。

(二)主要教学部分(时间26’—29’)

1、蹲踞式跳远

(1)讲解示范:示范助跑、踏跳及起跳后腾空的动作,结合示范讲解助跑要有节奏,速度快,踏跳

要确凿。用走步法丈量步点,起跳腾空后在空中完成蹲踞式神态。

(2)动作要领:快速助跑,用有力一腿踏板起跳,腾空后,踏跳腿前提与摇摆腿并拢,两腿屈膝上提尽量靠拢胸部,??两臂经前摆至身后,在空中完成蹲踞式神态。快落地时小腿积极前

伸,同时两臂经由身后向前摇摆。落地时身体前倾,屈膝缓冲,保持平衡。

(3)要求:腾空后,两腿屈膝上提尽量靠近胸部,在空中完成蹲踞式神态。

(4)练习内容与方法:

a短距助跑,一脚踏跳,用头触高悬物。2—3次。

要求:踏跳腿充分登直。

b做短距离助跑、踏跳、落坑的练习。2—3次。

要求:跑与踏跳相结合

c在踏跳区放置跳箱盖,助跑跳箱盖起跳,在空中形成蹲踞式神态。2—3次。

要求:起跳后两腿屈膝尽量靠近胸部。

d在起跳区离沙坑100—120厘米处,拉一根30—50厘米高的皮筋,短程助跑,起跳后起跳腿迅速前摆

提膝与摇摆腿靠拢,越过皮筋。2—3次。

要求:屈腿越过皮筋,在空中形成蹲踞式神态。

e用走步法量大步点。2—3次。要求:确定助跑的距离与起跑线。

f全程助跑。在踏跳区起跳,起跳后,在空中形成蹲踞式神态,落地时,小腿前伸,脚着地后屈膝缓冲。

2—3次。并丈量成绩。

g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在两个场地交织进行练习,一组做a、c、e练习;另一组做b、d、f练习,在练

习中加强个人辅导。

2、爬杆(绳)讲解示范

a示范“三拍法〞。

b结合示范讲解手脚并用,协调用力的要点和方法。

a动作:用“三拍法〞,在垂直杆上爬上爬下。b要求:手脚并用,熟练地爬垂直杆。

c练习内容:

a两手握杆,收腹屈腿垂悬(5〞—10〞)b两手握杆,两腿分开,并拢击脚1—3次。

c用“三拍法〞爬垂直杆3—5米。

d只用手不用脚的爬杆。e分组进行比赛。

(三)终止部分(时间2’—3’)放松练习:

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做传递实心球的游戏,即有两人各拿一个实心球,两球相隔10—15人,游戏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传递,用后面的球追赶前面的球,在传递过程中听到哨声则马上往相反方向传递,如此不

断变换传递方向,最终以追上前面的球为止。总结:

首先同学们要理解跳远的关键是快速助跑与有力踏跳协调有力的结合,今天重点是练习腾空后的空中动作,希望同学课后继续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今天练习了爬杆,课下大家练习时,对于臂力好的同学们可以试一试只用手握杆爬而不用脚蹬,对于臂力差的同学则要求借腿和脚的力量,坚持每日练,相信全体同学都会爬上去的。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篇四

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

一、教材分析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运动形式,蹲踞式跳远是跳远中最基础的技术方式。它的技术要求不高,简便易学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是颇受学生爱好的田径项目。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完整技术,进而提高跳远的远度。

二、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理及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普遍较差;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好表现,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较强的教学兴趣并不高;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体育项目比较喜欢,兴趣也较高。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蹲踞式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并知道其各部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加强下肢力量及腾跃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性、灵敏性。6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把握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35%以上的学生能较好地运用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进行练习,并有一定的远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苦,大胆果断的优良品质,建立与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

1、助跑有节奏、速度快。

2、踏跳有力、正确动作协调

3、腾空后的动作,难点是腾空的起飞角度。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五、教法

(一)、游戏法:通过“老鹰捉小鸡〞和“我是一只小青蛙〞的游戏,进一步活动学生身体,锻炼学生的灵敏和腾跃能力,提高练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

(二)、示范法: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表现自己的特点,应用规范幽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吸引及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本课着重采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及讲解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多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培养学生动脑和自觉练习的习惯。

(三)对比练习法:练习中相互观测,提高对技术的认识。

(四)、指导、改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个别指导与集体改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规范自身动作。

六、学法指导

分层练习法: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接授能力可做完整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目的:重视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教育学生敢于面对挑战,积极对待每一次练习。)

一、教材分析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运动形式,蹲踞式跳远是跳远中最基础的技术方式。它的技术要求不高,简便易学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是颇受学生爱好的田径项目。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完整技术,进而提高跳远的远度。

二、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理及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普遍较差;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好表现,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较强的教学兴趣并不高;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体育项目比较喜欢,兴趣也较高。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蹲踞式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并知道其各部分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加强下肢力量及腾跃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性、灵敏性。6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把握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35%以上的学生能较好地运用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进行练习,并有一定的远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苦,大胆果断的优良品质,建立与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五、教法

(一)、游戏法:通过“老鹰捉小鸡〞和“我是一只小青蛙〞的游戏,进一步活动学生身体,锻炼学生的灵敏和腾跃能力,提高练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

(二)、示范法: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表现自己的特点,应用规范幽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吸引及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本课着重采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及讲解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多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培养学生动脑和自觉练习的习惯。

(三)对比练习法:练习中相互观测,提高对技术的认识。

(四)、指导、改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个别指导与集体改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规范自身动作。

六、学法指导

分层练习法: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接授能力可做完整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目的:重视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教育学生敢于面对挑战,积极对待每一次练习。)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体委整队,报告出席人数,师生相互问候。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

3、提出课堂要求:(1)纪律方面。

(2)练法—主动练习,学法—动脑练习。

4、见习生安排: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及工作。

(二)准备部分

1、绕操场慢跑步3圈600米

2、徒手操:充分活动开各关节、肌肉,通过原地纵跳、高抬腿、加速跑练习进一步热身和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学生:认真对待热身活动,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基本部分:

1、课堂游戏:“老鹰捉小鸡〞、“我是一只小青蛙〞。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达到锻炼和加强身体素质、培养优秀品质的目的。

2、主内容: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教学。

(1)、完整示范并讲解要领。使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建立一个技术概念,以及了解蹲踞是跳远的技术结构。

(2)、分解教学

①、原地腾空落地练习。

②、上1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学:(动作要领)两脚前后站立,摇摆腿稍屈在前。动作开始时,重心前移,起跳脚积极向前落地,脚后跟先落地,并迅速滚动至前脚掌进入起跳,摇摆腿与两臂协同。

③、上3、5、7步助跑起跳示范教学:在以上①②练习的基础上提高助跑距离,进而体会助跑与踏跳的接合技术。(3)、完整技术动作示范教学:(动作要领)助跑快速,节奏稳定,踏跳前达到最正确速度;起跳脚上板快,摇摆腿及两臂协调协同摇摆快,起跳脚蹬伸快;腾空后,起跳腿前提与摇摆腿屈膝并拢,尽量靠拢胸部,在空中完成蹲踞式神态;即将落地时小腿积极前伸,同时两臂由身后向前摇摆。落地时身体前倾,屈膝缓冲落地。

(4)、分组练习。(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助跑距离的练习方式)

①上助跳板3—5步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②5—7步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③全程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5)、请优秀学生做完整动作展示:通过对展示学生动作的观摩和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对跳远技术的了解更明白,对比自身练习状况,改进动作技术,进一步激发练习热心,努力练习。

(四)终止部分:

1、通过肢体抖动及拍打肌肉,达到放松的目的。

2、总结本课的状况:

(1)提问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构成。(2)本节课学生练习状况与目标达成状况。

3、组织学生整理收还器材。

4、师生再见。

八、课堂效果预计:

1、把握知识:85%以上的学生能知道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的构成;6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把握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

2、运动量密度:全课练习密度40—50%

平均心率125次/分

3、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状况:培养学生观测与思考的能力,加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沙坑、2块海绵包、1块助跳板、1把铁锹。

教学目标:

1、改进蹲踞式跳远腾空后两腿屈膝的动作方法,稳定助跑、踏跳动作与方法。

2、发展力量、灵敏素质,提高协调性,3、培养大胆、顽强和刻苦锻炼的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

1、助跑有节奏、速度快。

2、踏跳有力、正确动作协调

3、腾空后的动作,难点是腾空的起飞角度。场地设施与器材:

器材:沙坑两块、踏板两块、标杆2根、皮筋2条,爬杆(绳)6—8根,实心球2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时间10’)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

2、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二路纵队齐步走,在行进中,教师喊“2人一组〞,同学们2人自由结伴,表扬结组最快的。2人拉手继续前进,教师喊:“各组2脚着地〞,各组商定表现两脚着地的形式,表扬2人单脚站定,一人背一人等表现形式,练习2—3次。

3、队列练习——原地转法

(1)教师做向右转走的示范,然后用分解动作,讲口令及动作要领。(2)动作要领:四列横队行进间做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跑步走立定、带到场地。

4、准备活动(1)徒手操:8节。第一节:伸展运动其次节:下蹲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前屈运动第六节:体转运动第七节:全身运动第八节:腾跃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多体育课的兴趣,充分活动各个关节,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合理利用时间。

(二)主要教学部分(时间25’)蹲踞式跳远

(1)讲解示范:示范助跑、踏跳及起跳后腾空的动作,结合示范讲解助跑要有节奏,速度快,踏跳要确凿。用走步法丈量步点,起跳腾空后在空中完成蹲踞式神态。

(2)动作要领:快速助跑,用有力一腿踏板起跳,腾空后,踏跳腿前提与摇摆腿并拢,两腿屈膝上提尽量靠拢胸部,两臂经前摆至身后,在空中完成蹲踞式姿。快落地时小腿积极前伸,同时两臂经由身后向前摇摆。落地时身体前倾,屈膝缓冲,保持平衡。

(3)练习内容与方法:

a短距助跑,一脚踏跳,用头触高悬物。2—3次。b做短距离助跑、踏跳、落坑的练习。2—3次。c在踏跳区放置跳箱盖,助跑跳箱盖起跳,在空中形成蹲踞式神态。2—3次。

d在起跳区离沙坑100厘米处,拉一根30厘米高的皮筋,短程助跑,起跳后起跳腿迅速前摆提膝与摇摆腿靠拢,越过皮筋。2—3次。

e用走步法量大步点。2—3次。

f全程助跑。在踏跳区起跳,起跳后,在空中形成蹲踞式神态,落地时,小腿前伸,脚着地后屈膝缓冲。2—3次。并丈量成绩。

g将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比赛。

设计意图:利于有限器材,合理安排练习,结合上节课所学复习“温故知新〞达到完整动作练习。

(三)终止部分(时间5’)放松练习: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游戏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传递,边跑边做找朋友的联系。总结:同学们要理解跳远的关键是快速助跑与有力踏跳协调有力的结合,今天重点是练习腾空后的空中动作,学生的态度十分认真,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动作,气氛猛烈。从学生把握的动作看,75%的学生把握的很好,10%左右学生相对差一些,个别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不够理想。同时也希望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加强自身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好基础。

蹲踞式跳远教学反思

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重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的基本部分中,教师安排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练习,让学生们明白蹲踞式跳远中每个动作的重要性,从建立一个完整概念,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并利用踏板等辅助性器材为学生更好地完成腾空的动作提供有力条件,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其自觉地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去。

教学中还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利用即时评价和指导的良好反馈作用,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评价和指导中获得帮助,看到进步,加强信心,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本课的开始部分设计时进行了a、队伍的调动采用四队同时向不同方向跑出,带到场地。俭约了队伍调动的时间,使课更紧凑,也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本课的缺憾在于设计给学生思考、探究和尝试的“如何才能既跳得远又能安全地落地〞这一问题上的时间少,应当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尝试上。男女生的教学,跟应当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男生女生的把握程度也不同,这节蹲踞式跳远相对的更应当关注在把握能力较弱的女生,这点我这节课没有更多关注女生,小学体育课上离不开体育游戏,将体育教学转化体育游戏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吸收。

蹲踞式跳远动作要领重难点篇五

蹲踞式跳远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蹲踞式跳远》,教学对象初一年级1班。

一、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腾跃项目的重点教材,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也是初中田径的必需把握的内容。蹲踞式跳远要求学生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几个动作连贯完成,技术的关键点是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二、学情分析

1.7年级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过立定跳远、接触过蹲踞式跳远,有一定跳越能力。初中阶段能够较好把握蹲踞式跳远动作有利于高中段学习挺身式跳远。

2.针对行政班教学,男女的运动能力有一定差异性;跳远场地教师,教材相对枯燥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限制。

三、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与学情状况,本课题按排5课时,本课是第2课时重点解决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第一课时复习立定跳远和发展腾跃能力,弟3课时解决腾空技术;第4课时完整技术教学;弟5课时复习完整动作和考核。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蹲踞式腾跃的概念,明确跳远完整动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体会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初步完成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